摘
葛晓伟厦门工学院
要院贸易融资作为一种金融服务,可有效缓解国内企业开展对外业务资金压力,支持“一带一路”沿线
国家发展战略。然而,近几年国际经济形势低迷,人民币汇率持续波动,加之商业银行境内外分支机构互动性与联动管理能力不强等问题,使得中国商业银行在与沿线国家开展贸易融资业务时,面临政治、套现、汇率、操作、资产流失等方面的风险。针对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中国商业银行整体开展国际贸易融资概况,进一步探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融资业务现状及面临的风险,继而提出相应防范策略,以期推进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稳步健康发展。
关键词院商业银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融资;业务风险;防范对策
贸易融资是指在国际贸易环节中,银行为进出口商提供信用融通与资金扶持的金融服务,具
参考意义。同时,许多商业银行不断优化跨境金融服务体系,增设贸易融资服务产品。例如,2018年1-10月,中国银行为多个国家及地区提供保险、基金、航空租赁等多元贸易融资产品服务。这些服务累计为外贸企业提供国际贸易结算资金达9155亿美元,为企业提供贸易融资及保函授信支持超过1030亿美元。此外,中国农业银行为促进贸易融资与国际结算业务平稳发展,积极推出涉外保函、出口信用融资等产品,并取得良好成绩。据不完全数据资料显示,2018年农行境内分行办理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累计超过1100亿美元,国际结算量为8958.9亿美元,对外担保量225.35亿美元。
此外,在开展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同时,中国商业银行不断对贸易
一、中国商业银行国际贸
有审批流程简单、融资方案多样、易融资概况
期限短等特征。并且,凭借轻资本占用、客户粘性好、风险可控等优势,贸易融资业务逐渐成为商业银行发展的重心。随着“一带一路”战略推进,我国企业与沿线各国贸易活动日渐频繁,融资需求日益增加,使得商业银行贸易融资业务获得巨大发展空间。据新华网报道显示,截至2019年初,中国银行已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累计跟进600余个重点项目,提供授信支持约1159亿美元。然而,目前中国商业银行在开展国际贸易
目前,中国进出口贸易企业在投资国外项目时,需要银行资金大力支持。除发挥亚投行、国开行及其他政策性银行功能,商业银行同样不可或缺。与政策性银行和开发性银行相比,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且更加灵活,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据公开资料显示,截止2018年上半年,光大银行贸易融资余额已破443.7亿美元。其中,表内贸易融资余额由2017年末的426.6亿美元,上
融资业务过程中面临较多风险,升至2018年上半年的511.4亿美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基元,比上年末增长19.9%。贸易金于此,探讨商业银行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融资业务风险的风险防范机制具有现实的指导
账面收入达9.6亿美元,同比增长
22.4%;中间业务收入2.5亿美元,融资模式进行创新,开拓了银团、
再保理、联合保理新型服务方式,同比增长17.9%。
[作者简介]葛晓伟(1981—),女,硕士,厦门工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金融投资。
ECONOMICRELATIONSECONOMICRELATIONSECONOMICRELATIONSECONOMICRELATIONS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