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小侦探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白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白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白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六个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爸爸介绍白杨树的那段话。 3、抓住重点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白杨的特点和爸爸的心愿。 4、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特点。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白杨树的外在特点感悟内在品质。

难点:体会写法,感悟树的某些特点与人的某些品质之间的相通、相似之处。

三、教学准备

1.课件:相关大戈壁的录像片。理解白杨特点及体会爸爸心愿的一些句段的文字片。 2.配乐朗读录音带。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六个生字、词语;

2、理清文章脉络,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揭示课题。

“白杨”是一种树的名字,又叫大叶杨,哪位同学见过,你能介绍一下吗?

同学们讲得好。白杨树在我国北方平原地区、沙漠地区种植非常广泛,因为它树木笔直,生命力强,而且还能够防风固沙。所以,人们都很喜欢它。

活动一:整体感知

关键问题: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活动要求: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组内轮流学习生字词语。 3 、独立思考问题并交流。 4、小组代表分享成果。 (一)、学习本课生字词,扫除文字障碍。

1.填写生字表格。(音序、音节、部首、再查几画、结构、字义、组词。)

2.指导学生读准字音,分辨字形。 注意指导学生读准本课中生字以外的字音。 3.区别形近字,然后组词。 4.辨析词语,理解词义。

5.区别近义词、反义词,进一步理解词义。 (二)、理清脉络,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这篇课文以白杨为线索,用自然段合并法,把课文分为四部分。 第一至三自然段主要写大戈壁的铁路线上长着高大挺秀的白杨。 第四至十五自然段讲的是“爸爸”向“孩子们”介绍白杨的特点,并以此来表达自己的心意。

第十六至十七自然段讲的是“孩子们”不理解爸爸的心意,但他们知道在通往新疆的路上,有很多白杨树。

第十八自然段主要讲的是他们看到火车前进方向的右边,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活动二:再读感知课文

关键问题: 请找出课文中的三个问题及答案?

活动要求:1、独立完成。

2、找出相关内容,组内交流。 3、代表补充式交流。 4、有感情朗读。 活动三:深入感知课文 关键问题:

课文中爸爸是怎样介绍白杨树的? 活动要求:1、组内课文,思考问题。

2、小组讨论,找出相关段落。 3、代表补充式交流。

朗读课文,了解白杨树的特点,为理解边疆建设者的高贵品质做准备。 活动四:回味白杨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背诵爸爸介绍白杨的话。。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xiaozhentang.com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