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小侦探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点评 民族精神

点评 民族精神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点评:

一、教学思想

本课的教学,依据新课标“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在生活中学习”的理念,以“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为主线,从“现实生活与史实”入手,围绕“中华民族精神的特征、必要性、如何弘扬”的基本内容展开教学。通过“创设情境——问题设置——学生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多媒体展示图片与播放视频资料,设问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以质疑解疑衔接各个教学环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教师的主导作用。

二、教学目标。

本课根据新课标“让学生在思想政治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都得到发展”的要求,从我校高二文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现实出发,并注重知识的衔接、整合,确立了明确具体而全面的始终体现于教学过程中的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人物和事件的分析,引导学生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特征;通过对时事新闻和社会新闻的剖析,使学生感悟弘扬民族精神的必要性;借助知识点的衔接,增强学生对弘扬中华民族精神重要性的认识;进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从而进一步参与到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行动中。

2、过程与方法:运用多媒体播放视频,展示图片、材料,使课堂内容更加丰富充实;通过讨论、探究、发言,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挖掘学生潜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1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培养学生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促使学生在学习知识提高能力的同时,感悟中华民族精神的巨大力量,逐步引领学生以实际行动自觉续写民族精神的新篇章。

三、教学内容。

本框题所阐述的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与第一框《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以及第三单元的综合探究《铸牢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所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涉及三个框题,这样的加工、整合不仅保证了知识的完整性、科学性,而且有助于深化民族精神的感悟,同时也反映出教师对教材熟练自如的驾驭能力。

讲授过程中,详略的处理得当:主要以学生叙述人物、事件,帮助学生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特征;而通过详实的材料分析、对比使学生感悟弘扬民族精神的必要性;通过分组讨论,学生代表发言,教师点评,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从而进一步引领学生以实际行动参与到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行动中。

四、教学形式

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适应学生各种能力发展的需要,设计了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教学环节:以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的视频导入,收尾;以学生讲故事的方法分析中华民族精神的特征;以分组讨论的形式把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落实到行动中。

善于组织教学:既组织学生课前收集整理资料,又组织学生课上合作探究、展开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学生讨论、回答过程中注意及时调控、指导、纠正,发挥教

2

师的作用。

善用综合运用课本、导学案、多媒体,提高课堂效率与教学效果。

五、教学方法

本课所采用的“创设情境——问题设置——学生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渲染了课堂气氛,易于调动学生参与;循序渐进,逻辑性强,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启发性强,引导学生讨论,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

所采用的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开放性强,尊重学生人格和个性差异,开发学生潜能;根据教学需要与学生实际的活动设计,清晰易懂,实践性强,易被学生接受;

六、教学效果。

课堂气氛融洽——课堂管理得当,学生学习愉快、和谐,参与度高。

培养兴趣习惯——有效激发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促进能力发展——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学习能力的提高;

达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以实际行动作民族精神践行者。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xiaozhentang.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