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卷 第2期 2013年 2月 中 国水运 VoI 13 February No.2 2013 Ch i na Water Transport 彭阳县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现状及管理模式探讨 王捷轩 (宁夏彭阳县水务局,宁夏彭阳756500) 摘要:文中简要介绍了彭阳县农村供水工程管理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总结出了新的管理模式,在工程的实践中 产生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受到了广大管理工作者和农户的一致好评,具有极高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供水工程;运行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27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13)02—0060—02 彭阳县农村供水工程已建设39处,极大地改善了当地 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是 由于工程布置分散、线长面广,管理工作难度大。为了做好 彭阳县多年平均年降水量400—550mm,降水量空间变 化趋势是:由南到北递减。降水年内分配不均匀,降水主要 集中在7、8、9三个月。彭阳县多年平均降水量1.662亿 rll。,这项工作,我们总结了现状管理模式,探讨了新的管理模式, 使工程管理逐步规范化,保障了工程效益的充分发挥。 一折合降水深507mm,75%、95%保证率年降水深分别 为380mm、482mm。其中南部红河流域降雨深最大,向 北逐渐减小,最小为北部的安家川河。 、基本情况 1.自然地理状况 茹河:是泾河二级支流,发源于六盘山东麓的原州区大 湾乡水沟壕,在古城镇五里山东流入彭阳县境内。境内长度 92.8km,流域面积2,088km ,年径流量8,040万m。,水 资源总量5,720万1110。 彭阳县地处宁夏南部山区,六盘山脉东麓,位于东经 106。32 一106。58 ,北纬35。4  ̄35。17 之间, 东西宽50.3km,南北长61.5km,国土总面积 2,528.65km。,西与固原市相连,东、南、北分别与甘肃省 镇原、平凉、环县接壤。境内山峦重叠,沟壑纵横,属典型 的黄土丘陵沟壑区。 红河:泾河支流,发源于新集乡窦家山庄。境内长度 63km,流域面积359km 。年径流量1,800万1"11。,水资源 总量1,450万m。。 全县境内降水量为400-550mm,年平均降水量 4l5.9ram。南北相差近150ram左右。 彭阳县属渭河一级支流一泾河上游东侧,全县从南向北 依次有红河、茹河、安家川河3条支流,自西向东流经全县。 彭阳县所处区域具有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二副区典型特 征,梁、峁、沟壑并存。地形分为北部黄土丘陵区、中部河 谷残塬区和西南部土石质山区三个自然类型区。 北部黄土丘陵区:该区域位于彭阳县北部,辖交岔、小 岔、罗洼、冯庄、孟塬、王洼、草庙7个乡镇,总面积1, 464km ,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57.9%,属干旱半干旱地区。 安家川河:蒲河支流,发源于甘肃省环县芦湾乡庙儿掌, 安家川河由罗洼乡寨科村流入彭阳县境。境内河长56km, 流域面积803km。。年径流量2,250万1TI。,水资源总量1, 750万ril。。 二、农村饮水工程建设成就 截至目前彭阳县共建成农村饮水工程39处,分布在红 河、茹河和安家川河三大流域。在全县形成了以“东部饮水、 中部饮水和红河川饮水”3处“千吨万人”工程为骨架,以 海家湾、店洼、古城川等36处供水工程为次骨架,覆盖全 县3大流域,总面积2,528.65km 的农村供水管网体系。 中部河谷残塬区:该区域分布在红、茹河流域,辖草庙、 孟塬、古城、自阳镇、城阳、红河、新集等乡镇的全部或部 分,总土地面积73lkm。。地势平坦,川塬相间,光照充足, 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灌溉条件好。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在保障民生、服务群众等方面发挥了显著 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在建设的39处农村供水工程中,自流引水工程9处,扬 水工程30处;取自地表水工程29处,取自地下水工程l0处。 建设泉水改造12 1处,井窖46,944眼,集雨场2,430处, 西南部土石质山区:该区域位于六盘山东麓,红、茹河 上游,辖古城、新集2个乡镇的部分村组,总土地面积 334km ,地形地貌以土石质山区为主,土壤主要是黑垆土 和灰褐土,土层浅薄,质地疏松,阴湿高寒。 2.社会经济及水资源状况 屋檐集水l,256套。设计日供水规模7,560m。/d,年总供 水275.96万111。,受益人口18.9万人。现状日供水规模 6,689m。/d,年总供水244.16万I13.。,受益人I:1 15.55万人。 彭阳县地处内陆,属于工程型缺水、资源型缺水和水质 型缺水并存区域。为了解决农村群众的饮水困难,彭阳县积 全县共辖3镇9乡,156个行政村,779个自然村。2010 年底总人口26.26万人,其中:回民人口7.87万人,农业 人口23.5万人。201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39亿元,工 农业总产值12.54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6,683万元。 收稿日期:2012—09—29 极实施农村供水工程,全县农村供水工程建设主要经历了四 个重要阶段。第一阶段是2000年以前对农村部分泉、井的 简易改造,新建了l7处集中式人畜饮水工程,由于建设标 作者简介:王捷轩(1966一),男,宁夏彭阳县水务局工程师,主要从事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工作。 第2期 王捷轩:彭阳县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现状及管理模式探讨 61 准低,建后交由村组自行管理,由于管理体制不完善,水费 收缴困难,运行维修难以维系,同时钢管锈蚀、PE管老化, 大部分工程处于停用状态。第二阶段是2000年 ̄2004年的 一、二期农村饮水解困及氟砷病改水项目建设时期,共计建 成集中饮水工程l8处,完成投资2,439.9l万元(其中中央 投资2,074万元,自筹365.91万元),解决了5.31万人的 饮水困难问题,自来水入户率达21%,极大的改变了当时农 村严重缺水的局面。第三阶段是2005年-2010年的农村饮 水安全项目建设时期。解困项目完成后,按照 彭阳县饮水 安全“十一五”规划 ,先后建成了集中饮水工程2 1处。共 计完成投资9,725.35万元(其中中央投资6,918万元,省 级379万元,自筹2,428.33万元),解决了涉及12个乡镇 9.37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至此,彭阳县农村饮水基本形成 了覆盖全县三大流域,12个乡镇的管道网络体系。第四阶段 是2010年后,又实施了“百村千户”农村自来水入户改造 工程,对解困时期建设的工程进行高标准入户改造。 我县抢抓饮水解困、氟改水建设项目、自来水入户改造 等建设的历史机遇,科学规划,精心实施,强化管理,大、 中、小并举,调、引、提结合,并、窖、泉联用,建成农村 集中供水工程39处,其中“解困”项目l8处,饮水安全工 程21处,对一、二期解困项目所建工程进行了入户改造, 解决了全县15.6万人的饮水困难和不安全问题。农村饮水安 全工程在保障民生、服务民生、改善民生方面发挥的经济、 社会效益非常明显。 三、工程管理现状及新的管理模式 长期以来群众未形成水的商品意识,水费收缴困难,维 修费用高,管理难度大,加之水管部门人员少,在一定程度 上也存在重建轻管现象,造成用水户和水管单位矛盾重重, 致使工程效益不能很好发挥,群众意见大。 在长期的工程建设和管理实践中,我们体会到建设工程 容易,管理难,经营水利工程更难。为了从根本上扭转重建 设、轻管理、忽视经营的管理现状,我县成立了农村饮水工 程运行管理总站,专门从事工程运行管理工作。在档案管理 方面。我们收集了从工程项目建议书、可研、初设、建设到 工程运行管理各个阶段资料,并整理成册。同时建立了工程 管理电子档案,实现了工程管理的信息化。工程运行管理方 式主要有直管、代管、承包租赁和自管方式。 1.群众自管 井、窖、泉水改造全部交由农户自己管理。苗沟、马崾 岘、常崾岘、芦子沟、五里山等小型自来水工程,全部交由 农户自管。 2.乡村代管 l4处小型供水工程委托乡村管理,由于收费不规范、管 理技术跟不上、收费少、维修困难,加之部分工程水源水量不 稳定,导致部分工程运行不正常,群众意见较大。17处小型 供水工程委托水利工作站管理,管理技术强,工程运行正常。 3.水利部门直管 对跨乡镇的东部饮水工程和中部饮水工程由水利部门进 行专业化管理,由于人员有保障,管理制度规范,管理措施 得当,水费足额收缴,工程维修及时,工程效益发挥正常, 群众十分满意。 4.承包管理模式 为了管理好供水工程,我们试点将部分工程承包给个人管 理。这项工作的开展,有效地调动了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工程 运行情况比较好,目前在我县将红河等6处工程承包给个人管 理,每年上交承包费1O万元左右,工程运行没有出现大的问题。 为了切实有效地管理好工程,将管理工作纳入年度考核 目标,将经营水利纳入考核范围,使工程充分发挥效益,造 福当地群众。目前,初步在全县大部分地区形成了农村饮水 管网基本互补互通的统一调度体系、较为完善的农村供水管 理社会化服务体系,快捷高效的农村饮水安全重大事故应急 保障体系。基本建成了覆盖全县、运行高效、管理到位、群 众满意的农村饮水安全保障体系,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和新 农村建设提供了坚实保障。 在农村供水工程建设和管理的同时,彭阳县积极探索工程运 行新的管理方式,保障工程持久发挥供水效益。农村供水工程的 管理从过去的群众自管、委托乡村管理、承包管理、水利部门直 管发展到现在的县农村供水管理总站十水利工作站(管理所)+ 村级用水者协会管理的运行管理模式。我们正在积极探索用水户 +用水者协会+水管单位三位一体的企业化工程运行管理模式。 5.县供水总站+水利工作站(管理所)+村级管理员的 管理模式 通过总结以前的各种管理经验,县水务局成立了农村供 水管理总站,专门负责全县的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先后 出台了 彭阳县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办法 等一系列制度 和办法。从水质检测、管护内容、水费收缴、维护管理等方 面明确了各方的责权利,农村供水工程管理上了一个新台阶, 全县农村供水工程基本能正常发挥效益。对较大的供水工程 成立专业化管理机构,管理模式统一采用“县供水总站+水利 工作站(管理所)+村级管理员”的管理模式。 6.用水户+用水者协会+水管单位三位一体的企业化工 程运行管理模式 “县供水总站+水利工作站(管理所)+村级管理员”的管 理模式虽然保障了农村供水工程的正常运行,但运行成本大, 不能实现“以水养水”的目的。由于村级管理员工资偏低,管 理积极性不高,而部分村组又十分偏远,群众居住分散,工程 管理难度大、费用高。为此,水务局试行用水户+用水者协会+ 水管单位三位一体的企业化管理模式,有效地调动全社会参与 工程运行管理的积极性,推动了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的社会化, 产生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的肯定。 四、结语 管理工程是手段和措施,使工程充分发挥效益才是真正 的目的。为此,我们总结了以前的工程运行管理方式,即直 管、代管、承包租赁和自管方式。同时结合我县实际情况总 结和推广新的工程运行管理方式,即县农村供水管理总站+ 水利工作站(管理所)+村级用水者协会和用水户+用水者协 会+水管单位三位一体的企业化工程运行管理模式。有效地调 动了全社会参与工程运行管理的积极性,推动了小型水利工 程管理的社会化,产生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受到了上 级有关部门的高度评价,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