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新生仔猪病毒性腹泻的病因及防控办法

新生仔猪病毒性腹泻的病因及防控办法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新生仔猪病毒性腹泻的病因及防控办法

陈亚强1,张乐宜2,彭津津3

(重庆市黔江区畜牧兽医局,重庆黔江 409000;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兽医研究所,广

东省广州 510000;重庆三峡职业学院,重庆万州 404100)

摘要:新生仔猪病毒性腹泻是危害仔猪生产的重要疫病之一,其病因复杂,临床上易致使1~7日龄的产房仔猪形成弱仔乃至大规模死亡,给猪场了带来庞大的经济损失。本文针对新生仔猪病毒性腹泻的病原、临床症状及防控办法进行探讨,为广大养殖场和兽医工作者对猪病毒性腹泻的防控提供参考。

新生仔猪腹泻的病因较复杂,但究其本源主如果由于猪场饲养管理不妥、环境转变等致使病毒侵入,引发以急性水样腹泻、严峻脱水进而衰竭死亡的一种急性传染性。目前有研究表明引发新生仔猪腹泻的主要病原是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和轮状病毒(RV),均为RNA病毒。最近几年来该病在我国各地均有相关的报导,但呈散发性。2010年10月我国华南、华北、西南、东北等地域规模化猪场1~7日龄仔猪发生以急性水样腹泻、严峻脱水死亡的疫情,猪场发病率高达70%,死亡率达90%。近3年来,病毒性腹泻一直是猪场挥之不去的阴影,鉴于该病传播速度快,发病率、死亡率较高,易给猪场造成严峻的经济损失,因此,必需了解疾病的发生原因和动向,本文将按照近几年猪病毒性腹泻的疫情和防控要点进行综述。

1病因

1.1饲养管理 产房母猪群的饲养管理、营养水平、舍内温湿度、生物安全等因素是致

使仔猪发生腹泻的根本原因。2010年,广东增城某猪场就由于母猪换料致使猪群应激,引发仔猪腹泻的发生。产房温度发生急剧转变、湿度过大等都可引发仔猪感染病毒而发生腹泻。近期发觉猪场引种也是致使猪场发生流行腹泻的潜在原因。

1.2疫苗的免疫 母猪群一般每一年需要免疫2-3次的病毒性腹泻的二联或三联疫苗,但有的猪场采取不免疫或较少次数的免疫,这些猪群即成为潜在的易感猪群,当病毒发生变异毒力增强时,即可暴发大面积病毒性腹泻。猪蓝耳病病毒及猪圆环病毒的存在,病毒性腹泻疫苗接种方式及注射部位不正确等原因致使的免疫失败,都可引发该病的发生。

2流行特点

一般情形下,猪病毒性腹泻主如果由猪轮状病毒、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和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单一或混合感染而引发, 其流行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发生于冬、春两季。 不同年龄、品种、性别的猪均能感染发病,传染性胃肠炎和猪流行性腹泻可见于各类日龄的猪,轮状病毒感染多见于哺乳仔猪,成年猪多呈隐性感染。发病率几乎高达100%, 成年母猪发病率为 10%~50%, 传播速度超级快,2~3 d 内可波及全群,乳猪病程较短,为 7 d 左右,该病给仔猪造成的危害最大,若处置不及时,死亡率超级高。

但最近几年以我国猪场发生病毒性腹泻的特点看,再也不同以往的流行规律,该病在一年四季都可大规模发生,专门是以潮湿多雨的中部和南方地域发病率最高,但冬春天稍高于夏秋季。其发病主要以1-7日龄的新生仔猪为主,母猪和保育仔猪、育肥猪发病率相对较低,均呈一过性腹泻,但母猪的带毒情形严峻,在粪便、肠道组织和乳汁中都可检测出3种病毒性腹泻病毒的存在。几种病毒性腹泻病毒感染率最高的病毒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第二猪轮状病毒(ARV),最后是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 (TGEV)。

3临床症状

3.1猪传染性胃肠炎

本病暗藏期短,一般为18-72h,传播迅速,24h即可在同一栋产房内暴发。发病仔猪主要表现为严峻水样腹泻、呕吐、脱水。粪便多呈黄色或淡绿色,表面常含有未消化的凝乳块,气味腥臭。发病持续时刻和死亡率随猪日龄增大而降低。1周龄内仔猪出现临床症状后2~7天内死亡,死亡率可高达100%。康复仔猪表现为饲料报酬低,生长速度慢,形成僵猪。

剖检转变为病变主要在胃和肠道,以小肠病变成主,偶尔可见胃底出血。小肠表现为肠壁变薄透明,肠内容物稀薄如水,呈黄色。

3.2猪流行性腹泻

本病暗藏期为24-36h。病猪多表现为刚诞生拉水样稀粪或吃乳后即出现精神高度沉郁,呕吐,呕吐物为胃消化的凝乳块。食欲消退或废绝,水样下痢,呈黄色或黑红色。3-4d后,由于严峻脱水致使衰竭而死亡,发病率为60-80%,死亡率为90%以上。

剖检转变为病变主要在小肠,小肠充血,肠壁变薄发亮内充满黄色的液体。肠系膜充血,肠淋巴结充血、水肿。肾脏有大量的点状出血。

3.3猪轮状病毒感染

本病暗藏期为48h-4d。发病仔猪病初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不振,不肯走动,有些仔猪吃奶后发生呕吐,继而腹泻,粪便呈黄色、灰色或黑色,为水样或糊状,较腥臭,持

续2~4天。病猪消瘦、脱水,若无继发感染,死亡率不会超过10%。症状的轻重决定于发病猪的日龄、免疫状态和环境条件,缺少母源抗体保护生后几天的仔猪症状最重,环境温度下降或继发大肠杆菌病时,使症状加重,病死率增高。通常,症状较轻的病猪,腹泻数日即可康复。

剖检转变与猪流行性腹泻和传染性胃肠炎极为相似,小肠病变严峻。

4诊断

依据疾病的流行特点及临床症状可作出初步诊断。将可疑病料送权威部门实验室中采用胶体金试纸条、PCR、间接免疫荧光实验、病理组织切片等进行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猪轮状病毒3种病原的检测以确诊。

5防治办法

5.1增强饲养管理,做到精细饲养,合理饲养,科学管理。增强母猪营养,按期添加提高免疫力的中成药和微生态制剂。严格执行猪场生物安办法的实施,专门是增强过往车辆、人员及用具、猪舍的消毒。产房内尽可能维持整洁、干燥。弄好仔猪的御寒保暖办法,按期记录舍内的温湿度,及时作出调整。

5.2若本地出现疫情时,尽可能避免猪场之间的彼此走访。尽可能不引种,以降低感染腹泻病毒的风险。确实要从外地购进种猪时必然要隔离7-14天,观察并记录种猪的精神、食欲、粪便等情形,确认无异样后再进行混群。

5.3制定合理的面程序

母猪每一年至少要免疫3次以上的病毒性腹泻的基础免疫。该类疫苗在市场上种类较多,而且免疫效果较差,按照猪场生产情形选择多种疫苗交叉利用。疫苗的保留和利用方式严格依照说明说进行操作。另外,母猪也能够注射鸡的新城疫疫苗进行预防。

5.4医治

发病猪场对母猪全群进行弱毒疫苗或灭活疫苗的紧急预防接种,以尽可能提高母猪的抗体水平,中和机体内的病毒,从而在最大程度上平息猪场疫情。若弱毒或灭活疫苗效果较差,可采用发病仔猪粪便或小肠匀浆按必然比例加入新鲜的牛奶(饲喂时添加80-100 IU的青链霉素/头母猪),跟胎饲喂怀胎母猪,能够保护必然数量的新生仔猪发病或降低死亡率,可是这种方式容易造成猪场散毒风险,因此,要应慎重。有条件的猪场能够收集发病仔猪的内脏和肠道制备自家疫苗进行全群母猪的普免或用淘汰母猪或免疫次数多的母猪制备一些高免血清(必然要无菌、56℃ 30min灭活)进行医治,并贮存备用,用于口服或肌肉注射,能够收到专门好的医治效果。新生仔猪防治办法,灌服阳光一号(2ml/次),2次/天,共5天。母猪饲料添加宝饲迪微生态制剂,调节母猪食欲和胃肠道内环境。严峻脱水者需灌服口服补液盐或腹腔注射“10% 葡萄糖溶液+ 1% 阿托品 2mL+免疫球蛋白”或“氯化钠生理盐水安钠咖注射液5mL+VC 2g+5%碳酸氢钠”混合液30mL,同时肌肉注射磺胺类药物或硫酸新霉素以避免细菌性病原的继发感染。发病仔猪也能够灌服2mL的安多福消毒液进行医治,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1]郭均友,罗增辉.[J].山东畜牧兽医,2011(02).

[2]刘宗华.最近几年来仔猪传染性腹泻的发病特点与防治办法[J].今世畜牧,2013

(18):18-19.

[3],.仔猪病毒性腹泻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57-60.[4]卫龙兴,成建忠.[J].畜禽业,2010(11):60-61.

[5]库旭钢,凌泽熹,张坤,肖文,何启盖.[J].养猪,2012(05):101-102.

[6]杨飞,覃永固.仔猪腹泻的病因及综合防治[J].兽医导刊,2012(04):30-3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