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 六年级 学科 传统文化 总课时数 1 《论语卫灵公》《论语里仁》《孟课题 子公孙丑上》 任课教主备教师 课型 新授 师 教学时间 第11周 教学目标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着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廿七),简析 死于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汉族。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曲阜市东南的鲁源村)。因父母祷于尼丘山而生,故名丘,字仲尼。逝世后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享年72岁。 知识与 1、背诵《论语》《孟子》 技能 2、积累部分写严于律己的名言、古诗词 过程与 1、通过合作、探究理解其含义及思想 方法 2、掌握一些古语的翻译方法 情感态引导学生认识律己的重要性。 度 价值观 教材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教具 引导学生通过律己以明德,通过省身以新德,走向至善的境界。 理解古语的含义 学生读、思、议相结合,教师精讲点拔 白板、.ppt 教学案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点题:学习第三单元自律自新 第9课(板书课题):严于律己 二、读课文,学生自主学习 (一)自学教材内容,标注学习疑问 (二)小组交流,提出学习疑问。教师根据情况班内交流解决 三、教师引导点拔 (一)博学多闻:《论语泰伯》 1、学生读原文,教师给以指导 2、文意理解 (二)细察勤问: 1、学生读原文,教师给以指导 2、文意理解 3、思考: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是怎么看的? 为什么有人会如此友善地考虑到其他人呢? 真正的原因是:你种下什么,收获的就是什么。 播种一个行动,你会收到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你会收到一个个性;播种一个个性,你会收到一个命运;播种一个善行,你会收到一个善果;播种一个恶行,你会收到一个恶果。 (三)乐学深思谢觉哉婉拒亲友 1、学生读课文,教师给以指导 2、文意理解 3.想一想:身居高位的谢觉哉为什么要屡次拒绝为家人安排工作呢? 对人宽,对己刻 把难做的事给自己,易做的事给人家。要照顾别人困难,宁肯自己省些。 (四)善变明理 1、学生阅读课文并小组讨论。 2. 思考:a.你怎么看颜回的“不贰过”?(颜回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严于律己。) b.将你“不贰过”的经验与大家分享一下。 四、练习与作业 1、背诵《论语卫灵公》《论语里仁》《孟子公孙丑上》 2、你积累的名言和诗词背诵其中的10首 3、就本节课的学习写100字左右的体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