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参观小平小道的学习与感悟

参观小平小道的学习与感悟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参观小平小道的学习与感悟

今天是这周以来难得的好天气,在这样的好天气里,我们带着愉快又期待的心情,在学校老师们的带领下,参观了伟人邓小平先生曾居住的地方,并对小平先生在江西的生活有了更多的了解。在这趟充满红色气息的出行中,我对小平爷爷的敬仰加深了。

在参观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邓小平同志来到江西的背景: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不久,邓小平被作为党内第二号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受到错误的批判和斗争,并被剥夺一切职务。1969年,他被送到江西省新建县,在新建县拖拉机修造厂劳动。

们首先来到的是将军楼,这是1969年10月26日邓小平一家被安排住在新建县望城岗原福州军区南昌陆军步兵学校的住宅。乍一看你或许并不会觉得这栋对称式的苏式建筑会有什么不同,它有两层,十四个小房间,房内的陈设简单朴素。围

绕着房子的,是一个种满各种树木的篱笆小院。然而邓小平一家的到来,赋予了这幢房子别样的意义。正是这座房子,默默的陪着邓小平一家度过了三年艰苦的时光,在‘将军楼’的小院内,邓小平一家在困境中保持着乐观精神,相互照顾,以克服一切困难的勇气,顽强的生活着。当时,邓小平65岁,邓琳53岁,夏伯根年近70岁,三位老人的岁数加起来超过180岁,他们互相体贴,互相照顾,把羁旅生活过得充实而又充满生命力。

因为行程安排比较紧凑,我们大致参观了这所房子便匆匆离去了,尽管在这里只呆了一会儿,但我的心已被深深震撼,屋内的一切都回复了当年邓小平一家生活在这里的原样。这里的一切是那样的简朴,除了屈指可数的几件家具,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就是邓小平先生曾经读过的书籍,在他的办公区里,有一个柜子里满满的都是书,而更让我折服的是,杂物间里最多的也是邓小平先生读过的书籍,它们都装在竹制的大筐里。是的,伟人尚且如此谦虚好学,而作为平凡学生的我们又怎能停止学习的步伐呢。在江西的日子里,邓小平同志阅读了大量的马列着作,毛泽东选集和古今中外的书籍,接触最基层实际,对中国命运和前途进行了深入的思考,踩出了一条坚实的“小平小道”,为后来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奠定了重要基础。

下来我们跟随队伍来到了小平小道,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排砖红色的具有红色革命气息的建筑。其中最显眼的便是位于正中的小平小道陈列馆,直觉告诉我里面会有很多有价值的东西,事实证明我是对的。陈列馆设计非常巧妙,面积不大但内含丰富,它以图文并

茂的方式向我们诉说 了邓小平一家在江西的下放经历。里面有着邓小平在这期间的各类故事,其中一片茄子故事让我印象很深:1972年初,邓小平继母夏伯根去天津探亲,工厂考虑小平同志生活不便,安排廖发香照顾小平同志及其家人的生活起居。有一次,廖发香在切茄子时,掉了一块在地上,她随即拿扫帚想扫开,这时小平同志正好看见,马上俯身捡了起来,和蔼的说:“不要扫掉了,农民辛辛

苦苦的,扫掉可惜了,洗洗干净照样可以吃。”看到这里我不禁羞愧万分,生活在当代的我们或许从来不曾想过要这样勤俭节约,我们从来没有好好的珍惜过手中的粮食,更不会去考虑农民的辛苦。小平同志的节俭律己确实值得我们好好反思和学习。

这里有太多值得我们细细学习体味的东西,不知不觉一个上午就过去了,我们都恋恋不舍的离开了。以后有机会,我一定会再回来的,再见,小平爷爷,再见,小平小道。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