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小侦探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C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C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C

———————————————————————————————— 作者: ———————————————————————————————— 日期:

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C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20×1=20分)

1、在意识的本质问题上,庸俗唯物主义的错误是( d )

A、否认意识对物质的依赖关系 B、否认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C、否认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D、否认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2、在物质与运动的关系问题上,唯心主义主张( b )

A、没有运动的物质 B、没有物质的运动 C、物质与运动不可分割 D、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3、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掌握分寸,这在哲学上属于( b )。

A、抓事物的主要矛盾 B、把握事物的度 C、了解事物的量 D、认识事物的本质 4、否定之否定仿佛是向肯定的复归,这种观点是( b )。

A、折中主义 B、辩证法 C、诡辩论 D、形而上学 5、真理是( c )。

A、客观事物及其规律 B、对人们有用的认识 C、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D、为大多数人普遍接受的思想 6、做任何事情都要“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这句话体现的哲理是( a )。

A、实践是正确认识的来源 B、书本知识是不重要的 C、实践经验是唯一可靠的 D、要事事取得直接经验 7、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不存在( b )。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 B、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斗争 C、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 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斗争 8、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是( D )。

A、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发展的规律 B、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规律 C、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 D、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规律 9人民群众的主体是( c )。

A、每个时代的进步阶级 B、体力劳动者 C、包括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的劳动群众 D、被剥削阶级 10、从历史观上看,人类解放就是( d )。

A、实现绝对自由 B、摆脱一切规律的制约 C、不受任何束缚 D、摆脱盲目必然性的奴役

11、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资本主义国家对外经济联系的主要方式是( b )。

3

A、资本输出 B、商品输出 C、对外经济援助 D、技术输出 12、资本积累的源泉是( C )

A、资本家的节俭; B、资本的价值;C、剩余价值; D、扩大再生产 13、资本原始积累的实质是( B )

A、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B、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

C、依靠占有的剩余价值来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

D、用暴力迫使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使社会财富集中到少数人手里; 14、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 d )

A、生产与需要的矛盾; B、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C、生产力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D、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矛盾; 15、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 c )。

A、生产对于人们的需求绝对过剩 B、生产对于人们的需求相对过剩

C、生产对于人们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过剩 D、生产对于人们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绝对过剩 16、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后,市场价格( A )。

A、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B、围绕成本价格上下波动 C、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 D、围绕平均利润上下波动 17、生产和资本的集中是( B )。

A、垄断发展的必然结果 B、自由竞争的必然结果 C、金融资本形成后的必然结果 D、跨国公司形成后的必然结果 18、利润率是( B )。

A、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率 B、剩余价值和预付总资本的比率 C、剩余价值和不变资本的比率 D、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 19、美国采取权力制衡的组织形式,其中立法权属于( a )

A、国会 B、总统 C、最高法院 D、最高检察院 20、资本循环的三种职能形式是( c )

A、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 B、固定资本、流动资本、生产资本

4

C、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 D、不变资本、可变资本、流通资本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四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10×2=20分)

1、人的手一旦脱离了人体,就不再是一只活生生的手,这表明( )

A、部分依赖于整体

B、部分的性质是由整体决定的 C、要从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中去认识事物 D、失去了部分,整体就不存在了

2、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重要理论意义在于它有利于( )。

A、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 B、坚持物质的可知性

C、坚持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D、克服形而上学物质观的局限性 3、辩证的否定是( )。

A、事物联系环节和发展环节的统一 B、由事物内部矛盾决定的自我否定 C、主观任意的否定 D、既克服又保留 4、资本主义国家宏观经济管理与调节的目标是多重的要包括( )。

A、稳定经济 B、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 C、稳定币值与物价 D、实现充分就业 5、下列适用于一切社会形态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有( )。

A、生产力是社会发展原动力的原理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辩证关系的原理 C、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的原理 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辩证关系的原理 6、商品的使用价值是( )。

A、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B、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 C、商品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D、反映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7、货币的本质通过它的职能体现出来,货币有多种职能,其中最基本的职是( )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支付手段 D、贮藏手段和世界货币 8、在商品经济运行中,价值、价格、供求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

A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B价格受价值影响,随供求关系变化而变化 C、价格由价值决定,反映价值并反映供求关系 D、价格受价值决定,反映价值但不反映供求关系

5

9、资本主义法制的基本原则有( )

A、私有财产不可侵犯 B、主权在民 C、人们当家作主 D、分权制衡 10、垄断条件下的竞争有( )。

A、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 B、垄断组织与非垄断企业之间的竞争 C、占统治地位的自由竞争 D、垄断组织内部的竞争

三、简答题(6×5=30分)

1、为什么说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2、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哪几方面? 3、社会基础矛盾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哪几方面?

4、为什么说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5、当代资本主义产生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6、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四、论述题(15×2=30分)

1、试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原理,说明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意义。

2、论述马克思所提出的“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关系。

6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C标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20×1=20分)

1、D 2、B 3、B 4、B 5、C 6、A 7、B 8、D 9、C 10、D 11、B 12、C 13、B 14、D 15、C 16、A 17、B 18、B 19、A 20、C 二、多项选择题(10×2=20分)

1、ABC 2、ABD 3、ABD 4、ABCD 5、ABD 6、AC 7、AB 8、ABC 9、ABD 10、ABD 三、简答题(6×5=30分)

1、因为实践是认识的最终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2、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具有不同步性;社会意识自身具有历史继承性;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3、首先,生产力是社会基础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其实,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最后,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4、首先,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其发展过程。其次,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最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5、当代资本主义产生了一些新变化,主要原因在于:首先,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其次,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益和利益的斗争的作用,是推动资本主义变化的重要力量。再次,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最后,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对资本主义的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6、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有: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要分配;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全面而自由地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迈进。

四、论述题(15×2=30分)

1、答案要点: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事物的矛盾既具有普遍性,也具有特殊性,即既具有同类事物的共性,又具有自身的独特的个性。其中,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并通过个性表现出来;个性中包含共性,是共性的具体体现;而且,个性和共性可以相互转化。

这一原理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建设社会主义中国,我们首先必须遵循社会主义建设的一般原理,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用马

7

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我们的各项工作;但同时,中国也有自身的国情,我国人口多,底子薄,经济发展不平衡,所以在建设国家的过程,又必须把普遍原理与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根据自身的情况,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创造性的运用和发展,走自己的道路,只有这样,才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取得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胜利。中国改革开放30来的实践也充分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也只能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

2、答案要点:马克思论述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两个必然”,同时也提出了“两个决不会”,即:“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是对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必然性以及这种必然性实现的时间和条件的全面论述。前者讲的是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的客观必然性,是根本的方面;而后者讲的是这种必然性实现的时间和条件。全面准确地学习和把握“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既有利于人们坚定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信心,同时也有利于人们坚持科学态度,充分尊重客观规律,脚踏实地地为共产主义的实现而奋斗。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xiaozhentang.com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