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小侦探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初中信息科技课堂教学中合理选取教学素材的策略研究

初中信息科技课堂教学中合理选取教学素材的策略研究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初中信息科技课堂教学中合理选取教学素材的策略研究年2015第年第5期期

48

包红贤摘 要󰀁本文基于初中信息教学实践经验,探究课堂教学中教学素材的呈现方式,分析其选择和重组的原则,尝试提出选择和应用信息科技课堂教学素材的有效方法和策略,以提高初中信息科技课堂教学有效性。关键词󰀁教学素材 课堂教学 有效教学一、初中信息科技课堂教学素材的种类和表现方式初中信息科技课的教学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在课堂教学中要围绕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根据学生情况来组织和处理教学素材。教学素材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情境素材指在课堂教学环境中,作用于学生而引起其积极情感反应的教学素材。教师可以综合利用多种教学手段,通过外显的教学活动形式,营造一种学习氛围,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求知心理,积极参与对所学知识的探索、发现活动,并使学生的情感和兴趣始终处于最佳状态,从而保证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情境素材常以播放轻松愉快的视频,表演生动有趣的短剧,做游戏,展示和教学内容相关的演示文稿、图片等形式呈现,通过创造轻松愉快的情境,激发学生高度的学习兴趣和愿望,使学生的情感和理智、有意识活动和无意识活动共同进行,从而充分挖掘大脑的潜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情境素材的选择需要密切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这样才能激发学生感官上的愉悦和好奇。例如“制作数码相册”这节课,教材没有现成的素材和案例,学生对单纯的讲解兴趣不大,积极性不高。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愿望,教师制作了一份样例——有关崇明岛的旅游相册,让学生像观看影片一样一步步走进崇明岛的景点,结果学生对此充满兴趣,学习积极性很高,课堂有效性得到了很大提高。

20167-8(二)方法和工具素材

指在课堂教学环境中,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辅助学习的资源,以多种形式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包括帮助学生学习的学案,有助于学生解决问题的软件,作品的模板、样例,以及学习总结的框架等。

方法和工具素材通常以文本、软件、演示文稿等形式呈现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理解文本、运行软件及分析演示文稿等方式来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方法和工具素材的选择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分解任务,起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作用。例如在引导学生设计旅游方案时,教师为他们提供的方法和工具素材包括帮助文件和样例。学生通过帮助文件的学习,解决有关自选图形、图片设置处理等方面的问题,通过对比样例,设计出自己的旅游方案作品。

(三)学习过程素材

指在课堂教学环境中,为学生学习过程的不同阶段提供不同类型的教学素材,可以帮助学生有效进行信息的收集、处理,问题的解决,小组的讨论、合作交流,学习的评价总结等。

学习过程素材有多种形式,包括相关网站、互动平台、交互动画、视频等。

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相应的素材,可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简便,学习的目的更明确,评价更具体。例如在进行“信息安全与防范”的教学时,信息安全与防范的基本概念和定义的教学采用了相关自学网上的单选题教学素材,个人信息防范的教学也采用了相关网站的视频素材。

二、初中信息科技课堂中选取教学素材的若干原则

通过在平时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对选用

的教学素材进行一些实验,并分析其教学效果,发现如下一些有效原则。

(一)紧扣教学目标选取教学素材

课程标准为教师确定教学目标提供了依据,教材为教师的具体教学设计提供了基本素材。但有时教材并不能完全满足教学要求,不能完全符合学生情况,这就要求老师依据确定好的教学目标、学生的已有基础和教学的设计思路对教材进行合理取舍或替补其他案例。

为了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课堂教学中常引用教学素材辅助教学。选择教学素材时,教师应该紧扣教材,这样可以让学生对相关知识点有所了解,并且让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可通过查看教材来解决问题。教材及与教材配套的教学光盘对知识点的讲解很清晰,图文并茂,对学生在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时有很大的帮助。但若教材的某些内容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可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紧扣教材的前提下,结合社会热点和学生兴趣,补充教材内容或更新相关的事例,以改善教学效果。

案例1

《初中信息科技 第二册(试用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第一单元第三节“计算机的安全和防范”中,教材提供的素材是2006年的“熊猫烧香”病毒。当时这个病毒蔓延至整个互联网,感染了数百万用户的计算机,给计算机用户带来了巨大的危害。但这个新闻事件稍显陈旧,学生无法切身体会到病毒的危害性。为了激发学生兴趣,将“熊猫烧香”这个教学素材替换为较新的互联网安全事件“棱镜门”。学生对“棱镜门”事件和美国国家安全局监控用户隐私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分析,唤起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对信息安全和信息防范的认识,取得良好的效果。

Subject Exploration

49

科探索

(二)源于生活选取教学素材

信息技术课标强调课堂的教学应该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及生活结合,让学生在活动中解决问题。教师要善于捕捉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挖掘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的、与其年龄相符的学习素材。熟悉的人、事、物,能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生动有趣与丰富多彩,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形成响应,促进主动,学习效率自然就会提高。

案例2

《初中信息科技 第二册(试用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第一单元“计算机系统的组成”涉及计算机系统硬件。起初,笔者只向学生介绍和解释了计算机的各部分硬件,学生兴趣不大,积极性不高,课堂气氛沉闷。随后,笔者对教学设计进行改进,将一台已经打开机箱盖的计算机放在讲台上,让学生能够清楚看到电脑内部的组件,如硬盘、内存、显卡、主板、电源等,并播放了一段组装计算机的视频。课堂气氛变活跃了,学生情绪高涨,教学有效性也得到了提高。

案例3

在讲到“电子文档的设计”这一内容时,正好本校在举行“班班有歌声”活动,笔者借此要求学生以校园歌唱活动为背景设计制作一份电子板报并评出名次。在制作之前,学生先分组收集相关的素材,包括班级照片、文字稿、读书目录等。制作过程中,学生都很乐意去学习图片的设置,文本框、自选图形的设置等知识。此教学设计不但激发了学生对制作板报的兴趣,也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是息息相关、紧密联系2015在一起的,生活化的情境教学可以营造出富有趣年第年第味、愉快和谐的气氛,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5期启迪学生的思维,开启学生的智慧。

(三)整体性选取教学素材

在信息科技课堂教学中,通常一节课要教授

50

多个知识点,有的教师对每个知识点、每个操作技能的讲解分别使用不同的素材,教学素材之间缺乏联系,会导致学生对所学知识之间的关联、操作技能的相关性不太理解。而且在信息科技教学中,一般对于软件和工具的操作比较重视,却常常忽略了对学生的方法指导,忽视了对学生整体把握知识能力的培养。学生通常是在教师的提示,或者模拟相关样例下完成学习,没有经过自己的思考和判断,导致其遇到实际问题时,仍然手足无措,对问题的分析缺乏完整、清晰的思路。因此,在教学时,选择教学素材要具有整体性,用一个适用于多个知识点的素材贯穿教学始终,实现知识点的整合,而不是把学习单个技术作为目标。通过引导学生学会分析素材,提取素材中的有效信息,实现对知识点的归类、整合和重组。

案例4

在讲授图表的制作与交流时,有的教师会选择学生的成绩表作为教学素材,但这会引起成绩差的同学反感,使其缺乏积极性,影响教学效果。有的老师直接使用教科书上“水电煤气费用表”作为教学素材,但这一素材仅仅是对教学内容的展现,前后联系脱节,比如,在讲柱形图和折线图时使用“水电煤气费用表”,在讲饼图时又使用“中学生上网目的调查”。这种分散的编排形式使整堂课缺乏连续、统一。考虑到“数据表格处理”这一内容安排时间临近圣诞节,学生正在积极准备圣诞礼物,笔者就对六年级三个班的学生作了有关圣诞礼物的问卷调查,并把调查结果作为教学素材,由此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

从问卷调查中选择“圣诞节我最希望收到的礼物”和“2010—2013年男女生平均购买圣诞礼物的费用”这两项制作成表格。

针对表1和表2,让学生用图表来解决下面几个问题:

1. 男生最喜欢什么类型的礼物?

20167-8表1 圣诞节我最希望收到的礼物

种类学习生活体育性别

食品类用品装饰品用品男25232028女1823356总计

43

46

55

34

表2 2010—2013年男女生平均购买圣诞礼物的费用年份男生平均花费(元)

女生平均花费(元)

2010年20202011年20302012年40502013年

50

60

2. 女生最喜欢什么类型的礼物?

3. 四类圣诞礼物各占总数的百分比是多少?4. 从2010年至2013年,男生和女生在圣诞礼物上个人平均费用有什么变化?

5. 今年我准备花多少钱在圣诞礼物上?用圣诞礼物这一主题,设计几个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制作图表,对表格数据的采集、加工、处理、图形化等一系列的知识点、技能操作学习都是围绕一个主题展开,最后通过图表分析得出结论。这样,用一个主题的教学素材贯穿课堂,使得本来没有联系的操作有机结合在一起,教学过程就具有了整体性,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也能够融会贯通。

三、初中信息科技课堂中运用教学素

材的有效策略

通过近几年初中信息科技课堂的教学实践,笔者逐渐总结出以下两个运用教学素材的有效策略:

(一)创设问题情境

教师通过创设富有趣味、贴近生活的问题情境(如社会热点、主题视频、学校特色文化、情境故事等),让学生通过解决问题,达到理解和掌握“知识”目的的一种策略。

1. 围绕社会热点创设问题情境

社会热点新闻事件和活动,往往能引起学生的广泛关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案例5

在教授电子文档设计时,正值中国多个城市出现严重雾霾,各大媒体、街头巷尾都在谈论雾霾,许多学生上学也戴着口罩。针对这个社会热点,笔者在课堂上选择“城市雾霾”这一主题,要求学生制作一份小报。

操作步骤:播放雾霾危害的新闻视频——问题展示:雾霾产生的原因、如何治理雾霾——分组讨论并交流雾霾产生的原因和治理雾霾的方法——设计、制作小报——交流、评价小报。

在具体制作过程中,有学生提出问题:“标题如何制作更美?”根据这一问题,教师组织学生小组进行探究、交流讨论来寻求更好的方法。学生制作完成后,通过比较后,提出新问题:要增加背景图。学生通过猜想、尝试制作等方法进行再制作。最后得出制作标题的一般方法有:艺术字、应用图片、自选图形和文字组合。

2. 围绕学校特色文化创设问题情境

从教材中引出最受学生关注的话题,从学生学习生活、校园环境和生活中挖掘素材,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原生态”素材,给学生以直观感受,可以增强教学说服力和可信度,提高学生的兴奋度和探究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案例6

在教授“编辑数码相册”时,笔者选择了学生在本校艺术节上的表演照片。当笔者把这些照片呈现出来时,学生马上兴致盎然,纷纷提出看法。有的觉得光线太暗,有的觉得背景不好,有

Subject Exploration

51

科探索

的觉得人像倾斜、人的位置太偏等,都希望能把照片修改下。大家都希望自己的形象是正面的、阳光的,照片是最好的。此时,引出教学内容“用ACDSEE对相片进行处理”,学生的兴趣很高,积极参与,课堂氛围很活跃,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通过校园特色文化素材创设教学情境,由于贴近生活,可以营造出愉快、和谐的特殊气氛,引发学生探索新鲜事物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启迪学生的思维,开启学生的智慧。

3. 围绕兴趣和爱好创设问题情境

兴趣是学习最大的动力。选择素材时应该尽量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搜集和挑选更能吸引学生兴趣的教学素材。如果学生对教学素材特别感兴趣,他们自然会全身心投入到课堂中,即使在完成任务时遇到困难,也会主动寻找解决困难的办法。而且,由于素材是学生感兴趣的,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始终保持愉悦的心情,这种条件下的学习效果自然不可低估。

案例7

在讲解自选图形的设置时,由于教材没有合适的案例,故根据学生喜欢动漫、爱玩网络游戏、喜欢体育娱乐明星等特点,将教学任务变成制作一件文化衫。要求学生在空白的T恤上,根据自己的喜好加工属于自己的文化衫。学生自然非常感兴趣,当碰到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时,能主动地看视频、看学案、询问老师、动脑筋。一节课下来,各具特色的文化衫一一呈现。展示作品也是一次美的提升,将技术巧妙地融入活动中。

(二)差异性的策略

2015课堂学习的资源并不单单来自教师。学生的年第年第家庭环境、文化背景和早期教育等差异,使得其5期学习方法产生多样性,其信息获取渠道也各不相期

同,这些个体的差异性和资源的独特性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关注点,也是一种必备的教学资源。在

52

信息科技课堂教学中,由于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认知能力、原有的知识经验积累不同,会出现对相同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操作存在差异。教师可以把学生的个体差异、个性化的思维、多样化的操作方法作为教学资源,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实践,在实践中实现创新,在创新中得到发展,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案例8

在教授电子文档设计单元的第三节“内容的修饰和编辑”时,笔者先是让学生自主根据学案中的帮助性文件学习制作小报,利用图片的插入和自选图形的插入等方法,自主设计小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对于这两个学习任务,学生基本都能很好地完成。然后笔者询问学生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就有部分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对学习任务进行创新,比如在自选图形中插入自己挑选的图片。根据学生的差异有计划地进行弹性教学,让学生运用自己独特的方式主动参与课堂,就能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最大潜能。

在信息技术课程中,教学素材的选取在教学中非常重要。教学素材的选择是否合理,直接决定了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好的素材可以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教学效率,从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参考文献:

[1] 于颖,李艺. 论“信息活动”与“技术应用”活动二

元对信息技术教育实施的影响[J].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7(2).

[2] 莫卿. 信息技术课教学素材的就地取用[J]. 现代教育

科学(中学教师),2010(1).

[3] 张利波. 素材承载:探索信息技术学科新意义[J]. 中

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8(9).

[4] 李培军. 教学素材的选择对教学效果的影响[J]. 中小

学信息技术教育,2009(2).

包红贤󰀁上海市闵行区友爱实验中学󰀁200241

20167-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xiaozhentang.com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