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培训的基本策略 ◎唐刚校本培训当以专家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为主, 李安全 市级骨干教师20名,校级骨干教师(含教学能手)50 名;同时启动校级名师计划,力争在2015年评定校级 其根本的目标就是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实验证明, 化、继续教育规范化、专业培训层次化、名师培养工程化。 校本培训的基本策略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师德培训全员 特级教师和研究员20名。 4.名师培养工程化。总的宗旨是以教育科研和课程 1.师德培训全员化。师德师风建设是教师培训的重 改革来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打造一支业务精良、结 点,必须坚持不懈,而且要“与时俱进”,不断地更新 内容和方式。我们的经验是:开展“正师风、铸师魂” 展示活动,全面提高全体教职员工的道德素养;开展“树 典型、学模范”学习活动,在“比学赶帮”的过程中提 高全体教师的师德师风素质;坚持“严管理、细考核” 的考评原则,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促进学校的师德师 风建设。 2.继续教育规范化。继续教育规范化就是要根据上 级主管部门的安排和“国培计划”的需要,安排和指导 教师完成继续教育的基本内容,而且要结合学校与学科 教育教学改革实际,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们的经验 是:根据市教委和继教中心的有关要求,让全体教师参 与必须完成的继续教育学习;根据《重庆市中小学教师 教育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的“春蕾计划”安排,实施 学校“教师全员培训计划”,结合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 需要,创造条件。力争在2015年之前,让所有的教师 至少参与一次专业培训;根据“国培计划”的有关安排, 推荐相关教师参与“国培计划”的系列培训。 3.专业培训层次化。专业培训层次化就是根据教 师专业发展的层次,分别给予不同内容和形式的专业 培训。我们的做法是:推进“三个计划”,促进教师的 专业成长。①新教师培训计划。根据学校安排,所有 新聘请或引进教师,参加学校举办的“新教师培训”20 课时以上;同时要求新教师转正之前完成“五个一” (即一个精品教学设计、一堂精品课、一篇教学反思、 一篇教学论文、一年教学总结)的任务。②骨干教师 培训计划。根据学校特色建设和学科建设的需要,着 力打造一批“骨干教师”(包括国家级、市级、校级三 类) ③名师工作室建设计划。学校根据学科建设和促 进教师成长的需要,成立了17个名师工作室,加强管 理,充分发挥现有“名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学 科科研和学科教师队伍建设。力争到2015年,再培养 市级名师(含研究员、特级教师、重庆名师、市学科 带头人、巴渝名师、巴渝名校长、巴渝教育家等)5名, 构合理(学科、层次)的“名师”队伍。我们的做法是: 推进“三个工程”,促进名师成长。①校本科研工程。 根据新课程改革需要,指导骨干教师组建校本小课题研 究小组,结合学校办学特色,结合学科教学实际,就新 课程改革的重点、热点以及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中的重、 难点问题进行“专题研究”,以课题研究促进“名师” 成长。②科研助长工程。结合学校特色建设与创新的实 际,就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重点、难点、热点问 题,申报市级和国家级科研课题,在专家的引领下开展 课题研究,进行教学实验,以此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 和“名师”的专业化发展。③新课程推进工程。结合新 课改精神,主要从教学创新、教学科研、校本教材建设 等三个方面来开展“接地气”的教学研究。一是鼓励教 师进行教学创新,将新课改精神落实到课堂之中,切实 提高教学效率;二是以学科教研室建设为抓手,努力打 造富有外国语学校特色的学科和优秀教研室建设;三是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需要,结合学校办学特色,按照校本 课程开发的规范,开发和实施系列化的校本课程。2011 年重庆市全面实施高中课程改革,我校构建的高中课改 的整体思路是“三年三段,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讲求 实效”。高一的重点在“新”。主要是转变观念,改进教 法,全面落实新课改的精神,切实转化教师的教学方式 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高二的重 点在“深”,在第一学年的基础上,全面总结,科学反思, 完成新课程改革的“精神”转化,达到切实地提高教学 效率的目的。高三的重点在“实”,结合实际,讲求实效, 力求真正达到以新课程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初中阶 段的课程改革,主要是全面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根据学 科课程标准,促进教育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学习方式 的转变,全面提高教学效率。实践证明,这样的推进策 略不仅有效地推进了学校的教育科研,也为学校培养了 一批有思想、有影响的“名师”。 (作者单位重庆外国语学校) (本栏责任编辑李彩英) 2o14年第o2期赤前 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