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医药2018年4月第38卷第2期 ·157· 卡马西平、托吡酯、丙戊酸钠对脑炎继发癫痫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 徐红梅 (农垦牡丹江管理局中心医院神经内科,黑龙江密山158300) 摘要 目的观察卡马西平、托吡酯、丙戊酸钠对脑炎继发癫痫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收集 本院120例脑炎继发癫痫患者,分为甲组、乙组、丙组,每组样本40例。甲组采纳托吡酯治疗,乙组采纳卡马西平治疗,丙组采 纳丙戊酸钠治疗。比较治疗效果、认知功能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三组治疗前后认知功能对比不具统计学差异(尸>0.05): 与乙组、丙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甲组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乙组、丙组之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不具统计学 差异(J口>0.05)。结论卡马西平、托吡酯、丙戊酸钠在治疗脑炎继发癫痫方面效果接近,但托吡酯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安全 性更高,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关键词卡马西平;托吡酯;丙戊酸钠;脑炎继发癫痫;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 R752 [文献标识码]A 学科分类代码: 32047 文章编码:1001—8131(2018)02—0157—02 脑炎是继发.1生癫痫的重要诱因之一,脑炎继发 癫痫大部分为难治性癫痫,发病实质是由于病原体 人侵患者颅腔,进而引发了一系列炎性反应,最终 导致病情发展至急性脑充血,神经细胞变性、坏死, 膜电位兴奋性增高异常,引发癫痫,该病病程较长, 岁,平均(58.1 ̄12.8)岁;病程3 10年,平均(6.6± 3.3)年。丙组女16例,男24例,年龄48 71岁,平 均(59.2 ̄11.7)岁;病程2~10年,平均(6.1±3.9)年。 剔除肝肾功能不全以及对本研究药物过敏的患者, 三组基线资料无统计学意义(/9>0.05),具有可比 性。 1.2方法 极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了患者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11本文分析卡马西平、托吡酯、丙戊酸钠对脑炎继 发癫痫患者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收集本 院120例脑炎继发癫痫患者,均经MRI、头颅CT、 EEG确诊,以人院顺序奇偶性分组,分甲组、乙组、 丙组,每组样本40例。甲组女18例,男22例,年龄 46~72岁,平均(59.6 ̄12.2)岁;病程2~l2年,平均 (7.2 ̄4.8)年。乙组女17例,男23例,年龄45~71 个氨基酸残基构成的,能促进糖原异生、脂解作用 和核糖核酸的合成等;TSH是一种糖蛋白激素,可 推动甲状腺的增生;PRL是一类多肽激素,其分泌旺 盛时,乳腺发育快问。本研究发现,A组外周血LH、 GH、FSH、TSH和PRL水平明显低于B组和C组, B组的外周血LH、GH、FSH、TSH和PRL水平明显 低于C组,说明外周血中的垂体前叶激素水平越 高,急性颅脑损伤越严重。 CRP是急性时一个非常活跃和灵敏的关键指 1.2.1甲组:予以托吡酯,口服,起始剂量每次25 mg,1次/d,随后每日剂量可增加至100—200 mg,疗 程1个月。 1.2.2乙组:予以卡马西平,口服,起始剂量每次 0.1 g,1次,d,随后每日剂量可增加至0.3 g,疗程1 个月。 1.2-3丙组:予以丙戊酸钠,口服,起始剂量每次 0.6 g,1次/d,随后每日剂量可增加至1~2 g,疗程1 推移逐渐升高,三组CRP水平本组内各时刻之间 比较差异均显著,且各时刻的CRP水平均是C组 最高,B组次之,A组最低,说明外周血中的CRP水 平越高,急性颅脑损伤越严重。 综上所述,外周血中的垂体前叶激素和C反应 蛋白与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情关系密切,其水平 越高,病情越严重,可作为判断其病情程度的指标。 参考文献 [1]陈亮.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对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 标,是一种五聚体急性蛋白,具有耐热和抗蛋白酶 降解的能力,在人的血液、龈沟液和脑脊液等普遍 存在;CRP可使巨噬细胞被激活,有利于机体剔除 坏死组织;若CRP的水平升高,其颅脑内的炎症反 应加重,使脑组织的缺血状况进一步加剧,病情也 越严重;颅脑受到损伤时,白细胞介素一1有所增 加,从而使CRP的合成增加,致使外周血中的CRP 水平增加,且CRP水平越高,颅脑损伤越严重。本 研究结果中,三组外周血CRP的水平均随时间的 染的诊断价值[J].重庆医学,2015,44(30):4232—4233. [2]王伟,彭文勇,赵栋,等.右美托咪定对急性脑损伤患者 内酯素和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J].中华全科医学, 2017,15(6):957—959. [3]李娜,程晋成,齐一龙,等.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脑脊液和血 清IL-6差异表达及其意义E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5,40 (6):752—753. [4]余照娟,郭培培,黄苗苗,等.不同年龄段患者基础FSH/ LH比值对IVF/ICSI—ET临床结局的预测价值[J].安徽 医科大学学报,2017,52(2):269—272. 收稿日期:2017—09—05 ·158· 1.3评价指标 1.3.1治疗效果:①显效:脑电图异常以及临床症 状均可见显著好转,发作频率于基线基础上降低 75%以上;②有效:脑电图异常以及临床症状均可 见显著好转,发作频率于基线基础上降低50%~ 75%;③无效:脑电图异常以及临床症状变化不明 显,甚可见加重迹象,发作频率于基线基础上降低 50%以下。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x100%TM。 1.3.2认知功能:用MoCA量表(蒙特利尔认知评 估量表)对两组的认知功能进行评价,包括定向力 与计算、记忆力、抽象思维、语言、命名、注意与集 中、执行能力,总分30分,26分以下表示认知功能 障碍,分值越低,表明认知功能障碍越明显。 1.3.3不良反应发生率:统计并计算三组肝功能损 伤、消化道反应、头晕、乏力、皮疹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用SPSS18.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 析,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 检 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三组治疗效果对比:三组间治疗效果比较不 具统计学差异( O.05),详见表1。 表1两组治疗效果对比[1'l(%)] 2.2三组认知功能对比:认知功能三组间比较不 具统计学差异(尸>O.05),详见表2。 表2两组认知功能对比( ±s) 组别 甲组(n:40)乙组(n=40)丙组(n=40) F值 2.3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甲、乙、丙三组不 良反应分别为5%、25%、22.5%,甲组的不良反应较 乙组与丙组的低,具统计学差异(P<0.05),乙组与 丙组间比较不具统计学差异( 0.05),详见表3。 3讨论 脑炎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在急性期,由于炎性 哈尔滨医药2018年4月第38卷第2期 表3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 细胞的浸润,脑实质充血,导致神经细胞变性、坏 死,脑组织缺血、缺氧,同时发生酸中毒,导致膜电 位的兴奋性异常增高,进而引发癫痫。急性期过后, 会残留永久癫痫病灶,详细观察癫痫病灶,可见神 经元的结构紊乱、坏死、缺失,出现生化代谢障碍、 畸状增生、血供障碍等,减少y一氨基丁酸的合成,钙 离子内流,钾离子外流,进而出现异常放电,继发性 癫痫的发生率显著增加,严重影响了患者的预后以 及生存质量嘲。 卡马西平是临床治疗癫痫的传统药物,对谷氨 酸的释放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制止神经元放电情 况反复发作,显著减少了突触间的有效传递以及兴 奋冲动。托吡酯可明显增加y-氨基丁酸的合成,控 制神经元的兴奋性,维持了机体内环境的稳定性, 具有良好的药理学特点,其次该药物对人体不会产 生明显的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患者的接受度和耐 受性较高,安全可靠。丙戊酸钠具有良好的抗癫痫 效果,属于单糖基右旋硫代物,可阻断电压依赖性 钠通道,降低癫痫发作时的每次放电而引发的动作 电位,同时可增强v一氨基丁酸活性,轻度抑制碳酸 酐酶,进而组织癫痫的扩散l 3I。本研究结果显示,三 组的治疗效果、认知功能不具统计学差异,但甲组 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较乙组、丙组低。证实了托 吡酯在脑炎继发癫痫治疗中的可行性、安全性,在 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借鉴价值。 综上所述,脑炎继发癫痫患者采纳托吡酯治 疗,其认知功能以及临床症状均可见显著好转,且 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可行性更高,广 大患者值得信赖并予以推广。 参考文献 [1]杨中文,高丽,史长松,等.儿童病毒性脑炎继发癫痫的 临床特征及脑电图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6,22(20):3088—3091. [2]张献,李崖雪,刘潇,等./J、儿推拿配合定痫丸治疗特发 性癫痫患儿机理研究[Jf.中医药信息,2016,33(4): 90-92. [3]李夏良,龙连圣,辛志成,等.卡马西平、托吡酯联合左 乙拉西坦治疗创伤性难治性癫痫[J].创伤外科杂志, 2014,16(2):116—119. 收稿日期:2018-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