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摘要: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不仅仅要重视对小学生知识的培养,更应该重视其能力的训练,而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仅能够促进小学生的进步,更可以帮助到其后续的学习。本文简单的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 创新能力 培养
教育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必须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重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但要培养学生的常规思维,还应充分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逐步养成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和方法,善于打破思维定势,提商思维的灵活性。
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激发好奇心,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
好奇是儿童的天性,好奇是创新的潜在力,是创新意识的萌芽。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诱发他们的求知欲,以增强学习的兴趣。从而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我教学“圆的面积”一节时,在导人新课部分利用了电脑投影,精心设计了一个幻灯动画片,配合录音讲叙:莉莉和麦考姐弟俩用同样的6.28分米的绳子各围出一个图形,莉莉围了一个正方形,麦考围了一个圆形,问谁的图形面积大?学生经过分析,明确了正方形的面积是可以计算出来的,而圆的面积暂时无法计算,于是学生产生了好奇,唤起了“探索圆面积计算方法”的欲望。
(二)用前辈的创新成果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
以前辈的创新成果给社会带来的飞速发展为活教材,培养学生学习古人“敢为天下先”的闯劲,牢固树立学生的创新意识。如在圆周率的教学时,我这样启发:“圆周率是不是天生就有的?”“不是”。“是不是自动出现的呢?”“也不是”。这时我及时点燃创造的火花,让学生分组讨论:你认为当时是怎样产生的呢?经过一场激烈的讨论,学生得出结果:“它是为适应算术的需要而出现的,是人意识到这种需要而反复试验推算得出的。”我接着再问:“圆周率得出很容易吗?”学生回答:“不容易。”这时在学生对创造有了兴趣后,我就加以引导,“我国的祖冲之把圆周率推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比外国数学家领先了一千多年。”学生中立刻一片赞叹声。我紧接着说:“这是祖冲之敢于创新的结果!”学生马上心领神会,磨拳擦掌。一双双自信的眼神告诉我,他们敢超祖冲之。于是我抓住时机,进一步拓宽学生创新的视野,让学生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哪些东西是前辈们创造的?学生们的举例数不胜数,大到原子弹、宇宙飞船……,小到书包、铅笔盒……。这样学生创新的火花已被点嫩,创新意识已牢固扎根。
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实施启导创新,授之以渔方法
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的提高,仍离不开教师的授渔启导,因此,针对数学学科的特点,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造思维的过程中要注意授予学生发现、创造的一般方略:第一,使学生掌握学习过程中生疑、质疑的本领,教师要善于抓住教材的重难点、关键点,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生疑、质疑的能力,比如说比的意义规定了比的后项不能够为0,为什么赛场上又会出现l:0,3:0……等等呢?篮球场的四个角和书本的四个角看起来大小不一样,为什么都是90o;第二,结合小学数学教材的特点,展开具有针对性地训练,提高小学生分析能力、比较能力、综合能力以及抽象概括的能力,比如说概念教学,重点授予抽象概括法,应用题的教学则侧重于分析综合法……,这是导之以常用的儿种数学思想方法,开拓学生创新思维的门径。即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独立尝试的过程中,使其逐渐掌握假设、迁移、化归等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为创造思维的发展提供方法保证。
(二)通过合理的质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答案的出现,是因为有问题的存在,只有发现了问题,才能够主动的去寻求答案,正是因为这样,教师可以通过合理的质疑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了质疑,就会有探究的冲动,进而引发创新的动力。不仅如此,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并且倡导学生“不耻多问”,把它作为教学的一项要求加以重视。对于学生一时挖不出的问题,也可由教师启发性的提出。比如说教学简便运算360一198的时侯,学生讨论得出:从360中先减200,再把多减去的2加上得162后,教师可向学生提出:把中间的减号改为加号又怎样解答?于是课堂马上掀起了创造性思维的又一次高潮,而这种创造性思维的高潮,既能够给与学生创新的环境,又能够帮助学生养成创新的习惯,使之能够真正的开发自己的思维,从多个角度找到问题的解决途径。
(三)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通过自己的亲自动手,不仅仅能够强化学生对知识的表面记忆,更能够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的得来,让学生能够真正的将知识内化、深化。比如说在进行“三角形内角和是180o”一课教学的时侯,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展开讨论,而讨论之后就进行小组动手活动,让学生能够亲自动手操作来探求三角形内角和,学生通过一阵紧张而激烈的脑、口、手并用后,得出结论:用量角器量出三角形的每一个内角,加起来是180.,把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分别剪下来,拼在一起是一个平角,说明三角形内角和是180。;把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分别剪下来,再把每个角平均分2份,各取一分拼在一起是一个直角,说明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
(四)通过教师展示自己的探讨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展开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在做了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应该从小学生的角度出发,不断的引发出自己头脑中的思想火花,无论是瞬时的灵感还是科学的想象,尽可能的使学生能够亲自看到教师创造性思维和想象活动的实际过程,从
而使学生在教师“创”法指导中获得有益的启发,让学生能够从中有所收获。
三、总结
总而言之,在展开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重视对小学生创新意识以及创造能力的培养,要知道这种能力必须要在长期的课堂实践中才能够顺利的进行。而教师必须积极的、及时的从多方面、多层次、多渠道地开拓创新的途径,这样才能够不断的提高自身的创新艺术水平,促进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
参考文献:
[1]陆银秀.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教育革新,2002,(01).
[2]谢朝蓉.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J].德阳教育学院学报,2001,(S2).
[3]谢佩珍.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J].教育革新,2005,(0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