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依达拉丰联合吡拉西坦注射液治疗大面积脑梗塞的疗效观察

依达拉丰联合吡拉西坦注射液治疗大面积脑梗塞的疗效观察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药物与临床 墨 萋 2o l o ̄ 篓 篓 20  10 J u至ne No l .6 依达拉丰联合吡拉西坦注射液治疗大面积 脑梗塞的疗效观察 姜 涛 【中图分类号]R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0)06—0154--02 【摘要】目的:依达拉丰联合吡拉西坦注射液治疗大面积脑梗塞的疗效观察。方法:大面积脑梗塞病人6O例随机分为治疗 组和对照组,均予以常规治疗。对照组应用甘露醇抑制脑水肿,治疗组加用依达拉丰注射液及吡拉西坦注射液。结果:治疗 组总有效率95.3 ,对照组总有效率59.5 ,两组疗效对比有显著性意义(P<O.O1),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依达拉丰联合 吡拉西坦注射液治疗大面积脑梗塞所致意识、言语障碍及偏瘫等症状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大面积脑梗塞;依达拉丰;吡拉西坦注射液 1资料与方法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 士s) 1.1一般资料:大面积脑梗塞病人6O例,符合1996年 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血管病诊断标准口], 且均经头颅CT或MRI检查确诊。排除需去骨瓣减压及肝肾 功能不全患者。男38例,女22例;年龄48 ̄72岁,平均61.3 岁;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O例,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 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P<0.01 3讨论 1.2 治疗方法:两组基础治疗方法完全相同,抗血小板 大面积脑梗塞极易导致患者严重神经功能障碍,影响患 聚集、适当控制血压、营养保护脑神经、预防感染及并发症、支 者生活质量,且容易导致生命危险。所以早期采取有效的抗 抑制病情持续加重,显得 持对症等治疗。发病24小时之内对照组应用2O 甘露醇 神经元损伤治疗及抑制脑水肿治疗,125ml静滴6—8小时1次,共14天。治疗组应用2O 甘露 尤为重要。吡拉西坦有一定抑制脑水肿的功能,并可促进脑 促进乙酰胆碱合成并增 醇125ml静滴6—8小时1次,加用依达拉丰注射液30mg加 细胞代谢,提高大脑ATP/ADP比值,入0.9 氯化钠注射液100ml静滴每日2次,并联合应用吡拉 强神经兴奋的传导;依达拉丰是自由基清除剂,能够抑制脂质 西坦注射液20g静滴6—8小时1次,连用l4天。 氧化,抑制脑细胞、血管内皮、神经细胞的氧化损伤,在进展性 可以抑制梗死周围局部脑血流量的减少,并于恢 根据1996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学术会议制定的《脑卒中 脑卒中应用,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_2],在治疗前和治疗后 复期中增加N一乙酰门冬氨酸的含量,可以阻止脑水肿和脑 缓解神经缺损症状,抑制神经元死亡。所以依达 第14天各评分1次。①临床痊愈:功能缺损评分标准减少 梗死的进展,可以有效减 91 ~100 ,病残程度为0级,患者肌力基本恢复到5级;② 拉丰联合吡拉西坦注射液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 明显进步:功能缺损评分标准减少46 ~9O ,病残程度为1 轻大面积脑梗塞患者的脑水肿程度,并改善意识、言语障碍、能明显改善生存质量,且无严重不 3级,患者肌力恢复到4级;③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 偏瘫等神经功能缺失症状,有明显的临床应用价值。 18 ~45 ,患者肌力恢复到2~3级;④无变化:功能缺损 良反应,评分减少或增加≤17 ,患肢肌力无改善;⑤恶化:功能缺损 参考文献 评分增加>18 。 [1] 中华神经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华神经 1.3统计学处理:以在x 检验及t检验进行统计学 科杂志,1996,6:379—381 处理。 2结果 [2] 中华神经科学会.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 分标准.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6:381—383 作者单位:266071 山东青岛大学医学院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见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5.3 ,对照组总 有效率达59.5 ,两组疗效对比,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 著性。 时应该特别注意这一点。从上述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头孢曲 应,确保患者安全合理用药,严防致死病例的发生。 松钠较易引发过敏性反应,以过敏性休克最为常见,严重者直 参考文献 接威胁患者生命。我们医护人员应严格按照规定操作,在最 E1] 魏钰茜,刘倩,辛海莉.头孢曲松钠的不良反应[J].药学 短的时间采取有效的救护措施,坚决杜绝严重ADR的发生, 实践杂志,2006,6(24):377—399 [2] 李焕德,程泽能.临床药学[MJ.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维护患者的生命安全。 2003.204—205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经过全面系统评价认为:头 孢曲松钠合理使用利益明显大于风险。在药品不良反应或事 [3] 国家药典委员会.临床用药须知[z].北京:人民卫生出 件报告中不合理用药现象广泛存在,不合理用药使得用药的 风险系数加大 因此在今后的临床用药中医护工作者应了解 患者的基础性疾病,仔细询问患者过敏史,密切观察药后反 版社,2005:490 作者单位:578i01 中国人民解放军91082部队卫生队(海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