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质量管理控制程序
1。 目的
为确保清洗工艺质量在施工的全过程均处于受控状态。 2。 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施工中的工艺质量控制。(包括施工方案控制、工装模具管理、施工技术交底控制、施工环境控制) 3。 控制程序 3.1工艺文件控制 3。。1.1工艺文件的审批
(1)工艺责任工程师负责项目工程全过程的工艺质量控制,参加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确定设计项目的使用功能和安全质量符合规范和满足业主的要求. (2)通用或者专用工艺文件的编制由技术质量科负责,质量管理工程师审核,总工程师批准.
(3)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由工艺责任工程师负责组织项目经理部编制,质量保管理工程师审核,总工程师批准,甲方相关人员确认会签,并按合同要求发放、登记、归档,保存期不少于5年。 (4)施工组织设计∕清洗施工方案编制原则 1)技术要求明确,符合设计和现行规范标准; 2)施工方法必须先进可靠和经济合理;
3)材料、施工设备机具和检测仪器配置合理,能满足施工质量要求,并处于完好可用状态;
4)施工作业人员配备合理,特种作业人员资质符合有关规范要求;
5)施工工序、关键和特殊过程质量控制明确,过程检验检测要求明确,方法措施完备,资料记录齐全;
6)必须根据项目特点建立项目部质量管理体系,设立相关责任人。施工部署、施工手段、质保措施、安保措施、环保和文明施工等措施明确完备。
7)施工方案内容:清洗项目名称、概况,应执行的施工验收技术规范、标准和质量管理程序文件,施工工序、方法、技术措施、关键质量控制点和质量验收指标,人员配备及相关资质要求,施工机具及检验仪器设备的配备要求施工进度计划、施工平面布置、质量技术措施,工作危险性分析及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突发事
1
件应急预案等。
8)清洗技术方案变更由要求方提交变更申请书,经相关人员审核认可后由工艺责任工程师编制,按3。3条审核、批准、确认、会签、发放、登记、归档、保 存。
3。1。2工艺文件的更改 工艺文件遇到下列情况应更改 1)设计资料、技术标准更改; 2)完善工艺文件;
3)采纳先进经验或革新成果; 4)与有关单位进行技术协调。
在清洗施工过程中涉及到工艺更改,应由技术员及时填写工艺更改单进行更改。临时工艺资料更改由技术质量科批准,定型工艺资料更改应经质量工程师审核,技术质量科主管批准生效。“更改单”应进行编号。
工艺更改应及时执行,一般要求于三天之内完成工艺文件的更改。
3。2工装模具的设计、制造、检验,建档、标识、保管、定期检验及报废的管理。
3。2.1 工装模具设计
3.2.1。1 工艺装备模具的设计由项目技术员根据安装结构、质量要求等提出,经项目工艺责任人审核后进行。
3.2.1。2 重要工装模具设计方案需经总工程师批准后方可进行设计绘图和工艺编制。
3.2。1。3 对简单、小型的工装模具,项目部技术人员可自行设计,但须由工程部统一编号,设计的图纸应统一发放和管理。
3.2.1.4 工装模具设计应保证达到项目的技术标准的质量要求,做到结构先进、使用可靠,操作安全、经济合理。
3。2.1。5 工装设计完成后,应履行签字审批手续,工艺责任工程师审核,质量管理工工程师批准,然后交有关人员保存.根据需要设计图纸存档。 3。2。2 工装模具制造
3。2。2.1 一般工装的制造由项目部安排实施,重要工装制造由生产科安排实施.
3.2.2。2 工装制造过程中,工装设计人员应到现场及时解决制造过程中的问
2
题。
3。2。3 工装模具的检验/验证及使用
3。2。3。1 工装模具制造完成后后,应按图纸规定的部位用钢印打出工装模具编号及制造日期后,交付检验。
3.2。3.2 设计人员、技术人员、检验员共同对工装模具进行检验/验证,检验/验证合格后的工装方可投入生产使用。
3。2.3。3 经验证合格的工装交使用后,由生产科保管员进行入库登记,建账并保管,使用人员按要求借用。
3.2。3。4 由项目部资料员负责收集工装模具的所有检验和实验资料,经项目检验责任人审核后归档.
3.2。3.5 生产科要建立所有压力管道检维修用工装模具的台账,统一编号。 3.2。3.6 生产科应对工装模具定期进行检验,发现不合格时,由生产科和技术科进行评估,能进行修复的按职责进行修理,修理完成后重新进行检验,合格后做好相关记录并存档。经评估不能修理或无修理价值的,作报废处理,转移至指
定地点,并在相应台账做好记录。 3。3施工环境控制与基础设施配置
3。3.1施工环境控制措施所需设施由工艺工程师负责组织项目部编制配备计划,质量管理工程师审核,管理者代表审批,生产科购置、验收,项目部使用、维护和保管.
3。3.6。2施工环境因素有工程技术环境、工程管理环境和劳动环境等,涉及范围较大,在拟定控制措施时必须全面考虑综合分析,配备必要的设施达到有效控制的目的。
3。2.3施工过程中因环境的改变应根据工程特点和具体条件应对影响质量的环境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严加控制。
3。3.4清洗施工项目所需的基础设施配置计划由工艺工程师组织项目部编制,质量管理工程师审核,管理者代表审批,生产科购置、验收、项目部使用、维护、保管。
3.4施工质量管理
项目经理部是实施工艺执行控制单位,必须严格按有关规范标准和清洗施工技术方案实施化学清洗和高压水射流过程操作。
3
3。4.1清洗项目施工前,必须由工艺工程师和HSE工程师进行安全技术交底,项目相关责任人员及施工人员参加。技术交底内容包括:
(1)施工技术方案交底就施工内容、施工方法、步骤、质量控制标准、进度要求等向作业人员进行交底.(2)施工现场调查 到施工现场核实设备位置、状况,施工机具的摆放、大型起重机械吊装站位,脚手架的搭设与安全警示标识、应急通道的设置等.
(3)施工工序的衔接 现场每道工序各工种交叉作业的时间与人员安排,通知、联络方式,问题的反馈与协调程序等。
(4)HSE管理措施交底 工作危险性分析、风险控制措施和应急预案,交底后项目技术员填写“安全技术交底记录”并由参加人员会签.
3.4.2施工中相关专业责任工程师负责指导、检查和监督,确保工艺文件得以严格执行。
1)每道工序施工质量都要经过自检、互检和专业检,并经有关专业责任工程师认可签字。
2)关键部位、重要工序的见证点或停止点,必须由三方(业主,监理和施工)共检,认可.签字。
3)坚持清洗程序施工,坚持上道工序未经检测合格不得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原则。
4)项目部必须真实、准确、详细地填写施工记录,明确责任,保证可追溯性.5)施工过程技术文件和交工技术文件应满足SH/T3543、SH/T3503的规定。 6)施工记录以交工文件整理归档。
3。4。3施工过程发生的清洗方案修改,不合理产品的处理,半成品、成品的保护按相关控制程序和文件处理。
3.4。4施工结束后,项目工艺责任工程师应对清洗项目工程施工进行总结,全面评价清洗工艺的正确性、适用性和先进程度. 4.相关文件
4。1《记录控制程序》 5。记录
5.1质量控制点检查记录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