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提升小学生语文课口语表达能力的教学策略分析

提升小学生语文课口语表达能力的教学策略分析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提升小学生语文课口语表达能力的教学策略分析

作者:张婷婷

来源:《读与写·中旬刊》2016年第12期

摘要:对于小学生来说,受限于识字量和理解能力,大量阅读有困难,更不用说从文字信息中提取主要信息,学习表达方式了。因此,他们的语文能力应该从听和说开始,能从听到的内容中得到相关信息,能完整、流利地对事和物进行描述就是他们最先要掌握的语文技能。因此,本文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探讨如何对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进行培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口语;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2-0108-01

从《语文课程标准》来看,口语表达能力是\"开发学生智力,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和培养情感的中心环节,必须将其视为语文课程的基本要素。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学生将运用语言文字去理解信息,表达思想。\" 著名学者叶圣陶对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非常重视,专门就说话训练的重要性和方式方法进行过阐述,在他的《说话训练决不该疏忽》一文中,认为教师应该营造一个规范的、充实说话训练的课堂环境,并通过亲身示范和熏陶,让学生进行充分的说话练习。在平时的课文教学中,学生也在进行着口语表达的练习,当然也有一定的作用,但伴随着理解课文出现的口语表达练习,大多属于综合训练,以课堂的问答,小组讨论等传统形式为主。为此,教师可以借助教材的帮助,设计丰富多样,符合学生学习水平的活动,来提高学生的表达兴趣。 1.课堂讨论

语言能力的发展需要依靠交流。在课堂中,除了与教师进行提问与回答的互动之外,最多的交流就是讨论了。讨论是一组学生之间根据主题内容,各自发表意见,互相交流、补充,一起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比较常见的表达活动形式之一。课堂讨论其中有交流自己的见闻的,也有针对教材内容寻找解决办法的,还有交流感想的。形式上多为小组讨论,也有全班范围的大讨论。

讨论练习的好处是氛围比较轻松,不会对学生造成太大的压力。讨论是建立在学生之间平等交流的基础上的,对每个人来说,机会都是一样的。因此每个人都会以一种比较放松的心态去参与交流。连平时性格腼腆内向的学生也敢于在同龄人的讨论中发表自己的观点。讨论的另一大好处是,能够在群体中形成意见冲突,尤其是随着词汇量的不断扩大,语言逐渐丰富起来,能够把思想表达得更清晰,讨论中的思维碰撞就会更加激烈。学生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积极思考,找到种种理由去说服别人的过程,就是表达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而且这个过程完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全是学生自发地在探索语言表达的技巧。经常进行讨论练习,不仅提高了口头语言的表达,还能促进思维发展。\"讨论犹如砺石,思想好比锋刃,两相砥砺,将使思想锋利。\"所以,讨论是语言表达课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2.故事创编

小学生特别是中低年级的学生对于情节生动有趣的故事尤其感兴趣。在平时的教学中也能感受到,童话故事类的课文在教学时,学生的听课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相对较长,课堂参与度也较高。在听说活动教材中,也能找到不少可供故事创编的内容,如《妈妈,你看》、《乌鸦喝水》、《女蜗补天》等都比较适合作为范本,教师应该利用学生的这一兴趣特点,将讲故事形式引入说话练习,充分利用这些范本教材,提高学生的表达兴趣。对故事创编的形式可以根据不同年段学生的学习水平进行难度上的调整。考虑到小学生的词汇量比较有限,对句型的掌握也不熟练,在故事的篇幅上要特别注意控制。讲故事的形式也不必拘泥一定要完整的情节,可以让学生每人说一两句接龙说,合作完成一个故事。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表达内容的长短根据学生的能力而定,除了句子的完整性,其他不必做任何要求。这时候,就需要教师要及时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规范性做点评和调整,把握故事发展的方向。有条件的情况下,教师还可以当场把这个小故事用文字的形式展示在大屏幕上,帮助学生梳理故事情节,并进行语句上的修改。看到自己编的故事,能让学生体会到成就感。有效地刺激他们的表达欲望,也能发挥学生的想象,形式活泼,参与面广,特别适用于中低年级的课堂。 3.创设情境

生动、逼真的情境创设极富感染性,能够调动学生内在真实的情感体验,激发他们表达的强烈欲望。教师应该在课内外给学生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语言表达。这是语言表达训练的一条重要途径。课堂教学中,针对教材实际,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参与,引起学生语言交际的欲望,激发他们语言交际的热情。以校园活动为平台,创设交际情境,促进学生表达个性化,由于依托教材的口语交际训练,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思想与见解造成一定的限制,致使学生的表达只能留于一般的口齿清楚阶段。因此,学校、班级、教师、学生之间应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交流活动,形成学生个性表达的大舞台。 4.生活实际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应与丰富多彩的生活实际相联系。人们常说\"世界上的一切东西都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创造。\"丰富多彩的生活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活水源泉。作为一名教师,要用心捕捉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现象,有组织地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在活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比如,\"班里转来一位新同学,大家应该怎样说欢迎辞?\"\"家中来了客人,应该如何同客人打招呼?\"组织学生讨论\"该不该看动画片?\"等。另外,学校,班级应多组织活动,抓住活动的机会对学生进行语言表达的训练。比如在班级间开展一些讨论会,辩论赛等等,以此来促进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老师要做个有心人,无论是在学习中,还是在生活中都能够去指点学生说话,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能力。总之,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通过提升学生听说读写各方面的能力,推动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全面发展,掌握沟通交流的能力,提升语文思维,适应社会需求。

参考文献:

[1] 邓月玲.低年级小学生说话训练的尝试[J].基础教育研究,2016(01). [2] 王维宪.值得重视的几种说话训练方式[J].小学教学研究,2014(05). [3] 曾建中.一年级说话训练探微[J].四川教育,2011(0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