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反激电源设计报告

反激电源设计报告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专业: 电子信息工程 姓名: 学号:

2012/7 实验报告 日期:地点: 教二-125 课程名称:___开关电源设计____指导老师: 成绩: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名称: 反激电源 实验类型: 同组学生姓名: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 三、主要仪器设备(必填) 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七、讨论、心得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 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

一、实验要求

使用芯片:安森美的NCP1251; 输入电压:单相AC85V~220V;

输出:两路,5V,12V输出,任选一路稳压。总功率不小于15W; 纹波:峰峰值小于额定电压的5%;

工作模式:自选,如CCM或者DCM ; 控制电路:峰值电流控制。

二、实验原理

1、理想反激变压器工作原理

理想反激变压器的等效电路如图1,工作过程如下:(1)当Q1导通,直流电压Ud 加在激磁电感Lm上,电流im 增加,激磁电感Lm 存储能量,开关管电流iq=im。副边二极管D2关断,id=0。(2)当Q1关断,iq等于0,激磁电感电流不能突变,激磁电流经理想变压器转移到副边,副边二极管导通,id = n*im。(3)若激磁电感电流im未释放完,Q1再次导通,则反激变换器工作在电感电流连续工作模式;若激磁电感电流释放完时,Q1尚未导通,则反激变换器工作在电感电流断续工作模式,此时激磁电流im=0,开关管电流iq=0,二极管电流id=0。

图1 理想反激变压器等效电路图 图2 实际反激变压器等效电路图 2、实际反激变压器工作原理

实际由于各种寄生参数的存在,如变压器的漏感、开关管的源漏极电容等,进一

步的等效电路如图2。由于变压器漏感Llk 的存在,必须增加吸收电路,其换流过程比较复杂。本次设计即基于这一模型展开。

三、反激变压器的设计(以5V输出为例) 相关参数:

芯片工作频率fs=65kHz;漆包线线径:0.33mm;漆包线电流密度:5~8A/mm2;磁芯磁路长度Le:48.4mm;窗口面积Ae:84.4mm2。由此得出每根漆包线所能流过的电流约为0.5A。 设计步骤:

第一步:确定参数:

Po5*15W,pinPoP56.256.25W,Iavgmaxin0.052A, 0.8VDCmin852Ipeak2*Iavgmax/D2*0.052/0.450.231A

(1) Udmin,Iomax 时占空比最大Dmax=0.45,电流临界连续,则有

kTudD8520.4517.25,取为18 'uo1D5.710.45(2) 由于临界连续,计算变压器的副边激磁电感值:

(1D)2Uo'(10.45)2*5.7L213.26uH 32fsIo2*65*10*1(3) 根据匝比得原边电感:L1kT2L2182*13.264296uH (4) 原边匝数NpLm*IpeakAe*BmaxVoNpVinmin429610-60.231=60 84.410-60.2(5) 副边匝数Ns560=3 852(6) RCD吸收电路设计

UCS0.9Uq(DSS)Udmax7202202600V

Llk4296221.48H 400Rs2(UCSUOR)UCS2*(6005.7*18)600111k 262Llk(Ids_peak)fs21.48*10*0.61*65000UCS6001.4nF

UCSRSfs60*111*1000*65000CS

导线d=0.33mm,J=5~8A/mm2,取J=6A/mm2。故5V输出导线取2股,原边导线取

2股。同理可得12V输出端取6股9匝。芯片供电电压若取18V,可算出匝比为7,取副边匝数为9,由于芯片供电电流较小,取股数为1。

四、主要元器件电压电流应力计算(基于实验数据) ①MOS管电压应力:

60=15(4.9V输出) a侧:kT4此时开关管最高电压:uqUdkTuo220215*(4.90.7)395V b侧:kT60=7(12.29V输出) 9此时开关管最高电压:uqUdkTuo22027*(12.290.7)402V ∴MOS管承受的最大电压为402V。 ②MOS管电流应力: a侧:i1max2io2*10.24A

kT(1D)15*0.552io2*1.40.73A

kT(1D)7*0.55b侧:i1max∴MOS管流过的最大电流为0.73A。

综①②:根据采用的MOSFET型号FQPF6N80C,查询其datasheet:阻断电压达到

800V,导通电流达到5.5A,故电压应力为:402/800=0.50;电流应力为:0.73/5.5=0.13,故实际数值完全满足要求。

③二极管电压应力: a侧:u2maxUd2202故uDmu20.74V,ax(2maxkT15Uo)(20.744.9)25.64V

b侧:uDmaxu2maxUo44.4512.2956.74V ④二级管电流应力: a侧:i2max2io2*13.64A (1D)0.552io2*1.45.09A (1D)0.55b侧:i2max综③④:由于采用的快恢复二极管MUR 460能承受的反压为600V,IFSM110A(正

向不重复峰值电流)故: a侧二极管 电压应力 25.64/600=0.04 电流应力 3.64/110=0.03 b侧二极管 56.74/600=0.09 ∴实验中,两二极管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五、实验波形记录 空载 半载 芯片PWM输出 5.09/110=0.05 满载 MOS管源极电压 电流采样(CS) 副边电压(5V侧) 输出电压(5V侧) 输出电压纹波(5V侧) 输出电压(12V侧) 输出电压纹波(12V侧)

分析: 1.实验时,电路要求从空载启动;负载要缓慢调节,且从满载切换到空载时电路会停止工作。

2.负载越轻,电路越工作于断续状态。空载时采样电流、副边电压震荡最明显。

六、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1、负载调整率 5 空载 12 空载 R5() R12() Vo(V) 4.899 5.042 负载调整率 2.92%(12V侧满载) 2、负载交叉调整率 R12() Vo(V) 12.29 12.87 负载调整率 4.72%(5V侧满载) 12 空载 R5() 5 空载 Vo(V) 4.895 4.880 Vo(V) 12.37 7.63 交叉调整率 0.31%(5V侧满载) 交叉调整率 38.32%(12V侧满载) 3、输入电压调整率:(两路输出满载) Vin 50 100 150 240 280 输入电压调整率 Vo(5V侧) 4.896 4.898 4.900 4.900 4.907 0.18% V(o12V侧) 12.96 12.40 12.34 12.27 12.25 5.92% 4、输入电压范围:50—280V均能保持输出稳定 5、输出电压: 5V侧:额定值4.899V,变化范围[-0.002,0.007] 12V侧:额定值12.29V,变化范围[-0.04,0.67] 6、输出电压精度: 精度 空载 半载 满载 5V侧 90mV/5V=1.8% 100mV/5V=2% 120mV/5V=2.4% 12V侧 80mV/12V=0.67% 200mV/12V=1.7% 240mV/12V=2% 7、满载输出功率: 电压(V) 电流(A) 功率(W) 5V侧 4.899 0.981 4.806 12V侧 合计 12.29 -------- 1.407 -------- 17.29 22.098 七、实验调试与心得体会 1、焊接、绕线、调试原则

①功率地与控制地分开;地线不宜太长,避免形成环路。否则输出纹波会很大。 ②二极管、电容等离芯片引脚要近。否则噪声较大,影响芯片正常工作。 ③芯片NCP1251的DRV端离MOSFET的栅极要近,否则可能驱动不了。 ④变压器漏感太大可能导致电路无法从0电压自启动。

⑤初步自启动调试:输入交流电先开通,再接通19V直流给Vcc供电。 2、调试

①问题:初步自启动调试时,在电压加在顺序正确的情况下,MOS的栅极驱动仅一段时间有脉冲,其余为低电平。DS端电压相应地一段时间有脉冲,其余保持高电平。原边正常启动。

分析与检查:原边启动不正常,原因汇总如下:变压器未缠好或与插座接触不好;MOS管烧坏了;Vcc供电电路异常。

Step 1:我们首先检查电路,变压器的接触确实有问题,该连通的点没有连通。把变压器拿下来刮净引脚,缠好引脚,焊上锡,重新用万用表检测,发现此时变压器与插座接触良好。 Step 2:但自启动仍不正常。我们用万用表检测MOS管各引脚,没有短路。而且波形显示:MOS在有驱动时DS端为低电平,没有驱动时DS端为高电平,可以推断MOS管是好的。

Step 3:检查焊接问题。把板子后面细的走线全部加粗(虽然满载时才需要考虑这个问题,但我们在查线的时候顺便把线加了粗);检查接触不良的点全部重新焊好;检查不该连通的点有没有连通-->此时发现并联于VCC到GND端的22V稳压管被击穿!VCC电平在直流电源上电瞬间变高,但随即被拉低为0,芯片当然无法正然工作!

Step 4:换了稳压管之后再上电,自启动仍不正常。经过很长时间的检查之后仍未果。我们请教老师,老师让我们抬高交流电压,我们将其从15VAC升到40VAC直接启动电路。于是,变压器正常工作,DRV端输出连续的PWM波,副边输出稳定的5V、12V。

总结:最后一步的问题是变压器漏感太大,需要大的启动电压。 心得:分步调试,步步为营。 ②问题:初步自启动满载调试完成后,焊好之前断开的线,开始全面自启动调试。结果输出一直为0,自启动失败。

分析与检查:我们觉得变压器缠的有问题。借别的组绕线相同的变压器使用,发现输入可以从0VAC缓慢上升至50V完成自启动。我们加大了自启动电压,即:一上电就给它50VAC的交流电,发现变压器就可以工作,副边输出也能稳定在5V和12V了。

总结:变压器漏感太大,输入电压不可以从0V缓慢调节,需要大的自启动电压。

③空载自启动,缓慢减小负载电阻至满载,电路才能正常工作;且若加大负载电阻,输出就不能稳定。猜测是由于走线过长,寄生电感增大;相邻导线之间的距离过近,寄生电容增大;寄生电感和寄生电容产生谐振,使输出不稳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