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国水泥业需求走势分析

中国水泥业需求走势分析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Theanalysisofthecementdemandtrendinchina1问题的提出:水泥业路向何方一许多水泥企业在进行究竟是转入其他行业还是技术引进创新更换设备的决策时感到十分茫然、、,,水泥业高度地依赖于自然资源是,种高资源,不知何去何从。水泥业究竟还有多大的发展空间。,依赖型产业。水泥业是建材业中的支柱产业,“”为经是水泥企业普遍关注的问题看对这个问题还没有,而从现有的研究来。济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水泥业同时也是人类生态环境污染的大户,个比较确定的回答,本文对酸雨、粉尘等环境问题,采用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从多角度解读水泥业的需求,的贡献率也极高。随着自然资源的不断短缺人类、“以期力求获得水泥业需求的准确走势为,。对生态系统认识的不断深入以及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理念的普及污染大户水泥业备受指责和,“水泥企业提供较为可靠的决策信息”“”诟病”。为此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和规章如,、2水泥需求走势的定量分析国务院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2005)工关于加快水泥发改委的《,业结构调整的若干意建材业是中国GDP的重要构成部分是建材业中的支柱产业,,水泥业见》(2006)等等对水泥业进行了调控和限制。在因此,水泥业与国民生产。自然资源保护和宏观调控的政策下我国水泥企业,总值(GDP)有某种程度的关联性所有的建设和投的大部分设备都属于应淘汰范围。由于技术创新和资都离不开水泥水泥与固定资产投资也有较强的,d设备更新换代需要巨额投资(如1条日产4000t/关联性。通过水泥业与GDP产值和固定资产投资,新型干法生产线约需12亿多元)由于水泥产品~,的相关分析并依据我国的发展规划目标和以往的附加值较低利润薄保质期有限不宜远距离运、、、发展经验可以合理地预测水泥业未未几年的需求,输并受到资源能源环境容量条件的制约再加,、、,值。上有专家预测水泥业的拐点将出现在年产量为1221水泥需求量GDP.、产值、固定资产投资额亿吨左右时(2006年已经达到这个数)水泥业看,相关性的确定水泥业与GDP产值、来已似鸡肋产业或夕阳产业“”“”。面对这些问题,固定资产投资是否具有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1]表11994年2006年水泥产量GDP产值固定资产投资额统计表【一、、变量I年份一水泥比上年增长率(%)变量ⅡGDP一变量Ⅲ固定资产投资一产量(万吨/年)1994缶产值(亿元/年)481085.比上年增长率(%)投资额(亿元,年)1704294.比上年增长率(%)42118OO1995年1996芷4759122.133242.598105.243.2001926.175.4911890701425.1732291335.145.1997年1998芷5117380.780608.113.2494111.88.5360000.47.830243.64.28406172985471.1391999年2000芷2001芷2002芷5730000.69.884792.66.51.59700006610399.419800051080682.10832917733721349.103.107.103.13169.7250000.137.119095710243499912003正2004正8620811.189.1351740.13.5185556660.277.97000OO10688479.12515958677047740268.2005芷2006芷1012157.1847391.158.8877360.262391703.123676482118080.1471326.1099982平均982.相关性可从对水泥历年产量分布图和相应年份的,泥的需求与GDP产值的相关性正相关。。、固定资产投资额具有很强,GDP产值、固定资产投资分布图的观察来确定。,相~从图中也可以看出这种相关是高度的关程度可通过求值相关系数来确定2006,、1994年年水泥产量GDP产值固定资产投资额的、图1只是表现了水泥需求量与GDP产值固、变化见表1。定资产投资额具有高度的相关性但到底相关程度,、用图表示水泥产量GDP产值和固定资产投如何在表中没有表现出来这要通过相关系数的计,资变化情况,以观察水泥产量与其他两者的相关、算才能体现出来。性。图1为水泥产量GDP产值和固定资产投资随。根据表1的数据通过相关系数计算得出水,,时间变化情况泥需求量与GDP产值的相关系数为0994.,与固从图中可以看出,水泥需求量变化与GDP产,定资产投资的相关系数为0992.。根据相关分析,值、固定资产投资额的变化基本保持平行说明水法相关系数在,一1和1之间变化即00时,变量之间为正相关;当。1时变量之间为完全结果,,Ft~关根据相关系数的计算水泥需求量与GDP产值和固定资产投资的.相关系数都为099以上几乎接近完全正相关说,,明水泥需求量变化与GDP产值变化、固定资产投资变化具有高度的同步性9941995._一年骨1996●。199719g81999●20006Er2001*2舯220032叫20052006——一产嚣束霍:—一产髓—一翱定壹产投餐摄22以相关系数为依据分析水泥.的需求走势,中国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全面建图1水泥产量GDP产值和固定资产投资随时间变化情况、设小康社会,使GDP总量在2000年基础上再翻2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水泥与混麓工 表2 2007年一2O2O年的水泥预计需求量 I 蔷 照 i 0 来来疆率 混鲁象肇姆髓 2007 2OO8 2009 134918 67 1471 82.78 16O561 69 2010 2011 175156.75 191O78.5O 2012 2013 2014 2015 2O8447.54 227395.42 248O65.66 270614.83 图2 1994年一2006年水泥消费弹性系数 。根据水泥消费弹性系数平均值和GDP平均增长 率,可以计算出水泥消费平均增长率为9.74% (0.735x13.26%)。 2016 2O17 2018 2O19 2020 295213 72 322O48.64 351 322.87 383258.1 1 41 8O96.28 2.4根据固定资产投资消费水泥弹性系数分析 水泥需求走势 固定资产投资消费水泥需求弹性系数=水泥 需求增长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 。根据表 1,1994年一2006年固定资产消费水泥弹性系数计 算结果如图3所示。 从1994年到2006年,固定资产投资消费水 泥弹性系数平均值为O.61 17,固定资产投资平均 增长率为17.O3%(见表1),由此可以计算出水泥 需求平均增长率为10.42%。 2.5水泥预计年平均增长率几年预计需求量 两番的宏伟目标,这就意味着从2000年到2020 年,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年均递增将不低于7.2%[2J。 根据上面计算所得的相关系数,可以估算水泥需求 量的年递增也将保持在7.1%(0.99x7.2%)左右。 2.3根据水泥消费弹性系数分析水泥需求走势 水泥消费弹性系数=地区水泥年消费量年均 增长率/地区GDP年均增长率 。根据表1,1994 根据上述的计算结果,可求得水泥的年预计平 均增长率: 年预计平均增长率=— —一=9.09% 计算结果显示,水泥的年预计平均增长率与水 泥业从1 994年到2006年的实际年平均增长率 年一2006年水泥消费弹性系数计算结果如图2所 不。 从1994年到2006年,水泥消费弹性系数平 均值为0.735,GDP平均增长率为13.26%(见表1) 图3 1994年一2006年固定资产消费水泥弹性系数 3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水泥与混凝士 图4水泥消费领域的构成 水泥生产以后主要由上述的7个领域消费。从 表3世界部分国家和地区城镇人口比重(%) 目前情况来看,混凝土式住宅在一段相当长的时期 溺寮鹣地谜 120曲 l l掰 2 02 u-2oD3 2004 ̄≯ , 209 世 界 46 8 47.6 48 48 4 48 8 内依然是我国住宅建筑的主流;我国公路和铁路长 度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水平,因此也是我国现代 中 日 国 本 35.8 65-2 37.6 65 4 38.6 65 6 39.5 65.7 40.4 65.8 化建设的重点;根据产业扩散规律,制造业西移趋 势明显,意味着要在中西部地区再建设相当于东部 规模的制造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也还远未饱和; 新农村建设才开始起步;其他基础设施如城市公共 空间商场、花园等的建设空间依然很大。这些领域 的发展对水泥的需求难于以精确的计量方式来衡 量,故这里尝试采用以定性为主,结合定量的方法 韩 美 阿根国 国 廷 国 国 79.6 79.1 89-2 75.8 75 1 8O.1 79.8 89.6 76_2 75.1 80-3 80.1 89.7 76.3 75 2 80.6 80.5 89.9 76.5 75.2 80.8 80.8 90.1 76 7 75-2 法 德 英 国 89 4 89 5 89.6 89.6 89.7 澳大利亚 87.2 87.6 87 8 88 88 2 对水泥的需求进行分析。目前中国与水泥产品密切 相关的基础设施主要是住宅和交通(以公路和铁路 为主),因此,这里主要分析这3个方面的水泥预期 需求。 3.1住宅对水泥的预期需求分析 9.82%(表1)基本持平。2006年的水泥产量为 123676.48万吨,根据预计平均增长系数可求得 2007年到2020年的水泥需求量。 2007年我国水泥实际产量为13.5亿吨,与表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人口转移和自然增长人口 的住宅建设是水泥需求的重要构成,同时随着经济 的增长,现有城镇和农村人口提高住宅面积和质量 也需要消费大量的水泥。假设城镇人口比重体现了 城镇化的程度,那么通过与国外发达国家城镇人口 比重的对比,可以明了我国的城镇化程度以及我国 中的预测值基本一致。可见本预测基本把握了水泥 的发展规律。中国从2008年到2020年如果能基 本实现现代化的话,假如没有其他材料替代水泥, 根据表中的数据,那么就再需要消耗水泥累计约 339.84亿吨。 城镇化还需要努力的程度。表3为世界部分国家和 地区近几年的城镇人口比重。 3水泥需求走势定性分析 水泥需求和水泥消费是同一事物的两种表述, 因此,水泥消费领域的需求变化也就是水泥的需求 走势的变化。水泥消费领域的构成如图4所示。 4 中国2006年年末人口总数为1 3.1 5亿人,其 中城镇占人口总数的43.9%。对比表3可以看出 中国2006年的城镇化程度低于2005年世界平均 水平,远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水泥与混凝士 据预测中国人口在2033年将达到高峰,峰值 为14.6亿人。如果城镇化按照每年增长1%的规 模来预测(过去近30年里是这样),到2020年,我 国城镇人口比例将达到60%左右,将有4亿农村 人口转移到城镇 。如果加上城市自然增长的居民, 将会有更多的人需要新建住宅和配套基础设施。 中国现在大约有5.8亿人居住在城镇。4亿多 人要在今后12年里陆续进入城镇,那么就需要再 建设相当于全国现有城市规模的2/3才能容得下。 再建相当于现在规模2/3的城市,水泥需求量就可 想而知了。 模,然后推断出我国公路规模达到相应水平再需水 泥量。 1999年,全世界公路总里程超过2万公里的 100个国家的路网密度平均值为555公里/干平方 公里,而到2003年,我国的公路网密度只有侣9 公里/干平方公里 。 中国高速公路网2006年2月27日报道,我 国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2.5万公里,而美国为8.87 万公里,是我国的3.5倍。中国以国土面积计算,高 速公路密度仅为0.26公里/百平方公里,仅为美国 的27%、日本的1 6%、德国的8%;以国土面积和 人口计算的高速公路的综合密度只有0.23公里/ 百平方米公里,仅为美国的1 3%、日本的33%、德 国的10%。美国的州际高速公路网已经连通了所 般发达国家在人均建筑面积达到50平方 米~60平方米,水泥需求的增长速度开始出现稳定 的趋势。对于人口密度比较大的发达国家,人均居 住面积达到在60平方米~70平方米时就比较稳定 有5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日本已经连通了所有1 0 万人口以上的城市 。我国要连通1 0万人口以上 的城市,高速公路的总体规模应达1 0万公里左右。 总体上看,公路基础设施的建设,中国和发达 国家的差距至少也在2倍~3倍之间。相关研究成 了,如日本等国。人口密度比较小的国家,如澳大利 亚,平均每2.7人拥有一套住宅,平均每套住宅的 居住面积是侣7平方米。美国住宅多数集中在120 平方米N300平方米,目前每户的平均面积约为 220平方米,人均也在60平方米左右 。 果表明,要适应未来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本 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需要,我国高速公路网 的总规模大体应在1 0万公里~1 2万公里 ,全国 2005年城镇人均住宅使用面积大约为20平 方米,人均建筑面积大约为30平方米。假如中国城 镇人均居住面积在2020年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 即能实现人均住宅面积50平方米,假如每平方米 消费水泥仍然为202公斤 ,那么,从现在到2020 年住宅水泥累计需求量约为80亿吨左右。这里还 农村公路里程达370万公里。那么,在今后的十几 年,中国需要建设相当于现在规模5倍左右的高速 公路,还要修建至少370万公里的乡村公路和实 现新农村建设中提出的村村路面硬化的目标,其中 水泥等建材的需求就可想而知了。 3.3铁路基础设施建设的水泥预期需求分析 不包括近4亿居住在农村居民的水泥需求(农村住 宅面积往往比城镇大得多)。 3.2公路建设的水泥预期需求分析 铁路基础设施建设可以通过与发达国家的平 均路网密度和人均铁路里程进行比较,以此推测出 我国未来铁路基础设施建设的水泥需求量。表4为 通过与发达国家及中等发达国家的路网密度 或人均公路里程的比较来规划我国的公路建设规 表4我国和部分发达国家铁路网密度统计 lI_  ;≯ 1 2 3 濑家和地区 。 2004年铁路总长度 -崩 中 国 日 本 韩 国 国窭面积 (麓平穷公里}l 960 37.7 9.93 凳 。” 均路稠密度。  篓 善-|l 嚣一囊 、  ,(公里)¨ 74400 20060 3129 {公里 万平方公墼 77.5 532.1 315.1 0 j 是臻 嘲 岿 , ~ …臻 勰 6.86 4.07 誊 4 美 国 141961 957 148.3 1.92 5 德 国 34729 35 992.3 12.8 6 新西兰 3898 27 144.4 1.86 5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水泥与浪凝士 _一 Ⅻ日 H ■-______■■日■■日■ ■日E Ⅱ H■ 目■日■■■■■■■■■■■■错 我国和部分发达国家铁路网密度统计。 2004年,日本铁路总营业里程2万多公里,按 国土面积计算,平均路网密度532公里/每万平方 公里,是我国的7倍:韩国路网密度为31 5公里/万 平方公里,相当于我国的4倍。另据中国铁路网报 道,法国铁路总营业里程3.18万公里,按国土面积 计算,平均路网密度为每万平方公里538.3公里, 也是我国的7倍 。2005年底德国铁路网络的总长 度已达到3.8万公里,铁路网络的密度为1 06公 里/干平方公里旧},是我国的13倍以上。 而截止到2006年,我国铁路营运里程总长还 不足8万公里,占全球铁路总长度约6%,人均铁 路长度不足6厘米,仅相当于1根香烟 。 因此,铁路建设也将是中国未来大发展的重 点。铁路是水泥消耗的大户【4】。其他诸如机场、码头 等基础设施,也是水泥的消耗大户,都有类似的需 求比例。 制造业的西移、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如三峡工 程、南水北调工程、水利灌溉等)、城市化建设中公 共设施建设、新农村建设等都需要消耗大量水泥。 另外,我国以往水泥标号较低,只有50年左右的强 度,这意味着每隔几十年就有一大批建筑需要翻新 重建。 4分析之判断 上述定量和定性分析的信度和效度如何,还需 要作进一步判断。判断的依据有两个方面:其一是 我国的发展目标:其二是国外水泥饱和时水泥的消 费情况。 首先从我国的发展目标来看。根据国内外建材 行业的发展经验,在建材产品人均消耗未饱和之 前,建材产品的数量增长基本是和经济的增长速度 同步的。因此,利用经济发展速度来预测建材产品 的数量增长速度是一个好方法。中国提出到2020 年基本实现工业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使GDP总 量在2000年基础上再翻两番的宏伟目标,即在 2000年人均GDP1000美元的基础上,到2010年 6 翻一番为2000美元,2020年再翻一番,达到人均 4000美元的水平。目前,第一步人均2000美元的 目标已经提前实现,要实现再翻一番的目标也是没 有问题的。2006年北京、上海和深圳等地已经达到 了人均6000多美元的水平 】。 近几年,全国经济的增长速度一直在10%以 上(表1),从201 0年到2020年,假如要达人均 4000美元的GDP增长目标,国家宏观经济每年还 必须保持在7.2%以上的增长速度才行。因此,我 们可以根据过去改革开放30年来经济和建材发展 速度的线性关系,推算出到2020年的基本建材产 品数量。可以说,从现在到2020年应该是我国基 础设施建设投入的高峰期。 到2020年,我国城镇化程度达60%左右,达 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根据国外经验,可以认为到 2020年,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基本饱和,水泥业的 高峰时期这时也应该达到了顶点,水泥业的增长和 经济增长的线性关系会在这一阶段的前后发生脱 离。因此,水泥业到2020年前后将逐步结束数量 高增长的历史,进入中速增长和逐步下降的阶段。 到2035年后,伴随人口的负增长,经济也将进入 低增长和高效益的阶段_4l。根据有关专家预测, 2020年之后,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将从7%以上 逐渐降为5%,到2030年-2040年期间,增长速度 大约保持在3%左右;虽然2020年后缓慢回落是 个大趋势,建材产品的数量也会相应出现缓慢回 落,但由于经济发展速度的不确定性,根据巨大的 市场需求潜力分析,仍将维持在比较高的水平。 其次从国外发展经验来看。根据对美国、德国、 法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水泥消费量的分析,当人均 累计水泥消费量达到12~14吨的时候,水泥消费 量达到饱和,消费总量和人均消费量开始呈缓慢下 滑的趋势l 。从人均消费水泥量来看,中国水泥消费 远低于中等发达国家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水平。目前 我国的人均水泥累计消费量已经达到1 0吨,按目 前的全国人均年度消费量1吨计算(即每年12亿 吨),还需要30年才可以接近发达国家目前的平均 住宅消费水平,或者称作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如 按此推算,我国水泥消费达到饱和还需要再生产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水泥360亿吨(12亿吨 ̄30.年)左右,与上面的定 量分析基本一致。’ 假如能实现部分发达地区 的发展速度和消费 水平,如上海、浙江和广东等省份年人均1.5吨~2 吨以上的年度水泥消费量,则全国城市地区平均再 有15年-20年的时间就可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饱 和阶段的水泥消费和住宅消费水平(上世纪70年 代)。按此推算,基本建筑材料水泥的需要量会在目 前的人均累计量基础上翻两番以上,才可以和经济 发展翻两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国家发展战 略相吻合。 台湾水泥消费高峰期发生在1993年,当年年 人均消费水泥超过1300公斤 i。如果按此推算,中 国大陆水泥消费将在年度产量18亿吨时到达高峰 期。假如按欧洲国家水泥人均年度消费量最高时 700千克-800千克计算,我国水泥年度产量在9.8 亿吨~1 1.2亿吨时到达高峰期。然而,一个国家或 地区的水泥消费量还与该国或该地区所采用的建 筑结构模式有关。在欧美国家,木结构和钢结构建 筑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单位建筑面积所需水泥用量 自然就会大幅降低,而在中国,木材资源十分有限, 钢铁工业的发展也会因铁矿石储量少、品位低在很 大程度上受到制约,这就决定了中国的建筑结构只 能以钢筋混凝土为主导结构。这样,中国单位建筑 面积的水泥用量肯定会大大高于欧美国家和地区。 我国广东、福建等省在人均年水泥消费已超过1.5 吨时仍然加大水泥产能投入” ” 表明,我国水泥消 费有自己的独特规律。 从上述的判断可知,在未来10年~20年,如果 我国的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假如短期内没有或 不考虑其他材料取代水泥,我国水泥的产量将保持 高位运行;如果经济增长速度降下来,水泥工业达 到饱和的时间将继续拉长。因此,不管是从我国的 国情还是从国内外的比较研究中,都显示出未来 10年-20年,我国水泥发展潜力仍然巨大。可以相 信,我们的定量分析将基本上表明了我国未来几年 的水泥需求量,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水泥与混凝士 II 5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认为: (1)水泥业还将继续保持增长的态势,还具有一 定的投资价值。如2020年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 那么,从现在到2020年水泥的平均增长速度应该 保持在9%左右,水泥的累计需求量将达340亿 吨。 (2)设备更新后的总量产能不宜超出现在的总 量产能,实现产能与需求的协调,否则将出现产能 过剩,造成巨大的投资浪费。 (3)2020年以后,随着我国城镇化程度逐步接 近发达国家,新农村建设的逐步完善以及我国基础 设施建设的逐步完备,水泥的需求量也将逐渐回 落,然后将维持在某一需求水平。 参考文献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 (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 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中国统计出版社. [2】刘长发.对中国水泥需求走势及水泥产业发展趋势 的判断.中国建材2004年第9期. [3】李黎.福建省水泥工业现状与发展趋势.广东建材 2007年第11期. 【4】崔源声.展望未来50年的中国建材工业.中国建材 报,2008年1月2日. 【51一种节能省地的新住宅体系——多层轻钢结构住 宅.http://www.qianjia.com/html/2005—02/9016.html 【61水泥行业:价值投资和并购机会共存增持.http:// 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3日 [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国际数据http://www. stats.gov.cn/ [8】德国铁路长度达到3,8万公里.http://finance.qq. com/a/20060928/000001.htm [9】中国铁路人均长度不到一根烟.http://www.railcn. net/news/railway—express/45918.html 【101广东省建材工业2005—2010年发展规划.广东建 材,2005年第5期;徐惠明.广东省水泥行业现状与发展趋 势.广东建材,2005年第10期. [11】曾建平.福建省水泥工业发展规划总体思路研究. 福建建材,2005年第1期.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