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医疗产业在社会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随着医疗产业的发展,产生的医疗废物也逐渐增多,对自然环境、人体健康带来了较大威胁。相关部门应做好医疗废物处理工作,并结合现状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关键词:医疗废物;管理处置;现状;对策
前言:医院医疗废物管理作为医院管理问题中重要的一环,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医院医疗废物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相应对策,旨在帮助相关医疗废物管理工作人员提高对相关工作的认识,重视医疗废物管理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
1医疗废物
医疗废物也被称之为医疗垃圾,是医疗行业快速发展下的必然产物。由于社会经济的进步,网络医疗店铺的数量也在增多,在为人们提供良好的医疗服务时,也增加了医疗废物数量,对自然环境构成较大威胁。在我国现有管理条例中,将医疗废物定义为具有毒性和危害性的废物。据调查研究可知,医疗废物中细菌储量较高,其中不乏一些废物含有高危病毒,如果将其随意堆放,则会增加环境中细菌、病毒数量,对环境和人体构成威胁。现阶段,我国对医疗废物的可划分为以下五种:感染性废物指的是携带传染病毒的医疗废物,如棉签、纱布、一次性医疗器械等;病理性废物多是指人体废物和动物尸体;损伤性废物包括手术刀、针头、玻璃试管等;药物性废物多是指过期药物,如抗生素、青霉素等;化学性废物,以具有腐蚀性、毒性的废物为主,像废气温度计和化学剂等。通过对医疗废物的研究了解可知,这些废物中含有的病菌较多,危害性较大,如果不能对其实施科学处理,则会破坏生态环境系统,威胁人们的健康和安全。
2医疗废物管理处置现状
2.1管理体系
我国在医疗废物管理的研究上起步较晚,虽也制定了相关法律法规,但培训监督指导管理体系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医疗废物相关组织机构及制度流程仍有进步空间;需进一步加强监督力度;在医疗废物产生机构、运输方、收集及处置人员的责任上虽有明确的界限及规定;但医疗废物收集、转运及处置人员普遍文化较低,更换频繁;如果培训及跟踪监管不到位,其监督管理机制无法起到预期作用。
2.2监管和防护措施不到位 2.2.1监管
当前对医疗废物的监管仍以卫生、环保等部门对机构进行日常监督,社会监管功能无法发挥其应有效果,监督手段单一。此外,机构自身的监管制度尚不完善,负责人员的责任不明确,自律性不强。
2.2.2防护
医疗废物通常具有较大的危害性,但大多工作人员对其认识不足、防护意识和能力不强,导致职业暴露现象屡有发生。
2.3处理费用高,医疗机构覆盖率低
医疗废物处理费用高体现在运输、处理设备配置及包装容器等方面。目前医疗运输并没有专业的运输设备,一般都是医院与企业合作,为医疗废物的收集和处理提供相关运输车辆,这使得运输成本不断提高。在焚烧炉的建设上,中小型医疗机构自身经济实力不足,在医疗废物处理上,就可能采取混入生活垃圾与其一起填埋方法,造成了环境污染问题。在包装容器的设计和使用上,由于技术水平不高,设备设施不完善,并没有按照医疗废物种类对其予以明确标注,混合处理情况时有发生。此外,医疗机构与监管、卫生及环保部门之间因权利交叉产生的纠纷未得到及时解决,也导致医疗废物的处理陷入两难境地,降低了处理效率。造成该局面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医疗废物管理实施细则和健全的外部监督管理机制。
部分地市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存在医疗废物收集率低,覆盖率较低的情况,导致一部分偏远山区、农村等地产生的医疗废物不能全部收集实施无害化处置。
3医疗废物管理处理措施 3.1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首先,以我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医疗废物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并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及流程,其内容包含:人员培训、分类处理规定、放置位置管理、交接运输规定、意外事件处理等内容,并要求医院全体工作人员认真学习,落实每一步工作,以保证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理的顺利进行。其次,建立管理监督小组。由院长担任组长,各科室负责人担任组员,院长总揽全局,各组员分工明确,如感控科监控指导医疗废物的分类、清运及处理,临床科室落实分类、收集工作,总务后勤负责废物的暂时存放及与相关部门进行交接,服务公司对废物进行清运等。最后,建立完善的奖惩制度。将医疗废物管理作为医院绩效考核内容之一,以科室为单位进行评分考核,医院各科室工作人员即要明确各自职责分工,也要加强合作力度,全面加强监督医疗废物处理流程。
3.2加大监督力度
医院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医疗废物管理的监督力度,不仅要定时对监督管理人员展开培训,强化其监督意识,还要紧抓事前、事中、事后的管理监督。在医院中,建立起以院长为中心的监督小组,每个科室均应针对医疗废物问题安排专人进行监督管控。此外,医疗废物处理过程中的各项工作均应一一记录,内容包括废物来源、数量、科室、交接时间等,一环扣一环,确保医疗废物处置具有可追溯性,以避免废物管理过程中出现信息不明确现象,从而达到有章可循的效果;并逐步实施信息化管理,以提高医疗废物管理能力。
3.3加大投资,建立集中处理中心
现阶段医疗废物处理上存在设备设施不完善、费用高、医疗机构覆盖率低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政府部门应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并采取科学有效的融资手
段,为医疗废物处理提供良好硬件。同时构建集中处理中心,合理规划布局,以达到集中处理目标,实现医疗废物与生活垃圾的科学区分。同时,加大对医疗废物处理过程的分析和管控,了解其中存在的影响因素,采取有效防控措施。做好安全处置评价工作,从技术性、经济性、环境影响、减量化等方面展开综合评定,完善协同处置方案,以强化处理效果。
3.4做好技术指标检测,落实规范操作
为避免医疗废物处理中二次污染问题的产生,在实际作业中,需组建专业性较强的技术团队,考核技术人员,深化人员对医疗废物的处理意识,规划作业流程,从而增强医疗废物处理的合理性、科学性,避免二次污染的产生。在医疗废物处理中,存在的潜在风险较多,为提高处理效率,还需要结合医疗废物种类选用科学的处理技术和方法,降低有害物质的排放率,以维护自然环境和人体的健康安全。现阶段,常使用的处理方式以热解焚烧法为主,该技术的应用范围较广,对于不同类型的医疗废物处理均有显著效果。另外,高压蒸汽灭菌及化学消毒法的效果也较为明显,适应性强,可加大推广力度。
3.5加强医疗废物管理队伍建设
医疗废物管理信息技术团队当前的重点是:一方面,必须不断提高他们的技术和管理水平;另一方面必须研究和解决医疗废物管理信息规划以及建设和功能配置以及机构设置等问题。研究解决智慧化工作组织运作机制问题。医疗废物管理同时应加强商品信息保密,确保重要医疗废物管理信息的安全和保密。
结束语:
鉴于医疗废物处理的重要性,政府及相关部门务必加大重视力度,加大监管力度,做好与之相关的各项工作,以此削弱医疗废物产生的破坏,保护自然环境,为大众构建安全的生活空间。
参考文献:
[1]纪瑞晓,王岩,白兰,等.PDCA在医疗废物规范处置中的应用[J].北京: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9,10(22):120-123.
[2]金丽红.项目管理在医疗废物处置流程中的应用研究[J].北京: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0):190-191.
[3]田桂林.规范管理医疗废物预防控制医院感染[J].北京:中医药管理杂志,2019,27(1):50-51.
[4]张楠,路瑞.医疗废物处理处置过程中若干环境风险问题的研究[J].当代化工研究.2020(13)
[5]李娟.医疗废物处理系统的建设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16)
[6]虞斌.我国医疗废物处理现状及对策分析[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7(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