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年6月第13卷第12期 Chin J Mod Drug Appl, Jun 2019, Vol. 13, No. 12
水胶体敷料在压疮护理中的应用
陈汝专 谢春燕 谢小芳 盘丽娟 谭高小
【摘要】 目的 探讨水胶体敷料在压疮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84例高危压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42例。观察组采用水胶体敷料护理, 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比较两组患 者每次预防压疮平均护理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护理前后Branden量表评分、生存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每次预防压疮平均护理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 两组患者Branden量表评分、生存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 观察组患者Branden量表评分(12.34±3.07)分、生存质量评分(97.28±6.99)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5.26±3.02)、(83.07±10.20)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水胶体敷料安全有效, 可缩短压疮的康复时间, 值得广泛推广。
【关键词】 压疮;水胶体敷料;临床护理;湿性愈合DOI:10.14164/j.cnki.cn11-5581/r.2019.12.129压疮是长期卧床或瘫痪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 目前临床上已将压疮的发生作为患者预后的重要评估指标之一, 因此临床上需要加强对患者的压疮预防及护理, 以使高危压疮患者获得最佳的护理体验, 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1]。本研究
者的创口观察, 常规使用抗生素积极预防感染, 做好患者的
生活等护理。
1. 2. 2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护理。对于Ⅰ~Ⅱ期压疮患者应首先用生理盐水进行清洗, 清洗干净后外涂0.3%的碘伏溶液;对于已经出现水泡的患者, 应先用针头抽吸出水泡内的液体再外涂碘伏, 外贴无菌纱布;Ⅲ期患者应先用双氧水消毒, 清除创面内的腐烂组织后, 首先用生理盐水进行清洗, 清洗干净后外涂0.3%的碘伏溶液, 同时需要配合红外线照射治疗, 1~2次/d, 红外线照射治疗中须严格预防皮肤烫伤;Ⅳ期患者需要采用外科手术来清除创面腐烂组织和坏死组织, 并对创口进行常规消毒和加压包扎, 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 积极预防感染, 做好患者的创口护理和生活护理[2]。
通过采用水胶体敷料预防和治疗压疮, 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84例高危压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压疮创口均为1处, 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42例。观察组患者中, 男25例, 女17例;年龄25~75岁, 平均年龄(61.25±6.61)岁;压疮分期:Ⅰ、Ⅱ期创口26处, Ⅲ期创口
12处, Ⅳ期创口4处。对照组患者中, 男23例, 女19例;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每次预防压疮平年龄28~79岁, 平均年龄(61.20±6.67)岁;压疮分期:Ⅰ、均护理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护理前后Branden量表评分、生Ⅱ期创口22处, Ⅲ期创口14处, Ⅳ期创口6处。两组患者存质量评分。Branden量表评分越高, 提示压疮程度越高;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生存质量评分采用简明36项健康状况问卷(SF-36)进行判定, 1. 2 方法评分越高表示生存质量越高。1. 2. 1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采用水胶体敷料护理。护理人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数资员需配合临床医师完成治疗工作, 对于Ⅰ~Ⅱ期压疮患者应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
2
料以率(%)表示, 采用χ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首先用生理盐水进行清洗, 清洗干净后外涂0.3%的碘伏溶
液, 对于已经出现水泡的患者, 应先用针头抽吸出水泡内的学意义。液体, 再外涂碘伏, 干燥后采用水胶体敷料外贴, 注意敷料2 结果的大小应距压疮边缘≥2 cm, 一般5 d左右更换1次, 若渗液2. 1 两组患者每次预防压疮平均护理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 面积超过原有敷料面积的2/3时也应立即更换敷料;Ⅲ期患观察组患者每次预防压疮平均护理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者应先用双氧水消毒, 清除创面内的腐烂组织后, 首先用生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理盐水进行清洗, 清洗干净后外涂0.3%的碘伏溶液, 外贴水2. 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Branden量表评分、生存质量评分比胶体敷料, 一般3 d左右更换1次, 同样当渗液面积超过原较 护理前, 两组患者Branden量表评分、生存质量评分比有敷料面积的2/3时也应立即更换敷料, 部分患者可外涂多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 观察组患者Branden爱肤软膏以促进肉芽组织生长;Ⅳ期患者需要采用外科手术量表评分(12.34±3.07)分、生存质量评分(97.28±6.99)分均来清除创面腐烂和坏死组织, 填充水解胶予促进坏死组织清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5.26±3.02)、(83.07±10.20)分, 差异具除, 外贴水胶体敷料, 一般2 d左右更换1次, 治疗后加强患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每次预防压疮平均护理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 -x±s)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作者单位:529500 阳江市人民医院
例数
4242
每次预防压疮平均护理时间(min)
7.22±3.00a9.39±3.02
住院时间(d) 21.21±3.56a27.87±3.87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年6月第13卷第12期 Chin J Mod Drug Appl, Jun 2019, Vol. 13, No. 12
·227·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Branden量表评分、生存质量评分比较( -x±s, 分)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例数42
42
Branden量表评分护理前护理后19.56±3.21 12.34±3.07a19.26±3.3215.26±3.02
生存质量评分
护理前
58.28±3.9858.22±3.76
护理后97.28±6.99a 83.07±10.20
3 讨论
压疮是一种临床常见并发症, 对于长期卧床和瘫痪患者应做好压疮的预防工作, 而对于已经发生压疮的患者, 应加
。传统的干性愈合强对患者的护理干预和全身营养支持[3]
理论认为压疮创口需要在干燥环境中愈合, 但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 部分学者在相关临床研究中指出传统的压疮治疗方法不利于促进创口愈合, 并可能会引起创面粘连, 造成二次损伤, 进而可增加患者的痛苦, 并且可能会延长治疗的时间[4]。湿性环境下创面愈合理论目前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 水胶体敷料由有羧甲基纤维素钠、动物胶、果胶等成分共同组成的混合物, 水胶体敷料能有效吸收创面渗液, 并形成半凝胶固体附着于压疮表面, 可形成一个闭合的敷料屏障, 有助于降低感染的发生率, 并可促进创口愈合, 并且水胶体敷料不会与创面粘连, 因此不会造成二次损伤, 具有较高的临床安全性和可靠性[5, 6]。本研究中, 观察组采用水胶体敷料护理, 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结果显示, 观察组患者每次预防压疮平均护理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 两组患者Branden量表评分、生存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 观察组患者Branden量表评分(12.34±3.07)分、生存质量评分(97.28± 6.99)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5.26±3.02)、(83.07±10.20)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水胶体敷料的临床安全性好, 治疗效果优越, 有助于降低护理人员的压疮护理时间, 可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 并可改善压疮患者的生存质量, 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参
考
文
献
[1] 肖奇贵, 杨勤玲, 鲁华鹏, 等. 泡沫敷料与水胶体敷料压疮管
理效果的Meta分析. 护理研究, 2017, 31(27):3397-3400.
[2] 高天烁, 王建军, 史瑞, 等. 康惠尔水胶体敷料贴应用在老年
压疮中的效果分析. 山西医药杂志, 2017, 46(9):1116-1118.
[3] 肖娟, 姜艳丽, 蒋径芝. 水胶体敷料在机械通气患儿预防面部
压疮中的应用. 上海护理, 2016, 16(3):69-70.
[4] 谢光云, 薛新敏, 张飞, 等. 泡沫敷料与水胶体敷料联合创口
处理对Ⅲ~Ⅳ期压疮的疗效. 重庆医学, 2017, 46(27):3843-3845.
[5] 汤月银, 陈银兴, 冯丽群. 水胶体敷料在预防和治疗压疮中的
临床应用.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4(6):1296-1297.
[6] 陈秋云, 何锦文. 水胶体敷料在压疮防治中的应用. 福建医药
杂志, 2014, 36(3):146-147.
[收稿日期:2018-12-29]
质量控制管理对老年危重静脉输液患者依从性的影响
郭海涛 蔡光云
【摘要】 目的 探讨质量控制管理对老年危重静脉输液患者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 6月~2018年6月本院输液中心老年危重静脉输液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本院从2017年6月
起实施质量控制管理, 质量控制管理实施前(2016年6月~2017年5月)纳入老年危重静脉输液患者1300例, 质量控制管理实施后(2017年6月~2018年6月)纳入老年危重静脉输液患者1500例。调查记录并对比质量控制管理实施前后患者的穿刺成功率、依从性、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质量控制管理实施前纳入老年危重静脉输液患者1300例, 穿刺成功率为95.6%(1243/1300);质量控制管理实施后纳入老年危重静脉输液患者1500例, 穿刺成功率为99.3%(1489/1500);实施前后穿刺成功率
2
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39.183, P<0.05)。质量控制管理实施前后的依从性分别为90.6%和98.5%, 实施后依从性明显高于实施前,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质量控制管理实施前后的满意度分别为87.2%和97.7%, 实施后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质量控制管理实施前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2%(94/1300)和1.4%(21/1500), 实施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质量控制管理应用于老年危重静脉输液患者中能提高输液依从性,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赢得患者对护理工作的理解和尊重, 也有利于静脉穿刺一次性成功率的提高。
【关键词】 质量控制管理;老年危重患者;静脉输液;依从性;并发症DOI:10.14164/j.cnki.cn11-5581/r.2019.12.130
作者单位:510280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预防保健科 (郭海涛), 西院区(蔡光云)
通讯作者:蔡光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