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摘要:本文简单介绍了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的概况,重点剖析了内部审核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的原因,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以达到内部审核的目的,推动质量管理体系不断提升。
关键词:质量管理 内部审核 ISO9000标准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企业与国际的接轨,越来越多的企业都是以ISO9000为标准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并且取得了体系认证的证书。内部审核工作是一种质量管理手段,是企业内部建立的、为保证产品质量或者质量目标所必须的、系统的质量活动,它能够促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行,加快工作的开展进程,确保工作有效性。
1. 质量体系内部审核概论
1.1 定义
内部审核是指依据预定的日程和内部评审程序,质量负责人进行策划和组织,由内审员贯彻执行,周期地对组织的活动进行的系统的、独立的、文件化的全面内部考核,以验证组织的各项运作是否持续符合质量体系和准则的要求。系统性是指按程序进行,正规、有序、有授权、有计划。独立性是指内审员不能审核自己的工作。文件化表示审核过程应形成文件如:审核实施计划、检查表、审核证据记录、不符合报告、内审报告等均应形成文件。
1.2 意义
内部审核是一种自我改进的机制,能够确保质量体系和技术活动持续保持其有效性和符合性,从而保障质量体系工作正常有序的进行和运转。对于发现的问题,可以及时地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不断完善管理体系。
2. 内部审核存在的常见问题
虽然通过IS09000标准认证的企业,每年都会对其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审核,维护体系的正常运行,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2.1 检查表编制的合理性欠缺
检查表作为审核员进行审核的重要依据,其编制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审核的质量。有的审核检查表缺乏可操作性,对样本的抽查比较随意,没有代表性;内审员对现场了解不够,检查表的内容一成不变,内审员在现场审核时缺乏主动性和灵活性,只是机械的填满表格,即使查出了问题,也都是表面问题,不能直指要害,达不到内审的目的。
2.2 审核记录不详细
内审员的审核记录,对事实描述不清楚,甚至记录的不是具体事实,而是根据个人经验推断的结论,这严重的造成不符合项整改对象不明确,在整改时易发生部门之间的推脱现象。
2.3 避重就轻的开不符合项
在审核中发现的问题,其是否符合审核要求,完全由审核员左右,只按审核员个人的看法来判断,缺乏客观性和公正性,并且审核员为了以后跟踪验证方便,只选择容易进行
整改的部分开不符合项,对于整改有一定困难,涉及范围较广的不符合项,基本不反应,这就使得审核的质量严重受到限制。
2.4 对内部审核认识不够
受审部门并不认为审核是质量改进的机会,审核的时间安排很短,未进行全面而系统的审查,导致审核难以深入,另外由于审核员责任心不强,发现问题不够全面。有的企业甚至只是在外审之前进行突击内审,随便编造一些无关紧要的不符合性。对内部审核的认知不够,导致审核只是走过场,流于形式,并不能真正发挥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作用。
3.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导致以上问题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领导不重视,没有认识到内部审核的重要性,人力、物力和财力配备不齐全,仅仅临时安排了几个人对各个部门审核一下,用于应付外审;二是考核制度不健全,内部审核并未形成合理的制度,没有定期的执行,有的部门甚至只是在审核前补齐各项记录,对于做好做坏都一样,长期以往,形成应付心理,糊弄了事,仅仅应付外审,影响了质量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行;三是审核员培训不到位,在其取得审核员证书后,就不再进行标准的培训,对标准缺乏正确审核的理解,导致审核时具有较强的主观性。
4. 采取的对策
4.1 领导重视
质量管理体系的内部审核,关系到各个职能部门和生产加工全过程,领导的支持是做
好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的关键,当然其支持不能至停留在口头上,更要落到实处去体现。将各单位第一把手任命为贯标的第一责任人,并将贯标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当作头等大事来抓;单位领导亲自安排和参与各部门的自检自纠,跟踪验证不符合项;内审时要求相关负责人在场配合检查,及时提供有关事实证据,对于审核员不清楚的地方,做好清楚的解释;当天的审核小结会议需要一把手参加,了解审核时暴露的问题;对不符合项的整改,领导要亲自召集有关人员,深入分析问题,找到根本原因,进行整改。
4.2 建立高素质的审核员队伍
质量管理体系的内部审核工作在企业中是一项长期的、正规的、有序的活动,不仅仅需要建立一个常设机构进行管理,还需要一批高素质的内审员。
4.2.1.审核员选拔
合格的内审员应该满足一下三个要求,一是较高的学历;二是有专业技术知识、富有管理经验,具有一定的表达能力和协调能力;三是具有强烈责任感,在审核过程中做到公正公直。
4.2.2.加强培训,提高审核员的素质
由于内审员大部分来自各部门,且以兼职居多,对于标准的理解存在差异性,现场审核的经验也不同,因此,有必要对审核员进行内培和外培的培训。
内培主要是由企业内有经验的内审员培训审核技巧,企业内技术人员培训相关生产知识,使审核员能够结合生产实际正确的完成审核任务,并可以对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进行
指导。外培是将审核员外派到由培训机构专门组织的培训班进行专业的标准培训。除了对审核员进行内培和外培的培训以外,每年还可以安排审核员外出,到审核工作做得出色的企业进行参观学习,交流审核经验和心得。
4.3 做好审核前的准备
4.3.1 制定审核计划
审核计划包括审核范围、审核标准、审核员及时间安排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审核时间的安排,保证充裕的时间,便于进行全面而系统的审核。对于审核组的成员,应采用新老搭档、跨专业结合的方式,如此,不仅可以培养新生力量,也利于各专业之间的相互学习。同时,在审核特殊或关键工序时,要聘请技术专家参加审核,提高审核的水平。
4.3.2 编制检查表
检查表是审核的依据,明确现场审核目标,确保审核的完整性,减少内审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提高审核的效率。审核前,有经验的审核员根据审核计划要求,结合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编著检查表。在每次审核结束后,对检查表的适用性进行反馈,及时修改完善检查表。
4.4 做好现场审核记录
整个审核工作的关键性环节就是现场审核,审核记录是表明所取得的结果或着提供进度的文件。审核员在审核时务必要记录完整,客观的描述事实,抽样时记录应尽量详细,便于整改的进行。
4.5 重视不符合项整改的有效性
不符合项主要反映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质量体系水平能否提高的关键就是能够彻底的整改对不符合项,制定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只有发现问题的根本原因,对症下药,才能防止不符合项的再次发生,同时,要将目光放开,灵活看待问题,举一反三,确保质量管理体系实现持续改进。
4.6 制定切实可行的奖惩制度
根据质量管理体系职责分配表,对主、次要职责按照标准条款制定出量化的考核标准,务必严格执行。对质量管理体系贯标工作做得好的部分给予奖励,激励职工的积极性,对于审核过程中发现不符合项的责任部门进行批评,如果重复出现,则给予重要惩罚。
5. 结束语
总之,质量管理体系的内部审核是企业自我提高和完善的一项重要活动,既是IS09000标准中的控制要求,也是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重要手段。只有做好内部审核工作,及时整改问题,充分发挥内部审核的功效,才能使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 嵇国光.2000 版 ISO9000 族标准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培训教程[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2001.
[2] 李东,张悦等.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过程改进研究[J].2007,25(5):19-21.
[3] 王俐.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中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质量,2008,(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