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训目标
以《美国新生儿复苏教程高级师资和技术骨干培训班》为基础,掌握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1、复苏指征;2、Apgar评分与的内容及意义与不足;3、复苏器械准备的重要性;4、熟练掌握复苏流程即评估-决策-措施;5、熟练掌握复苏气囊和面罩的使用方法,T-组合复苏器使用方法;6、熟练掌握气管插管的指征、方法;7、熟练掌握心脏按压的指征、方法;8、熟练掌握胎粪吸引管的使用方法;9、掌握停止复苏的指征。 二、培训内容
1、讲解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及对婴儿的危害,提高对窒息复苏重要性的认识;
2、重点讲解新生儿窒息的经典实验过程,使学员掌握窒息缺氧对机体的病理生理作用; 3、结合病例重点讲解复苏流程图,对每个细节均做详尽的讲解,熟练掌握四个黑框的内容与评估内容;
4、结合病例、模型重点练习各项复苏技术,要求学员每日边练习边理解其意义,做到能用自己的语言熟练表达操作流程,随手正确演示操作,一有机会能迅速应用各种方法。 三、培训方法
1、理论学习:熟练掌握《美国新生儿复苏教程》内容;
2、结合模型、病例,在实践中学习理论与操作,做到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掌握理论。 四、考核方法
1、理论:对复苏教程中的内容以填空题为基础,结合是非题考核,使学员对各个细节有正确的认识;
2、操作:平时练习与培训完成时病例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法,做到平时认真练习,实践时能正确执行。
新生儿窒息复苏教程
一、新生儿窒息的定义
是指婴儿出生后无自主呼吸或呼吸抑抑而导致低氧血症和混合性酸中毒。其本质是缺氧。
二、新生儿窒息的病理生理
(一)胎儿出生前后肺和循环正常过渡过程 1、胎儿肺和循环和特点 2、出生时肺和循环的变化 3、正常过渡过程
4、出生过渡时可能出现哪些问题 (二)呼吸的变化
1、原发性呼吸暂停的特点 2、继发性呼吸暂停的特点 (三)心肺的变化 1、肺泡扩张受阻 2、肺血流不足 3、持续胎儿循环 (四)其他脏器变化 (五)代谢变化
三、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与后果
出生开始的几分钟可能会改变他的一生。
1、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约占活产数10%;新生儿窒息是全球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占新生
儿死亡的29%(113万)。
2、新生儿窒息仍为致残的主要原因,1岁以下脑性瘫痪患儿中约1/4有围产窒息史,智力残疾的原因依次为产时窒息、早产、宫内窘迫等。 四、新生儿窒息的危险因素
新生儿窒息大多数是可以预料的,97%窒息儿有高危因素,有高危因素而发生窒息者<10%。
(一)危险因素: 1、产前因素; 2、产时因素 (二)高危因素
1、母体因素:胎盘血流灌注减低如妊高征、急性失血、严重贫血、心脏病、急性传染病、糖尿病等;
2、胎盘因素:O2和CO2交换区域减少如胎盘早剥、前置胎盘、胎盘功能不全等; 3、脐带因素:血流减少或中断致胎儿缺氧如脐带过短、绕颈、打结、或脱垂、受压;
4、产时因素:约70%窒息发生于分娩时,因难产、产程延长、产力异常、头盆不称、急产、手术产处理不当,以及应用麻醉、镇痛、催产药物不妥等;
5、新生儿因素:生后肺不能充气、早产、严重RDS、膈疝、CNS畸形、心血管畸形、胎粪吸入、气道梗阻、颅内出血等。 五、Apgar评分 (一)内容
涉及五个项目和两个特定的评分时间(1分钟、5分钟),当5分钟<7分时,每5分钟评1次,直到20分钟。
表 Ap gar评分 体征 心率 呼吸 肌张力 反应 肤色 0 1 2 0 <100 >100 0 浅,哭声弱 佳,哭声响 松弛 四肢屈曲 四肢活动好 无 有些动作 有反应 紫或白 躯干红四肢紫 全身红 1分钟 5分钟 10分钟 15分钟 20分钟 总分 (二)各项指标变化顺序 1、窒息时各项指标消失的顺序依次为:肤色→呼吸→肌张力→反射→心率,如评7分,往往是肤色、呼吸、肌张力各扣1分,已属轻度窒息;而评3分,则往往是肌张力、反应、心率各存1分,属重度窒息。
2、复苏时各项指标恢复的顺序依次为:心率→反射→肤色→呼吸→肌张力,或心率→肤色→呼吸→反应→肌张力。 (三)Apgar评分的意义
1、仍为国际公认的最简单实用的方法;
2、按生后1分钟内的Apgar评分区分:0-3分为重度窒息,4-7分为轻度窒息,8-10分为正常;
3、1分钟评分主要反映生后即刻状态及窒息程度,5分钟评分反映中枢抑制及器官受累的程度,与预后关系较大;
4、Apgar评分并不是决定是否需要复苏的依据,如需复苏应立即进行,不应因进行评分而推迟复苏。
(四)缺陷
1、与血气不完全一致,敏感性高,特异性低,评分低并非窒息的同义词; 2、未提示低评分的成因;
3、多因素影响评分:胎龄、母亲临产用药史、产伤、感染性或先天性疾病等; 4、人为因素使评分难达一致水平,评分受多种主客观因素影响。 六、解读复苏流程图
最初评估→黑框A→评估→黑框B→评估→黑框C→评估→黑框D (一)评估(呼吸、心率、肤色)
推广2分钟抢救技术,约每30秒评估一次新生儿。 1、出生时即评估4项体征确定是否需要复苏
①足月了吗?②胎粪清除了吗?③有呼吸或哭吗?④肌张力好吗? 2、在整个复苏过程是否采用下一步骤,需先评估呼吸、心率、肤色。 (二)四个黑框
1、黑框A(初步复苏步骤):A(Airway)建立通畅的呼吸道,主要包括吸引和摆正体位 保持体温 摆正体位,吸净粘液﹡ 擦干,轻刺激 重新摆正体位 2、黑框B(呼吸):B(Breathing)建立有效的通气
如呼吸差或心率<100bpm,用气囊和面罩给新生儿正压通气30秒,再次评估呼吸和心率。 正压通气﹡ 复苏成功的关键是充分的正压人工通气。 3、黑框C(循环):C(Circulation)建立正常循环
如果充分正压通气30秒后心率仍<60bpm,在继续正压通气的同时,开始心脏按压30秒支持循环。 正压通气﹡ 胸外按压 4、黑框D(药物):D(Drug)药物治疗
经过30秒胸外心脏按压后,如心率<60bpm,在继续正压通气和胸外按压同时,给以肾上腺素。 给肾上腺素等药物﹡ (三)三级护理 1、常规护理(一级):保温,吸净粘液,擦干,观察肤色; 2、观察护理(二级): 3、复苏后护理(三级): 七、复苏准备
(一)人员:必须是经过复苏训练,掌握复苏技能,配合默契。
1、每一次分娩时应该有训练有素的人员在场:经新生儿窒息技术培训,掌握复苏技能并持有上岗证的产儿医生或产房、手术室的护士、麻醉师;每次分娩至少有1个熟练掌握复苏技术者在场。
2、如果分娩情况复杂还需要更多的人员:严重窒息或在复杂的复苏过程中需2人或组成复苏小组;多胎分娩每个新生儿都应有1个独立小组。
3、团队精神:复苏小组母个成员都有明确分工、配合默契。
(二)顶悬式辐射保温台:应先预热。
(三)全套复苏器械:随时可用,随手可得。
复苏成败与争取时间密切相关,呼吸停止后延迟复苏1分钟,出现喘息约晚2分钟,恢复规则呼吸约晚4分钟。
1、气源:氧气流量为10Ll/分(承认新生儿复苏时用21%氧气的有效性,保留使用100%氧气的建议);
2 、吸引设备:电动吸引器负压≯100mmHg(13kpa),各种型号吸痰管(5F、8F、10F)、负压吸球; 3、不同型号的面罩(早产儿、新生儿、婴儿型)及气囊复苏器(自动充气式气囊,450-750ml)、管子;
4、气管插管器械:喉镜,注意灯光亮度;叶片(直式0或1,0号用于早产儿及足月儿,1
号用于足月儿);气管导管(套管)内径为2cm、2.5 cm、3.0 cm、3.5 cm、4 cm;气管内插管芯(金属); 5、静脉注射用品、其它物品 注射器(1、3、5、10、20ml),穿刺针,听诊器,消毒棉签、垫枕、胶布、剪刀,隔离衣、手套、眼镜、手巾,加热的毯子,三通接头,饲食管(8F、10F),无菌脐血管插管盘,胎粪吸引器(连接机械吸引器),药物液体(肾上腺素、扩容剂、盐酸纳络酮、碳酸氢钠)。 (四)窒息复苏用药:看DVD(深圳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杨传忠) 药物 给药浓度 准备 用量/方法 速度/注意 1︰10000溶液0.01-0.03mg/kg(0.1-0.3ml/kg) 1ml置于1ml注气管导管或iv 射器内 扩容剂 NS(推荐) 估计量抽到大10ml/kg(外周静脉或脐静脉) 注射器 碳酸氢0.6mmol/ml 估计量抽到大注射2 mmol/kg,5%溶液3.3ml/kg钠 (5%溶液) 器 + 等量10%GS,脐静脉或外周静脉 八、复苏相关操作
肾上腺1︰10000 素 0.5-1ml NS稀释气管内快速注入或iv >5-10分钟 仅在有效通气时(2分钟缓慢静注, mmol/kg/min)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