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谈公路路面中修前的病害处理

浅谈公路路面中修前的病害处理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公路路面中修前的病害处理

作者:郝存文

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22期

摘要:局部处治沥青路面病害,路面罩面。

关键词:局部处治路面病害、SBS改性沥青混凝土面层 中图分类号:TU3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我市公路距离上次大规模改建已有接近十年的时间,由于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枣庄作为煤化工基地,重型车辆快速增加,加之原路面设计标准较低,导致部分路段路面破损严重,路面平整度大大降低,严重影响了行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急需进行中修改造。

在路面中修工程改造中,对局部病害的处理直接影响路面中修质量,影响到接养后的养护工作,因此路面局部病害的处理成为整个改造工程的关键。本文针对我市路面病害情况进行详细分析,提出针对路面局部病害的处治措施和方案。 一、路面病害情况

我市各条公路通车以来,随着交通量的增加,特别是部分路段运输煤炭及建材超载车辆的大量通行,沥青路面部分路段陆续出现纵横向开裂、块状裂缝、波浪、坑槽、松散、沉陷、泛油等病害,局部出现了纵横缝交织、基层破损、路面沉陷,且病害发展趋势明显。 二、路面局部病害处治方案

根据路面病害状况,对病害的不同情况予以分类处理。具体分为:(一)路面裂缝的处理;(二)路面坑槽、沉陷、网裂、块状裂缝等病害的处理。 (一)路面裂缝的处理

路面单道裂缝(5mm≥缝宽≥3mm)的路段,进行细粒式沥青混凝土灌缝处理;路面单道裂缝(缝宽≥5mm)的路段,采用油层挖补方式处理。 (二)路面坑槽、沉陷、网裂、块状裂缝等病害的处理

路面基层未损坏的,进行油层挖补处理;基层损坏的,使用C15素砼重做基层,再铺筑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至原路面顶。 三、路面局部病害处理工艺要点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由于是对旧路进行改造,采用半幅施工,未完全封闭交通,因此施工开始前应设置好交通安全标志,确保施工安全。然后再进行局部处治沥青路面病害。 (一)沥青路面一般裂缝病害的处理:

1、路面单道裂缝(缝宽≤3mm)的路段,不予处理。

2、路面单道裂缝(5mm≥缝宽≥3mm)的路段,对于结构层稳定、无沉陷并未唧泥的裂缝,以及缝长较短、零星分布的,沿裂缝方向,将原路面沥青铣刨成V形槽,上口宽1.5-2cm,开槽深度2-3cm,然后用钢刷和鼓风机将工作面清理干净,涂刷乳化沥青后,用细粒式沥青混凝土填筑V形槽,并人工夯实,夯实后的病害处理处路面标高可比原路面高3-5mm。 3、路面单道裂缝(缝宽≥5mm)的路段,对于结构层稳定,但基层裂缝较宽(横缝),及主缝两侧伴有多道细微裂缝,或伴有车辙沉陷(纵缝)的情况,采用油层挖补处理方式,先将病害油层剔除切齐成规则外形,将基层表面清理干净再用乳化沥青做防水封层,周边涂刷乳化沥青,再重新铺筑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铺筑后进行清理碾压,直至混合料密实;压实后顶部平齐于原路面,与原路面纵横坡相一致。处理范围以主裂缝方向为中心向两侧延伸50cm。

(二)对路面坑槽、沉陷、网裂、块状裂缝等病害的处理

1、基层无损坏,沥青路面面层坑槽面积较小的:将原路面沥青面层切割清除,做乳化沥青防水封层,再重新铺筑压实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至原路面顶。

(1)坑槽挖补处理时,原有沥青路面应露出坚硬的边缘;铣刨后,对原路面面层和基层松动的粒料,应清除干净,保持边缘立面垂直;沥青路面在接茬处应均匀涂刷一层粘接沥青;横向接茬应与路中线垂直,上下层不宜接在同一垂直面上,应错开压路机碾压行走所需的长度做成台阶式。

(2)路面油层挖补时,应避免开挖槽口边缘被破坏,应避免开挖槽口侧立面被污染,在侧壁刷粘层油前,应将槽口侧壁清洗干净,以利新老油面的结合。

2、基层损坏及局部出现小范围坑槽、块状裂缝、唧泥部分:将基层掘除,然后用C15素砼以基层厚度施工至基层顶,养生达到规定强度后做乳化沥青防水层,再摊铺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至原路面顶。

挖补时应将基层各层、两层面层边缘挖成台阶,自下而上台阶外扩宽不小于15cm。为提高C15混凝土抗裂防水能力,在C15混凝土配比中内掺膨胀剂,参考剂量为水泥含量的1.5%;同时为减少养护时间,提高施工效率,可添加水泥混凝土早强剂。路面基层开挖,其侧壁垂直外形规则,形成坚硬接茬。路面病害开挖,禁止使用大功率冲击设备,以免对周边及其下面的路面结构层造成破坏。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四、路面罩面

为增强道路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和耐久性,提高路面行车服务水平,实现预防性养护效果,待路面病害处理完成后,铺筑热拌沥青碎石下封层,再通铺4cm细粒式SBS改性沥青混凝土面层。 五、结语

我市近几年来采用上述方法先后对G104京福线、S345枣济线等路线进行了中修改造,路面整体性能得到很大提升,路面状况指数(PCI)评价达到优级水平,达到了预防性养护的预期目的。 参考文献

〔1〕《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JTJ073.2-2001.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3〕《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