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考研解析:学科实力
中国人民大学的学科实力 自创建之日起,人民大学始终奋进在时代前列。面向新世纪,人民大学与时俱进, 2002年4月28日,江泽民同志视察人大并向人大提出了“创建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世界知名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2003年,人大推出一套以“人文、人本、人民” “三个人”为核心的新的形象识别系统。以“人大红”为标志的充满时代气息的人大新形象,以及 “数字人大”工程的实施,使其再次成为时代的焦点。 国际合作成就
中国人民大学是国内外学术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先后同32个国家和地区的118所大学建立了学术交流关系,引进、翻译出版了大量适应我国改革开放需要的教科书和学术着作,开展了一系列重要的交流合作项目,主办或承办了一系列高水平的国际学术会议。聘请诺贝尔奖获得者、着名经济学家罗伯特o蒙代尔、约瑟夫·斯蒂格利茨、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米切尔o斯宾思,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加里·贝克尔,当代金融发展理论奠基人、着名经济学家罗纳德o麦金农,转轨经济理论奠基人、着名经济学家帕德玛o德赛,就业与增长理论奠基人、着名经济学家埃德蒙德o菲尔普斯,法国着名经济学家让-雅克o拉丰,联合国经济政策特别顾问、着名经济学家贾格迪什o巴格沃蒂,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尼克拉斯·斯特恩,着名思想家、教育家池田大作,日本一桥大学校长石弘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松浦晃一郎、土库曼斯坦总统尼亚佐夫等知名学者为名誉教授,授予诺贝尔奖获得者、着名经济学家约翰·哈桑尼、阿根廷前总统德拉鲁阿、日本前首相竹下登,新西兰前总理、前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迈克· 穆尔,前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前澳大利亚驻华大使郜若素,着名宗教社会学家皮特o伯格等一批国际着名人士名誉博士称号。 科研成就实力
作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中国人民大学积极面向现代化建设的主战场,研究重大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问题,充分发挥高校“思想库”、“智囊团”的作用,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理论保证和有力的智力支持。“九五”期间,学校共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118项,在全国高校名列前茅。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7项,承担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175项,均居全国高校第一位;承担北京市科研项目数位居北京市高校第一位;2000-2004年,中国人民大学共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北京市社科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等各级各类项目1800余项,获得经费1.5亿元,立项数和经费数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均居全国高校第一位;在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79项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学校共承担12项,居全国高校第一位。 重点研究所和研究院
学校目前已经形成以本科教育为基础、研究生教育为重点,辅以成人高等教育、网络教育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办学格局和体系,尤其在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领域具有突出的整体优势。拥有6个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居全国高校第一;拥
来源:凯程考研集训营,资料获取、课程辅导咨询凯程老师
有13个国家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名列全国高校第一;拥有8个国家重点一级学科,33个国家重点二级学科,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均居全国第一,在连续六届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评选中,中国人民大学获选16篇,在人文社科领域位居全国高校第一。
经国家批准,中国人民大学在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等十个学科门类中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授予权,目前设有工商管理硕士(MBA)、法律硕士、公共管理硕士(MPA)、会计硕士(MPAcc)、EMBA、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农业推广硕士、工程硕士等八种专业学位,是法律硕士、公共管理硕士(MPA)、会计硕士(MPAcc)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所在单位。目前,中国人民大学已经形成以本科教育为基础、研究生教育为重点,继续教育为辅助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办学格局, 形成了“主干的文科、精干的理工科”的学科发展体系。学校目前拥有157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04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4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6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学校拥有8个国家重点一级学科,33个国家重点二级学科,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均居全国第一;有2个北京市重点一级学科、5个北京市重点二级学科、1个北京市重点交叉学科;拥有5个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和1个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3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名列全国高校第一。
在教育部学位中心开展的第二轮(2007-2009年)一级学科评估中,中国人民大学7个一级学科(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新闻传播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获得全国排名第一的优异成绩;排名第一的一级学科总数位居全国高校第三;排名第一的人文社科类一级学科总数位居全国高校第一。 科研技术排名
作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中国人民大学积极面向现代化建设的主战场,研究重大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问题,充分发挥高校“思想库”、“智囊团”的作用,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理论保证和有力的智力支持。“九五”期间,学校共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118项,在全国高校名列前茅。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7项,承担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175项,均居全国高校第一位;承担北京市科研项目数位居北京市高校第一位;2000-2004年,中国人民大学共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北京市社科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等各级各类项目1800余项,获得经费1.5亿元,立项数和经费数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均居全国高校第一位;在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79项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学校共承担12项,居全国高校第一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