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工作现状及其对策分析 ◆刘思岐 (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 【摘要】高校辅导员的主要工作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在日常生活中也要给予学生 帮助和指导。由于高校辅导员专业性差,没有形成职业体系,所以对这一职位定位不清,导致辅导员对于自己的工作任务认识不到位,因 此高校辅导员的工作现状并不乐观。面对这一系列的问题,我们今后需要做的是,让每位辅导员清楚明确自己的职责所在,把每项工作 分门别类的区分开,加快对辅导员专业化的提升。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 工作现状一对策分析 在辅导员的工作中,大部分都是凭借着自己的经验积累来展开工作, 、高校辅导员的任务 高校辅导员的主要工作是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行为进行管理,辅导员 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等各育全面发展的高校大学生的重要任务。根据 研究学生臼常生活的规律,来更好地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上的问题, 努力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大学生本身的思想就具有多样性和变化 性。这也就决定了大学生的思想教育是一项极其复杂。周期较长的工作,而 辅导员在思想教育这项工作中就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辅导员是充分贯 彻党的教育方针,把大学生培养成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的直接工作 者。还要为学生提供专业的辅导咨询服务,其中包括就业方面的服务,学 业、学位方面的咨询,当学生在生活中迷茫的时候,辅导员要及时帮助学生 根据现实和自己的真实想法。确定好发展的道路。避免误入歧途。综上所 述,辅导员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对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在我国高等教育中 有稳固的地位,是青年学生学会做人、做事重要因素。 二、高校辅导员的工作现状 目前,我国高校辅导员的工作状况不容乐观,产生的问题主要有以下 几点: (一)工作任务多 学校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地方,遵循一切为学生服务的原则,辅导员就 是为学生的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负责的。辅导员的数量有限、时间有限, 如果用大量的时间来为学生处理这些繁琐的事物,肯定就会没有精力来对 学生的思想教育进行加强管理。目前,许多高校都对辅导员的工作职责认 识不清楚,认为辅导员主要是处理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所以 造成辅导员对学生的日常小事管理过细,而没有时间去研究思想政治教育 的方式方法。从而忽略学生的想想道德教育。 (二)职业认同感低 由于辅导员这个工作工资待遇低、福利少、相对于学校的学科教师不 被学生重视,发展空间小,前景不明确,导致辅导员的工作动力下降,缺乏 工作激情。其中不乏出现在工作中敷衍的情况。美国的行为学家曾提出一 个著名的理论:人们关心他所做的工作量与报酬量是否合理,比较的结果 将直接影响着今后工作的积极性。在辅导员的工作中,需要处理大量的工 作事务,虽然辅导员有上下班的规章制度,但是学生是一个趋于不断变化 的个体,遇到突发事件时无论时间地点辅导员必须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由 于过大的工作量使得辅导员必须投入大量的时间,但是报酬量却远远低于 付出同样劳动量的人,长此以往,就会使辅导员的工作热情减少,责任感也 会随之降低,对学生也疏于管理,逐渐恶性循环。 (三)专业素养低 真正从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辅导员数量过少,在招聘辅导员的时候 没有规定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毕业生来担任辅导员,一般情况下,并不限 制专业,所以这样的辅导员不会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方面做出专业有效的培 养。通过对各大高校的调查研究发现,辅导员的平均年龄在31岁,有相当 一部分辅导员的年龄在25岁左右,这就决定了现在的辅导员缺乏管理学 生的经验。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的思想越来越复杂,学生的管理工作 难度越来越大,但由于我国各高校辅导员队伍年轻化、专业技能低、政治水 平不高,很难积极有效地开展工作,使得工作效率也大大降低。 三、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对策 面对辅导员工作现状产生的问题,我们要积极思考,并在辅导员下一 步的工作中进行改正和提高。 (一)加强辅导员的专业化建设 对专业理论知识的需求量很少,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不利于辅导员对自 己工作职责的认识,不利于辅导员自身知识水平的提高。辅导员应该有的 是具备专业性技能,专业性知识,专业性素质。在招聘辅导员的制度上就 应该限制专业,在处理学生琐碎事情上给辅导员减轻负担,使辅导员获得 足够的时间加强自身专业知识的学习,特别是年轻辅导员。严格要求辅导 员的品行作风,言行举止,因为他们的一切举动都会成为学生思想道德学 习的规范,这样做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增强辅导员的归属感 美国的人文主义学家马斯洛在人的需求理论中提到。归属和爰的需要 是人的缺失性需要,只有满足了这些需要,才能使人的紧张感消失。归属 感实际上是指自己感觉属于某一组织和群体。辅导员在工作中就属于某 个学校,当自己真正感觉自己属于这个学校,真正融入到学校这个大家庭 中,会发现自己的行为与学校的发展是紧密联系的。但是,如果缺乏归属 感,就会认为自己从事的工作缺乏吸引力,自己做起事情来责任感也会下 降,从而影响着工作效率的降低。因此,归属感和工作效率之间密不可分, 存在着一种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关系。在辅导员今后的工作中,要加强 自己的归属感。 (三)选择正确的工作方法 辅导员不仅要处理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问题,更要注意处理问题的方 法。与学生谈心是常用的处理问题的方法,在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学业 问题、宿舍问题上都可以用这种方法和学生进行交流。面对学生中普遍存 在的问题,一定不能严厉死板说教,这样做不仅不会对学生问题的解决有 帮助,还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要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说起。与学生建 立朋友的关系,帮助学生走出困惑。然而面对一些顽固的问题,如学生宿 舍的卫生问题,只进行简单的批评教育,是不能解决任何问题的,可以组织 男女学生互相检查宿舍,利用学生的自尊心改正不良习惯。 综上所述,由于高校辅导员在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以及对构建和谐校园的密切联系,我们要对辅导员队伍的建设采取积极有 效的措施,提高整体素质,改善工作现状,促使辅导员工作高效、科学、可持 续地发展,使辅导员成为学生真正意义上的良师益友。 参考文献: [1]王舒.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J].三江学院学报,2011,(6). [2]方继志.浅谈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标准[J].世纪桥, 2011,(22). [3]尹建伟.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工作机制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 2012,(9). [4]晏苹.中美高校辅导员工作比较——浅论我国辅导员制度的发展 方向[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04). [5]马赫,李雷,詹晓雪.浅谈高校辅导员对新生的思想教育工作[J]. 今日科苑,2009,(22). [6]漆小萍,王燕芳.高校辅导员的三大工作任务[J].思想教育研究, 2009,(11). [7]尚靖君.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fq.题的现状-9对策[J].吉林广播电 视大学学报,2008,(O4). [8]华秀梅.高校辅导员职业素质期待、现状及培养对策[J].高校辅导 员。2011.(O1). 09/2013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