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共 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 1、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停止作业或者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 A:有权
B:特殊情况下可以 C:无权
D:经批准后可以
E:相对密度(空气=1)为1.19
2、__是通过在煤体中打小直径(42~50mm)钻孔,根据排出的煤粉量及其变化规律以及钻孔过程中的动力现象鉴别冲击危险的一种方法,目前在我国应用较普遍。 A.钻屑法 B.打孔法 C.声发射法 D.综合指数法
3、设置固定的栅栏是__安全装置。 A.控制 B.自动 C.连锁 D.隔离 4、对违反《消防法》规定的消防安全违法行为的行政处罚,其中责令停产停业,对经济和社会生活影响较大的,由公安消防机构报请裁决。 A:公安机关 B:立法机构
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D:当地人民政府
E:相对密度(空气=1)为1.19
5、金属的__是应用最普遍的指标。 A.强度 B.塑性 C.硬度 D.冷弯
6、在产品失效过程的各个阶段中,__的故障迅速上升。 A.早期故障期 B.偶发故障期 C.磨损故障期 D.维修故障期
7、煤气发生炉空气进口管道上必须设控制阀和__。 A.防爆阀 B.逆止阀
C.放散阀 D.隔断阀
8、工人操作岗位的主要辐射源是__。 A.红外线 B.紫外线 C.激光
D.无屏蔽的高频输出变压器
9、对违反《消防法》规定的消防安全违法行为给予拘留的行政处罚,由裁决。 A:公安消防机构
B:公安机关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 C:人民法院
D:公安消防机关报请当地人民政府依法 E:相对密度(空气=1)为1.19
10、当某些因素无法采用定量指标进行报警时,可采用__。 A.综合预警 B.安全预警
C.生产系统预警 D.因素预警
11、根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因生产安全事故受到损害的从业人员,关于享有工伤保险和提起民事赔偿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能依法享有工伤社会保险补偿
B:只能依照有关民事法律的规定向本单位提出赔偿
C:除依法享有社会工伤保险外,可以依照有关民事法律的规定向本单位提出赔偿
D:依法享有工伤社会保险,但应当首先向本单位提出民事赔偿 E:相对密度(空气=1)为1.19
12、在视觉损伤中,直视高亮度光源,会引起。 A:白内障
B:黄斑烧伤,有可能造成无法恢复的视力减退 C:各种眼的折光缺陷或提早形成老花 D:视觉机能的降低
E:立即转移账户上的资金
13、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负责危险化学品的毒性鉴定的部门是。
A:国务院质检部门
B:国务院经济贸易综合管理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经济贸易管理部门
C: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D: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E:相对密度(空气=1)为1.19 14、我国安全生产管理的方针是。 A:安全生产、效率第一 B:以人为本、安全第一 C: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D:安全第一、公正高效
E:相对密度(空气=1)为1.19 15、设备的偶发故障期处于__。 A.新设备运转初期 B.正常运转期 C.设备运转后期
D.大修后投入使用初期
16、航空公司对航空安全的主要职责不包括。 A:制定本企业的安全目标
B:提供与目标相一致的全部资源
C:执行事故调查、分析和事故预防监督活动 D:招募和训练人员
E:立即转移账户上的资金 17、在有害物质发源地点不固定,或有害物质的扩散不能控制在车间内一定范围的工作场所,宜采用__的方法控制有害物质积累。 A.自然通风 B.局部送风 C.局部排风 D.全面通风
18、__就是将惰性气体或其他惰性物质送人拟处理区,抑制煤炭自燃的技术,主要包括黄泥灌浆、粉煤灰、阻化剂及阻化泥浆和惰气等。 A.惰化技术 B.堵漏技术 C.拟处理技术 D.防自燃技术
19、故障率(失效率)的常用单位是__。 A.R( B.F( C.(1/106 D.Ns(
20、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遵守本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__制度,完善安全生产条件,确保安全生产。 A.保障 B.责任 C.管理 D.检查
21、依据《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事件发生后,履行统一领导职责的人民政府不可以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是
A:要求生产、供应生活必需品的企业组织生产,保证供应 B:要求提供医疗、交通等公共服务的组织提供相应的服务 C:向有关单位收取全部应急救援费用
D:向个人征用应急救援设备、设施、场地、交通工具 E:相对密度(空气=1)为1.19
22、×年×月×日,某市某化塑制品厂发生火灾,整个厂房被烧毁,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127.6万元。当日8时上班后,工人孙某某在该化塑制品厂压球车间门口西侧用电焊焊接压模。焊接现场的周围除一条3 m宽的通道外,堆满了袋装成品浮球及废料,还有数个装丙酮、乙烷的铁桶。8时20分左右,拌料员谷某某要在孙某某作业处西侧约1.5 m左右的地方,从铁桶中抽取丙酮,即告诉孙某某要先停止电焊,孙某某同意后便离开作业处。谷某某用塑料管从铁桶中向塑料桶中抽取丙酮,由于操作不当将丙酮洒在水泥地面上,谷某某没有采取任何措施就离开了现场。孙某某回到作业处,没有检查也没有采取任何防护继续电焊。在焊接约3 cm长的一段接缝时,电焊溅起的火花将洒在地上的丙酮点燃。孙某某见起火用正在焊接的方模去压地上的火苗,但火苗仍然四溅。孙某某与另一名工人先后取来3只灭火器,均未启动。火借风势迅速蔓延,整个厂区被大火吞噬。直到11时,大火才被扑灭。事故发生后,某市环翠区人民检察院受理了此案,这起火灾事故是由于违章堆放危险品,遇明火而引起的,谷某某等4人对此负有责任。经现场勘察和调查认定,谷某某、孙某某在生产过程中,违反规章制度,导致发生特大火灾,造成集体财产遭受严重损失,他们的行为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14条的规定,构成重大责任事故罪。厂领导孙某某和厂长刘某某身为企业管理人员,不认真履行职责,对厂内事故隐患熟视无睹,对工人的违章作业放任自流,以致由于操作工人在事故隐患区域作业而发生特大火灾,他们的行为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87条的规定,构成玩忽职守罪。按照《火灾统计管理规定》的规定,这起事故构成火灾。 A:一般 B:重大 C:特大
D:特别重大 E:特级
23、《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A: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负责人 B:主要负责人
C: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D: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E:相对密度(空气=1)为1.19 24、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的条件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事项,对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应当依法承担__。 A.赔偿责任 B.刑事责任 C.民事责任 D.法律责任 25、《安全生产法》中规定国务院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依照本法,对全国安全生产工作实施____ A:监察管理 B:综合治理 C:统一管理
D:综合监督管理
二、多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
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 1、__是用来分析普通设备故障或过程波动(称为初始事件)导致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A.事件树分析 B.故障树
C.事故树分析 D.故障假设分析
2、企业风险抵押金存储的要求是。
A:为处理本企业生产安全事故而直接发生的抢险、救灾费用支出
B:由企业事先按时足额存储,企业不得因变更企业法定代表人或合伙人、停产整顿等情况迟(缓)存、少存或不存风险抵押金,也不得以任何形式向职工摊派风险抵押金
C:存储数额由省、市、县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及同级财政部门核定下达 D:实行专户管理
E:为处理本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善后事宜而直接发生的费用支出 3、是人们在长期生产实践过程中逐渐摸索创立起来的一门科学。 A.劳动 B.生产 C.安全 D.标准
4、下列选项中,属于煤矿企业及其从业人员的违法行为是。 A:无证照非法生产的
B:未依法对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和报告的 C:拒不执行有关执法指令的 D:不履行日常监管监察职责的
E:未依法对停产整顿或者关闭的煤矿进行公告的
5、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的规定,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有关部门逐级上报事故情况的同时,应当报告。 A:上一级人民政府 B:国务院
C:本级人民政府 D:省级人民政府
E:相对密度(空气=1)为1.19
6、《安全生产法》规定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形式,包括__。 A.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
B.宪法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 C.司法责任和民事责任
D.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
7、工业毒性危险化学品容易对人体产生危害,其中,能引起尘肺病的物质有。 A:石英晶体 B:石棉 C:煤粉 D:滑石粉 E:石灰粉
8、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和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和设备,并__。 A.实施监督
B.制定安全责任制 C.定期组织演练 D.进行培训
9、应急管理是对重大事故的全过程管理,贯穿于事故发生前、中、后的各个过程,充分体现了__的应急思想。 A.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B.安全第一、常抓不懈 C.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D.预防为主、常抓不懈
10、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下列企业中,必须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的企业包括。 A:从业人员100人的矿山企业 B:从业人员100人的机械制造企业 C:从业人员100人的纺织企业
D:从业人员100人的危险物品生产、经营、储存企业 E:从业人员100人的建筑施工企业 11、《职业病防治法》规定,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A:警示说明 B:公告栏 C:警示区域 D:警示标识
E:相对密度(空气=1)为1.19
12、以下有关动火分析的说法错误的是__。 A.取样时间与动火作业时间不得超过30min
B.取样要有代表性,特殊动火的分析样品应保留到分析结束
C.动火分析时,若有两种以上的混合可燃气体,应以爆炸下限者为准
D.进入设备内动火,有毒有害气体含量不得超过《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中规定的最高允许
13、依据《矿山安全法》的规定,矿山企业工会在生产过程中发现危及职工生命安全的情况时,有权__。
A.建议组织职工撤离危险现场 B.要求立即停止作业 C.提出解决的建议 D.要求职工继续作业
14、《安全生产法》明确赋予从业人员的权利有__。 A.知情权 B.赔偿请求权 C.检举权
D.安全保障权
E.指挥权
15、×日,某双苯厂硝基苯精馏塔发生爆炸,造成6人死亡,56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6 540万元,并引发× ×江水污染事件。国务院事故及事件调查组认定,× ×石化分公司双苯厂“× × ×”爆炸事故和× ×江水污染事件是一起特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和特别重大水污染责任事件。1.爆炸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硝基苯精制岗位外操人员违反操作规程,在停止粗硝基苯进料后,未关闭预热器蒸气阀门,导致预热器内物料气化;恢复硝基苯精制单元生产时,再次违反操作规程,先打开了预热器蒸汽阀门加热,后启动粗硝基苯进料泵进料,引起进入预热器的物料突沸并发生剧烈振动,使预热器及管线的法兰松动、密封失效,空气吸入系统,由于摩擦、静电等原因,导致硝基苯精馏塔发生爆炸,并引发其他装置、设施连续爆炸。2.爆炸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双苯厂对安全生产管理重视不够、对存在的安全隐患整改不力,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存在漏洞,劳动组织管理存在缺陷。3.污染事件的直接原因是:双苯厂没有事故状态下防止受污染的“清净下水”流入松花江的措施,爆炸事故发生后,未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泄漏出来的部分物料和循环水及抢救事故现场消防水与残余物料的混合物流入× ×江。4.污染事件的主要原因:一是××分公司及双苯厂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会引发××江水污染问题没有进行深入研究,有关应急预案有重大缺失。二是× ×市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对水污染估计不足,重视不够,未提出防控措施和要求。三是× ×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对环境保护工作重视不够,对××分公司环保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失察,对水污染估计不足,重视不够,未能及时督促采取措施。四是××市环保局没有及时向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建议采取措施。五是× ×省环保局对水污染问题重视不够,没有按照有关规定全面、准确地报告水污染程度。六是环保总局在事件初期对可能产生的严重后果估计不足,重视不够,没有及时提出妥善处置意见。除运输工具加油站、加气站外,危险化学品的生产装置和储存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储存设施,与下列场所、区域的距离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或者国家有关规定。
A:居民区、商业中心、公园等人口密集区域 B:学校、医院、影剧院、体育场(馆)等公共设施 C:供水水源、水厂及水源保护区
D:河流、湖泊、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 E:牧场、养殖场、野生动物园 16、×年×月×日×时×分,× ×省× ×市地铁× ×线× ×站工段施工工地(露天开挖作业)发生地面塌陷事故,造成长约100 m、宽约50 m的正在施工区域塌陷,施工现场西侧路基下陷达6 m左右,将施工挡土墙全部推垮,自来水管、排污管断裂,大量污水涌出,同时东侧河水及淤泥向施工塌陷地点溃泻,导致施工塌陷区域逐渐被泥水淹没。事故造成在此处行驶的11辆汽车下沉陷落(车上人员2人轻伤,其余人员安全脱险),施工人员17人死亡、4人失踪。经抢险人员全力搜救,未发现生还人员。据初步调查,× ×省× ×市地铁× ×线× ×站工段建设单位为× ×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设计单位为× ×设计研究总院,施工单位为× ×股份有限公司××局,监理单位为× ×工程项目监理咨询有限公司。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的规定,事故调查组的职责包括。 A:查明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人员伤亡情况及直接经济损失 B:认定事故的性质和事故责任 C: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
D:总结事故教训,提出防范和整改措施 E:检查事故单位整改落实情况
17、《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导则》(ILO--OSH 2001)提出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模式包括方针、组织、计划与实施、__、改进措施五大要素。 A.鉴定 B.评价 C.总结 D.处罚
18、可靠性预计是根据零部件的可靠性数据来估算产品的可靠性指标、。下列关于系统可靠性预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__。 A.串联系统的单元数与可靠性无关 B.并联系统的单元数与可靠性无关
C.串联系统的单元数越多,则系统的可靠性越高 D.串联系统的单元数越多,则系统的可靠性越低
19、《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有违反本法规定的行为,分别给予,或者提请有关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给予责令停建、关闭的行政处罚。 A:管制
B:责令停止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 C:1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的罚款 D:责令限期改正 E:警告
20、在规定条件下,不用任何辅助引燃能源而达到引燃的最低温度,被称为__。 A.闪点 B.燃点 C.自燃点 D.阴点
21、生产经营单位建立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具体应满足的要求有。 A:与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制度协调一致
B:必须符合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政策、方针的要求
C:应有配套的监督、检查等制度,以保证安全生产责任制得到真正落实 D:有专门的人员与机构制定和落实,并应适时修订
E:要根据本单位、部门、班组、岗位的实际情况制定,既明确、具体,又具有可操作性,防止形式主义
22、依据《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技术引进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单位在阶段应向卫生行政部门提交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 A:可行性论证 B:设计 C:施工
D:竣工验收
E:相对密度(空气=1)为1.19
23、×年×月×日16时48分,某县城关镇西街居民陈某家发生火药爆炸事故,共有1500kg制鞭炮用药物爆炸,冲击波波及300m,造成27人死亡,轻重伤18人。爆炸波及73户,严重损坏房屋141间,损坏各种家具、家用电器200多件,直接经济损失18.7万元。该县外贸中转站电工陈某(停薪留职),县十五里店乡
外贸经营处退休干部何某、十五里店乡冯湾村村民李某等3人,在没有任何申请、未经公安部门许可、工商部门注册、税务部门登记、乡镇企业主管部门和镇政府批准的情况下,非法生产烟花爆竹。村民李某将430 kg制药原料铝镁合金粉(强还原剂)、高氯酸钾(强氧化剂)等称量好后,叫工人混合,筛在原存湿药地面上。因地面湿,外面雪后空气湿度大,药物吸湿性强,镁、铝合金粉遇水产生氢气,使混合药物内部升温,产生化学反应燃烧爆炸。事故原因分析如下:1.违反烟花爆竹生产管理规定,把工厂建在居民稠密区,非法生产。2.生产技术负责人根本不懂药物性能和安全操作技术,只是凭所谓“广告”去学了2h的制鞭炮技术。3.严重违反爆炸物品存放规定,干药、湿药、成品、半成品超量、混存,超量百倍配制药物,并且房屋结构不符合安全规定,生产工序紧密相连。4.没有防火防爆设施。《安全生产法》第二十一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A: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 B:具备危急情况下的救护能力 C: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 D: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E:熟悉有关的安全操作规程
24、依据《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对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擅自进行生产的企业,政府有关部门可以实施的行政处罚有。 A:警告
B:责令停止生产 C:没收违法所得
D: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 E: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
25、依据《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建设项目在竣工验收前,__应当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A.建设单位
B.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C.卫生行政主管部门 D.劳动行政主管部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