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价值及改革新路径赵志恒(桂林旅游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桂林541006)摘要:实践教学改革在高校思政“金课”建设过程中具有多维价值,它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有助于思政课的创
新性建设,有助于增强教师的挑战能力。积极探索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四大平台、三大链接实现方式和五大保障体系新路径,
努力提高思政课实践教学质量,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思政“金课”,着力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 接班人。关键词:金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719(2020)3-0045-06作者简介:赵志恒(1985-),女,山东荷泽人,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收稿日期:2019-11-08修稿日期=2020-01-06**总书记在2019年3月18日全国思政课 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
的育人功能,实践教学是思政课教学不可缺少的重 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有助 于推动思政课的创新性建设、有助于增强思政课教
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
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思想政治理论 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它承载着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重要使命,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
师的教学能力和挑战性能力,对打造思政“金课”、落
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具有重要价值。(一)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创新能力和 解决复杂问题能力思政“金课”的“高阶性”就是培养学生深入掌握
班人的'精品牌'”山。建好思政“金课”就要坚持理 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用科学理论培养人,重视思政 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
马克思主义真理性知识,熟练应用唯物辩证的科学 思维方法,自主建构系统化认知体系,具备发现疑
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中共中央宣传 难、知识反思、创新求解、探究批判和解决复杂问题 的高阶思维、综合能力及挑战能力。第一,思政课实 践教学孕育高阶思维的生成过程。高阶思维是一种
部、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
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明确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 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要建立和完善
复杂的高级心智活动和较高层次的认知能力,它是 在“提出疑问一探究批判一解决问题一意义反思一 价值评价一情感选择一自觉践行”的实践链中形成
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因 此,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下文称为思政课)打造 成为立德铸魂的第一“金课”,离不开实践教学的改
的,高阶思维的创造和培养也离不开教师有意识的 行为活动。思政课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
革创新。一、以“金课”标准分析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
中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强调以学生为
革的多维价值主体,回归学生的生活实际与现实关切,使学生在实 践中多视角、多层面、全方位和立体化地理解原理知
2018年6月教育部陈宝生部长首次提出“金
课”一词,8月“金课”被首次写入教育部印发的《关 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
识,将马克思主义的概念、理论、观点、方法从书本上
的理性抽象到现实中的感性具体再到思维中的理性 具体,进而转化为内心认知、基本技能、道德素养、价
落实的通知》,11月高教司吴岩司长在十一届中国 大学教学论坛会议上明确提出了 “金课”的“两性一
值认同和行为习惯,将被动式的学习和思维方式转 化为主动学习、多向思维、发散思维和高阶思维的方
度”建设标准,即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高校思 式。第二,思政课实践教学为学生拓宽知识生成与 创新的空间,能够提升其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实
政课具有特殊的本质、鲜明的特点、不同于其他学科
45践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双向对象化活动,实践主体 是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承担者,是多层次、多类别
实践教学空间的开发者;实践客体是实践主体得以 现实存在的客观基础,直接规定和制约着主体的生 存和全部本质力量的生产以及再生产的过程。思政 课教师在实践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 实践教学的设计,为学生创设丰富的实践环境,充分 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让大学生在扎根中国
大地的实践活动中,了解国情、社情和民情,使学生 脱离个体感性生活经验的局限,还能够持续性锻造
和提升其社会适应能力、社会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 力和创新能力,增强为社会服务的责任意识和服务 能力。(二)有助于思政课的创新性建设、提高其教学 实效性思政“金课”的创新性特点,要求充分挖掘思政
教育的创新元素,课程建设的内容要体现出前沿性 和时代性,教学形式要体现出先进性和互动性,要着
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高
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的转换滞后,低阶性和陈旧 性现象直接影响着思政“金课”的建设质量。通过实 践教学能够增强思政课的科学性与实效性、感染力 和影响力、提升思政课的当代价值。第一,实践教学
是思政课程理论创新的动力源,它能够使其内容富
有前沿性和时代性。思政课不是脱离实际的纯粹逻
辑思辨的课程,而是具有强烈时代性和实践性的实
践课程,思政课教师积极关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伟大实践,才能确保思政课内容的创新和发展。习
**总书记指出:“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 动力源。只有聆听时代的声音,回应时代的呼唤,认 真研究解决重大而紧迫的问题,才能真正把握住历
史脉络、找到发展规律,推动理论创新。”当今世界正 面临百年来前所未有的大变局,今日中国已经开启 “强起来”的新时代,这些重大而紧迫的实践问题,客
观要求思政课教学与新时代新课题相结合、与改革
开放的鲜活事实相结合、与学生的新需求相结合,促 进课程体系革新、课程教材更新、课程内容创新,让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时俱进,永葆生机和活力。第二, 实践教学本身是一种开放式的教学形式,它具有先
进性和互动性的特点。传统的教学形式主张以灌输
式为主,以理论教学为主,以教师为中心,缺乏师生 间的良性互动,扼杀了学生本能的创造性精神。思 政课实践教学倡导以学生为本,鼓励学生自主地参
与实践全过程,坚持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相统一的
原则,能够实现理论灌输式的教学形式向形象化、生 动化、个体化、参与式的教学形式转变,激发学生的
求知欲和进取精神;能够强化师生间在实践过程中
的双向互动交流,教师做好实践教学目标和内容的 46顶层设计,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深入探究社会现实问 题,从而优化学生的创新思维结构,完善学生的创新
思维模式,培养学生独立解决社会复杂问题的创造
性能力,培养学生的健康的人格品质、宽广的国家情
怀、正确的价值观念,真正实现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 面发展的统一。(三)有助于增强思政课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挑战 性能力思政“金课”的挑战度要求任课教师在遵循思想
政治教育规律的基础上,合理提升学业挑战度、增加
课程难度、提升理论深度、拓展课程宽度,切实提高
课程教学质量。开展实践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 程,思政课教师作为引导者、组织者和实施者,把“水 课”变成有难度、有深度、有挑战度的“金课”,不仅要
有改革创新的勇气,还要有直面困难、攀登高峰的毅
力和应对挑战的能力。实践教学的高标准严要求, 是教师练就过硬本领的“练兵场覽 第一,实践教学 有助于夯实思政课教师的专业素养。实现理论教学
与实践教学的内在融通,客观上要求教师必须具备
坚定的政治专业信仰、坚实的学科基础知识、前沿性 的专业理论知识、广泛的社会生活知识、扎实的教育 学和心理学知识。教师通过实践教学能够坚定“四
个自信”的政治素养、坚定心系国家和民族的情怀素 养、坚持守正创新的思维素养、提升视野宽广的知识
素养、培养表里如一的自律素养和身正为范的人格 素养。第二,实践教学为思政课教师搭建教学能力
提升的平台。教师通过走出“书斋”,融入真实的教 学场域去感受丰富的教学场景与鲜活的教学实际。
一方面,对现实问题进行理性思考,用理论知识解释 现实问题,提升自身的理论解释力和说服力;另一方
面,突破从概念到概念、理论到理论的狭隘界限,在 组织实践、深入实践、指导实践和反思实践的过程 中,不断完善自身知识结构、拓展理论视野、提升理
论创新能力和教学实践能力。同时,教师通过整合 实践教学资源、规划实践教学方案、运用多样化的实
践教学方式,从而提高其政治把握能力、实践育人能 力、组织协调能力、过程管理能力、和谐师生关系构 建能力、心理调适能力和处理较大难度问题的挑战
能力。只有具备挑战意识和挑战能力的思政课教 师,才能挖掘思政课创新的深度,营造学生全面、持
续、健康和终身发展的优越环境,把知识教育提升到 生命教育,唤醒学生的生命力,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
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第一粒扣子。二、“金课\"标准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新
路径教育部提出到2022年将推动2万门“金课”建
设,并提出了建设五大“金课”的目标,社会实践“金
课”是五大“金课”之一,依托思 政类“金课”展开。 2019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
《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
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坚持开门办思政课,推动思政 课实践教学与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结
合,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鼓励党政机关、 企事业单位等就近与高校对接,挂牌建立思政课实
践教学基地,完善思政课实践教学机制。这从国家 层面充分强调了实践教学改革是推动思政“金课”建 设的重要动力。高校要把思政课打造成为具有鲜明
特色、学生真心喜爱、受益终身的“金课”,就要改变 以往“重视专业课、轻视公共课”“重视理论教学、轻 视实践教学”的现象。由于思政课实践教学长期受 到专业实践的隐性冲击与“合理”挤压,被普遍弱化、
虚化、泛化和简化。思政课实践教学所面临的这些
困境,已经成为思政“金课”建设的瓶颈,思政教育工 作者应积极探索摆脱其困境的路径,勾画思政“金 课”建设的线路图,全面发力于对实践教学平台、实 现方式和保障体系等方面的改革,努力打造具有中 国特色的思政“金课”,把学生培养成为担当民族复
兴大人的时代新人,培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 者和合格接班人。(一)优化“四大”实践支撑平台,全方位拓宽实 践教学的发展空间优质的实践教学平台是新时代高校创新人才培 养的基础,高校应着力搭建课堂内实践、校园实践、 社会实践、网络实践四大支撑平台,形成多层次、全
方位、立体化的联动运转的有机整体,群策群力地促 进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旨在培养大
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1•课堂实践教学。课堂实践教学是思政课实践
教学体系中最基础和最重要的实践形式,它在全面
有效地发挥实践教学的作用中,在实现思政课实践
教学的任务和目标中,都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优势。 课堂实践教学是教师在课堂上尊重学生的主体地 位,调动学生运用思政课基本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 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教学实践活动。课堂实践教学不
同于理论灌输式教学,它改变了以往模仿和记忆式 的学习特点,将社会热点、焦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的现实问题,改革开放中呈现出的新问题和学生
思想生活实际问题融入教学环节,让学生在参与课 堂、互动交流和演讲练习中获得思政课基本理论知 识,在教学活动中建立了以师生平等为基础的民主、
理解和沟通的新型师生关系。思政课课堂实践教学 可根据讲授内容灵活安排实践活动形式,可以采用
观看视频、组织讨论、开展辩论、专题教学、专题演讲
等形式来完成教学任务。例如讲授“基础”课第五章 第三节第三目“职业道德”,可以根据学生所学专业,
创设意向职业中面临的疑难情景,课前找学生录制 成视频播放或在课堂上表演,尽量营造身临其境的 情感体验,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反思解决预设的疑难
问题,这样既深化了教学内容,又使学生对意向职业 的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形成自觉意识,对职业活动 进行正确的道德评价与调控。再如讲授“原理”课第
六章第三节第三目“社会主义在实践探索中开拓前 进”,教师在课堂上作抛砖引玉的专题讲解,设置问
题“如何判断一条道路是正确的路”,引导学生联系
当今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现实,展 开分组讨论,帮助学生理解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
苏联共产党走上了改旗易帜的邪路,实践探索中遭 遇曲折并不会改变社会主义的前进趋势,要在两种
社会制度的交锋中,坚定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心。总 之,思政课课堂实践教学信息量大、内容新颖、针对
性强、学生参与面广,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挖
掘学生的思维潜能,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质疑能 力、创新能力,从而提高了思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2.校园实践教学。校园实践是课堂实践的延伸
和拓展,是以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是 一种融知识性、学术性、趣味性和团体性为一体的实
践活动,涉及内容广泛,运用形式多样,它对于大学
生的灵魂塑造,价值观、道德观、人文精神和行为方 式的养成都会产生较深刻的影响。思政课校园实践
教学可根据思政课教学计划的要求,结合本校的实 际,充分利用学校的一切资源,选择有利于培养学生 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的校园
实践内容,恰当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载体,让校园实 践成为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特长的高效平台。
第一,有计划地聘请校外知名专家、成功人士和有成 就的校友来校给学生作有关拓宽知识视野、鼓励学
生立志成才的报告。第二,组织和引导学生开展读 书活动。如在全校开展“红色经典”名著阅读活动, 引导学生阅读《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毛泽东选集》
《长征》《抗战家书》《青春之歌》《红旗谱》等,通过阅 读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理论素养,使大学生成为传承
革命精神,弘扬红色文化的使者。第三,组织开展好
校园文化活动。如在科技文化节活动、红五月系列 活动、学校文明创建活动、和谐校园建设活动、勤工 助学活动、重大纪念日活动等实践活动中都要有计
划地融入思政课教育的内容。第四,做好“红船精神
进校园”的活动。把校外专家请进来给师生作有关 红船精神的报告,让红色文化引领高校教育事业的
创新和发展,用红船精神激励师生爱党和爱国热情。
同时,在校内要创建学生思政素质拓展实验平台、模 拟实验室、舆情信息和处理数据实验室等,要坚持用
好校园实践教学平台,大力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主旋律,让大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校园实践活动中得
47到感悟和提高,深化课堂理论学习的成效,提升学生 的思想政治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3•社会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是对课堂实践和校
园实践的升华和检验,它是有效利用校外资源,让学
生以走向社会、接触社会、认识社会的方式参与各式 各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提升学生认识和解决社会现 实问题的实际能力。思政课的实践教学不同于一般
意义上的实践活动,思政课所开展的实践活动必须 服从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
定目标。各高校思政课要根据自身条件和周边区域
的优势,在优化整合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地方社会资 源,建立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从而实现社会实践阵
地化。要着力打通“校校共建、校企共建、校地共建” 和“学校与海外共建”四大实践教学渠道,使校外资 源获得最大化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满足思政课实践
教学需要的丰富资源。在建设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 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地方红色资源和人文资源,在革 命老区、重大战役区和党史陈列馆等建立红色教育
实践教学基地;要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在国 营、集体、私营企业等改革的先进单位以及公检法 部门,建立一批具有特色的思政教育实践教学基地。 有组织地带领学生到红色基地及革命遗址、历史纪
念馆和博物馆参观学习;带领学生到企事业单位进 行专题调研和社会调査;组织学生积极参加保护环
境、援助社区和公益劳动等志愿实践活动,到新农 村、城镇社区和改革成就突出的企事业单位进行劳 动体验等,让大学生亲身感受社会的进步、国家的繁 荣与时代的挑战,激发他们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 感,锻炼和培养他们在实践中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4.网络实践教学。高校思政课依托网络平台开
展实践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网络实践教学
平台的使用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可以优化实践 教学过程,可以增强师生间的互动交流。网络实践 教学平台具有多角色访问、资源共享、质量监控、成
果展示、师生互动等多种功能,尤其是它能使思政课 实践教学信息的传递更集中、更丰富和更迅速。教
师要借助于互联网强大的传输功能和资源整合优 势,把互联网技术融人思政课实践教学过程中,用网 络技术拓宽实践教学领域、完善实践教学结构、丰富
实践教学内容和形式。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
组织学生通过在线观影、在线阅读、网上研讨等教学 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微信、飞信、微 博、电子邮箱和QQ群等多种形式与学生进行交流;
教师要引导学生对于网络热词、网络直播、网络事 件、网络道德、互联网立法等问题进行唯物辩证地分 析,组建学生网络问题分析小组,对于社会热点问
题、焦点问题进行在线群研讨,培育学生正确的网络 道德观、网络法治观和网络文明观。学校要运用网
48络平台积极探索思政课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要高 度重视示范性思想理论教育资源网站建设,加强网 络资源资料的制作和团队建设;加强网络课程的模
块化建设,依托网络把思政课实践课程分为“社会调
査模块、社会服务模块、参观考察模块、知识竞赛模 块”等四部分,使实践教学目标任务更加明确,使学
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学
习兴趣和学习效率。(二)实现“三结合”实践方式,创新载体协调发 展合力推进**总书记在“3・18”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
会上,对于思政课改革创新明确提出了“八个统一” 的要求,为思政课改革标定航道。首次提出思政课
改革要做到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统一,这是对思政课 改革的基本要求。在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积极探索实践教学的多元链接实现方式,实 现思政课改革的和谐高效发展。1.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思政课的理论
教学和实践教学相辅相成、相互作用,成为培养新时
代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思政课教师要尽力做好二 者的功能互补、协调互动工作。第一,思政课不能只
重视理论教学而忽视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对理论 教学质量的检验、深化和升华,通过实践教学可以增
强思政课教学的现实感、吸引力和教育功能,可以深 化教师对思政课内容的理解和讲解,有利于学生对 思政课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消化、吸收和运用,有
利于提高学生观察社会、分析社会、认识社会和服务 于社会的能力。第二,思政课强调实践教学也不能
忽视理论教学。理论教学为实践教学标定方向,它 是实践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前提和先导。学生不掌 握系统的理论知识去参加实践,对于实践的理解是
肤浅的,实践的行动会带有盲目性。思政课教学需
要在课程体系、讲授体系等方面进一步完善化和系
统化,对学生进行完整、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 育。要根据思政课理论教学的要求,设定实践教学 的目标和内容,选择相应的实践教学形式,不能脱离
理论教学而另起炉灶。第三,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融合在一起。在理论教学
中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既要用思政课的基本原理 来阐释实践,又要用现实社会和生活中的典型事例
去验证理论的正确性,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
交融,克服理论与实践两张皮的现象。让思政课接 地气、入人心,增强其针对性和亲和力°2. 思政课实践教学与专业实践教学有机结合。
思政课实践与专业课实践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但 可以在实践育人理念、育人目标、育人形式、育人方
法等方面,积极探索二者的最佳结合点。依托专业 实践渗透思政课实践教学,找准与专业实践的有效
生长点,充分挖掘各类专业实践课程的思政教育资 源。思政课实践教学要根据专业实践的性质和进 度,在不同场合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实践教学形 式,并渗透于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目的,把思政课实践 教学的具体要求融入各类专业课程实践教学大纲的
制定和各个实践环节之中,无论是在自然科学的技 术试验、科学实验和工艺革新实验中,还是在哲学社 会科学的实地社会考察和学术研讨过程中都要贯穿
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培养学生深刻揭示事物本质 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在专业实践教学的考核体
系中,要合理设置思政课教育方面的考核评价指标, 实现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双重考核;思政课
要充分利用专业课程实践教学基地资源,与专业课 程采用资源共享、合作共建的方式,探索和建立一批 具有特色的融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为一体的实践教
学基地。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 学要紧紧围绕法律专业的实践教学开展活动,做到
道德教育与法律教育有效融合,使大学生活与法律 职业生涯规划相结合。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 操,就要学好和践行好国际法文件《开罗宣言》;培养
大学生的中华孝道理念,就要学好和践行好《老年人 权益保障法》;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恋爱观,就要学好
和践行好《婚姻法》。思政课与法律专业在公检法部 门共同建立实践基地,能使大学生在提高法律素养 的同时增强思想政治素质。思政课实践与专业课程
实践有机融合在一起,在实践育人方面二者交互作 用,这样既能发挥思政课在实践育人中潜移默化的
功能,也能充分发挥各类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作用, 从而形成全方位育人格局。3.集中实践与分散实践相结合。集中实践是学
校有计划地安排实践教学活动,统一选定实践教学
基地、选派优秀带队教师和指导教师,组织学生进行 校外参观、考察和调研等活动。分散实践是根据学
生专业、学生所处的地域、学生个人的时间和兴趣等 自由安排实践活动,运用所学的思政课原理联系实
际,对自己家乡或者其他地区的企事业单位进行考 察和调研。由于集中实践与分散实践所处的环境不
同,对于锻炼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的作用不同,对于 提高教学能力的作用不同,使集中实践与分散实践
二者具有明显的优势与不足。集中实践有利于学校 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有利于学校对学生在实践期
间的管理,能最大限度地保障实践效果,但集中实践
期间一切都由学校和教师统一安排,使学生处于被 动状态,不利于学生社交能力和自我管理能的培养。 分散实践由学生自行选择实践场所和确定实践内 容,有利于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就业能力,但是大
部分学生在联系实践单位时具有一定的难度,实践
教学质量得不到很好的保障,还往往存在学生交通 安全隐患。思政课实践教学将集中实践和分散实践 有机结合起来,在集中实践中穿插分散实践,二者并 重进行,扬长避短,优势互补,既丰富了实践教学的 形式、丰富了实践教学的内容,又能充分激发学生参 与实践的积极主动性,从而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三)建立健全“五大”保障体系,提升思政课实
践教学水平和育人质量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实施是一项任务艰巨和
系统性的工程,建立和完善相应的科学合理的保障 体系是确保思政课实践教学全方位开展的必要条 件。教育部强调中国“金课”建设,需要调动各方面
的积极性,为“金课”建设提供政策保障、组织保障、 机制保障、评价保障、经费保障。高校思政“金课”建 设,也要从提供“五大”保障着手,建立健全思政课实
践教学的保障机制。1•组织领导保障。高校思政课的改革及成效都
与学校党政领导对思政课程建设发展的决策有直接
关系。因此,各高校要破解思政课实践教学被弱化、
组织管理不到位这一大难题,就要首先成立学校思 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领导小组,该领导小组由负责全 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校级领导牵头,由宣传部、教务
处、科研处、财务处、学工部、团委、后勤处和思想政 治课教学部门负责人参加。该领导小组负责国家有 关政策的解读,制定思政课实践教学相关制度文件,
对于实践教学过程中所需用的人员、场地、仪器设 备、经费调拨等进行统筹规划,并进行科学管理和及
时监督,督促实践教学方案落实情况。各职能部门
要分工明确、各司其职、通力协作,教务部门负责将 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实施计划纳入全校的人才培养方
案和教学计划之中,对于实践教学课时、内容、技术
设备、基地等都要严格落实到位;教学质量评价监督 部门,要做好思政课实践教学质量的评价及监督工 作,将思政课实践教学效果纳入对教师工作和学生
学习的考评体系之中;科研处要为大学生科研立项 提供条件;财务处要为大学生实践教学开展准备充 足的经费;学工和团委部门要将大学生丰富多彩的 校园实践活动与思政课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后 勤处要为大学生的实践活动开展提供坚实的服务保
障。在学校党委行政的领导下,各职能部门紧密配 合、协调运作,形成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和全方位
育人的新格局。2.制度建设保障。实践教学的制度建设是开展
思政课实践教学工作的重要保障之一,它能使实践 教学有章可循、有规可守。第一,要科学制定思政课
实践教学的规划。思政课实践教学要坚持以学生为
本的原则,在尊重大学生成长规律和特点的基础上, 制定实践教学的发展规划。发展规划要与高校人才
培养目标相一致,要与大学生思想教育的目的相一
49致,要与大学生思想道德实践能力培养相一致,要与 思政课的教学目标相一致,起到对于思政课实践教
学的全面指导作用。第二,思政课实践教学课程建
设制度。把五门思政公共课程的实践教学内容进行 统筹整合,安排独立增设《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 学》一门课程进行讲授,32学时,2学分,分布在大一
的两个学期完成。思政课实践教学内容选择要与理 论教学相统一,要与学生学习生活实际相结合,要与 党的方针政策保持高度一致。第三,规范实践教学 管理制度。为了完成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任务,就要
统一制定教学大纲及实施方案,还可以自编实践课
教材;合理制定思政课实践教学计划、考试手册、教 学日志、情况总结、调查问卷、成绩评定、工作量计 算、成果鉴定等规章制度;要制定教师在实践教学过 程中的备课、授课、指导等制度,制定学生在参与实
践教学过程中选课、听课、参课、考试等制度,确保思
政课实践教学开展的有序性、规范性、可持续性和有 效性。3.师资队伍保障。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是实践
教学改革与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按照**总书
记提出的六个方面的要求,努力建设一支政治要强、 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 的又红又专的思政课教师队伍。第一,要提高思政
课专任教师队伍的素质。加强对思政课教师的思想 道德品质、理论教学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等综合素
质的培养,创造条件鼓励教师到国内外知名高校进 行学历深造、进修学习、访问学者、参加专题培训等。
要重点培养那些具有引领方向、示范行为、主导进程 能力的骨干教师,培养他们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 双向整合能力、制度执行力、组织感召力和人格感召
力。第二,扩大教师队伍的数量。目前高校思政课 教师的数量远远不能满足理论教学及实践教学的需
求,难以开展灵活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要严格按 照师生比不低于1 ! 350核定思政课专任教师的岗 位,逐步消除大班额授课的现象。同时,要积极整合
校内外师资资源,扩大思政课教师队伍,壮大师资力 量。在校内选聘一些职称高、学历高、教学经验丰 富、实践经验强的优秀教师,承担实践教学的指导工
作,积极探索思政课专任教师与辅导员、班主任及校 学团部门工作者协同运作模式;在校外聘任一批有
理论水平,又有实践经验的领导和专家,在基地指导
学生的实践。第三,采取激励政策稳定教师队伍。 高校要出台稳定思政课教师队伍的优惠政策,在物
质上和精神上给予鼓励和支持,对实践工作突出的 思政课教师实行奖励制度,并将实践教学成绩作为
教师评优评先、定编定岗和职称评定的重要参考条 件;要以高于其他专业引进人才的经济政策加大力
度引进思政课高层次人才,提高思政课教师队伍的 50质量,以保证实践教学改革深入持久的开展。4. 经费保障。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开展,必
须有充足的经费作保障。从国家层面上看,教育行 政部门要加大对于思政课实践教学经费的投入力 度,建立思政专项经费库,特别是边远地区、落后地
区要有差异地调拨实践教学经费,保证经费投人后 的实践教学均衡发展。从学校层面来看,各高校要
确保思政课实践教学经费的投入和使用。中宣部和
教育部强调,各高校应当根据全日制在校生总数,按 照本科院校每生每年不低于40元、专科院校每生每 年不低于30元的标准安排思政课专项经费,在此基
础上学校也可以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增加实践教学
经费,并且建立严格的经费审批、执行和验收制度, 在实践教学经费筹措方面要拓宽渠道,学校可以通 过与地方政府结合、与企事业单位结合等多渠道筹 措资金。从社会层面来看,大学的建设应该面向全
社会,社会各界协同育人形成全方位育人的大格局。 鼓励社会各界的富商要积极向高校投资,建立社会
思政课实践教学公益中心;建议旅游部门、教育部 门、财政部门、交通部门等,给予高校实践教学实行
优惠政策。在全社会营造勇于承担建设大学和培养
时代新人的社会责任氛围。5. 评价保障。制定出切合实际的实践教学评价
考核标准,是思政课实践教学顺利开展,并对实践的 各个环节进行有效评价的重要保障。根据思政理论 学科的特点和教育目标设计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第 一,要健全思政课实践教学评价主体队伍。各高校
应建立起学校、教师、学生、社会等四个方位的评价 主体体系,力求对思政课实践教学作出全面客观的
评价。第二,要明确界定评价的对象和内容。要对 组织领导及管理部门、指导实践的教师、参与实践的
学生,实践教学理念、教学条件、教学计划、教学目 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教学管理、教学过 程、教学效果等进行全面的评价。第三,运用科学的
评价方法。要紧紧围绕思想政治教育应达到的目标
设定评价指标、建立评价体系。选择运用知识评价
与价值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结论性评价相结 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个体评价与社会评
价相结合、鼓励性评价与惩罚性评价相结合、自我评
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方法,建立多元互 补的评价体系。第四,强化师生间的互评。教师对
于学生的评价,主要是看参与实践教学目的是否明 确、态度是否端正、是否具有较高的积极性和主动 性、参与实践教学活动的效果如何。学生对于教师
实践教学评价,主要是看教师制定实践教学的目标, 确立实践教学内容,组织实施实践教学状况,建立实 践教学运行机制、保障机制和反馈机制等是否科学(下转第113页)关系着学生未来的发展前途,当然学生作为成年人 也会考虑为自己或家庭减轻生活负担;二是学校自
[3] HOLDSWORTH D K. Choice Modeling New Zealand
High School Seniors' Preferences for University Educa
身特征是学校培养能力、管理水平及科学研究水平 的综合体现,而其最终聚集于学生素质与能力水平, 这些特征反过来就会极大地影响学生的就业前景和
tion [J]. Journal of Marketing for Higher Education, 2006,15(2):81-102.[4] JAMES R, WYN J, BALDWIN G, et al. Rural and Isolated Students and their Higher Education Choices: A Re —examination of Student Location, Socioeconomic Back
深造空间;三是由于研究生在择校时,特别是非本校 学生,缺乏对所选择学校深入的了解,他人的意见也
就会极大影响学生的选择。根据以上的分析,作为 学校首先应注重内涵式发展,根据社会需求或用人
ground, and Educational Advantage and Disadvantage[R], Canberra: Australian Market Basket Survey Gov
单位的反馈意见,及时修订培养方案,强化过程培 养,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其次,全面展示办学特色
ernment Printing Services, 1999.[5] DRIVER B L, KRUMPE E E, PARADICE W E J. An Evaluation of Models of Human Decision Making and
和人才培养优势,注重提升学校的声誉和美誉度,持
续推进特色学科或一流学科建设和导师的知名度, 提升学校的社会影响力,最终达到吸引优秀生源的
Their Implications for Predicting Leisure Choice Behavior
[R]. NSW: The Hunter Valley Research Foundation, 1990.目的;最后,学校应不断提高自身管理水平,优化内 部管理,提高师生的满意度,发挥教师、学生和校友
[6] GOLDSTEIN W M , HOGARTH R M. Research on
Judgment and Decision Making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7] MAGUIRE J, LAY R. Modeling the College Choice
的榜样、示范和宣传作用。本文在对研究生选择学 校的影响要素做探讨时,曾对个别学生做了比较深
入的访谈,其中涉及对所选择学校的满意度状况问 题,但样本量较少,特别没有针对学校的类型有针对
Process: Image and Decision[J]・ College and University,1981,56(2) : 123-139.性地进行大样本的调査,因此,这个问题还有待于在 未来的研究中进一步讨论。[8] COCCARI R L, JAVALGI R G. Analysis of Students'
参考文献:Needs in Selecting a College or University in a Changing Environment!!J]・ Journal o£ Marketing for Higher Education, 1995,6(2):27—40.[1] KALLIO R E. The College Choice Decision of Graduate Students[D]. Ann Arbor: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1993.E2]DONALDSON B, MCNICHOLAS C. Understanding the
[9] QURESHI S. College Accession Research: New Varia
bles in an Old Equation[Jl Journal of Professional Serv
Postgraduate Education Market for UK—based Students: A Review and Empirical Study[J]. International Journal
ices Marketing, 1995,12(2) : 163 —170.基金项目:西安工业大学研究生教学研究项目
of Nonprofit and Voluntary Sector Marketing, 2004, 9(4):346-360.(上接第50页)(XAGDYJ170103)o(责任编辑:赵映川)合理。特别是教师要及时向学生反馈评价的信息, 鼓励和表扬学生的长处,以便于发扬成绩,以利再 战。总之,只有建立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基金项目: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课程思
政'理念下应用型本科院校链条宕拓式思政教学改革研究与 实践\"(2018JGB356);广西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理论与实践
才能够有助于增强高校思政课的感染力和实效性, 培养高质量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研究项目\"协同育人视域下旅游院校思政课第二课堂教学探
索与实践研究\"(2016SZ012);桂林旅游学院教改项目“基于
创新能力培养的思政课'多维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W 谢首军,陈庆庆•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金课”的标准与类
型口]・中国大学教育,2019(2):42-46.(2018XJJGBO41)”(责任编辑:汪树民)11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