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久置氯水中含有:
2、工业上常用氯气与消石灰反应制得漂白粉,请写出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指出漂白粉的
有效成分是什么?起漂白作用的物质是什么?
3、漂白粉(或漂粉精)本身有漂白性吗?它的漂白原理是怎样的?
失效原因 : 4、往NaOH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后,再逐渐滴加氯水,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实验中酚酞褪色
的可能原因是什么?请你设计实验验证你的推测。
1.在下列反应里,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与质量之比不一致的是 ( ) A.Cl2 + H2O = HClO + HCl B.3NO2 + H2O = 2HNO3 + NO
C.SiO2 +3C 高温 SiC + 2CO↑ D.Si + O2
△ SiO2
2、下列关于氯气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氯气有毒,液氯无毒 B、铜在氯气中燃烧生成蓝色固体CuCl2 C、工业上将H2 、Cl2混合气光照来合成HCl D、氯气与烧碱溶液能反应生成盐和水 3.氯气可用来杀菌消毒,又可作漂白剂,其中起作用的是 ( )
A. Cl2 B.HClO C.HCl D. O2 4.下列物质能使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的是( )
①氯气 ②液氯 ③新制氯水 ④氯气的酒精溶液 ⑤盐酸 ⑥盐酸酸化的漂白粉溶液 A.①②③ B.①②③⑥ C.③⑥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氯气的性质活泼,它与氢气混合后立即发生爆炸
②实验室制取氯气时,为了防止环境污染,多余的氯气可以用氢氧化钙溶液吸收 ③新制氯水的氧化性强于久置氯水
④检验HCl气体中是否混有Cl2方法是将气体通入硝酸银溶液 ⑤除去HCl气体中的Cl2,可将气体通入饱和食盐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 D.③⑤
6、有关下列反应产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在Cl2中点燃铁丝,有FeCl2生成 B、将Cl2通入水中,有HCl生成 C、将Cl2通入KBr溶液中,有Br2生成 D、将Cl2通入NaOH溶液中,有NaClO生成 7、新制氯水与久置的氯水相比较,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 A、颜色相同 B、前者能使有色布条褪色
C、都含有H+ D、加AgNO3溶液都能生成白色沉淀
8.用氯气消毒的自来水配制下列溶液:①NaOH ②AgNO3 ③Na2CO3 ④KBr ⑤FeCl2时,会使配制
D.③④⑥
1
的溶液变质的是 ( )
A. 只有②④ B. 只有④⑤ D. 只有②④⑤ D. 全部
9、除去Cl2中混有的少量HCl气体,可将气体通入 ( ) A、苛性钠溶液 B、饱和NaHCO3 C、澄清石灰水 D、饱和NaCl溶液 10、“84”消毒液在日常生活被广泛使用,该消毒液无色、PH﹥7,对某些有色物质有漂白作用。你认为它可能的有效成分是 ( ) A、SO2 B、Na2CO3 C、KMnO4 D、NaClO
11.下列三个反应式中的X与Y分别为两种金属元素的代号,但Cl为氯的元素符号。 X+YCl2→XCl2+Y Cl2+2XCl2→2XCl3 Y+2XCl3→YCl2+2XCl2
已知三个反应均能向右进行,试依据以上三个反应式,推测下列物质中哪一个是最强的氧化剂( ) A.XCl3 B.XCl2 C.Cl2 D.Y E.YCl2 12.下列有关化学反应过程或实验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氯气的水溶液可以导电,说明氯气是电解质
B.漂白粉和明矾都常用于自来水的处理,二者的作用原理不相同
C.氯气可以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但实际起漂白作用的物质是次氯酸而不是氯气
D.在滴有酚酞的Na2CO3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后溶液的红色褪去,说明BaCl2溶液具有酸性 13. 如下图所示:若关闭Ⅰ阀,打开Ⅱ阀,让一种含氯气的气体经过甲瓶后,通入乙瓶,布条不褪色;若关闭Ⅱ阀,再通入这种气体,布条褪色。甲瓶中所盛的试剂可能是( )
①浓硫酸 ②饱和氯化钠溶液 ③亚硫酸钠溶液 ④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4.某温度下,将Cl2通入NaOH溶液中,反应得到NaCl、NaClO、NaClO3的混合液,经测定ClO-和ClO3-的浓度之比为1∶3,则Cl2与NaOH反应时,被还原的氯元素与被氧化的氯元素物质的量之比为( ) A.21∶5 B.11∶3 C.3∶1 D.4∶1
15、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2H2O实验室常用此反应制备Cl2
浓盐酸在此反应中显示出来的性质是 ( ) A、只有还原性 B、还原性和酸性 C、只有氧化性 D、 氧化性和酸性
16.将20mL 10mol/L的浓盐酸缓慢滴入足量的MnO2固体上加热,若不考虑 HCl的挥发, 则被氧化的HCl的物质的量为 ( )
A. 小于0. 1mol B. 等于0. 1mol C. 大于0. 1mol而小于0. 2mol D.等于0. 2mol
―
17.检验Na2SO4 溶液中含有Cl的方法是 ( )
2
A.先加BaCl2溶液,再加AgNO3溶液 B.先加AgNO3溶液,再加稀HNO3 C.先加足量的Ba(NO3)2溶液,再加AgNO3溶液 D.先加足量Ba(OH)2 溶液,再加AgNO3溶液
18.在室温下,单质A、B、C分别为固体、黄绿色气体、无色气体,在合适的反应条件下,它们可按下面框图进行反应。又知E溶液是无色的,请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 (4)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
19. 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想测定饱和氯水的pH,并进行氯水的氧化性和制漂白剂等实验。他们使用如下图装置制取较多量的饱和氯水,回答:
(1)写出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
(2)写出甲、丁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甲:_________ __ 。 丁:____________ 。
(3)制取结束时,氯水已饱和的现象是____________ ,丙、乙中液体含量最多的微粒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归纳整理:往NaOH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后,溶液要变红,但逐滴加入氯水后,溶液的红色又逐
渐消失。溶液红色褪去的可能原因有两个:一是可能因Cl2与碱发生了反应,消耗了碱所引起的;二是可能因氯水中含有的HClO起了漂白作用而使酚酞褪色的。可通过下列实验加以证实:往上述褪色后的溶液中再加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若溶液又出现红色,则证明溶液红色褪去是因Cl2与碱反应消耗了碱所引起的;若溶液不再出现红色,则是因氯水中的HClO的漂白作用所引起的。
18.解析:根据B为黄绿色气体知B为Cl2;再根据C为无色气体及反应②知C为H2;根据反应③知A为金属,再根据反应①和④知A为变价金属,A为Fe。 答案:(1)Fe Cl2 H2 (2)3Cl2+2Fe
2FeCl3
(3)Fe+2HCl=FeCl2+H2↑ (4)2FeCl2+Cl2=2FeCl3
19.解析:(2)甲中是以加热方式制氯气,其方程式为MnO2+4HCl(浓)
MnCl2+Cl2↑+2H2O,丁中Cl2与
Ca(OH)2反应生成Ca(ClO)2和CaCl2。 (3)氯水的主要成分是氯气,因此当烧瓶内液体及上方气体为黄绿色时,证明氯气和H2O反应已达平衡,即饱和状态。乙主要吸收挥发出的HCl,其主要微粒是Cl-。 (4)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加入物质能中和OH-,平衡右移,HClO分子增多,漂白效果增强,故可选B、C、E。 (5)因氯气与H2O反应,通入丙前干燥不必要;撤去乙,HCl溶解于丙,影响氯水的pH测定;接b装置增大氯气与水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氯气的吸收速率。 答案:(1)分液漏斗烧瓶 (2)MnO2+4HCl(浓)
MnCl2+Cl2↑+2H2O
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3)液体及液体上方呈黄绿色Cl2 Cl-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