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标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不断提高学生的美育素质,优化学校的育人环境,创办具有新时代特色的乡镇中学,美术特长生的培养作为这一方案实施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从而进一步加强美育特色。 二、主要任务:
1、通过特长生培养计划的实施,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挖掘学生潜能,促使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的发挥,使学校形成良好的育人氛围; 2、使教师彻底改变陈旧的教育教学观念,特别是不再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3、鼓励、关注、培养在美术方面出类拔萃的学生,使他们得到更好的发展空间,能够不断进步、不断完善,能力全面提高,通过学生的主观能力,主张多样,即在学生能够理解的前提下,掌握旁通涉猎,浅尝辄止的原则,教给学生多样的绘画形式,多样的绘画方法。 三、课程设置
1、素描基础(素描几何体的训练,让学生了解素描关系与透视原理) 2、色彩练习
3、毛笔书法
4、中国山水画、花鸟画 四、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选拔学生、确定培养目标与方法
每学年度开始,教师从自己的日常教学工作中选拔有专长及有发展潜力的学生,作为初步的培养对象,还可根据学生发展情况进行调整,或增加或变换。依据具体情况确立培养目标和措施。
教务处提供学生自愿报名名单,由美术组对报考学生进行一次专业课摸底考核,确定辅导学生名单。
第二阶段:具体实施完善阶段
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和节假日,时间安排在每天中午12:30—13:30,每次
活动做到先点名,后活动,并有教学过程记录。指导学生进行训练,并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比赛活动,使学生勇于展现自己的能力,并不断提高艺术水平。 培训内容由指导教师自行确定,培训安排必然针对考核内容。
通过以上工作,使学校形成良好的育人氛围,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具有专长甚至多才多艺的学生。 五、课程安排:
第一阶段:讲授素描、速写的一些基础知识,让学生具备一定的造型能力。(5——8周)
第二阶段:以写生为主培养学生的观察、组织构图、能力、配合色彩写生。(8个周)
第三阶段:创作练习,锻炼学生的创造思维,争取创作一些简单作品。 第四阶段:了解并接受国画训练 六、主要方法与措施:
1、本着老师教学生、学生教学生的原则,开展互助式、互动式的辅导,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
2、定期进行比赛,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3、教育学生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4、在学校创建各类文艺、书法、写作、美术、音乐等比赛活动,给学生创设展示才华的机会
总之,通过培养学习,使学生在原来的水平上有一个较大的提高,熟练掌握一些艺术技能,从而全面提高学生各方面的整体素质,达到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促进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