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的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口语交际教学,真实的情境,激发学生交际的欲望;宽松愉快的环境会使学生心情愉悦,乐于思维,敢于表达。
李吉林老师曾说:“言语的发源地是具体的情境,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语言的动机,提供语言的材料,从而促进语言的发展。”所以为学生巧妙创设交际情境,使学生饶有趣味地主动投入到说话训练中去,积极地观察、思考、想象。这样,他们的语言才会如涓涓细流,流出心田。经过实践摸索,总结出一些情境创设策略:
一、设计活动。
古代教育家朱熹说过:教人不见情趣,必不乐学。我经常设计一些主题鲜明、有趣的活动,让学生互相间进行交流,使他们能在特定的情境中,围绕主题,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1、组织生动有趣的游戏活动。如说“水果”
第一步:首先教师出示图(下图)让孩子说说由水果想到了什么?
第二步:让孩子们用自己准备的水果做小玩意儿,说说制作的经过及心情。孩子们动脑动手又动口。有的用水果、火柴梗和半个乒乓球做成一只活泼可爱的“小鸟”,有的用水果、火柴梗和铅丝做成一个逗人发笑的“猪八戒”,有的用水果做了啄米的“小鸡”、机灵的“小黄狗”、形象逼真的“茄子”、摇摇摆摆的“不倒翁”……前后只用了10分钟。他们自豪地在小组内向伙伴们展示自己的作品,介绍制作的经过和感受。在介绍中,孩子们使用了关联词,学会了选择恰当的动词,能说出自己的感受,还会用拟人化的手法编故事。孩子们在轻松活跃的气氛中不仅完成了教学任务,而且在充满童趣的游戏中更体现了团结合作精神。
2、组织各种各样的竞赛活动。如组织“系红领巾”、“拔河”、“一分钟跳小绳”、“吹泡泡”等比赛。然后让孩子们按先后顺序说说活动的经过、结果及自己的感受。
3、组织丰富多彩的游玩活动。
如在万物复苏、春暖花开的季节里,布置作业让家长带孩子到家乡附近的风景名胜、郊野河边去找春天。组织孩子们集体春游,去看看春天金灿灿的迎春花,粉嘟嘟的桃花,绿盈盈的小草,刚抽出嫩芽的柳丝……阳光下,花丛中,孩子们尽情地想象着,欢笑着,美好的语言如涓涓细流,流出心田。最后,还可以请孩子们把春天画下来,把自己眼里的春天写下来。
对于这些亲眼所见,亲手所画的景物,觉得有话可说、有情可表,从而使口语交际更真实、有趣,对精彩的语句我及时地给予喝彩、鼓励,使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获得成功的满足感,增强了口语交际的自信心和勇气。
二、借助实物。
小学生智能发展尚处于低级阶段,他们观察事物往往比较粗略,正像克鲁普斯卡娅曾经说的:“在大多数情况下,学生完全不会观察,可以这样认为,他们的眼睛不用来看,耳朵不用来听,教师的任务就是教他们学会看、听、感觉。”因此,在教低年级小学生说话时,要教会他们观察。直观形象的实物展示,能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易于学生观察。
如第二册语文课本中的“我会拼图”这一口语交际话题。课前我和学生们一起到校园去捡落叶,上课时先引导学生交流我们捡到了哪些落叶?这些落叶可以用来制作什么,引导学生想一想、说一说,做一做。看着自己动手制作的许多精巧的书签、贴图、贺卡……孩子们
个个跃跃欲试,随着老师的相机点拨,纷纷举手发言,气氛热烈。
三、通过表演。
“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对于那些内容有趣、情节生动、人物形象鲜明的儿童作品,低年级学生往往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如教学《蘑菇该奖给谁》,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做好兔妈妈、小白兔和小黑兔的头饰,四人一组表演。学生表演得很投入,再加上惟妙惟肖的动作,把小黑兔得了冠军的高兴劲儿和没得到蘑菇的不服气表现的淋漓尽致。通过表演不但复现课文内容,更重要的是学生在组织演出的过程中,也是学生进行交际、合作的过程。
表演是学生喜欢的一种学习方式。小学生的表演欲望一般都比较强,精彩的表演能激发学生参与交际的热情。
四、捕捉具体生活情境。
这里更多的是指善于捕捉那些生活细节,在课堂呈现出来,成为同学们开展口语交际的源头活水。现实生活中经常会发生一些让人意想不到的事,如班里来了新同学,师生着了异装,有同学违反了学校纪律或受伤……教师如能善于捕捉这些真实情境,不仅可以丰富口语交际练习的内容,激发学生交际的兴趣,还能将这种交际的练习延伸到家庭、社会,延伸到自己的日常生活,真正做到口语交际的无所不在,无时不有。
在教学实践中,我深切地感受到创设情境进行口语交际教学,能引起学生口语交际的欲望,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热情,使学生乐于表达,勇于表达,而且句句发自内心,有益于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