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小侦探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红娘、春香形象浅要对比分析

红娘、春香形象浅要对比分析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红娘、春香形象浅要对比分析

作者:贺颖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3年第15期

摘 要:《西厢记》与《牡丹亭》中,同样身为婢女的红娘与春香形象既相似又有所不同,两角三点主要区别体现在行动力、个性以及戏剧地位。造成两角差别的主要原因源于元、明不同的社会背景下,王汤两位作家在“人”意识上的差异。反映在创作中即是因突出了主要角色而造成由红娘至春香配角的弱化趋势。这种趋势中所体现的作家个人意识觉醒符合了元至明社会的发展规律。

关键词:红娘;春香;对比

[中图分类号]: 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15-0-01

《西厢记》与《牡丹亭》是中国戏剧史上两部杰出的爱情戏,其中经王实甫与汤显祖两位大家之手塑造了不少的经典形象。大家闺秀如崔莺莺杜丽娘;风流才子如张君瑞刘梦梅;古板长辈如崔夫人杜宝……有意思的是,戏曲中两位风流雅致的正旦身边无不都活跃着一位灵动娇俏的小花旦,她们有着相似之处,又有着更多的不同,对戏剧中无论是感情发展还是情节推动均起了巨大作用。

花旦多为戏剧中的中青年女性角色,这一类角色大多个性活泼,常常带有些许喜剧色彩。在观看《西厢记》(简称《西》)与《牡丹亭》(简称《牡》)时不难发现,红娘与春香便是花旦角个中翘楚。有别于正旦崔杜二人的端庄稳重,红娘与春香举止讨喜,言语伶俐,于戏剧中的造型也相似,均是一身利落的短衣,配着小袄衬肩显得极精神。这两位典型的“大花旦”作为豪富人家的婢女,虽身份低下,却与小姐走得最近,能够与小姐一同扑蝶嬉戏或游园进学,这为她们在小姐与书生的爱情中发挥作用提供了前提。红娘深知小姐心事,“姐姐不祝这一柱香,我替姐姐祝告:愿俺姐姐早寻一个姐夫,拖带红娘咱。”见崔莺莺与张生二人有意,她便安排“月下听琴”,又为他二人彼此“传书递简”。莺莺羞涩“赖简”时,她大胆鼓励,促成“酬简”。她可谓是崔张二人爱情里最大的推手。春香虽活泼单纯,却不失机智泼辣。她在“训女”“闺塾”中所作所为即为杜丽娘欲为之而又不可为之事,正是她提议的“游园”,激发了杜丽娘的伤春之感,从而引起她与书生柳梦梅一段情爱纠葛人鬼痴缠。纵观全戏,红娘春香两人对于女主人公自我意识的觉醒与对爱情的大胆追求或多或少都起到了积极的影响。

红娘与春香的区别也很明显,首先便体现于行动力。《西》中的红娘是个行动力很强的人,在促成崔张爱情上可谓不遗余力。除去月下听琴、晓夜奔走、传书递简等行动外,她还帮助二人顶住了老夫人的压力。“拷红”一折中,她以一小小奴婢的身份反抗老夫人的怒火与责打,并为崔张间的爱情据理力争,“信者,人之根本……目下老夫人若不息其事,一来辱没相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国家谱;二来张生日后名重天下,施恩于人,忍令反受其辱哉?使至官司,夫人亦得治家不严之罪,官司若推其详,亦知老夫人背义而忘恩,岂得为贤哉?”一席话有理有据,说的老夫人哑口无言。在最后一本“张君瑞庆团圆杂剧”中,她又伶牙俐齿驳斥郑桓。若郑桓夸自己才多富有,她便回击“他凭师友君子务本,你倚父兄仗势欺人……你值一分,他值百十分,荧火焉能比月轮?”若郑桓炫自己门第高贵,她则嘲讽“你道是官人则合做官人,信口喷,不本分。你道是穷民到老是穷民,却不道‘将相出寒门’。”

与红娘相比,春香不仅行动力弱,形象较之也要单薄许多,这与不同作者在塑造人物时有无将其作为主体对象来刻画是分不开的。但与一般边缘角色不同,春香的形象并不是扁平的,她的唱曲对话虽不及红娘多(《西》316支曲红娘唱106支),但无一不在紧扣人物个性的同时又推进了情节。且看这段对话:[外]叫春香。俺问你小姐终日绣房, 有何生活? [贴]绣房中则是绣。[外]绣的许多? [贴]自绣了打绵。[外]甚么绵? [贴]睡眠。(第三出《训女》)主家南安太守杜宝的官威有多大?只怕不小罢,可小丫鬟春香却敢毫不畏惧地插科打诨,只此一段,春香大胆活泼的个性已跃然纸上。如此为人的她自不会有如大家婢红娘那般的手段心机,她对于小姐杜丽娘的影响基本上也都是侧面的,杜丽娘对于爱情的追求因此体现出更大的自发性。

其次,红娘的举措应包涵私心,这一点与戏曲时代背景有关。红娘所处的元代等级制度森严,被称为“驱口”划归贱民的奴婢身份最低,一朝为婢世代为奴,除非主家“放良”赎身方可脱籍。红娘如此出身,以她的伶俐可人又怎会心甘?今遇见张生这堂堂仪表又才华满腹的美郎君对小姐有意,她身为小姐贴身丫鬟,若是从中撮合,日后嫁与张生做个滕妾也好。是以她三向张生提“酬谢”,却对金银美器不屑一顾,终得了张生变相承诺:“若共他多情小姐同鸳帐,怎舍得他叠被铺床。我将小姐央,夫人央,他不令许放,我亲自写与从良。”(一本二折) 若说红娘是《西》中一名贯穿始终“剧胆式”的人物,春香于《牡》中大多时间都显得可有可无。临川四梦中,“至情说”的展现已经提升至主角个人精神,汤显祖笔下的杜丽娘一改崔莺莺的被动,变成了爱情的主角与推动者,矜持的外表下,一颗渴望爱情炽热的“人”之心已随着“游园”被唤醒了。作者为了突出她对“情”的自觉追求,不再如《西》般安插“红娘式”戏份过重的配角。春香完成她“点化”杜丽娘的任务后,也被有意减少了出场,戏份愈往后便愈发不重要了。

一个角色形象的丰满与否很大程度取决于作家对其定位,而红娘与春香产生差别的根本原因即在于此。自元至明,“人”逐渐突破僵化的封建伦常,从初期朦胧地意识到自我存在,到后期积极地去实现自我价值,这种差异造成了王、汤两位不同时代作家笔下的角色的差异。从崔莺莺到杜丽娘,是作家在角色塑造中思想的突破,这种突破表现在戏剧中,便造成了作者笔力的倾斜与重新分配。因此,从红娘到春香,女性配角的一再弱化也不难理解。这种弱化很大程度上表现了作家个人意识的觉醒,总而言之,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 参考文献: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倪复贤.汤显祖和他的《牡丹亭》[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81.(2). [2]朱俊海.未必没有私心—《西厢记》红娘形象新论[J].梧州学院院报.2007.(2) [3]宋绵有.论汤显祖“ 情” 的美学观[J]. 南开学报.1988.(6)

[4]李春霞.绽放在理学藩篱外的一株纯净之花———《牡丹亭》春香形象文化探析[J].鄂州大 学学报.2007.(6)

[5]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第4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6]吴文昭.两个最佳女配角———《西厢记》红娘与《牡丹亭》春香试比较[J].考试周刊.2007.(3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xiaozhentang.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