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五单元强化训练及答案
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娴熟xián 周济 chuò 溃退kuì 锐不可当..jǐ 不辍...dāng B.悄然qiāo 锃亮zèng 国殇息敛声bǐng ...shāng 面颊.jiā 屏.C.镌刻juān 着舰zhuó 翘首qiáo 要塞无音信yǎo ....sài 杳.D.教诲 huì 畸形 jī 炽热zhì 绯红fēi 深恶痛疾wù .....3、下列成语的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有个别商家殚精竭虑,只为钻法律的空子,好让自己赚得更多。 ....B.她把电视剧中苦媳妇的角色演得入木三分,所以获得了大奖。 ....
C.这些天一直下雨,他讨厌这样无休止的潮湿,简直到了深恶痛疾的程度。 ....D.文文同学正襟危坐在老师的办公室,认真地回答老师的向话。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千桌万人磨盘宴”不仅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宴席,也是具有新平特色的宴席。
B.在海外求学的岁月不总是那么阳光灿烂,留学的路也并非不是那么平坦。 C.在云南首届“十大法治校园”评选活动中,曲靖市民族中学以第二名得票率榜上有名。
D.在刚刚结束的第届世乒赛上,中国队囊括男单、女单、男双和女双四项冠军的好成绩。
5、选出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 )
A.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
B.但是它却是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
C.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
1 / 8
他们家乡的哨兵。 D.它是树中的伟丈夫。
6、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当阳光洒在身上时,它更坚定了心中的信念——要开出:一朵鲜艳的花。 ②不久,它从泥土里探出了小脑袋,渐渐地,种子变成了嫩芽。
③从此,它变得沉默,只有它知道它在努力,它在默默地汲取土壤中的养料。 ④虽然它经受着黑暗的恐惧,暴雨的侵袭,但是它依然努力地生长着。 ⑤种子在这块土地上的生活并不那么顺利,周围的各种杂草都嘲笑它,排挤它,认为它只是一粒平凡的种子。 A.①⑤②③④ 7、经典诗文默写
(1)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_。(王绩《野望》) (2)烈士暮年,___________。(曹操《龟虽寿》) (3)_________,路远莫致之。(《古诗十九首》) (4)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崔颢《黄鹤楼》) (5)____________,望峰息心。(吴均《与朱元思书》)
(6)____________,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B.①③②⑤④
C.⑤④②③①
D.⑤③④②①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2 / 8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陶渊明《桃花源记》节选)
(乙)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渊明《饮酒》)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子中的意思。
(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______) (2)此中人语云(__________) ..(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______) (4)结庐在人境(________) ...2.下面两个句子中加点词义相同的一组是( ) A.便舍船/屋舍俨然 ..C.问今是何世/问君何能尔 ..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4.请发挥你的联想与想象,用语言描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所展现的画面。
5.从《桃花源记》和《饮酒》中,你认为作者追求的理想境界是什么?结合两...篇诗文和当今社会实际,简要说出你对建设和谐社会的认识。 ..........
1. (1)类 (2)告诉 (3)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4)建造、构筑。 2.D
3.(1)老人和小孩都安闲快乐。 (2)就顺着旧路(回去),处处都做了记号。
4.如:在整齐的篱笆旁,我亲手采摘金黄的菊花,周围顿时香气弥漫。在悠闲恬适间,突间望见高大的庐山云雾缭绕。在夕阳的照耀下,庐山仿佛披上了一件彩衣,不时有成群结对归巢的鸟儿吱吱喳喳打破了山林的幽静。
5.甲文“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乙文“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都可以体现作者追求的是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纷
3 / 8
B.便要还家/飞鸟相与还 ..D.乃大惊/乃不知有汉 ..
扰,和谐安宁,悠闲快乐的理想社会。建设和谐社会应该从自身做起,例如遵守公共秩序和学校的规章制度,用实际行动传递正能量。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1、《藤野先生》
①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从东京出发,不久便到一处驿站,写道:日暮里。不知怎地,我到现在还记得这名目。其次却只记得水户了,这是明的遗民朱舜水先生客死的地方。仙台是一个市镇,并不大;冬天冷得利害;还没有中国的学生。
②大概是物以希为贵罢。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倒挂在水果店头,尊为“胶菜”;福建野生着的芦荟,一到北京就请进温室,且美其名曰“龙舌兰”。我到仙台也颇受了这样的优待,不但学校不收学费,几个职员还为我的食宿操心。我先是住在监狱旁边一个客店里的,初冬已经颇冷,蚊子却还多,后来用被盖了全身,用衣服包了头脸,只留两个鼻孔出气。在这呼吸不息的地方,蚊子竟无从插嘴,居然睡安稳了。饭食也不坏。但一位先生却以为这客店也包办囚人的饭食,我住在那里不相宜,几次三番,几次三番地说。我虽然觉得客店兼办囚人的饭食和我不相干,然而好意难却,也只得别寻相宜的住处了。于是搬到别一家,离监狱也很远,可惜每天总要喝难以下咽的芋梗汤。
③从此就看见许多陌生的先生,听到许多新鲜的讲义。解剖学是两个教授分任的。最初是骨学。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
④“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
⑤“我因为听说中国人是很敬重鬼的,所以很担心,怕你不肯解剖尸体。现在总算放心了,没有这回事。”
⑥但他也偶有使我很为难的时候。他听说中国的女人是裹脚的,但不知道详细,所以要问我怎么裹法,足骨变成怎样的畸形,还叹息道,“总要看一看才知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1.作者为什么只记得“日暮里”和“水户”?这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 / 8
2.作者把日本职员的“操心”说是“好意难却”,联系下文看有什么作用? 3.“大概是物以希为贵罢”中的“大概”对表达意思有什么作用? 4.⑤⑥两段表现出藤野先生怎样的思想品质? 5.从③至⑥段看,课文在写人上有什么特点?
1.130.“日暮里”触发了作者忧国之情,印象深刻;“水户”是反清志士客死的地方。反映了作者爱国的思想感情。
2.132.为下文写藤野先生做铺垫。因为有了这段内容,藤野先生的真诚关心就表现得更突出了。
3.大概,表示似有此事,但不完全肯定,与“罢”合用更加强了不敢肯定的语气,这是作者用诙谐的语气猜测他在仙台受“优待”的原因。 4.热情诚恳,求实精神。
5.选取典型的事例,抓住主要特征,突出人物品质。
2、我的暖,一寸长
葛 闪
①这是个身着工作服,满身油漆和泥土,满面灰尘,约莫40岁的中年男子。 ②他隔着车窗,朝我弯弯腰,腼腆地笑着,给我递了根香烟。
③看我接了烟,他大喜过望,慌忙从兜里摸出打火机帮我点上,咧开大嘴一笑,说:“大哥,您是几天来第一个接俺烟的呢。”
④我一听,有点蒙。
⑤他好像瞧出了我的心思,憨憨一笑,说:“俺这烟差,你们城里人瞧不上眼。您是第一个接俺烟的人,俺激动哩。您绝对是一个瞧得起俺们乡下人的好人。”
⑥“有事吗?”我笑笑,为这个中年男子的“油嘴滑舌”。
⑦“是这样的,大哥,”男子搓搓手,不住地点头,“俺就是想,能坐坐您的车不?”
⑧“你要到哪里?”我轻轻皱了皱眉,不是我小气不让他搭车,而是他那一身的油漆和泥土,实在是让我心有芥蒂。
⑨“不不不,”他把头摇得像拨浪鼓,“俺哪儿也不去,就在上面坐一会儿就行。今儿不坐,明天坐一回就行,还是今儿这个时间。”
⑩说完,他那布满血丝的大眼睛,充满着乞求。
5 / 8
(11)我犹豫了一下,还是点了头,说:“行!”我话音刚落,还没来得及问他我心中的疑惑,他就一连向我说了几个谢谢便离开了。临走前,还特意向我的前车牌望了一眼。
(12)第二天,他准时到了学校门口。看我在,他一脸兴奋,轻轻坐上了副驾驶座位,和我聊了起来。
(13)还没聊五分钟,放学的孩子们便冲出了校门。他透过玻璃,紧张地看着人流。过了一阵,他飞快地推开车门,站在车旁大喊着。不一会儿,一个小男孩跑到他的面前,他让小男孩喊了我一声“叔叔好”,然后还介绍说我是他在城里刚认识的朋友。他递了根香烟给我,便带着孩子匆匆离开了。临走的时候,他望向我的眼神里充满了感激。
(14)我实在不明白,他为什么只坐这么一小会儿。直到三天后,在学校门口又遇上他,他才告诉了我答案。
(15)原来,孩子刚进城读书,因为农村和城里的生活习惯存在很大的不同,所以一些同学很瞧不起他的孩子。孩子的心理因此出现了阴影。
(16)“其实俺明白,大多数城里人也像您一样,待俺们如亲兄弟般的好,只是孩子小,暂时还不能理解。”他笑笑说,“俺上次坐您的车看着孩子向我跑来,然后我就告诉孩子,您和我是顺路的,常免费载着我一起来学校!”
(17)他搓着手,又憨憨地补充道:“别的家长给自己孩子的温暖那么长!”他张开双臂,比画了一段很长的距离,然后又接着说,“俺不中用,俺只能给孩子这么点的暖!”说完,他用手指比画了一个大约一寸的长度。
(18)“一寸长的暖!”这形象的比画瞬间击中了我的灵魂,我深深地震撼,被它的朴实,又被它的深沉!
(选自葛闪新浪网博客,有删改)
1.文中的“他”为孩子做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文章第①段使用了人物描写的哪种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3.联系上下文,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您是几天来第一个接俺烟的呢。 ...
4.本文情节安排上最大的特点是设置悬念,试举一例并说说其作用。 5.“一寸长的暖”深深地震撼了“我”,请结合全文说说你对“一寸长的暖”
6 / 8
的理解。
6.熟读这篇文章,你一定有许多话要对自己的爸爸说,请你给自己的爸爸发一条手机短信。(50字左右)
四、写作题(40分)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人的心灵需要阳光的照耀,封闭幽暗的心,即使面对艳阳天也抹不去深藏的阴霾。我们每个人都应有阳光般的心灵。守望阳光,让心中的绿色永恒;守望心灵,让明天的希望闪光。
请以《一缕阳光照心田》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提示与要求)①自定立意,写出你的经历、感悟、认识。②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诗歌除外);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④不要抄袭或套作。
7 / 8
参:
一 C A C B D
(1)山山唯落晖 (2) 壮心不已 (3) 馨香盈怀袖 (4)芳草萋萋鹦鹉洲 (5)鸢飞戾天者 (6)庭下如积水空明 二 三
1. 为了消除孩子的心理阴影,“他”请求坐一次“我”的车,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
2. 外貌描写(肖像描写)。作用:①交代了主人公的身份;②暗示了他工作的艰辛;③暗示了“几天来”他被拒的原因;④为后面“我”的“皱眉”“犹豫”做了铺垫。
3. “几天来”说明中年男子为此努力了好些次,表现出中年男子的艰辛努力和坚持,以及父爱的执着深沉。
4. 悬念举例:第②段中他为什么无缘无故给“我”香烟?他为什么对“我”油嘴滑舌?他为什么要坐“我”的车,而且只坐一会儿?为什么他的孩子出来他就“飞快地推开车门,站在车旁大喊着”?作用:利用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使情节有波澜。
5. 这个父亲认为自己为消除孩子心理阴影而做的事情是微不足道的,给孩子的爱是很少的。但是他想出办法,不惜委屈自己来消除孩子的心理阴影,这样的父爱是深沉的,是伟大的。
6. 示例:爸爸,你在南方打工还好吗?我和妈妈很想你,你在外一定要吃好休息好,注意安全,我会用努力学习来回报你的养育之恩的! 四
8 /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xiaozhentang.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