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教案
课 型 课 时 计划内容 1.认识29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会写32个字,正确读写10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 单元课 1课时 三首》,默写《芙蓉楼送辛渐》。 3.借助注释,抓关键词语,理解《文言文二则》中每句话的意思。 4.理解课文内容,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 5.感受船长哈尔威、黄继光在危急关头,从容面对死亡、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与英雄形象。 1.认识29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会写32个字,正确读写10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 学时课 7课时 三首》,默写《芙蓉楼送辛渐》。 3.借助注释,抓关键词语,理解《文言文二则》中每句话的意思。 4.理解课文内容,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 5.感受船长哈尔威、黄继光在危急关头,从容面对死亡、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与英雄形象。 1.回顾本单元课文,与同学交流描写人物特点的 整合课 2课时 方法。 2.在7个描写人物的词语中,认识9个生字。 3.了解6个跟古人读书有关的成语,知道它们的故事和含义。 4.仿照例句写一组连续的动作。 5.积累名言。
教 学 设 计 表
学 科 课 型 语文 单元课 单 元 课 题 第7单元 单元课 执教者 上课时间 1.认识29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会写32个字,正确读写10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三首》,默写《芙蓉楼送辛渐》。 学习 要点 3.借助注释,抓关键词语,理解《文言文二则》中每句话的意思。 4.理解课文内容,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 5.感受船长哈尔威、黄继光在危急关头,从容面对死亡、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与英雄形象。 1.认识29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会写32个字,正确读写10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三首》,默写《芙蓉楼送辛渐》。 学习 目标 3.借助注释,抓关键词语,理解《文言文二则》中每句话的意思。 4.理解课文内容,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 5.感受船长哈尔威、黄继光在危急关头,从容面对死亡、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与英雄形象。 探究 问题 理解课文内容,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 应用 作业 文化 阅读 学习 重难点 回顾本单元课文,与同学交流描写人物特点的方法。 感受船长哈尔威、黄继光在危急关头,从容面对死亡、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与英雄形象。 同步拓展阅读 1.理解课文内容,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 2.感受船长哈尔威、黄继光在危急关头,从容面对死亡、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与英雄形象。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二次备课
活动一: 1.浏览本单元内容。想一想:每篇课文讲了什么内容? 活动二: 1、小声自由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我能把自己喜欢的一篇文章读给大家听,并评价同学。 3、我会选择一篇说说读懂了什么。 活动三: 1. 学习字词。 (1)读生字。 (2)读词语。 活动四: 活动一: 导入新课。 1.同学们,第二单元的单元主题是什么?(人物的品质) 2.请同学们先浏览一下本单元的4篇课文,想一想:每篇课文讲了什么内容?(默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 活动二: 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 小声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把你喜欢的文章读给大家听,并评价。 3. 选择一篇文章,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1)同桌交流。 (2)全班交流。 活动三: 1、学习生字词。 这个单元那么多生字,相信你利用拼音一定能读好。出示生字,生读。 2、会读生字,这些词语也要和你交朋友。出示词语,生读。 3、你能选择其中一个词语说一句话吗? 活动四: 反复朗读,理解课文内容,体拓展练习 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人物反复朗读,理解课文内容,整体体会文中人物的精神品质。交流分享感悟。 精神品质。交流分享感悟。 板书 设计 《古诗三首》 《文言文二则》 《“诺曼底号”遇难记》 《黄继光》
教学 后记
教 学 设 计 表
学 科 课 型 学习 要点 语文 学时课 单 元 课 题 第7单元 《古诗三首》 执教者 上课时间 1.认识“芙、蓉”等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单”,会写“芙、蓉”等8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三首》,默写《芙蓉楼送辛渐》。 3.读懂诗意,感悟诗情,读出画面,体会诗句表现的精神品格。 1.认识“芙、蓉”等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单”,会写“芙、蓉”等8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三首》,默写《芙蓉楼送辛渐》。 3.读懂诗意,感悟诗情,读出画面,体会诗句表现的精神品格。 理解古诗内容,体会诗句表现的精神品格。 学习 目标 探究 问题 应用 作业 文化 阅读 学习 感悟诗情,读出画面,体会诗句表现的精神品格。 背诵《古诗三首》,默写《芙蓉楼送辛渐》。 同步拓展阅读 1.理解古诗内容,体会诗句表现的精神品格。 重难点 2.积累古诗。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活动一: 活动一: 教师活动 二次备课 学生用学过(一)1.激趣导入。 《古诗三首》。 的方法,来学习这(1)出示课题:师引导:我们学过很多古诗,你记得最熟的是哪首古诗?首古诗。自学生(2)字,通读全诗 可以背诵给大家听听吗?
解诗题,知作者。 (3)师导入:中国,是诗歌的国度,尤其是唐诗,是古典文 活动二: 学中的璀璨明珠。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三首古诗,看看这些诗又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诗中蕴含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情怀,带给了我们怎样的感受。 2.生自由朗读课文,在不懂的地方标注自己的疑问。 活动二: 初读古诗。 。 同学自由朗读这(1)课件出示《芙蓉楼送辛渐》首诗,通过图文结(2)生自由朗读诗歌,要求:借助课文注音读准字音,借助合或联系上下文课文注释读懂诗句。难读的诗句多读几遍。 理解诗中的字、(3)师指名开火车读诗句,相机纠正字音;小组比赛朗读,词,不懂的字用读通、读顺每句诗;同桌互读,边读边互相指正;师指三名“△”标出。(生自由朗读学习古诗) 抓字眼,明诗意 活动三: 学生用学过的方法,来学习这首古诗。通过不同形式的读与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 勤诵读,悟意境 多诵读,感诗情 生读,引导读出诗的节奏。 2.学习要求会认、会写的字。 活动三: (一)诗题入手,了解背景。 (1)课件出示诗题《芙蓉楼送辛渐》。 (2)关注诗题中的事件——“送”。 师引导:读诗先读题,你从诗题中的“送”字了解到了哪些信息呢?还有哪些疑问呢?在提出疑问之前,可以看看文中的注释,看看能解决你的哪些疑问。 (二)品读诗文,入境入情。 (1)课件出示古诗,生自由朗读。 (2)师引导:王昌龄的这首送别诗表达出了朋友间的深情厚谊与依依不舍之情吗?它与其他送别诗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三)体会情感。 师引导:静下心来看看注释,仔细读读,我们可以从诗中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情感呢? (1)学习诗句“寒雨连江夜入吴”。 ①生自由朗读这句诗,师引导:对于这句诗,你读出了怎样 的感觉?诗中哪个词向你传达出这种情感?(相机出示课件) ②师:什么样的雨能称为“寒雨”呢?诗人为什么要提到“夜”? (2)学习诗句“平明送客楚山孤”。 ①师指名读诗句,引导:你又从这句诗中读出了什么? ②师指名读,要求读出自己的理解。 ③师引导生继续看图:这又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3)学习诗句“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①师引导:王昌龄会和朋友说些什么呢? ②师引导朗读:诗人特意从江宁送朋友到吴地润州,然而送君千里,终有一别。此时,诗人站在江边,只觉一夜秋雨,寒意连连,江中远山,孤傲耸峙,离愁别绪,溢满心头。诗人想到朋友马上就会到洛阳,会见到自己洛阳的亲友,诗人就想让朋友告诉亲友…… ③师引导想象:好友辛渐就要回去,即将见到家乡的亲友,猜想一下,王昌龄的家乡可能会有哪些亲友?这些亲友见到辛渐后可能会问些什么? ④师引导朗读:王昌龄想让友人告诉亲友什么?这些王昌龄都想到了,但是他在送别辛渐时只有一句嘱托的话—— ⑤生齐读:“一片冰心在玉壶”。(课件出示:一片冰心在玉壶) (3)总结全诗,领悟写法。 (1)有感情地朗读。送别诗,送别的是朋友,表达的是真情,表白的是自己,这也是送别诗的魅力。越读越能看出诗中的别样的意境,越读越能感受到诗人的情谊深远。(生再自由读) (2)师小结:秋雨绵绵,江水悠悠,寒意阵阵,两个夜行的人,他们是即将分别的朋友。天还未明,早起的两人依依惜别,远处的楚山见证着一切。这寒雨,这孤山,是分别的离愁,更是诗人的心声呀——无论多少凄风冷雨,诗人内心都坚如磐石,纵然孤身一人,也冰清玉洁。果真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别具匠心啊。 活动四: 活动四: 布置作业 1.默写古诗。 1.背诵古诗并默2.拓展练习。收集送别诗,体会诗中表达的情感。 写。 2.收集送别诗,体 会诗中表达的情 感。 活动一: 活动一: (一)复习导入。 (1)师:我们已经学习了一首流传千古的送别诗《芙蓉楼送辛渐》,谁来背一背?(师指名背诵) 学生用学过的方(2)你觉得这首送别诗与你熟悉的其他送别诗表达的情感一法,来学习这首古样吗?(生交流) 诗。自学生字,通(3)师引导:在学习《芙蓉楼送辛渐》时,我们了解到王昌读全诗 解诗题,知作者 活动二: 龄是边塞诗人。其实,唐诗按照内容进行分类,有:送别诗、田园诗、思乡诗、边塞诗等。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边塞诗。(板书:边塞诗) (4)初步了解边塞诗。 ①课件出示资料。 ②师:快速浏览资料,你从中获得了哪些信息?(生自由交流) 活动二: 初读诗文,整体感知 同学自由朗读这1.(1)课件出示古诗。 首诗,通过图文结(2)生自由朗读,读通、读顺古诗,读的时候注意字的读音,合或联系上下文反复多读几遍,读正确,读熟。 理解诗中的字、(3)师检查生读书情况,适时引导读;小组竞读,读通、读词,不懂的字用顺每句诗;同桌互读,互相指正;师指名读出诗的节奏。 “△”标出。(生2.你从诗题中了解到了哪些信息?还有哪些疑问呢?在提出自由朗读学习古自己的疑问之前,可以看看文中的注释,看看能解决你的哪诗)通过不同形式些疑问,你还有其他疑问吗?
的读与作者的思3.课件出示资料,了解作者。 想感情产生共鸣 抓字眼,明诗意 勤诵读,悟意境 多诵读,感诗情 活动三: 品读思考: ①师引导:了解作者,对我们学习古诗、读懂古诗也有很大的帮助。 ②师指名读,思考:这则资料中哪个信息给你印象最深? 活动三: 1.品读,理解诗意。 (1)课件出示古诗。 (2)生自由朗读;师指名读。 1.静下心来看看(3)理解诗意。 课文注释,仔细读2.细读诗句,体会诗情。 读,借助注释说说(1)解读“逃”。 每句诗的意思。 示例:狼狈不堪、惊恐万状。(相机板书:狼狈不堪、惊恐万2.用一两句话概状) 括这首诗? 活动四: (2)解读“逐”。 师小结:“满”字生动形象地再现了塞外环境恶劣,正是这个“满”字,突显了将士们不畏严寒、英勇无畏的精神品质。(相机板书:环境恶劣、英勇无畏) 活动四: 1.课堂总结。 1. 背诵古诗并默(1)朗读全诗。 写。 (2)师总结:本诗情景交融,单于是在“月黑雁飞高”的情2. 诗读到这里事景下溃逃的,将军是在“大雪满弓刀”的情景下准备追击的。情却还没有讲完,“一逃一追”有力地渲染了紧张的气氛。全诗没有写冒雪追作者跟我们卖了敌的过程,也没有直接写激烈的战斗场面,但留给人们丰富个关子:将士们最的想象。 后究竟追到了单2.拓展延伸。 于没有?发挥你师引导续写古诗:诗读到这里事情却还没有讲完,作者跟我的想象来写一写。 们卖了个关子:将士们最后究竟追到了单于没有?发挥你的 想象来写一写。 活动一: 活动一: 四、学习古诗《墨梅》 (一)1.激趣导课,认识梅花。 学生用学过的方(1)欣赏梅花图片。师:这些梅花给你怎样的感受?(课件法,来学习这首古出示各种梅花图案) 诗。自学生字,通(2)示例:梅园中的各色梅花,或红艳似火,或粉红似霞,或洁白似雪。 读全诗 解诗题,知作者 活动二: (3)师引导回忆赞美梅花的诗句。(相机出示课件) 活动二: 1、初读《墨梅》,读出节奏。 (1)生自由朗读,注意多读几遍,要把诗读正确、读流利、同学自由朗读这读出古诗的节奏。 首诗,通过图文结(2)师检查朗读:指名读,相机正音:砚、乾、坤。 合或联系上下文2、自读,了解基本意思。 师指导:你能理解哪些字句的意思?哪些地方你还读不懂?理解诗中的字、做上记号。(生自由朗读) 词,不懂的字用3、再读,知诗味 “△”标出。(生(1)(课件出示墨梅图)师引导:王冕笔下的墨梅给你留下自由朗读学习古了什么印象? 诗)通过不同形式(2)师引导用诗中的词语概括:如果用诗中的词语概括,那的读与作者的思就是——淡墨痕。 想感情产生共鸣 4、知手法。 抓字眼,明诗意 王冕借梅花的淡雅清香来表达自己的志向,抒发自己的情怀,勤诵读,悟意境 这种手法叫什么?(板书:托物言志) 多诵读,感诗情 活动三: 拓展延伸。 ①师引导:古往今来许多文人雅士和王冕一样借梅花来表达活动三: 自己的情怀。 1. 背诵古诗并默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 写。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
2.课后收集并背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 诵赞美梅花的古拓展延伸:师要求生课后收集并背诵赞美梅花的古诗词。 诗词。 板书 设计 教学 后记
教 学 设 计 表
学 科 课 型 语文 学时课 单 元 课 题 第7单元 《文言文二则》 执教者 上课时间 1.认识“恭、勤”等4个生字,会写“囊、萤”等9个字。 学习 要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根据课后注释读懂全文,了解故事内容。能联系上下文和已学的知识积累理解重点词句,领悟文中所讲的道理。 4.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学习 目标 1.认识“恭、勤”等4个生字,会写“囊、萤”等9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根据课后注释读懂全文,了解故事内容。能联系上下文和已学的知识积累理解重
点词句,领悟文中所讲的道理。 4.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探究 问题 应用 作业 文化 阅读 学习 联系上下文和已学的知识积累理解重点词句,领悟文中所讲的道理。 能根据课后注释读懂全文,了解故事内容。 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 同步拓展阅读 1.了解故事内容,领悟文中的道理。 重难点 2.能参考注释读懂每句话的意思,能联系上下文和已学的知识积累理解重点词句。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活动一: 课前谈话,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 二次备课 活动一:学生自主思考,说说1.文言文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古文。我国是一个文你所学习过得文言文有哪些?明古国,有着辉煌灿烂的文化,有着浩如烟海的小组分享交流。 活动二: 文学艺术瑰宝,它们大都是以文言文的形式记载下来的。我们要传承民族文化的瑰宝,就要学好文言文。 2.熟读故事题目。 (1)出示两则文言故事的题目《囊萤夜读》和《铁杵成针》。 (2)师指名读题目,相机正音;生齐读故事题目。 活动二: 初读,把握大意。 1.初步感知故事内容。 1.初读课文,通过各种形式的(1)课件出示现代文小故事。 朗读,感知文言文之美。 (2)感知题目意思。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文师引导:这两个故事的题目也是两个成语,请快章内容。“囊萤夜读”和“铁杵速浏览课件出示的小故事,“囊萤夜读”和“铁杵磨针”分别对应哪个故事?说说你判断的依据。 活动三: 1. 图文结合,想象画面。 2.感知人物美。你心中的车胤是个怎样的人? 活动四: 磨针”分别对应哪个故事?说说你判断的依据。 2.初读古文感知美。 (1)课件出示文章断句,生练习朗读。 课件出示: 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活动三: 补白文本品味美。 (1)感知文本美。 ①图文结合。 ②引导想象画面。 (2)感知人物美。 ①课件出示全文。 课件出示: 囊萤夜读 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②引导讨论:你心中的车胤是个怎样的人? 家贫、博学多通、囊萤夜读 活动四: 延伸拓展。 (1)课后查阅车胤的相关资料。 1、 联系生活,谈谈阅读后的感(2)《三字经》中有:“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受,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自勤苦。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如2、课后查阅车胤的相关资料。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找出其中勤奋找出其中勤奋好学的故事,给好学的故事,给大家讲讲这些故事。 大家讲讲这些故事。
活动一: 温故知新。 活动一:大诗人李白的诗,大(1)师引导生回顾李白的诗:大诗人李白的诗,家背了不少,你最喜欢哪一大家背了不少,你最喜欢哪一首?谁能背给大家首?谁能背给大家听一听? 活动二: 听一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与李白有关的文言文。出示课题:《铁杵成针》。 活动二: 一、朗读课题。 ①师指导读课题,指名读,读后评议。 ②师教读课题:铁杵/成针。这样读,有了节奏,1.初读课文,通过各种形式的有了味道。 朗读,感知文言文之美。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概括文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章内容。讲讲这个故事,可以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发挥自己的想象,把这个故事二、探究内容。 讲得更生动。 活动三: (1)对照文章听故事。 ①课件出示句子。 ②师述:有个地方有一座山,山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象耳山。山下有一条小溪,小溪叫磨针溪。(板书:地点磨针溪、象耳山) ③课件出示: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 (2)概括内容。 师引导:听了故事,你也来根据板书,讲讲这个故事,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把这个故事讲得更生动。 活动三: 品词析句。 1.调整顺序,感受句式,想一(1)调整顺序,感受句式。 想:它们的意思相同吗?表达课件出示下面三句话。生自由读,想一想:它们的顺序有什么变化? 的意思相同吗?表达的顺序有什么变化? 2.听了老婆婆的回答,李白可课件出示:
以说是百感交集呀!发挥想象,设想李白想到了什么? 活动四: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 世传李太白山中读书 世传李太白在山中读书 师引导:听了老婆婆的回答,李白可以说是百感交集呀!发挥想象,设想李白想到了什么? 生交流后师小结:文中用三个字写出了李白的内心感受,用三个字写出了李白的行动。(感其意,还卒业) 活动四: (1)读一读。课件出示全文。 1.联系生活,谈谈阅读后的感(2)打着节拍,开心诵读。 受,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3)娓娓道来,讲讲故事。 2.这个故事,可以浓缩成哪个拓展延伸。 谚语? (1)师引导:这个故事,可以浓缩成哪个谚语? (2)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囊萤夜读 板书 设计 博学多通 结果 读书未成,弃去 铁杵成针 逢老媪方磨铁杵 有毅力下苦功 感其意,还卒业 恭勤不倦 练囊盛萤 以夜继日 原因 努力学习广泛涉猎 教学 后记
教 学 设 计 表
学 科 课 型 语文 学时课 单 元 课 题 第7单元 《“诺曼底号”遇难记》
执教者 上课时间 1.认识“弥、脉”等13个生字,会写“伦、腹”等15个字,正确读写“行驶、凌晨”学习 要点 等10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从人物的外貌、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品质的方法。 3.感受船长在海难危急关头仍然忠于职守、从容不迫、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 1.认识“弥、脉”等13个生字,会写“伦、腹”等15个字,正确读写“行驶、凌晨”学习 目标 等10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从人物的外貌、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品质的方法。 3.感受船长在海难危急关头仍然忠于职守、从容不迫、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 探究 问题 应用 作业 文化 阅读 学习 重难点 文章表现了船长在海难危急关头什么样的崇高精神? 学习从人物的外貌、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品质的方法。 感受船长在海难危急关头仍然忠于职守、从容不迫、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 同步拓展阅读 从人物的外貌、动作等描写中感受船长伟大的品质。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活动一: 1、学生自读课文 活动一: 教师活动 二次备课 一、激情导入,提示课题 1.导入新课。 学生自读课文,快速浏(1)师导入:大海是美丽的,大海是汹涌的,但大海又览课文,读了课题,你是无情的。有关大海的故事说不完也道不尽,今天让我们有什么疑问? 登上一艘漂亮的邮船,认识一位船长,一个英雄——哈尔威船长。在危难时刻,他临危不惧、舍己救人的精神令我们感动。(配《泰坦尼克号》主题曲作为背景音乐) (2)课件出示课题。 (3)简介作者。(出示课件) 2.读题质疑。
活动二: (1)生齐读课题。 (2)师引导: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3)生交流,师适时评价。 示例1:哈尔威船长是如何化险为夷的? 示例2:当时的场面是什么样的? 活动二: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以自己喜欢的方式1.引导根据阅读要求,合作自读课文。 自由朗读课文,找出事2.课件出示阅读要求。 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3.检查生字新词。 及事情的起因、经过、4.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结果。 (1)师指名反馈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情的起因、2.了解“诺曼底号”遇经过、结果。 难的经过后,谁能用一(2)课件出示段落。 个简单的词语说说故(3)指名反馈读后感受。 事带给你怎样的感受①师引导:了解“诺曼底号”遇难的经过后,谁能用一个呢? 活动三: 简单的词语说说故事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呢? ②预设:感动、激动、自豪、惊魂未定、害怕、恐慌、慌张…… 活动三: 三、品读词句,把握形象 1.抓住关键语句,探究1、抓住关键语句,探究海难发生的原因。 海难发生的原因。 (1)师引导:同学们,“诺曼底号”造于1863年,是一在英伦海峡范围内也许可以算得上是最漂亮的2.课文是怎样描写人艘大轮船,像这类英国邮船,晚上出航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们逃生的场面这一场邮船之一,这是面的呢?分角色朗读,然而危险就这样没有任何预兆地降临到了这艘船上,体会船长的镇定果断。为什么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出相关语句。 临危不惧、镇定自若、处事果断、指挥有方的特点。 大海上夜色正浓,薄雾弥漫。 雾越来越浓了。 周围一片漆黑,船桅的梢尖隐约可辨。 (2)师指导生有感情地朗读句子,读出雾的大。
活动四: 2.体会文中人们逃生的场面。 (1)师引导:课文是怎样描写这一场面的呢?请同学们读课文,找出相关段落。 生抓住重点词语,在读中感悟。 (2)再次播放《泰坦尼克号》影片片段音频。 (3)生齐声有感情地朗读人们争先恐后逃生的段落。 3.分角色朗读,体会船长的镇定果断。 4.生分角色朗读对话,注意读出船长临危不惧、镇定自若、处事果断、指挥有方的特点。 5.想象人物画面,体会船长的英勇无私。 (1)师引导:黑暗里坚定而严肃的声音,使得救援工作进行得井然有序。二十分钟到了,轮船沉没了,船上只有一个人没有逃生,他就是——(生齐读)(板书:哈尔威船长) 活动四: 四、理解句意,深化主题 1.学习最后两个自然段。 (1)师引导:同学们,在危险面前哈尔威船长临危不惧,他在那个可怕的黑夜静静地离开了1.联系生活,谈谈阅读沉着地指挥人们逃生,(出示课件) 后的感受,在小组内进我们。雨果是这样评价这位伟大的船长的。“诺曼底号”不幸在海上失事了,在一片惊行交流,哈尔威船长的(2)师小结:英雄壮举让你对生命恐慌乱中,哈尔威船长临危不惧、镇定自若地指挥船员,而他自己,却被海水无情地吞没,有了怎样的体会?请船上所有的人都获救了,永远留在人们在书上的空白处写一哈尔威船长危难时刻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写。
心中! 活动五: 五、课堂总结,作业布置。 (1)师引导:哈尔威船长的英雄壮举让你对生命有了怎样的体会?请在书上的空白处写一写。 板书 设计 起因:雾海夜航 忠于职守 舍己为人 诺曼底号”遇难记 经过:海难发生 高潮:沉着指挥 结果:以身殉职 教学 后记
教 学 设 计 表
学 科 课 型 学习 要点 语文 学时课 单 元 课 题 第7单元 《黄继光》 执教者 上课时间 1.认识“役、屡”等6个生字。 2.默读课文,能从课文中描写语言、动作的语句中,感受人物的英雄气概。 3.运用学过的方法,阅读其他英雄人物的故事。 1.认识“役、屡”等6个生字。 2.默读课文,能从课文中描写语言、动作的语句中,感受人物的英雄气概。 3.运用学过的方法,阅读其他英雄人物的故事。 怎么从课文中描写语言、动作的语句中,感受人物的英雄气概? 学习 目标 探究 问题 应用 作业 文化 阅读 学习 重难点 运用学过的方法,阅读其他英雄人物的故事。 感受黄继光的英雄气概。 同步拓展阅读 理解课文内容,能从课文中描写语言、动作的语句中,感受人物的英雄气概。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二次备课
活动一: 1、学生自读课文 活动一: 一、激情导入,提示课题 1.情境导入。 学生自读课文,分享交(1)课件出示丰碑图片。 流自己所了解的黄继(2)师深情导入:同学们,这座高高耸立的丰碑是为了光的相关资料。 活动二: 纪念抗美援朝战争建造的。在这座丰碑下,长眠着千千万万个为祖国、为朝鲜人民、为和平而牺牲的烈士英灵。在这些英灵中,有这样一位年轻而伟大的战士,让我们一起,深情地呼唤他的名字——(生齐读课题) 2.简介黄继光及课文背景。 师引导:今天让我们跨越时空,一起去寻找英雄的身影,探寻他伟大的灵魂!(生齐读课题) 活动二: 1.以自己喜欢的方式1.初读课文,检查预习。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自由朗读课文,用自己么事? 的话说说课文写了一示例:本文写了黄继光在上甘岭战役中,为了战斗的胜利,件什么事? 用胸膛堵住敌人的枪口而壮烈牺牲的事。 2.文章是按照什么顺2.文章完整而生动地叙述了黄继光在上甘岭战役中的英序记叙的?写了黄继雄事迹。那么,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记叙的?写了黄继光光哪些感人的画面哪些感人的画面呢? 呢? 活动三: 活动三: 1. 在文中圈画描写黄1. 自读感悟,体会人物品质。 继光动作、语言的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 子,想一想你从中体会边读边在文中圈画描写黄继光动作、语言的句子,想一想到了他怎样的英雄气你从中体会到了他怎样的英雄气概。 概。 2.全班交流,引读感悟。(要求:按课文叙述的顺序交流) 2.黄继光是在怎样的(1)黄继光是在怎样的情况下主动请战的?表达出黄继情况下主动请战的?光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出黄继光怎样的(2)在枪林弹雨中,黄继光拖着受了重伤的身体,顽强
思想感情? 活动四: 地站起来了!在没有任何武器的情况下,他用自己宽阔的胸膛挡住了敌人罪恶的枪口!同学们,那不是一块没有生命的石头,没有感觉的铁板呀!那是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呀!人的生命只有一次,难道他不珍视生命吗?是什么力量让他置生命于不顾? ——是精神,为了保卫祖国和人民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为了朝鲜人民的解放事业而英勇献身的国际主义精神,他英勇顽强的形象,闪耀着灿烂光辉。 活动四: 1. 联系生活,谈谈阅读一、以情激情,拓展延伸 后的感受,在小组内进1.黄继光用生命铺就了一条胜利之路,战友们冲上阵地后行交流。 发现,黄继光伟岸的身躯仍然压在敌人的射击孔上,他的2.学生深刻理解黄继手仍然牢牢地抓着周围的麻袋,腿已被打断,身后是一道光那种英勇顽强、不怕十多米长的血印…… 牺牲的精神。分享交2.课件出示黄继光纪念馆图片。 流。 同学们,这就是黄继光纪念馆图片,让我们全体起立,怀着对烈士无比崇敬的心情,深情地说一声——(出示课件) 3.总结拓展。 总结:同学们,正是有了许许多多像黄继光这样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勇于献身的英雄,我们的祖国才会日益强大。这种精神不仅仅存在于战场上,也存在于科学界。在那些热爱祖国、积极投身祖国科研事业的科学家们,同样具有崇高的精神品质!虽然英雄已经逝去,但是他们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表现出的英勇顽强的精神永不消逝,他们的名字已深深地印刻在我们的脑海之中,他们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接受命令,夺占高地 起因 进攻受阻,主动请战 板书 设计 黄继光 顽强战斗,英勇献身 经过 占领高地,消灭敌人 结果 教学 后记 英勇顽强 不怕牺牲
教 学 设 计 表
学 科 课 型 学习 要点 学习 目标 探究 问题 应用 作业 文化 阅读 学习 语文 单 元 课 题 第七单元 口语交际:自我介绍 执教者 上课时间 1. 学会自我介绍,能根据不同对象和目的的不同,调整自我介绍的内容。 2. 能听取他人的意见,完善自己的介绍。 1. 学会自我介绍,能根据不同对象和目的的不同,调整自我介绍的内容。 2. 能听取他人的意见,完善自己的介绍。 如何向别人介绍自己 面对的情景不同,自我介绍的变化。 同步拓展阅读 1. 学会自我介绍,能根据不同对象和目的的不同,调整自我介绍的内容。 重难点 2. 能听取他人的意见,完善自己的介绍。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二次备课
活动一:范例激趣,导入课题 活动一:范例激趣,导入课题 1.听别人的介绍,并记住说话1.小朋友,今天有一位大学问家想和你们见个面,要求 2.导入新课,如何介绍自己呢? 想认识他吗? 我们让他自己介绍一下,(屏幕显示:自我介绍)听清楚噢,他介绍了自己的哪些情况? (播放配音)【课件出示2】我叫王陆雨,今年8岁了,我的名字是爸爸妈妈给起的的,因为爸爸姓王,妈妈姓陆,我出生的那天下雨,所以就起名叫王陆雨。 交流并显示说话要求:【课件出示3】 自己叫什么名字?今年几岁? 自己的名字谁给起的? 为什么给起这个名字? 2.老师先向王陆雨做个自我介绍好吗?(媒体配音评价:很高兴认识你!) 3.和别人初次见面,我们常常需要向别人作自我介绍。面对不同的情况,自我介绍应该也有所不同。【课件出示4】 想让别人认识你吗?那介绍自己的时候可一定要大大方方、声音响亮有礼貌;说话要完整通顺,可以跟别的小朋友说得不一样;听的时候更要虚心认真。这样你才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今天,我们将评出自我介绍的大大方方奖、声音响亮奖、完整通顺奖、与众不同奖和善于倾听奖,(奖励标志分别为□△○☆◇)看谁得到的奖最多。 今天,我们口语交际的内容是“自我介绍”。 (板书:自我介绍) 活动二:合作交流,尝试交际 活动二: 合作交流,尝试交际【课件出示5】 1. 同桌互说,师巡回帮助说话1.为了把自己的情况介绍清楚,吸引人,小朋友有困难的学生) 可以先和自己的好朋友说说,互相提问,进行补
2.小组内自我介绍 3. 各组推选一名介绍得比较好的小朋友上台向全班作自我介绍 充。(生同桌互说,师巡回帮助说话有困难的学生) 2.能向好朋友介绍自己了,那你能向小组里的同学介绍自己吗?4人小组内挨着顺序交流一下,取长补短。 3.各组推选一名介绍得比较好的小朋友上台向全班作自我介绍,师生评议。 活动三:创设情境,活化交际 活动三:创设情境,活化交际 1.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向别人作自我介绍,出1.出示情境,学生选择 2.选择一个情境试着自我介绍,介绍前想想要向谁介绍自己,介绍自己的目的是什么,介绍时需要注意些什么? 示:【课件出示6】 (1)刚刚转学到另一所学校,老师让你向全班同学作自我介绍。 (2)应聘校报记者,负责人让你介绍一下自己。 (3)报名参加电视台“我是小歌手”节目,导演请你作自我介绍。 (4)去家门口的车站接一位不认识的客人,你需要先在电话里介绍自己,接站时让他能够认出你。 2.面对不同的情况,自我介绍也应该有所不同。【课件出示7】 温馨提示:对象和目的不同,介绍的内容有所不同。 (板书:对象和目的不同 介绍的内容有所不同) 3.选择一个情境试着自我介绍,介绍前想想要向谁介绍自己,介绍自己的目的是什么,介绍时需要注意些什么? 下面以第一个情境为例:【课件出示8】 刚刚转学到另一所学校,老师让你向全班同学作自我介绍。 明确:要向谁介绍自己?(全班同学) 介绍自己的目的是什么?(加入新班级,希
望和大家友好相处) 介绍时需要注意些什么?(要把自己的姓名、年龄,兴趣、爱好说清楚。) 示例:【课件出示9、10】 大家好,我叫xxx,之前在xx市开发区xx小学四年级学习。我的爱好就是看书。说起看书,我还有一段小故事呢!那天,我看见我的一个同学买了一本《苦儿流浪记》,这本书我已经向往了许久,可是爸爸始终没有答应我的要求。我的自尊心很强,从小到大几乎没有央求过别人,这次,我硬着头皮向他去借。谁知,他说可以是可以,可得拿动物图书与他交换,我只好把书给他,跟他换了那本《苦儿流浪记》。 我的缺点就是爱掉“金豆豆”。咳,你可别笑,这也是我的爱好哩!养的宠物死了,哭!受同学欺负,哭!考试不好,哭!看书看到感人处,鼻子一酸,又落下两排“大珍珠”。不过,我丝毫不觉得难为情,古人云:“当笑则笑,当哭则哭,无须掩饰。” 要说我不爱的,就数运动了。体育成绩自然不好了。三年级时,垒球扔个四五米顶天了,成绩还没过70分。不过,这个缺点,以后我要改。 4.按8人一组自由组合,选择给定的不同场合,学生分组轮换角色练习交际。 4.自由组合,选择不同的场合,5.评奖激励,养成习惯 轮换角色练习 5.评选奖项 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评出各奖项,把奖励标志贴胸前,五项全得的贴额头。 活动四:联系实际,拓展延伸【课件出示11】 1.想想,还可以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哪些情况? 活动四: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2.动手做张小名片或建个小档案。
1. 想想,还可以向别人介绍自3.课堂总结 己的哪些情况? 生活中我们在向他人自我介绍时要根据不同场2.动手做张小名片或建个小档合,不同对象,介绍自己的不同方面。 案。 板书 设计 自我介绍 对象和目的不同 介绍的内容有所不同 教学 后记
教 学 设 计 表
学 科 课 型 学习 要点 抓住人物的整体形象、长相、性格、兴趣爱好等方面的特点。 1.认识自我、了解自我、展现自我,能抓住自己的外貌特征,给自己画一张自画像。 学习 目标 2.初步领会介绍人物的基本要领:抓住人物的整体形象、长相、性格、兴趣爱好等方面的特点。 3.在自我观察和相互提示下,写一段介绍自己的话,注意抓住特点,按一定顺序写下来。 探究 问题 应用 作业 学习 写作可以按照哪些顺序来突出人物特点呢? 假如你们班来了一位新班主任,他想尽快熟悉班里的同学,请以“我的‘自画像’”为题,向班主任介绍自己,让他更好地了解你。写一篇习《我的自画像》。 重点:抓住人物的整体形象、长相、性格、兴趣爱好等方面的特点。 语文 学时课 单 元 课 题 第七单元 习作 我的自画像 执教者 上课时间 重难点 难点:学会用多种方法写出人物的要点。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二次备课 活动一: 谈话交活动一: 谈话交流,揭示课题 流,揭示课题 1假如你们班来了一位新班主任,他想尽快熟悉班里的同学,请以“我的‘自画像’”为题,向班主任介绍自己,让他更好地了解你。 2.今天,我们的习作题目是《我的自画像》。(板书:我的自画像) 活动二: 例文引路,讨论分析 1.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他让我给同学们带来了他的自画像,并且描述了图画中的自己,希望同学们能喜欢他。【课件出示2、3、4】(课件先出示小刚的画像,然后出示例文。) 我的自画像 我的名字叫小刚,是一个活泼开朗的小男孩。浓浓的眉毛,大大的眼睛,嘴边总是有一圈红红的印痕,那是因为我天天用舌头舔嘴片。额头前留着刘海,总喜欢把刘海往旁边捋一捋,每当这时,我就觉得自己很帅气。 我非常喜欢下军棋,一天不下军棋就觉得手痒痒。这不,晚上刚吃过饭,我又和爸爸杀起了军棋,我爸爸用一个工兵去排雷,我让连长把工兵给吃了。我用炸弹去炸我爸爸的司令,结果呢,让我爸爸派出排长,和炸弹同归于尽了。我和爸爸之间的“战斗”非常激烈,最后,我剩下了军长一个,团长两个,排长一个,工兵一个。我爸爸只剩下一个师长了,而且,他的师长必死无疑,因为我的团长和军长已经包围了他的师长,而且都在快跑道上。只要他的师长吃了我的团长,我就能让军长一下子跳到师长那儿,把师长给吃了。爸爸又成了我的手下败将。怎么样?我的棋艺不错吧? 这就是我,一个聪明而又帅气的我。你愿意和我交朋友吗? 学生聆听 活动二: (学生认真听。) (学生自由发言。) (长相、年龄、表情、性格、爱好。) (年龄、性别、长相、性格、 2. 读例文。 3. 通过小虎的介绍同学们都认识了这位新朋友,你们说一说这位新朋友有什么特点?他是从哪几方面来介绍自己的? 4.总结学生的发言。 5.过渡:你们也有自己的特征,请你也试着把自己介绍给新班主任认识一下。 (二)引导讨论,归纳要点。 1.要想让新班主任对你有一个具体的了解,你也得画一幅 兴趣)(板书:长自己的画像,并且把自己介绍给新来的班主任。想一想,你可相、年龄、表情、以从哪些方面介绍自己呢? 性格、爱好。) (小组讨论,互相启发后发言。) 活动三: (同学互相交流。) 活动四: 1.学生自己画像,进行习作练习。
2.老师从学生的回答中概括并板书。 【课件出示5】 写之前想一想: 你的外貌有什么特点? 你的主要性格特点是什么? 你最大的爱好和特长是什么? 你还想介绍自己的哪些情况?可以用什么实力来说明? 4. 介绍时必须抓住以上各方面的特点——与别人不同的地方。请你说说你自己哪里与众不同。 5. 小结并归纳习作要点:介绍一个人必须包括人物的年龄、性别、长相、性格、兴趣等多方面。还必须抓住以上各方面的特点——与别人不同的地方。介绍时必须按一定的顺序。【课件出示6】 活动三: 教师指导,口头作文。 1.课件出示词语供学生参考: 例如:【课件出示7】 外貌描写:红扑扑的小脸 脸蛋黑里透红 水灵灵的大眼睛 黑葡萄似的大眼睛 小而有神的眼睛 能说会道的嘴巴 樱桃似的小嘴 性格描写:活泼 内向 爱说爱笑 泼辣 腼腆 2. 同学们先在小组内进行自我介绍,学生之间可以相互提醒、补充。 3.小组将说得比较好的同学推荐到班级交流,相互评议,共同提高。教师适时点拨细节处理。 活动四:学生独立仿写练习 教师巡视辅导。 2.选两三个同学的草稿读给大家听,请大家猜作者是谁,如果大家一听就猜出写的是谁,那就说明他抓住了外貌等多方面的特征,应予以表扬。如果猜不出,组织讨论,进行修改。 3.展示优秀习作:【课件出示8/9/10】 我的自画像 我,叫姚宜泽,是一个开朗、活泼、阳光的男孩子。在圆圆的、红扑扑的脸上,有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一个微微上翘,线条优美的小鼻子,显露出我的机灵。当我笑时,红润的唇间露出两排洁白的牙齿,很是迷人。 我有很多的兴趣爱好。比如表演方面。有一次,我用巴乌吹了一首《欢乐的泼水节》。这首曲子难度超大,但我却吹出了优美的旋律,使在场的每个人都陶醉了。 我还是一个坚强、勇敢的男子汉。记得我去学游泳时,我遇到了几个高难度动作,但我都完成得非常漂亮,教练还夸我聪明。但到了很多人都做不了的动作时,我也退缩了、害怕了,经过教练的指导,再加上我一次一次地努力,终于做出了谁都做不了的动作。同时我也明白了一个道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我还喜欢助人为乐。帮小区里的爷爷奶奶扔垃圾,有时候还陪他们聊天。特别是冬天下雪时,我要早早起来和大人们一起,把小区里的雪打扫干净,生怕老人小孩摔倒。大人们都夸我懂事,有时候还帮我堆雪人玩呢。 在学习方面我还是一个中等生。但是我不会放弃,我会更加努力,我坚信,我会在各个方面更上一层楼的。 4. 师生点评: 这位同学的自画像抓住自己的外貌、兴趣爱好、性格品质(坚强、勇敢、助人为乐)、学习成绩等特点写。每段采用总-分的构段方式。 总结: 今天,同学们不光认识了一些新朋友,而且还学会了怎样把自己介绍给新来的班主任。请大家说一说介绍自己要抓住哪些特点?又是通过什么描写方法展示这些特点的呢?(学生回答问题。) 板书 设计 教学 后记
我的自画像 长相、年龄、表情、性格、爱好
教 学 设 计 表
学 科 课 型 语文 整合课 单 元 课 题 第7单元 语文园地 执教者 上课时间 1.交流、总结怎样运用多种方法写出人物的特点。 学习 要点 2.在认读7个描写人物的词语中认识9个生字。 3.学习一组与古人读书求学有关的成语,知道它们的故事和含义,能仿照例句写一组连续的动作。 4.积累名言。 1.交流、总结怎样运用多种方法写出人物的特点。 学习 目标 2.在认读7个描写人物的词语中认识9个生字。 3.学习一组与古人读书求学有关的成语,知道它们的故事和含义,能仿照例句写一组连续的动作。 4.积累名言。 探究 问题 应用 作业 文化 阅读 学习 重难点 怎样运用多种方法写出人物的特点? 结合本单元课文,学习、了解怎样通过人物外貌、语言、行为表现人物的特点。 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同步拓展阅读 1.积累古人求学的成语,感受人物品质。 2.学写一组连续的动作。 3.积累名人名言,了解大意。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学生活动 活动一: 活动一: 教师活动 同学们,本单元,我们1.回顾课文,导入新课。 学习了哪几篇课文? (1)师导入: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哪几篇课文?
你们对哪篇课文感悟(2)生交流。 深刻?和大家交流一(3)师引导生体会本单元课文在内容上的共同特点。 下吧? 活动二: ①师引导:它们在内容上有什么共同之处? ②预设:它们都表现了人物的精神品质。 2.学习“交流平台”栏目。 (1)(课件出示:交流平台)师导入:课文中是怎样表现人物特点的呢?让我一起去“交流平台”看看吧!(课件出示“交流平台”的内容) ①师引导:从有关他们的描写中你读出了什么? ②示例:从哈尔威船长的话语中可以读出他镇定沉着、临危不惧、舍己为人的优秀品质。 师小结:阅读文章时,要注意从人物的外貌、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同时也要将这种方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学会运用多种方法写出人物的特点。 活动二: 识字加油站 同学们,你们能在具体1.交流词语,激发兴趣。 的语境中准确用上这(1)刚才我们在“交流平台”栏目里学习了描写人物的些词语吗?赶快与同方法,在你平时的阅读中,积累了哪些描写人物的词语学交流交流吧! 呢?(生自由交流)下面我们一起走进“识字加油站”,边识字边学词,认识一组描写人物的词语。 2.多种方法识字词。借助拼音,认读生字。 请同学们翻开课本,借助拼音,自己认读“识字加油站”中的9个生字,看看能否把字音读正确。 同学们,你们能在具体的语境中准确用上这些词语吗?赶快与同学交流交流吧! 3.课堂小结。 同学们,我们不仅学会了多种描写人物的方法,还认识了一些描写人物的词语,课余时间,希望大家能积累更
活动三: 多的描写人物的词语,并能学以致用,让你笔下描写的人物鲜活起来。 活动三 : 词句段运用 1.学生读读背背,说说1.学习与古人读书有关的成语,知道它们的故事和含义。诗的大意,熟读的基础师引导:你还知道哪些与读书有关的成语?(示例:韦上进行背诵 活动四: 编三绝、孜孜不倦、学富五车、满腹经纶……) 2.学了这些成语,你有什么收获?(引导生从刻苦学习,认真读书等方面谈体会) 3.仿照例句,选一种情况,写一组连续的动作。 活动四: 日积月累 学生小结本单元学习1.学习“日积月累”栏目。 收获。 (1)课件出示“日积月累”内容。生自由朗读。师指名朗读,相机正音。了解句意。 师引导:读了这些句子,结合课前预习时查的资料,你理解这些句子的意思了吗?反复诵读,积累背诵。 (2)拓展练习。师引导:你还知道哪些相关名言?(相机出示课件) 2.课堂总结。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一组关于古人读书的成语故事;学会了怎样用连续的动作描写人物的方法,还积累了一组描写人物精神品质的名言,希望同学们能将这些词句和方法牢牢记在心中,活学活用。 板书 设计 教学 后记 人物描写的方法: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