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小侦探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公孙弘原文及翻译

公孙弘原文及翻译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公孙弘

公孙弘,淄川薛人也。少时为狱吏,有罪,免。家贫牧豕(猪)海上。年四十余,乃学《春秋》杂说。武帝初即位,招贤良文学(贤良文学,汉代选官取士的重要科目之一,始于汉文帝二年。其余常见察举科目还有孝廉、茂才(秀才)、察廉(廉吏)、光禄等。)士,是时,弘年六十,以贤良征为博士。使匈奴,还报,不合意,上怒,以为不能,弘乃移病(移疾,指请求隐退的委婉说法。近似的词如“乞骸骨”意谓使骸骨归葬故乡,指古代官吏自请退职)免归。元光五年,复征贤良文学,菑川国复推上弘。弘谢曰:“前已尝西,用不能罢(罢免),愿更(另外)选。”国人固(坚持)推弘,,弘至太常。上策召诸儒,时对者百余人,太常奏弘第(等第)居下。策奏,天子擢弘第一。召见,容貌甚丽,拜为博士,待召金马门。弘复上疏曰:“先世之吏正,故其民笃(忠厚),今世异其言。每朝会议,开陈其端,使人主(皇帝)自择,不肯面折(反驳)庭争。于是上察其行慎厚,辩论有余,习文法吏事,缘饰(文饰)以儒术,上说之,一岁中至左内史。弘奏事,有所不可,不肯庭辩。常与主爵都尉汲黯请间(表示希望在空隙之时白事,且不欲对众人言之。),黯先发之,弘推其后,上常说,所言皆听,以此日益(更加)亲贵。尝与公卿约议,至上前,皆背其约以顺上指(意图)。汲黯庭诘(责问)弘曰:“弘多诈而无情,始为与臣等建此议,今皆背之,不忠。”上问弘,弘谢曰:“夫知臣者以臣为忠,不知臣者以臣为不忠。上然(以什么为对,同意)弘言。左右幸臣每毁弘,上益厚遇之。汲黯曰:”弘位在三公,奉禄甚多,然为布被,此诈也。”。上问弘,弘谢曰:“有之,夫九卿与臣善者无过黯,然今日庭诘弘,诚(实在,确实)中弘之病(弱点,缺点)。夫以三公为布被,诚饰诈欲以钓名。且臣闻晏婴相景公,食不重(双,成对)肉,妾不衣丝,齐国治,亦下比于民。今臣弘位为御史大夫,为布被,自九卿以下至于小吏无差,诚如黯言。且无黯,陛下安闻此言?”上以为有让,愈益贤之。时上发兴功业,娄举(多次选拔)贤良,弘自见为举首,起徒步,数年至宰相封侯,于是起客馆,开东阁以延(招请)贤人与参谋议。弘身食一肉,脱粟饭,故人宾客仰(依靠)衣食,奉禄皆以给之,家无所余。凡为丞相御史六岁,年八十,终丞相位。

(节选自《汉书.卷五十八》

翻译:公孙弘是淄川国薛县人。年轻时作过狱吏,因犯了罪而被免职。由于家中贫寒,在海边放猪为生。四十多岁时才开始研习《春秋》及各家的杂论。汉武帝刚刚即位时,招选贤良文学之士,这时公孙弘六十岁,以贤良文学的身份被征召为博士。他出使匈奴,返回朝廷汇报,不合皇上的心意,武帝很生气,认为他,于是公孙弘上书称病,免官回到故里。元光五年,汉武帝再次征选贤良文学之士,淄川国又一次推荐公孙弘。公孙弘推辞说:“过去我曾西去入京,因为被免职,希望另选他人。”但淄川国的民众坚持推荐他,于是公孙弘来到太常处。皇上下诏书策问众儒生,当时对策的有一百多人,太常上奏对策成绩时,公孙弘的等第位居下等。策简呈给皇帝后,天子将公孙弘的对策选拔为第一。公孙弘被召入见,天子见他一表人才,于是任命为博士,待诏金马门。公孙弘再次上疏说:“过去那个时代的官吏清正,所以百姓忠厚;现在的官吏贪邪,所以百姓不厚道。有弊端的政治得不到推行,令人厌恶的法令不会被听从。任用贫邪的官吏去推行弊政,用令人厌恶的法令去治理不厚道的百姓,百姓不可能被教化。”皇上认为他说的很与众不同。每当朝会议政的时候,公孙弘都将自己的意见陈述出来,让皇帝自己选择,而不肯在朝堂上当面反驳、争论。由此皇帝看出他行为谨慎忠厚,辩论时留有余地,熟悉文书法令及官吏公务,又以儒术加以文饰,皇帝非常喜欢他,一年之内就将其提拔为左内史。公孙弘上朝奏事,有认为不对的事,也不当庭争辩。他常与主爵都尉汲黯请求皇帝利用空余时间接见,汲黯先提出问题,公孙弘随后进行推究阐述,皇上常常很高兴,听从他所说的一切,公孙弘因此而越来越受到宠信。他曾与公卿相约提出某些建议,可是到了皇帝面前,又完全背弃约定,顺着皇帝的意图说。汲黟当庭责问公孙弘:“ 公孙弘为人多欺诈而且没有真情实意,先与臣等提出这个建议,现在又完全背弃前约,这是对君不忠。”皇上询问公孙弘,公孙弘说:“了解臣的人认为臣是忠君的,不了解臣的人认为臣是不忠的。”皇上认为他说得对。皇帝左右的宠臣诋毁公孙弘,但皇上却越来越厚待他。汲黯说:“公孙弘位列三公,俸禄很多,但却用布做被子,这是欺诈。”皇上询问公孙弘,他说:“有这样的事。 九卿

中与我交情好的没有比得过汲黯的,可是今天他当庭责问我,实在是说中了我的弱点。身为三公之一而用布被子,的确是伪饰欺诈 ,想要沽名钓誉。我听说晏婴作齐景公的相,一餐不吃两份肉菜,他的小妾不穿丝织的衣服,齐国治理得很好,他是向下比照着平民。现在我公孙弘作御史大夫,用布被子,是使九卿以下至小吏都没有了贵贱的差别,确如汲黯所言。再说没有汲黯,陛下如何能听到我这番话?”皇上认为他能礼让,越发尊敬他。当时皇上正在兴功立业之际,一再选拔贤良。公孙弘就因对策第一而出人头地的,他从一介百姓开始做官,几年后就官至宰相并封候。着这以后他营建客馆,打开东阁招请贤士,并与他们共同研讨议事。公孙弘本人每餐只吃一个肉菜和糙 米,他的亲朋及宾客都依靠他供给衣食,他的俸禄因此而全部拿了出来,家中没有剩余的钱财。公孙弘共作了六年丞相、御史大夫,八十岁时死在丞相任上。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xiaozhentang.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