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砂石粉含量对混凝土性能影响试验研究
作者:周伟
来源:《卷宗》2020年第01期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摘 要:近年来,由于建设力度的持续加大,我国建筑材料资源存在地域性紧张,天然砂石材料供应紧张,人工机制砂的使用成为必然趋势。机制砂由于其生产工艺原因,带有一定量的石粉,石粉对混凝土的性能产生一定的影响。为更好地使用机制砂,选择6种不同石粉掺量,对C30机制砂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进行试验研究,分析石粉含量对机制砂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的石粉能够提高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扩展度,改善机制砂混凝土的粘聚性和保水性;随着石粉掺量的提升,机制砂混凝土的7d抗压强度和28d抗压强度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规律;石粉掺量为9%时,机制砂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最佳。 关键词:石粉;机制砂;混凝土;工作性能;力学性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基础建设的步伐同样稳步提升,交通作为全国经济发展的根本,得到了迅猛发展。如此庞大的建设力度,在有效提升国民生活质量的同时,也消耗了大量的资源。近年建筑行业用砂、石、水泥等原材料价格频频突破上限,天然资源紧缺不断给基础建设行业敲响警钟。由于全国各地纷纷限制河沙的开采,天然砂远远无法满足如今工程建设的需要,因此采用机制砂替代天然砂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机制砂由岩石经过破碎、筛分等一系列工艺生产而来,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石粉,石粉颗粒细小,其对混凝土的性能将会产生影响。周大庆等[1]对石粉在混凝土中的工作机理进行研究,发现石粉能够使得混凝土过渡界面区更加密实,对混凝土的强度发展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李北星等[2]通过研究石粉对混凝土性能产生的影响发现,石粉能够提高混凝土的抗氯离子侵蚀性能,但对混凝土的抗冻性能有着不利影响。曹盛明等[3]对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进行优化设计,研究发现在机制砂混凝土中,使用石粉替代部分水泥,并加入矿粉和硅灰,能够提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高混凝土性能。范德科等[4]通过研究发现,适量的石粉能够改善混凝土和易性,提高混凝土强度,但石粉含量过高对混凝土和易性不利。王雨利等[5]认为,随着石粉含量的提高,中低强度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先提高后降低,石粉含量存在一个最佳值。
为了进一步了解石粉含量对机制砂混凝土性能的影响,本文通过试验进行了研究,为机制砂的工程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1 原材料 1.1 水泥
本文所用水泥为海螺牌P.O42.5R型,其基本性能指标见表1。 1.2 骨料
选用机制砂作为混凝土细骨料,机制砂来自贵州省某高速公路项目周边制砂厂,粒径为0~5mm,各项物理性能指标见表2。
选用5~25mm粒径的连续级配碎石作为粗骨料,各项物理性能指标见表3。 试验用石粉颗粒低于75μm含量大于75%。 2 石粉含量对机制砂混凝土性能影响试验研究 2.1 石粉含量对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影响
本文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强度等级为C30,不掺粉煤灰,试验前,将机制砂清洗晒干,去除自带石粉。选取石粉掺量分别为0%、3%、6%、9%、12%、15%掺入混凝土中,研究石粉对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影响。测试不同石粉掺量下,新拌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扩展度,并观察其粘聚性和保水性,试验结果见表4。
由图1可知,随着混凝土中石粉含量的不断提升,混凝土坍落度和扩展度均先增大后减小,混凝土的粘聚性和保水性不断提高,石粉掺量为9%时,混凝土坍落度和扩展度达到最大值。这是由于机制砂与天然砂不同,机制砂表面粗糙,有棱角,对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产生不利影响,掺入适量的石粉后,混凝土中浆体增多,减少机制砂之间摩擦,故而提高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扩展度。而当掺入过量的石粉时,混凝土中浆体稠度太大,浆体的流动度迅速减小,影响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扩展度。
2.2 石粉含量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测试不同石粉掺量的机制砂混凝土7d、28d立方体抗压强度,分析石粉掺量对机制砂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见表5。
由表5可知,随着石粉掺量的不断提升,机制砂混凝土的7d、28d抗压强度先提高后降低,石粉摻量为9%时,混凝土抗压强度最高,7d抗压强度达到31.7MPa,28d抗压强度达到38.9MPa。随着石粉的掺入,混凝土中浆体增多,浆体稠度增大,而且掺入的石粉能够有效填充浆砂和浆石界面中的孔洞,使得界面更加密实,因而混凝土的强度得到提高。当石粉掺量过高,混凝土拌和过程中用水量未提高,拌和不充分,可能导致混凝土中产生较多孔洞,影响其强度。 3 结论
适量的石粉能够提高机制砂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扩展度,提高其粘聚性和保水性,石粉含量过高对混凝土和易性会产生不利影响。石粉掺量为9%时,机制砂混凝土坍落度和扩展度最大。
随着石粉掺量的提升,机制砂混凝土的7d抗压强度和28d抗压强度变化趋势一致,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规律。石粉掺量为9%时,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最高。 针对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机制砂混凝土最佳石粉含量为9%。 参考文献
[1]周大庆,张道友,赵华耕,周明凯,田建平.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研究[J].国外建材科技,2005(03):20-23.
[2]李北星,周明凯.石灰岩机制砂中石粉作掺合料对混凝土工作性和强度的影响[J].公路,2007(12):141-145.
[3]曹盛明.高性能机制砂混凝土的性能及应用技术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08.
[4]范德科,马强,周宗辉,单立福,孔凡胜,王忠浩.石粉对机制砂混凝土性能的影响[J].硅酸盐通报,2016,35(03):913-917.
[5]王雨利,王卫东,周明凯,李北星,刘素霞.中低强度机制砂混凝土石粉含量确定的研究[J].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2012,34(05):154-158. 作者简介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周伟(1982-),男,汉族,江苏淮安人,大专,中级工程师,江苏省苏信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工地试验室主任,主要从事道路桥梁工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