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第4l卷第15期 2 0 1 5年5月 山 西 建 筑 SHANXI ARCHITECTURE V0l_41 No.15 May. 2015 文章编号:1009—6825(2015)15-0012—02 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几点思考 裴海强 (山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山西太原030001) 摘要:通过对运城市人民南路以东片区项目的编制和实践,阐述了老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三个重要纬度:问卷设计与调查、重 点地段城市设计和城中村改造模式,以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操作性。 关键词:规划片区,问卷调查,城市设计,城中村 中图分类号:TU984 1 项目简介 运城市位于晋、陕、豫三省交界处,山西省西南部,北与临汾 市接壤,东与晋城市相邻,西、南与渭南市、三门峡市隔黄河相望。 规划片区位于南同蒲铁路以南、盐湖以北、西连运城古城、东 接安邑古城,是运城市中心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存在大量 已有建筑和老旧急需改造地块,未开发可用地块所占比例不大。 规划将片区定位为:是地处运城古城和安邑古城两大核心文 化资源之间、环境和配套一马当先的新城市格局下的再生片区, 集居住、行政办公、商业金融、休闲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功能复合 型生态片区。 2问卷设计与调查 为了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操作性,切实体现规划公共政策的 属性,项目组细心研究、精心设计了本次规划的调查问卷,问卷涉 及城市及片区特色、公共服务设施、交通出行等三大类问题。 本次调查历时15 d,共发放问卷450份,收回422份,其中有 效问卷为382份,问卷有效率91%。 通过问卷整治和分析,项目组得出如下结论: 1)公交车、私家车和步行是居民出行的首选方式。在“出行 方式”的选择上,28%的被调查者选择公交车,22%的被调查者选 择私家车,17%的被调查者选择步行;15%的被调查者选择出租 车;在“公交存在问题”的选择上,43%的被调查者认为公交班次 太少,30%的认为站点安排不合理,1 1%的认为路线不合理。 选择机动车作为交通工具出行的居民占相当重的比重,一方 面说明居民目前生活水平较高,另一方面说明城市的道路交通压 力较大,公共交通需求较高。a.规划应大力织补道路交通网络; b.重点加强公共交通建设;c.着力构建慢行系统。 2)居民对城市公共服务设施普遍表示设施不足。调查者中 有21 1位认为需要建设展览馆、图书馆、美术馆等文化设施,90位 认为需要体育活动设施,150位认为需要儿童、青少年活动场所, 119位认为需要公园绿地,89位认为需要老年活动场所,46位认 为需要中小学、幼儿园,54位认为需要医院、社区卫生站(见图 1)。a.规划应结合总体规划的统筹,加大公益类设施的布点;b.根 据片区产业业态的组织,合理引导公共设施的落位。 3)居民普遍认为片区风貌特色不突出,需要进行改造。其中 67人认为建筑风貌需要改善,1 10人认为片区需要建设有代表性 的地标建筑或雕塑,172人认为需要增加绿化美化,183人认为需 要加强环境卫生治理,93人认为缺少主要的景观大道(如图2所 示)。这说明了目前片区环境状况还有需要进一步改善的地方, 居民希望享受到更多的城市公共开敞空间和休闲绿地。a.规划 收稿日期:2015-03—13 作者简介:裴海强(1982・),男,工程师 文献标识码:A 需深入挖潜片区资源,发现片区性格,塑造片区特色,增强市民归 属感和认同感;b.片区需增加户外开敞的交往空问,提升片区人 文环境。 图1公共服务设施需求调查 20o 180 160 140 120 100 80 60 豳. . 团系歹01 40 20 第41卷第15期 2 0 1 5年5月 裴海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几点思考 ・l3・ 为禹都大道以北的北部居住社区、禹都大道与河东街之间的中部 居住组团和河东街以南的南部居住社区。 我们需要从更全面的视角下,科学对待城中村,建立如下共识: 第一,城乡居民在就业机会、收入、社会保障等各方面存在明 我们需要更加关注村庄发展的自身动力,生产效率的 2)重点地段城市设计:槐中路(禹都大道一银湖街)区段、银 显的差距,提高和增加附加值,过去的十年,使得城村差距越来越大,城市必 湖街(人民南路一学苑路)区段。 a.槐中路(禹都大道一银湖街)区段。规划为片区绿色慢行 须还债,更要从社会层面关注村庄自身发展动力。 廊道,北起姚暹渠,南至盐湖生态公园,是连接城区两大水系资源 第二,解决城中村问题的关键在公正、公平地建立利益共享 的天然廊道。规划从大区域出发、大业态分析,大手笔营造片区 的长效机制。 第三,城中村在城市的方方面面均存在紧密的利益联系,与 开敞空间,重点研究项 目落实与规划布局之间的互动与影响,注 重整体片区经营与经济校核、注重项目可实施性与可持续性。在 城市发展息息相关。 规划构思与空间布局中,对基地所处城市环境、放大范围的市场 环境、交通区位环境进行分析,首先确定项目的市场定位和可能 2)村庄改造建设模式。 规划片区的9个村庄已经被城市的发展紧紧包围起来,是真 针对这类城中村,我国很多经济发达地区,如北 实现的项目比选,用地结构最终划分为“两带、三段”的结构。两 正意义的城中村,带为东西两带,槐中路西侧为西带,以土地的更新改造为主,用地 京、上海、广州、南京、成都、武汉等都有先进理念和不同案例可以 控制150 nl,槐中路东侧为东带,以营造片区连续的开敞空间为 借鉴,项目组通过国内诸多不同类型案例的考察和研究,准确解 城市发展阶段、社会文化属性、地缘民风 主,用地控制宽度50 m。三段为北段、中段和南段,北段重商业购 析运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物,中段为混合连接段,南段偏娱乐休闲,规划结合槐树凹村改造 特点,结合片区城中村的现状条件,规划建议采取政府主导,村集 形成一个制高点、与槐中路南端的新建广场相呼应。 b.银湖街(人民南路一学苑路)区段。银湖街作为城市向南 体带领村民入股成立公司,共同参与改造的主题改造模式。 具体表现方式为村集体成立股份制公司结合市场企业参与 发展的增长边界线,向南可俯瞰一览无余的盐湖,又是作为展示 改造,村民在获得安置房屋的同时拥有股权,可以参与未来土地 城市界面的天然平台,在规划中引入城市断面理论和多维校核理 经营收益的分红(见图3)。 论,最终形成一个产业功能合理、空间布局相映成趣、城市天际线 独特优美的片区界面。 上 自 f政府组织下的整体搬迁I 4城中村改造 1)城中村问题剖析。 覃l政府组织改造l 全面改造h 原地拆建 开发商与村集体联合组 织的原地拆建 通过现场调研情况和前期研究分析,总结规划片区的城中村 有如下特征:a.给城市道路格局的形成带来障碍。b.村、城的隔 阂导致形成相对孤立的社会群体。C.社会管理脱离城市秩序。 旱l企业组织改造I + 整体搬迁 f村集体带领村f l企业与村集体l 村集体组织的局部调整l 政府组织的环境整治I 政府指导下开发商组织 I民自主改造I l合作组织改造l 磊面否1] 局部调整 环境整治 的原地拆建 d.外来人口集聚导致犯罪率上升,治安状况不佳。 城中村的负面效应导致其在城市视角产生了贫穷落后、脏乱 差、藏污纳垢、给城市添乱、发展的障碍、没规矩等种种不良印象, 图3村庄改造建设模式 进而带来城市拆除、清理、遮羞、置之不理等一系列片面的处理方 这种改造建设模式有三大特色,分别为:a.村委会要了解村 联系群众的优势,容易化解拆迁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b. 式。然而,在城镇化快速推进的时候,让我们无暇顾及和思考的 情、C.广大居民群众更多实惠。 城中村,它的背后到底藏着多少值得让我们深思和反思的内容, 拆迁盈利有效壮大了集体经济;借助于此次规划,让我们一同重新认识和梳理一下城中村的价 值。首先,城中村为城市承担了大量的社会负担,比如其以低比 改造建设模式的基本原则为:多留遗产,少留、不留遗憾。 本次规划提出的改造建设模式特点可概括为:政府主导、规 村民参与、安置优先、产业支撑、功能完善、特 例的建设用地承载了高比例的常住人口,其人口密度是新建住宅 划先行、市场运作、 小区平均密度的好几倍,是城市低收入人群的蓄水池,缓解了政 色鲜明。‘ 府廉租房的供给压力,它还是农村人变城市人的孵化器;其次,城 5结语 通过实际项目的编制和反思,笔者希望从问卷设计与调查、 中村在城市经济运行中承担着不可或缺的非正规经济的角色,在 同等区位条件下,城中村租金低、管理成本低、业态包容性强、环 重点地段城市设计和城中村改造模式三个维度的介绍起到抛砖 境容忍度高,仓储物流、建材家装、汽修、中低端旅馆饭店等业态 引玉的作用,希望我们的规划师在今后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 结合实际项目的具体情况,做有针对性的分析和研究,使项目 在城中村集聚,换句话说,城中村的租金水平直接决定了一个城 中,市的最低生活成本。 的规划更接地气,做一名务实的规划人。 On consideration for controlled detailed planning and compilation Pei Haiqiang (Shanxi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and Design Institute,Taiyuan 030001,China)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compilation and practice for the East Part project Mong Renmin South Road in Yuncheng,the paper illustrates the three important latitu des in the controlling detailed planning in aged regions,including questionnaire design and investigation,design for key routes and reconstruction model of villages in cities,SO as to make the planning more scientific and operable. Key words:planning region,questionnaire and investigation,urban design,village in c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