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五四”文学革命开始于( )。 A.1915年 B.1916年 C.1917年 D.1919年 【答案】C
【解析】文学革命开始于1917年。它是晚清文学改良运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是适应以思想革命为主要内容的新文化运动而发生的。是新文化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对封建思想的批判必然地转向对封建主义文学的攻击,反对文言,提倡白话,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成了一场文学革命运动。在中国文学史上竖起一个鲜明的界碑,标示着古典文学的结束,现代文学的起始。
2.“五四”时期攻击新文化运动的小说《荆生》的作者是( )。 A.陈西滢 B.章士钊 C.吴宓 D.林纾 【答案】D
【解析】《荆生》是林纾发表的影射、攻击新文化阵营的文言小说,发表于上海《新申报》“荆生”的谐音是“经生”,显然是理想化的卫道英雄的化身。也有人认为“荆生”指北洋军阀徐树铮。
3.下列不属于20年代乡土小说作家群的作家是( )。 A.许钦文 B.许杰 C.萧军 D.王鲁彦 【答案】C
【解析】萧军是“东北作家群”的领军人物,知名的左翼作家。 4.对李金发诗歌影响最大的外国诗人是( )。 A.惠特曼 B.泰戈尔 C.波特莱尔 D.歌德 【答案】C
【解析】李金发被称为“东方的波特莱尔”。 5.塑造了章秋柳形象的小说是( )。 A.《幻灭》
B.《虹》 C.《动摇》 D.《追求》 【答案】D
【解析】《蚀》包括三个略带连续性的中篇:《幻灭》、《动摇》、《追求》,以大革命前后某些小资产阶级知识青年的思想动态和生活经历为题材。《追求》如茅盾所说,他意图在于“暴露一九二八年春初的知识分子的病态和迷惘”。章秋柳在此社会背景下,只能在官能享受的自我麻醉中毁灭着自己,也毁灭着别人。 6.在巴金小说中,具有“恨人类”思想的人物是( )。 A.觉慧 B.杜大心 C.汪文宣 D.杨老三 【答案】B
【解析】《灭亡》的主人公杜大心是位对这个社会感到绝望的青年诗人。五四以来的新文学大都充满着伤感的情调,很少英雄至上的气象。巴金的《灭亡》终于让读者有了自己的英雄,尽管是暗夜里呼叫的绝望的英雄。 7.老舍小说《猫城记》的主题是( )。 A.同情被侮辱被损害者 B.暴露官场腐败 C.批判国民性 D.反抗旧社会秩序 【答案】C
【解析】老舍的知名作品。讲述的内容是一架飞往火星的飞机在碰撞到火星的一刹那机毁人亡,只剩下“我”幸存下来,却被一群长着猫脸的外星人带到了他们的猫城,开始了艰难的外星生活。
8.沈从文描写和批判都市文化的小说是( )。 A.《绅士的太太》 B.《新与旧》 C.《长河》 D.《丈夫》 【答案】A
【解析】《绅士的太太》描写了一群上流社会的男女,生活奢华,精神糜烂堕落。里面的人物没有具体的名字,只是以绅士、绅士太太、姨太太、大小姐、大少爷等这样的方式来完成小说的全部叙述。
9.丁玲在解放区创作的反对专制、愚昧等小生产习气的小说是( )。 A.《在医院中》 B.《太阳照在桑千河上》 C.《我在霞村的时候》 D.《莎菲女士的日记》
【答案】A
【解析】《在医院中》因揭示了初到延安的知识青年与环境的矛盾和冲突而受到人们的关注,小说也因此颇受争议。
10.臧克家诗歌的成名作是( )。 A.《罪恶的黑手》 B.《烙印》 C.《运河》 D.《自己的写照》 【答案】B
【解析】1932年臧克家开始发表新诗,以一篇《老马》成名。1933年9月,诗人自费出版了第一本诗集《烙印》。
11.曾被称为“国防戏剧的力作”的作品是( )。 A.《上海屋檐下》 B.《法西斯细菌》 C.《都会的一角》 D.《赛金花》 【答案】D
【解析】夏衍因而写了一部7场历史讽喻话剧《赛金花》,1936年4月发表在《文学》6卷4期上,震动了剧坛,被认为是“国防戏剧之力作”。
12.小说《在其香居茶馆里》、《淘金记》、《还乡记》的作者是( )。 A.吴组缃 B.沙汀 C.张天翼 D.艾芜 【答案】B
【解析】沙汀著作有长篇小说《困兽记》、《还乡记》,短篇小说《在其香居茶馆里》、《老邬》,中篇小说《木鱼山》等。
13.宋之的独幕讽剌喜剧《群猴》的背景是( )。 A.国民党倡导的“新生活运动” B.上海沦陷前后 C.抗日战争
D.国民党“国大代表”选举 【答案】D
【解析】话剧《群猴》是一出讽刺喜剧,反映了上个世纪40年代中后期,国民党在国统区某大城市搞选国民代表的活动,为争当伪国大议员,各种势力的代表人物粉墨登场买卖选票、争吵叫骂甚至动刀动枪,活像一群丑态百出的猴子。
14.侧重于从人的心灵、情感和生活诗意的层面上表现人物性格的作家是( )。 A.孙犁 B.赵树理 C.李季
D.阮章竞 【答案】A
【解析】孙犁的创作侧重于从人的心灵、情感和生活诗意层面上表现人物性格的丰富与优美。《荷花淀》就是他种风格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15.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第一次文代会)召开的时间是( )。 A.延安时期 B.新中国成立前夕 C.50年代前期 D.50年代中期 【答案】B
【解析】1949年7月2日,在人民解放军向南方各省势如破竹的进军声中,在新中国即将诞生、中华民族历史即将揭开光辉一页的日子里,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在北平举行。这次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文学历史的结束和社会主义时期文学历史的开始。
16.以“人道主义情怀、批判意识和民族主义精神”为其小说世界核心的台湾乡土文学作家是( )。 A.陈映真 B.欧阳子 C.白先勇 D.余光中 【答案】A
【解析】陈映真的作品受到鲁迅影响,主要以描写城市知识分子的生活和情绪为主,作品充满忧郁与苦闷的色调以及人道主义关怀。
17.贾平凹《腊月·正月》中塑造的与时代思想相悖逆的人物是( )。 A.王才 B.金狗 C.雷大空 D.韩玄子 【答案】D
【解析】韩玄子是贾平凹《腊月·正月》中的一个带有封建遗老形象的人物, 18.出自北岛诗歌《回答》的诗句是( )。
A.我是人/我需要爱/我渴望在情人的眼睛里/度过每一个宁静的黄昏 B.小巷/又弯又长//没有门/没有窗//你拿把旧钥匙/敲着厚厚的墙
C.告诉你吧,世界/我——不一一相——信!/纵使你脚下有一千名挑战者/那就把我算做第一千零一名
D.鸟儿在疾风中/迅速转向//少年去捡拾/一枚分币//葡萄藤因幻想/而延伸的触丝 【答案】C
【解析】1976年北岛参加天安门运动,写诗《回答》。其现代主义色彩的新诗歌形式受到青年读者的欢迎,被称为“朦胧诗”的代表诗人。
19.以“说真话”、严格的自审和反思历史为特色的作品是( )。
A.《干校六记》 B.《随想录》 C.《商州初录》
D.《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 【答案】B
【解析】《随想录》是巴金晚年创作的一部杂文集,巴金直面“文革”带来的灾难,直面自己人格曾经出现的扭曲。他愿意用真实的写作,填补一度出现的精神空白。 20.下列属于新时期“社会问题剧”的是( )。 A.《假如我是真的》 B.《魔方》 C.《WM(我们)》
D.《一个死者对生者的访问》 【答案】A
【解析】《假如我是真的》是沙叶新创作于70年代末的剧本,原名《骗子》,后来是黄佐临建议改成这个名字。此剧在今天看也丝毫不过时,在当年上演时所引起的轰动可以想见。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1.周作人“五四”时期的重要文章有( )。 A.《建设的文学革命论》 B.《人的文学》 C.《平民的文学》 D.《文学革命论》 E.《评新文化运动》 【答案】BC
【解析】胡适的《建设新文学论》的唯一宗旨只有十个大字:“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文学革命论》于1917年2月发表于《新青年》,作者陈独秀。《评新文化运动》的作者为章士钊。
22.下列属于田汉创作的剧本有( )。 A.《五奎桥》 B.《家》 C.《丽人行》 D.《回春之曲》 E.《南归》 【答案】CDE
【解析】《五奎桥》是中国独幕话剧。作者洪深。话剧《家》是曹禺根据巴金同名小说改编而成。
23.《四世同堂》中祁老者的性格特点包括( )。 A.安分守己 B.欺软怕硬 C.侠义风骨 D.因循守旧
E.胆小怕事 【答案】ADE
【解析】他思想守旧,胆小怕事,顽固地想照陈旧的法规维持全家族的生活。当侵略者点燃的战火烧到家门口的时候,他还一厢情愿地力图保住自家的安宁。国家和民族的危亡,他似乎置若罔闻。
24.50年代前、中期,文艺领域开展了一系列思想批判运动,其中规模较大的有三次,即( )。
A.关于电影《武训传》的讨论 B.对《红楼梦》研究的批判 C.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斗争
D.关于文艺的“民族形式”问题的讨论 E.对王实味的批判 【答案】ABC 【解析】
25.下列属于“朦胧诗”诗人的有( )。 A.江河 B.顾城 C.舒婷 D.韩东 E.杨炼 【答案】ABCE
【解析】韩东被认为是“第三代诗歌”的最主要的代表,形成了对第三代诗群产生重要影响的他们诗群。他们诗群的诗人认为“诗到语言为止”,强调口语写作的重要性,他们的作品对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26.语丝社
【答案】语丝社得名于《语丝》周刊。主要撰稿人有孙伏园、周作人、鲁迅、林语堂等。它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以散文创作为主的刊物,主要发表杂感、短评、小品等。语丝社作家的散文创作形成了独具风格的“语丝文体”,这种文体在思想内容上任意而谈,斥旧促新,在艺术上以文艺性短论和随笔为主要形式,泼辣幽默,讽刺强烈。 27.九叶诗派
【答案】九叶诗派:(中国新诗派)是抗战后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一个具有现代主义倾向的诗歌流派。主要成员有辛笛、穆旦、陈敬容、杜运燮等九人。主要刊物有《诗创造》、《中国新诗》。九叶诗派在文学观念上首先主张的就是“人的文学”、“人民的文学”和“生命的文学”的综合。他们自觉追求现实主义与现代派的结合,注重在诗歌里营造新颖奇特的意象和境界。 28.新写实小说
【答案】钟山》的“卷首语”中,编者对什么是新写实小说作了比较正式的说明:所谓新写实小说,简单地说,就是不同于历史上已有的现实主义,也不同于现代主义“先锋派”文学,而是近几年小说创作低谷中出现的一种新的文学倾向。这些新写实小说的创作方法仍以写实为
主要特征,但特别注重现实生活原生形态的还原真诚直面现实,直面人生。如刘恒的《狗日的粮食》、方方的《风景》、池莉的《烦恼人生》、刘震云的《塔铺》。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29.台湾新文学早期作家赖和小说题材的主要特色。
【答案】赖和小说在台湾文学史上开风气之先,他的小说题材大致氛围四个方面: 日本殖民统治下台湾人民的悲惨遭遇 日本殖民统治者的丑恶本质
传统封建思想和批判传统旧势力的现代精神 台湾知识分子的苦闷。
30.以戴望舒的诗歌为例,简述30年代现代派诗歌的艺术特色。
【答案】(1)戴望舒的诗歌长于体验朦胧以象征主义为中心,并不直接抒发内心情感,而是将其外化为美的形象,诗歌的语义和内涵更有暗示性、不确定性和多义性的特点。 (2)戴望舒的诗歌侧重借鉴并娴熟运用了象征主义的象征、隐喻、通感、移情和奇特的观念联络等表现手法。他的诗情,往往都是通过意象和象征来暗示与表达的。 31.简述《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的主要内容及其危害。
【答案】1966年2月,江青在上海主持召开的“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后,写出了一个《林彪同志委托江青同志召开的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
《纪要》核心是“文艺黑线专政论”把1949年以来文艺理论方面的代表性论点归纳为“黑八论”。 全面否定了五四以来,特别是建国后十七年的文艺成就。 提出了一系列理论,造成了文艺界的大混乱。 32.简析韩少功《爸爸爸》的人物塑造与文体特色。
【答案】(1)作者把一种具有远古意识、初民思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呈现在读者面前,意在把人性中的愚昧、蛮荒、冥顽不化的“集体无意识”加以抨击与放大。 (2)作者通过象征艺术手法,营造出神秘诡异氛围,启发读者深刻思索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33.论述曹禺戏剧的语言风格。
【答案】(1)曹禺十分重视锤炼戏剧语言。戏剧语言高度性格化。他给每位剧中人所写的台词,都发自剧中人的内心深处,带有鲜明的性格特征,并随着剧情、性格的发展而变化。如《雷雨》中周朴园简短的语句,繁漪盛气凌人的言语,鲁侍萍和缓的语气、时而冲动的语调,鲁大海直截了当的言语等等,都与人物各自的身份吻合。
(2)曹禺戏剧语言准确生动地表现出剧中人在特定情境中的内心情感,具有丰富的潜台词。他的语言的动作性是与语言浓厚的抒情性结合在一起。优秀剧作的语言总是含蓄、蕴籍,耐人寻味的,蕴含着丰富的“潜台词”。“潜台词”就是潜藏在人物台词之中的真正含义,即言外之意,弦外之音,也就是人们在日常交谈中常说的“话里有话”。 (3)戏剧语言富有诗意,自然流畅,具有音乐感。 34.论述钱钟书《围城》的思想意蕴和艺术特色。
【答案】《围城》的思想意蕴是多层次的,大致可分为三个层面。其一,社会批判层面。作品围绕着主人公方鸿渐的人生足迹,展示了战时上层知识分子中的形形色色。其二,文化批判层面。<围城>中的人物,大多患有崇洋症,但骨子里还是传统文化起主导作用。其三,哲
学反思层面。钱锺书夫人杨绛在电视剧《围城》的片头上写道:<围城>的主要内涵是“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致如此”。 《围城》的艺术特色: 一、幽默机智的讽刺语言。
二、讽刺手法灵活多样。《围城》中讽刺手法灵活多样,比喻、用典、比较、推理等手法中处处见锋芒,达到近乎完美的讽刺效果。 三、人性的懦弱及虚荣心的深刻揭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