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小侦探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17人教版历史必修3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测试题.doc

2017人教版历史必修3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测试题.doc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必修3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有西方学者认为:“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发明与发现可能有一半来源于中国。”其中欧洲人借鉴了中国的技术从而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是( )。

2.千年“木活字”印刷技艺现存福建宁化客家祖地(如下图)。对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①活字印刷开端于北宋 ②此印刷技艺属于文化和自然遗产 ③图1所刻的“木”应是反文单字 ④它的发现极具科学研究价值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13世纪后期,阿拉伯书籍中有关“中国雪”的记载被译成拉丁文传人欧洲,(它)“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推动了近代社会的到来。“中国雪”是指( )。

A.造纸术 B.印刷术 C.火药 D.指南针

4.四位学生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以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西方的历史影响为题,各命了一个小题,你觉得哪些最适宜( )。

①大汉的文明传承──纸改变了西欧的文化进程 ②西方海外殖民的助跑器──指南针 ③火药──荡平欧洲封建城堡的致命锐器 ④没有印刷术就没有西方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

5.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对中西科技有过如下一番论述:“像印刷术、大炮、气球和麻醉药这些发明,中国人都比我们早。可是有一个区别,在欧洲,有一种发明,马上就生气勃勃地发展成为一种奇妙有用的东西,而在中国却依然停滞在胚胎状态,无声无嗅。中国真是一个保存胎儿的酒精瓶。”下列有关这段话的认识比较合理的是( )。

A.雨果否认中国人的发明创造能力

B.雨果认为中国的社会状态对科技发展起到了保护作用

C.雨果认为西方科学技术更加神奇

D.雨果指出了中国传统科技没有发展为近代科技的事实

6.将“嫦娥一号”成功送入太空用的是“长征火箭”,中国早期的“火箭”与现在的火箭虽然相差甚远,但都是利用反冲作用的原理。如果你要查找火药武器的最早记录,应该查阅( )。

A.《史记》 B.《汉书》 C.《唐书》 D.《清史稿》

7.汉献帝时修一条水渠计算土方可采用下列哪本书介绍的方法( )。

A.《九章算术》 B.《黄帝内经》 C.《周髀算经》 D.《墨经》

8.1976年美国科学家弗里德曼说:“三四千年前,我们这里还是没有开化的原始森林,而中国大陆已经出现精美的天文仪器和完善的历法。”可以为此话作为例证的是( )。

A.望远镜 B.浑仪 C.圆周率 D.显微镜

9.下列关于我国古代天文、历法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夏朝时,历法《夏小正》使用 ②石申用赤道坐标记录了八百多颗恒星的位置 ③元代科学家郭守敬造出了浑仪 ④《授时历》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历法之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0.下列对于盛唐时期的诗歌评述正确的是( )。

①王勃的诗表达了义人建功立业的宏伟志向 ②高适、岑参的边塞诗写出了军旅生活的豪放③孟浩然、王维的山水诗反映了盛世闲适的生活 ④李白的诗体现了盛唐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1.南宋后期著名的诗论家严诩在《沧浪诗话·诗评》中说:“或问唐诗何以胜我朝?唐以诗取士,故多专门之学,我朝之诗所以不及也。”严诩认为唐朝诗歌繁荣的原因是唐朝( )。

A.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B.科举制度,考查诗赋

C.知识分子队伍空前壮大 D.士人群体的刻苦钻研

12.苏轼和辛弃疾都是豪放派词人,但二人作品的内容却大相径庭,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A.阶级立场不同 B.政治倾向不同 C.才学气质不同 D.所处社会环境不同

13.苏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讴。因问:“我词比柳词如何?”对日:“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公为之绝倒。

──《历代词话》卷五《宋二》

苏东坡赞成幕十的形象说法,是因为他( )。

A.善于恭维 B.准确理解了两人词的不同风格

C.扬苏贬柳 D.知道两人词都流传民间

14.说到人生追求,我们也许会吟诵“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里依次使用的文学形式分别是( )。

A.楚辞、汉赋、唐诗 B.楚辞、唐诗、宋词

C.宋词、唐诗、楚辞 D.唐诗、宋词、元曲

15.下列文学艺术作品按时问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④③②① D.④②①③

16.不同时期具有突出成就的巾国古典文学形式,都有许多著名的代表作。对下列材料的表述,正确的是( )。

第一回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第二回 贾夫人仙逝扬州城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

第三回 托内兄如海酬训教 接外孙贾母惜孤女

第四回 薄命女偏逢薄命郎 葫芦僧乱判葫芦案

第五回 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饮仙醪曲演红楼梦

①它的体裁是章刚形式 ②它最早使用标点符号 ③它属于长篇白话小说 ④它是诗体解放的标志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③

17.元代堪称中国戏曲的黄金时代,元杂剧更是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见右图)。后人评价日:“文而不晦,俗而不俚……明白如话”。由此可见其艺术风格是( )。

A.以自然本色为主流 B.民主思想闪现其间

C.浪漫主义色彩浓厚 D.豪迈奔放婉丽飘逸

18.元散曲是元代兴起的新诗。“不读书有权,不识字有钱,不晓事倒有人夸荐”,此例典型地说明了元散曲的特征是( )。

①音节和用韵上比较自由 ②语言通俗易懂 ③句子长短不受规范 ④表现形式生动活泼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9.有人称:北宋到明清,在“附庸风雅”的贵族文化之外,一种新文化形态在崛起──植根于熙熙攘攘的商业生活、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的市民文化。下列属于“市民文化”形态的是( )。

①《清明上河图》 ②程朱理学 ③元曲 ④小说 ⑤汉赋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④

20.徽班到京,首先“合京秦二腔”。当时秦腔、京腔基本上同台演出,“京秦不分”(《扬州画舫隶》),徽班广泛吸收秦腔(包括部分京腔)的剧目和表演方法,同时继承了众多的昆腔剧目(还排演了昆腔大戏《桃花扇》)及其舞台艺术体制。这最能说明徽班在艺术上得到迅速提高主要得益于( )。

A.博采众长,兼收并蓄 B.四大徽班,“各擅胜场”

C.行当齐全,文武兼重 D.题材广泛,形式多样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第21题18分,第22题16分,第23题16分,共50分)

21.阅读下列图片:

请回答:

(1)请把四幅图片所反映的两种诗歌风格归类,并说明两种风格各自的特点。(8分)

(2)图二、四中诗人作品的内容有何相同之处?为什么?(6分)

(3)图一、二和图三、四分别反映了我国古代诗歌发展中的哪两个时期?(4分)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马致远的元散曲《天净沙·秋思》写道:“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化发展中的什么现象?有何意义?(6分)

(2)透过材料二,你获得了哪些有关宋代绘画特点的信息?体现了宋代怎样的社会风貌?(6分)

(3)材料三的元曲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和时代风貌?(4分)

23.中国古代艺术异彩纷呈,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请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婷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既替余以蕙壤兮,又申之以揽篚。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一一屈原《离骚》

材料二 绘画艺术往往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下图是南宋夏圭《山水十二景》(局部)

材料三 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四位京剧表演艺术家被誉为“四大名旦”。梅兰芳集京剧旦角艺术的大成,综合青衣、花旦、刀马旦的表演特点,创造出自己特有的表演形式和唱腔一一梅派。程砚秋于20世纪20年代后期形成了程派艺术,以独树一帜的发声、吐字、用嗓、润腔等综合技巧创造了风格含蓄,以深邃曲折、亢坠断续取胜的唱腔。尚(小云)派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多有革新,以刚健婀娜为特有风格,是四大名旦中突出阳刚挺劲的青衣唱法的旦行流派。尚小云的唱、念、做、打均不崇尚纤巧,而以气与力胜,具阳刚之关。荀慧生善于塑造天真、活泼、多情的少女形象,具有甜媚的风格,在旦行中有很大的影响,世称“荀派”。

(1)材料一反映的文学体裁是什么?有何文学特色?(4分)

(2)据材料二图《山水十二景》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如何从当时的时代特征来理解这种文化特征?(4分)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京剧有哪些特点?在改革开放的现代,就如何发展京剧艺术提两条建议。(6分)

(4)从以上描述中,你能得到哪些认识?(

2分)

参考答案

1.解析: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宣传资产阶级思想,主要得益于印刷术的传播。 答案:B 2.D

3.解析:结合题干所述,“中国雪”是指当时的火药。 答案:C

4.解析:④的说法过于绝对,予以排除;火药和火药武器传到欧洲,有助于资产阶级战胜封建贵族,是荡平欧洲封建城堡的致命锐器。

答案:A

5.解析:雨果形象地说明了西方科技成就迅速应用于生产,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而中国的科技成果未得到有效的应用,并且由发展转为停滞,没有发展为近代科技。

答案:D

6.解析:火药用于军事开始于唐朝,因此要查找火药武器的最早记录应从《唐书》中查找。

答案:C

7.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九章算术》的内容。

答案:A 8.B

9.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郭守敬革新浑仪,造出了简仪,可排除含有③的选项。

答案:D

10.解析:注意诗人的生活时代,王勃是初唐诗人。 答案:C

11.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试题要求回答“严诩认为”唐诗繁荣的原因,而不是我们的观点。材料的关键信息是“唐以诗取士,故多专门之学”,说明唐朝因为以诗赋作为科举的重要内容,提高了知识分子对诗歌创作的热情。

答案:B

12.解析:文学作为一种意识形态,虽然受个人因素的影响,但起决定作用的,还是社会环境。

答案:D

13.解析:本题考查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由苏东坡对善讴的评价“为之绝倒”,反映该幕士对两人的风格理解较透彻。

答案:B

14.解析:注意不同时期文学形式的特点。

答案:C

15.解析:①是北宋时期,②是东晋时期,③是元朝,④是西汉时期。 答案:D

16.解析:我国使用标点符号和诗体解放都发生在新文化运动时期,故②④错误。 答案:B

17.解析:题干中的评价是说元杂剧的语言特点通俗易懂,类似于白话文。A、B、C、D四项中只有A项与此接近。

答案:A

18.解析:本题考查了元散曲的特征。结合材料分析,①②③④均是元散曲的特征。 答案:D

19.解析:理学是宋明时期对儒学的新发展,汉赋是注重铺陈排比、文采华丽的文体,这二者不是“市民文化”的表现。

答案:D

20.解析:“合京秦二腔”,“继承了众多的昆腔剧目及其舞台艺术体制”就是“博采众长,兼收并蓄”。四大徽班,“各擅胜场”是说徽班本身的艺术特色,是它能够在争衡中取胜的主要原因。“行当齐全,文武兼重”是指在表演方面,适合广大观众的欣赏要求。“题材广阔,形式多样”是指在剧目安排方面。符合题干要求的是A项。

答案:A

21.(1)图一、四反映的是诗歌巾的现实主义风格;图二、三反映的是诗歌巾的浪漫主义风格。现实主义风格的特点是以现实社会为素材,深沉、悲壮、凝重;而浪漫主义风格的特点则是夸张、想象丰富、张扬个性等。

(2)忧国忧民的思想内容。因为屈原、杜甫所处的社会环境相似,社会动荡、民不聊生,对社会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

(3)图一、二反映的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中的奠基时期,图三、四反映的是中国古代诗歌的最繁荣时期。

22.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文的分析、理解能力。第(1)问中的现象依据陶文、甲骨文的特点归纳,其意义要利用教材知识回答。第(2)问要分别概括左右两图所反映的信息,所体现的社会风貌,也就是分别回答左右两图所出现的时代背景。第(3)问先由材料三中的关键信息“断肠人在天涯”分析作者的情感,再回答元曲产生的社会背景。

答案:(1)现象:汉字的起源。意义:促进人与人之间、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进步和发展。(2)信息:山水画成为独立的画种;风俗画开始出现。社会风貌:宋代重文轻武;文人阶层壮大;理学兴起,注重内心修养。宋代城市经济发展;市民队伍壮大;文化普及。(3)天涯孤旅的哀愁。元代礼会的黑暗;文人社会地位的低下;异族的压迫。

23.(1)楚辞。特色:吸收南方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采用自由灵活的句式;想像奇特,具有抒情浪漫风格。(2)构图不追求对称,景物放在画的一侧,体现文人的郁闷心情。南宋政权偏安江南,国家分裂和民众苦难压在文人心头。

(3)特点: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综合运用唱、念、做、打等艺术手段;讲究字正腔圆,抑扬顿挫,轻重缓急;动作以象征虚拟为主。

建议:一是紧跟时代潮流进行变革;二是国家应加大保护力度;三是注重自身发展,包括演员素质等各方面;四是京剧团体要有市场意识等。

(4)文艺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的产物;文艺是随着社会发展而变化的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xiaozhentang.com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