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网上银行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不断深入,推动了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网络经济的蓬勃发展。新经济时代的到来、信息的开放和共享,带来了一种全新的经济模式,在这种全新的模式下,整个金融领域的竞争态势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以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革命,使网络银行成为网络时代全球银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什么是网上银行?网上银行就是“网络+银行”吗?确切地说,网上银行应该是“网络+银行业务经营管理”。这个概念是动态发展的,自从美国提出建立“信息高速公路”以来,网络已经从简单的计算机有线网络转变到“三网合一”,提供“3A式”服务已经不存在技术瓶颈。网上银行的关键因素不在于技术,而在于策划、管理和实施。网络银行的运行特点:①业务智能化、虚拟化。传统“砖瓦型”银行,其分行是物理网络,主要借助于物质资本,通过众多银行员工辛苦劳动为客户提供服务。②服务个性化。③金融业务创新的平台。传统银行的业务创新主要围绕资产业务,针对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业务,进行资产证券化,对金融产品进行改造与组合,满足客户和银行新的需求,而网络银行侧重于利用其成本低廉的优势和因特网丰富的信息资源,对金融信息提供企业资信评估,对公司个人理财顾问、专家投资分析等业务进行创新和完善,提高信息的附加价值,强化银行信息中介职能。各大银行之间个体理性的搏弈结果使得最终大家都会拥有网上业务。以下是笔者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从成本特点看网上银行
从网上银行的自身出发,采用微观经济学中对厂商的分析方法,由于网上银行的投入主要是固定成本,那么随着提供服务的客户人数增多,单位成本应该呈递减趋势,由于边际成本较低,据估算,一笔网络交易的成本是0.01元,因此从国外网上银行的存款利率来看,就要明显高于一般实体银行。在银行考虑是否推出网上银行业务的时候,很容易就能根据成本和业务定价(网上银行已有收费的趋势),估算出自己的盈亏平衡点,这个点可以是稳定的客户数量,也可以是每天的交易量。
二、从发展趋势看网上银行
网上银行既称作银行,那它和商业银行一样,首先应该是利益驱动的,在国内网上银行的形式是以实体银行为支撑的。通过网上业务,银行可以有效整合自己的资源,从整体上降低自己的营运成本,稳定现有的客户。另外由于网上银行不存在地域的限制,同时还能发掘新的客户。从这几点看,网上银行符合银行的内部需求。但是由于这类数据隐含体现在上市银行的财务报表上,因此很难找出营业费用减少了多少,收入增加了多少。在此只能做一个定性的分析。
三、从网络功能分析
根据网络的特性,我们可以看到网上银行本身除了盈利能力以外,还有一个信息传播的功能。就现在已有的传播功能分析,网上银行可以分为网上教育和信息发布,除此以外有些银行还开出网上论坛,以便用户之间的沟通,以加强营销的力度。
四、从网上银行的安全性考虑
网上银行对消费者来说最主要的就是安全性的考虑,这一点绝对有必要提到战略的高度来讲,而且已经成了判断网上银行优劣的重要因素。英国的“卫报”就在5月6日报道了关于12名跨国网上银行诈骗罪犯的新闻,这就为网上银行的安全风险管理提出了要求。有些问题是技术问题,需要银行与高科技公司合作来解决,而事实上我国网上银行系统全数是依赖国外公司搭建的系统平台,这样的风险不可谓不大。另一方面来自于教育问题,由于客户的自身原因所造成的资金损失,这就需要借助网上银行的手段进行教育和宣传。最后还要加强国际间银行业的紧密合作,因为网上银行的一大特征就是无国界。除了以上的预防措施以外,还可以从补救方面着手,就好像美国成立了FDIC就是为了树立银行客户的信心。网上银行也需要一个第三方机制来消除用户的顾虑。网上银行在国内作为传统银行的一个部门,其目的不同于国外一些独立的网上银行。我国网上银行的目的不是从自身盈利的角度出发,而要考虑到商业银行整体的利益,可能产生的现象就是网上银行部门不盈利或亏损,但是整体银行的利润在上升。
中国银行业发展网络银行的经济环境已逐渐成熟,银行能够在网上提供电子支付服务是电子商务中最关键要素和最高层次,起着联结买卖双方纽带的作用。因此,信息化时代我国网络经济和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必须有网络银行作为支撑,这就为我国发展网络银行提供了坚实的经济条件。在近几年中,大力开拓网络银行业务已成为我国金融界发展战略的重点内容之一,但是在其快速成长的同时,我国网络银行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
1、技术风险
(1)安全风险,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保密性问题。这是网络银行首要面临的问题。它包括怎样确认身份和怎样确保帐户及资料在保存运输中不被窃取或更改。其二,网上诈骗。它包括市场操纵、知情人交易、无照经纪人、投资顾问活动、欺骗或不正当销售活动、误导进行高科技投资等10余种互联网络诈骗。其三,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病毒对银行电脑系统形成极大的威胁,目前全世界已知的计算机病毒多达2万多种。其四,电脑黑客。电脑黑客也是网络银行的一大危害,据不完全统计,全球的黑客入侵事件有40%是针对金融系统的,而在我国这一比例更是高达60%(黄正新,2001),所以这对金融安全的潜在风险是极大的。其五,信息污染。大量无序信息和网络垃圾占据了很多宝贵的网络资源,加重了互联网的负担,影响了网络银行发送和接受信息的效率,导致潜在风险也随之增加。其六,系统故障。基于电子化支付清算系统网络银行间的电子货币交易是跨国性的,故障将会影响到全球金融网络的正常运行,因而风险具有连锁性和波及性的特点。
(2)技术选择风险。信息科技,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快速进步,有可能使网络银行面临技术选择风险。一旦网络银行的创立者在面临多种技术选择时,做出错误判断而选择了一种最终将被技术变革所淘汰的技术方案,则可能使其所经营的网络银行处于技术陈旧、网络过时的竞争劣势。网络银行信息技术选择的失误,将使网络银行面临巨大的技术机会损失,甚至是巨大的商业机会损失。
2、管理风险
(1)网络银行管理层对技术解决方案的选择风险。由于网络银行往往依赖外部市场的服务支持来解决内部的技术或管理难题,这使网络银行暴露在可能出现的操作风险中,因而与哪一家公司合作,采用哪一家的网络银行解决方案,将成为潜在的管理风险。
(2)网络银行内部职员的欺诈行为风险。网络银行也会因为内部职员的欺诈行为而承担操作风险,银行内部职员利用客户帐户进行风险投资,或者直接窃取电子货币牟取利益。网络银行发展的前景:随着网络整体水平的提高和综合实力的增强,它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会不断提高,它将成为一个行业,成为金融业发展的一种趋势,今后网络银行发展的潜力很大,市场前景广阔。我国网上银行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许多问题:①发展环境欠完善。②市场主体发展不健全。③监管服务有待进一步加强。
网络银行将是中外资银行竞争的重要战场,中国及中国的银行应当增强竞争意识,增加竞争本领,惟有迎难而上,苦练内功,学会“与狼共舞”,才能“招狼为婿”,在竞争中壮大自己。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