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小侦探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骨损伤中损伤控制技术的应用评价

骨损伤中损伤控制技术的应用评价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骨损伤中损伤控制技术的应用评价

目的 评价骨损伤中损伤控制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4年7月收治的骨损伤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外科手术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损伤控制技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骨、关节功能进行测评,调查患者满意度,对两组治疗方式的综合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前的骨、关节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骨、关节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治疗骨损伤患者的过程中,应用损伤控制技术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患者的骨、关节恢复水平和满意度能得到有效提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标签:骨损伤;损伤控制技术;应用效果

骨损伤是一种以骨络损伤为主要表征的常见病,骨损伤可以根据损伤的部位、程度、合并病症以及损伤开放性等分成各种不同的类型,如果不能及时全面有效的治疗某些严重骨损伤,就可能会导致患者死亡[1]。在医学技术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损伤控制技术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在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和挽救患者生命的过程中,损伤控制技术成为了非常重要的措施之一。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4年7月收治的骨损伤患者80例,男47例,女33例;年龄18~72岁,平均年龄(42.32±7.)岁。骨损伤原因为:车祸损伤43例,击打损伤21例,坠落损伤16例。患者入院后全部处于昏迷状态,患者经过病史调查、临床诊断等显示没有药物过敏史,同时排除严重肝、肾、心、肺系统疾病,患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将全部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外科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同时加强防治合并症和护理。实验组患者给予损伤控制技术进行治疗,具体的治疗方法为:①对伤口止血,如果是开放性骨折则要对其进行及时有效的应急清创,如果患者肢体损毁情况比较严重,就需要在严格论证的基础上进行截肢,同时还要认真做好患者的复苏、对酸碱平衡进行纠正、抗炎和保温处理;②在对患者实施了对症手术后要将患者及时送往重症监护室进行观察,对患者进行恢复生理体征的治疗;③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仔细观察,当患者生理状态恢复到一定水平和生命体征保持稳定后,给予最终的手术治疗。

1.3疗效判断标准 选择关于患者骨、关节损伤和功能评价的参考文献内容对骨、关节功能进行评分,具体评分采用百分制,得分越高表示患者骨、关节功能越好。疗效评价:治愈: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机体功能恢复到损伤前水平,没有

后遗症;显效:术后患者存在一定的后遗症,但是不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造成影响;有效:临床症状得到一定改善,术后遗留残疾,对生活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无效:患者处于植物生产状态或者死亡,恢复意识的患者遗留非常严重的后遗症,不能进行正常的日常生活。

1.4统计学分析 将数据纳入SPSS 19.0统计软件中进行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率(%)表示,若(P<0.05)则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和骨、关节评分,两组患者治疗前的骨、关节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骨、关节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实验组患者的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损伤控制理论就是在对严重创伤患者进行治疗,优化传统手术治理方式,让传统比较费事、繁琐和复杂的治疗策略得到改进,采用比较快捷和简单的方式来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及时的控制,避免患者的机体功能出现恶化,从而争取进一步的治疗处理条件,同时选择合理的机会对患者进行造次手术或者分期手术从而实现有效治疗的目的[2]。通过查阅相关的临床资料可知,在治疗多发性中重度骨损伤患者中,应用骨损伤控制理论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在前期采用极端性的创伤修复机制,能有效防止因为机体内循环紊乱、体温下降、酸中毒以及凝血功能障碍等引起的不可逆损伤,最终能为患者的治疗打下良好的基础[3]。

通过相关资料的查阅可知,如果不能及时有效的对多发性创伤患者在机体代谢失调和生理功能紊乱的情况下进行救治,就可能会导致机体多器官的负担增加,当患者处在生理极限耗竭状态时,就可能会出现比较严重的并发症和死亡的情况[4]。损伤控制技术首先采取及时有效的止血措施,在止血后将患者胸腹腔快速关闭,而且能够对致死性病症进行有效的纠正,同时对损失脏器进行有计划的再次手术修复,能让治愈率得到有效提升[5]。

本研究中,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7.5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65.00%,另外实验组患者的满意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治疗前的骨、关节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骨、关节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表明在骨损伤中应用损伤控制技术进行治疗,效果比较理想,能让治疗总有效率和满意度得到有效提升,同时患者的骨、关节恢复情况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罗灏.骨创伤中损伤控制技术的应用效果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7).

[2]关天雨,梁麦添,姚见.损伤控制理论在创伤骨科中的应用研究[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3,(6).编辑/肖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xiaozhentang.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