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小侦探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部编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过关专项练习

部编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过关专项练习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部编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过关专项练习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

1. 阅读综合训练。

橡树和芦苇

有一次橡树跟小小的芦苇交谈。 “你真是悲天悯人啊,”芦苇回答它说,它说:“你真该理怨老天, “我不会有多大麻烦,你又何必要难过? 你连只麻雀也驮不起,嫌它太沉。 我自己并不担心风暴,只要水面有小风吹起一阵波纹, 我会被吹弯,可是我不会断掉,你就会摇摆,真是弱不禁

风, 因此风暴对我的危害很少,弯下腰杆儿,孤苦伶仃, 它们给你的威胁不见得更小!看你一眼都觉得可怜可悯(mǐn)。

不错,哪怕它们在蛮干狂嚎,而我却傲然挺立,像高加索的山峰, 你至今长得结实坚牢,不光挡得住太阳的光线,它们的打击没叫你低下脑袋, 也敢于嘲弄暴风骤(zhòu)雨和雷霆(tíng)闪电。

可是——到最后才知道厉害!”就那么又稳又直地一站,芦苇刚讲完这话,周围好像什么事儿也没有。

突然从北方刮来一股狂飙(biāo),你看是风暴,我看是小风一口,带着大雨,带着冰雹(báo)。你最好长在我的保护伞底下,小芦苇卧倒在地,橡树却坚不动摇。头上遮着我浓密的枝丫,狂风大作,力量倍增,保着你刮风下雨都不怕,怒吼一声——把橡树连根拔起,可是老天爷偏偏叫你们长在岸旁—— 虽然这橡树曾经头顶青天,那里是风神肆虐的地方,并且把树根牢牢地扎在土里。老天对你们当然没怎么关照、帮忙。”

[1]橡树认为芦苇很可怜的原因不包括( )。 A.力气太小 B.又稳又直 C.弱不禁风 D.孤苦伶仃

[2]读画“___”的部分,此时芦苇说话的语气应该是( )。 A.漫不经心 B.淡定自若 C.感动至极 D.痛苦不堪

[3]“到最后才知道厉害!”芦苇认为风暴对谁的威胁更大?它说得有道理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比是这首寓言诗最大的特点。请你根据诗歌内容,补全下表。 外形 性格 橡树 1 / 6

芦苇

结局 [5]从橡树和芦苇最后不同的结局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滁州西涧① [唐]韦应物

独怜②幽草③涧边生,________________。 春潮④带雨晚来急,野渡⑤无人舟自横⑥。

(注释)①滁州:在今安徽滁州以西。西涧:在滁州城西,俗名称上马河。②独怜:唯独喜欢。③幽草:幽谷里的小草。④春潮:春天的潮汐。⑤野渡:郊野的渡口。⑥横:指随意飘浮。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野渡无人舟自横”中“横”的读音是_____________。结合注释写出这句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诗句中的“怜”与“独怜幽草涧边生”中的“怜”意思相同的是(______)(填序号)

①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②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4]从这首诗中可以体会到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3. 按照古诗内容填空并作答。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1)诗人恰当地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西湖比作我国古代美女_____。 A.西施 B.王昭君

(2)诗人主要描绘了西湖的 天和 天的美丽景色,表达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4. 按要求做题。

( ),歌声振林樾。 ( ),( )。

[1]补全古诗。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朝诗人(__________)所写的(______________)。

2 / 6

[3]解释下列字词的意思。

牧童:(_______) 欲:(________) 立:(________)

[4]牧童“忽然闭口立”的原因是什么?(用原诗句回答) ___________

[5]请你用自己的话说说后两句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请按下列提示从诗中找出相应的句子。 1.使人联想到佳木葱茏的句子: 2.使人联想到清江如练的句子:

3.《山行》的最后一句“霜叶红于二月花”,把秋天之美描写得胜过春天。在你的生活体验中,是否也感到秋天的某一处胜过春天呢?谈谈你的感受吧!(10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古诗文赏析。

清明

作者:( )代(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这首诗写的是(_______)这个传统节日,写了(____)的节日情景。

7.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晨牧

晨雾浓,似云烟。 谁家的孩子, 打一________呼哨, 甩几________响鞭, 赶一________鸭子往河沿。

没入晨雾中, 人鸭皆不见, 只闻鸭欢呱呱叫, 伴一________牧歌, 轻悠悠,四面传。

(1)选择合适的量词填写在短文的横线上。 群 支 竿 声 ①打一 呼哨, ②甩几 响鞭,

3 / 6

③赶一 鸭子往河沿。 ④伴一 牧歌, (2)照样子,写词语。

轻悠悠、 、 、

(3)这首诗歌描写了 的情景,从中可以体会到孩子 的心情。 (4)联系生活实际,说说“晨雾浓,似云烟”的意思。

(5)读了这首诗歌,你仿佛听到了什么声音?看到了什么画面?

8. 课内阅读。

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1]这首诗描写的季节是____,我是从“_____”发现的。

[2]“夜书所见”中“书”的意思是____,“所见”指的是作者_______。 [3]“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这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

[4]在夜晚,做完作业后,你会玩什么?请联系生活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课内阅读。

池上

小娃撑( )小艇, 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 )踪迹, 浮萍( )一道开。

[1]本文的作者是唐代的(____________)。 [2]给加点字注音。

撑( ) 藏( ) 浮萍( ) [3]“不解”一词在诗中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首句中的两个“小”字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诗中的哪两个字前后呼应,写出了“小娃”的天真、淘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课文内容精彩回放。

绝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1]这首诗描写的是_________(季节)的景色。 [2]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 6

[3]《绝句》是_____________代大诗人________________所写的一首五言绝句,全诗既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视觉感受,又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嗅觉体验;既有“_________________”的动态描摹,又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静态刻画,向读者展示了一幅美好动人的春色图。

11. 阅读与理解。

春日

胜 日 寻 芳 泗 水 滨, 无 边 光 景 一 时 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把古诗诗句补充完整。

[2]用“/”为上面的诗句画出节奏。 [3]解释词语的意思。

光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春日》的作者是________(朝代)诗人________,他的著作有《四书章句集注》《周易本义》《诗集传》等。

[5]你还知道哪些描写和赞美春天景色的古诗?写一句你最喜欢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课外阅读。

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①铺水中,半江瑟瑟②半江红。 可怜③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④月似弓。

(注释)①残阳:快落山的太阳的光。也指晚霞。②瑟瑟:碧绿色。③可怜:可爱。④真珠:即珍珠。

[1]诗中点明日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表现颜色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表现形状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将________比作________,将________比作________。

[3]判断下列对诗句的理解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一道残阳铺水中”写的是傍晚时分,阳光柔和地铺在江面上。(____) (2)“可怜九月初三夜”写的是诗人不喜欢九月初三,那一天他过得十分悲惨可怜。(____)

13. 先把《忆江南》补充完整,再按要求完成练习。

忆江南 忆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1]这首词的作者是唐代的______。 [2]词中描写的是____季江南的景色。

5 / 6

[3]能看出作者来过江南的一句是( )

A.春来江水绿如蓝 B.风景旧曾谙 C.江南好

[4]“能不忆江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A.表达了作者对江南的怀念和喜爱之情。 B.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14. 阅读诗歌回答下列问题。

舟夜书所见 作者:查慎行 月黑见渔灯, 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 散作满河星。

[1]这首诗描写的是_______________(什么地方)_______________(什么时间)诗人的所见景色。

[2]诗中写________把河中水吹起浪,河中的灯光的倒影散作_______。 [3]“舟夜书所见”中的“书”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从诗中我们可以知道,诗人“见”到的事物有_______________。

[4]用自己的话对“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进行描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诗人夜晚看见渔灯,把它比作_______________,生动形象写出了 ___________________

1.《昼夜书所见》中有一句诗故意夸大了事物,是哪一句?并解释这一句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理解诗意。

1、月黑见渔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孤光一点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微微风簇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散作满河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默写古诗,然后对照课文自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xiaozhentang.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