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路面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 蒋立政 (庐江县公路局,安徽庐江231500) 摘 要:文章联系省道¥31 9线某段沥青路面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的具体情况.浅谈混合料的设计、水泥稳定碎石施工工艺及技 术要求和论述探讨施工中与压实度,强度相关问题。 关键词:沥青路面基层;水泥稳定碎石;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U41 6.21 7;U416.214;U41 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781(2006)02—0148—03 为适应交通运输发展的需要,建成质量符合要求 的公路路面基层,目前二级公路结构大都采用水泥稳 定碎石基层,基层水泥稳定碎石的施工质量好坏将直 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有关要求。水泥进工地时 必须有生产厂家的试验报告、出厂合格证等。施工单 位应按规定进行抽验试验,均满足规范要求。 (2)碎石。道路上采用碎石应为石质一致,不易 风化且未风化的花岗岩、闪长岩,不易解体的片麻岩 及较坚固的砂岩与石灰岩等并须满足技术性能的要 求,由人机轧制成不同规格的碎石,粒径大于5 mm 的岩石颗粒称为粗集料。粒径小于5 mm的岩石颗 粒称为细集料。本文实例集料为石灰岩碎石,压碎值 15.8%<35%[ ・ 。 接影响着路面的使用寿命。在公路基层施工中,对于 其强度、平整度、压实度等技术指标应进行严格控制, 为提高路面结构工程的质量,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要合理地安排劳动(人机)组合,科学地制定施工方 案,选定出最优的混合料配合比精心施工。 1 工程概况 二级公路省道319线113 km~118 km+400 rn (二坝至庐江公路)系在原黑色路面上进行补强的大 (3)水。公路施工用水标准:凡人或牲畜饮用水 都可用,对于可疑水源,应进行试验鉴定。 1.2主要人员及机械配备 修工程,施工长度5.4 km,宽度15 m,厚度2O cm。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采用厂拌法进行施工。路面结构 共有4层组成,见图1所示。 公路施工中,应合理安排施工、测量、试验、收发 材料等人员。人员数量配备应合理。主要施工机械 配备有自卸汽车、压路机、稳定粒料拌和机、装载机、 切割机、平地机、洒水车等机械设备。 2混合料组成设计 4 1 1.细粒式沥青碎石2 cm 2.中粒式沥青碎石4 cm 3.下封层0.6 cm 4.原路面5.水稳碎石2O cm 2.1混合料配合比试验 根据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7 d浸水抗压强度达 到3.0 MPa以上要求,在施工中,试验室设计出4种 图1路面结构示意图 1.1 施工材料技术要求 公路路面结构(基层)所用主要施工材料有:水 不同形式的配合比。根据文献E33取水泥最小剂量 3.0%厂拌粗集料。再分别取水泥的4个不同的剂量 3%、4%、5%、6, ̄/o配制不同剂量的水泥稳定碎石的试 泥、碎石、水等。为保证质量,应对材料的技术特性严 格进行控制和要求。 (1)水泥。宜选用初凝时间在3 h以上和终凝 时间在6 h以上低标号(325 )普通硅酸盐水泥。水 收稿日期:2006—01—1 7 件,确定各种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制备 试件进行强度试验。平行每组9个试件,通过试验对 比。最后选定水泥、碎石的比例为4.0:100。因厂 作者简介:蒋立政(1 954一).男,安徽庐江人,庐江县公路局工程师 148 《工程与建设》2006年第2O卷第2期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7 O 三8 I拌施工时实际采用4.5:100。其最大干密度 " 2.42 g/cm。,最佳含水量4.9%。混合料级配见表1桩上量出铺砌高度,用油漆作出标记(标记高度:按松 紧铺系数水稳碎石1.35加虚厚)按标记高挂好小线。 中桩与边桩之间,根据需要,可以加放木(铁)平桩。 所列、图2所示。 弘 4 3 2 9 9 9 表1 水泥稳定碎石级配组成 筛孔尺寸O6 5 4 .075 O.6 2.36 4.75 9.5 19 26.5 31.5 混合料 89 踟27 级配/(%) 设计上限 设计中限 ∞ 设计下限 ∞ ∞∞∞ 筛孔尺寸/mm 1.标准上限 2.设计级配中值3.混合料级配4.标准下限 图2水泥稳定基层矿料组成级配 2.2试验段铺筑 在正式开工的前15 d,应当在不合格路段上进行 整修使其达到标准。底基层(原路面)表面应平整、坚 实。具有规定的路拱,没有任何松散和软弱地点。确 定混合料数量和每车混合料的摊铺面积。对 200 300 m试验段的具体压实厚度、密度、含水量、 混合料达到标准压实度的碾压程序、压实机械的选择 和组合,压实的顺序、速度,碾压遍数等作详细记录。 验证改进施工工艺,进一步修订施工组织设计。 3水泥稳定碎石的施工工艺及技术 水泥稳定碎石采用厂拌法施工、混合料采用强制 式拌和机拌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工艺为:施工 准备一施工放样一拌和一摊铺整平一碾压一养生。 3.1施工准备 先清除老路面上或下基层表面上杂物,必须清除 干净。对老路面局部破坏部分进行处理压实。后进 行彻底清扫,并适当洒水,保持表面干净潮湿。 3.2 施工放样 先在老路面上恢复中线。直线段每15~20 m 设一桩。平曲线段1O~15 m设一桩,并水准点闭合。 沿路槽两边补钉边桩,量出中桩位置补钉中桩。在各 3.3混合料拌和 混合料,应在中心拌和厂拌和,可采用间歇式拌 和设备,所有拌和设备都应按比例(重量比或体积比) 加料、要准确配料。拌和厂设置在施工路段中问的路 旁(场地硬化处理后,分隔贮存集料。).不宜离的太 远,避免运输导致混合料离析。拌和要均匀,含水量 要略大于最佳值,使混合料运到现场摊铺碾压时的含 水量不小于最佳值,运距远时混合料的车箱应加覆 盖,以防水分损失过多。 3.4混合料摊铺 (1)根据铺装层的厚度和要求达到的压实千密 度,计算每车混合料的摊铺面积;将混合料均匀地卸 在路幅中央,路幅宽时,也可将混合料卸两行;用平地 机将混合料按松铺厚度摊铺均匀。 (2)设一个3~5人的小组。携带一辆装有新拌 混合料的小车,跟在平地机后面,及时清除粗集料窝 和粗料带(铲除粗料.补以新补的均匀混合料,或补撒 拌匀的水泥细集料混合料,并与粗集料拌和均匀)。 3.5整型及高程控制 对在二级公路所用混合料,在摊铺后立即用平地 机初步整平和整型。在直线段,平地机由两侧向路中 心刮平;在平曲线段,平地机由内侧向外侧进行刮平。 需要时再返回刮一遍。 (1)每次整型都应按照规定的坡度和路拱进行。 应特别注意接缝必须顺适平整。 (2)当用人工整型时,应用锹和耙先将混合料摊平, 用路拱板进行初步整型。用压路机初压1~2遍后,根 据实侧的压实系数,确定横断面的标高,并设置标记和 挂线。利用锹耙按线整型,并用路拱板校正成型。 (3)在整型过程中,严禁任何车辆通行,并配合 人工消除粗细集料窝。 3.6 碾 压 (1)整型后(用静载压路机),当混合料的含水量 等于或略大于最佳含水量时,立即用18~20 t三轮 压路机在基层全宽内进行碾压。直线路,由两侧路肩 向路中心碾压;平曲线段,由内侧路肩向外侧路肩进 行碾压。碾压时,应重叠1/2轮宽,后轮必须超过两 段的接缝处,后轮压完路面全宽时,即为一遍。.应在 规定的时间内碾压到要求的密实度,同时没有明显的 《工程与建设》2006年第2O卷第2期 149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轮迹。一般需碾压6~8遍,压路机的碾压速度,头两 遍的碾压速度以采用l_5~l_7 km/h为宜,以后用 2.0~2.5 km/h碾压速度。 (2)整型后(用振动压路机),当混合料的含水量 等于或大于最佳含水量时,立即用停振的振动压路机 在全宽范围内先静压1~2遍,然后打开振动器均匀 压叠,通常除路面的两侧应多压2~3遍外,其余各部 分碾压到的次数尽量相同。 (3)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 上调头或急刹车。 (4)碾压过程中,如有“弹簧”松散,起皮等现象, 应及时翻开重新拌和(如加少量的水泥或换新拌和料 处理,使其达到质量要求)。水泥稳定碎石的表面应 始终保持潮湿,如表层蒸发过快,应尽快给洒少量的 水。从加水拌和到碾压终了的时间应控制在2~3 h 内,并应短于水泥的终凝时间。’在碾压过程结束之 前,用平地机再终平一次,使其纵向顺适,路拱和标高 符合规定要求。终平时应仔细用路拱板校正,必须将 高出部分刮除,并扫出路外 ]。 3.7 接缝处理 (1)横缝的处理。①当天两工作段的衔接处, 应搭接拌和,即先施工的前一段尾部留5~8 m不进 行碾压,待第二段施工时,对前段积留下未压部分要 再加部分水泥重新拌和,并与第二段一起碾压。 ②应十分注意每天最后一段末端缝(即工作缝)的处 理,工作缝应成直线,而且上下重直,将两根方木(长 度各为水泥稳定混合料层宽的一半,宽度30 cm左 右,厚度与其压实度相同)紧靠着已完成的稳定料,以 保护其边缘不至遭第二天工作时间的机械破坏。经 过摊铺整型的水泥稳定碎石当天应全部压实,不留尾 巴.第二天接着铺筑,在碾压前将方木提出,清除杂物 后用混合料回填并整平与新铺的混合料一起碾压。 (2)纵缝的处理。水泥稳定土层的施工应避免 纵向接缝,在必须分两幅施工时,纵缝必须垂直相接, 不应斜接。纵缝应按下述方法处理:在一幅施工时, 在靠中央一侧用方木或钢模板做支撑,方木或钢模板 的高度与稳定土层的压实厚度相同;在铺筑另一幅 时,或养生结束后,拆除支撑木(或板);靠近第一幅的 部分,用人工清杂后进行摊铺,然后进行整型碾压。 3.8养生及交通管制 每一段碾压完成后应立即开始养生,不得延误。 并用粗麻布、草帘覆盖。在整个养生期间(大于7 d) 150 《工程与建设》2006年第2O卷第2期 都使水泥稳定碎石层保持潮湿状态,养生结束后,必 须将覆盖物清除干净。 在养生期间未采用覆盖措施的水泥稳定碎石层 上,除洒水车外,应封闭交通。在采用覆盖措施的水 泥稳定碎石层上不能封闭交通时,应限制重车通行, 其它车辆车速不得超过30 km/h。 养生期(不小于7 d)验收合格后,应立即喷洒透 层沥青或做下封层,并在5~10 d内铺筑沥青面层。 4 问题讨论 (1)压实度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很重要的技术 指标。①压实度与压实设备相关。由于混合料的最 大干密度都是重型击实试验获得,20 cm厚度的混合 料必须有18 t以上的压路机碾压才能保证最大干密 度>97%的实现。②压实度与压实遍数有关,因此 在碾压过程中,要按规定的碾压遍数进行碾压。 ③压实度与混合料的厚度有关,相同条件下,厚度越 大,压实度越小,因此在老路补强施工中,应先对老路 进行调坡、整型碾压处理后,控制基层混合料铺装厚 度。④压实度与含水量有关,混合料的含水量过高 或过低都很难达到规定的压实度。因此,尽量做到按 天气变化和集料含水量来控制混合料的含水量,使之 碾压过程中接近最佳含水量。 (2)强度与水泥用量相关,水泥用量愈小,基层 强度愈低,水泥稳定碎石强度达不到结构承载力要 求;水泥用量愈大,基层强度愈高,但既不经济,又会 使基层裂缝增多增宽,引起面层的反射裂缝。因此混 合料设计和拌和时均要控制好水泥用量。 5 结束语 公路施工的影响因素很多,为确保工程质量,应 在工程勘探、技术设计、施工方案,工程管理等方面做 到精心设计,精心施工,精心管理,一丝不苟,根据当 地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比较、分析、严格执行规范规 定,控制各项技术指标,认真进行工程施工。 [参考文献] [1]JTG B01—200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ES3. E23 JTG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ES3. E33 JTJO34—2000.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Es3. E43郑万勇.高等级公路路面工程水泥石灰土底基层施工技术EJ] 公路交通技术,2005,(3):92—9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