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小侦探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植物生产与环境》单元4植物生产与科学用水模拟训练题

《植物生产与环境》单元4植物生产与科学用水模拟训练题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第4章 科学用水 模拟训练一

一、名词解释 1.相对湿度 2.降水量 3.根压 4.蒸腾速率 5.免耕 6.云 二、填空题

1.水汽由气态转变为液态或固态的过程称为凝结,常见的水汽凝结物主要有 、 、 、 、 和 。

2.按降水性质可将降水分为 、 、 、 。

3.根据云底高度和云的基本形状可将云分为 、 和 。 4.叶片的蒸腾作用方式有两种:一是 ,二是 。

5.目前的节水灌溉技术主要有 、 、 、 、 。 6.地面覆盖技术主要有 、 、 、 。 三、选择题:

1.若水汽含量正好达到某一温度下空气所能容纳水汽的最大限度,则水汽达到 ( ) 。 A.不饱和 B.饱和 C.水汽压增大 D.过饱和

2.表示空气中水汽含量距离饱和程度远近的湿度参量有( )。

A.绝对湿度 B.相对湿度 C.水汽压 D.露点温度 3.下面描述大雨的正确的是( )。

A. 雨滴下降连续成线,落硬地雨滴四溅,屋顶有沙沙雨声;地面积水形成较快。

B. 雨滴下降清晰可辨;地面全湿,落地不四溅,但无积水或洼地积水形成很慢,屋上雨声微弱,檐下只有雨滴。

C. 雨如倾盆,雨声猛烈,开窗说话时,声音受雨声干扰而听不清楚;积水形成特快,下水道往往来不及排泄,常有外溢现象。

D. 雨如倾盆,模糊成片,四溅很高,屋顶有哗哗雨声;地面积水形成很快。 4.某地12小时降水量为34mm,则降雨等级为( )。

A. 中雨 B.大雨 C. 暴雨 D.特大暴雨

1

5.作物一生中的需水量是随着其生育进程变化的,大致符合( ) 的规律。

A.“少—多—少” B .“少—少—多” C.“多—多—少” D.“多—少—多” 6.水分临界期是农作物各不同生育期中对水分缺乏( )的时期。

A.敏感 B.比较敏感 C. 不敏感 D.最敏感 7.空气湿度是表示( )的物理量

A.空气温度高低 B.空气中成分含量 C.空气潮湿程度 D.空气中干洁空气含量 四、简答题:

1.相对湿度的日、年变化规律如何?

2.什么是水汽凝结?发生条件是什么?其凝结物有哪些?

3.植物根系吸收水分后,怎样运输到大气中?

4.适当降低蒸腾的途径有哪些?

2

模拟训练二

一、名词解释 1.降水 2.蒸腾拉力 3.喷灌 4.渗透吸水 5.雹 二、填空题

1. 植物生长的水分包括地下部分的 和地上部的 。 2.植物细胞吸水的三种方式是 、 、_______。

3.按降水的物态形状可将降水分为 、 、 、 。 4.植物蒸腾水分的主要部位是 。

5.在植物生产上减少蒸腾消耗的措施有 、 、 。 6.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器官是 ,根系吸水的动力主要有 和 。 三、选择题

1.大气中有凝结核的存在,水汽( ),才能促进水汽凝结。 A.达到饱和或过饱和 B.成分发生很大改变 C.对水汽分子具有吸引力 D.使温度不断提高

2.季风盛行的地方,相对湿度的年变化,最大值出现在( ),最小则出现在( )。 A.夏天雨季 B.春季 C. 冬季 D.秋季

3.“深山云雾产好茶”是由于雾削弱了太阳辐射中的( )。 A.红外线 B.可见光 C.紫外线 D.红橙光

4.细胞质壁分离现象会引起植物发生( ),持续下去,植物就会( )。 A.生长旺盛、成熟 B.生长旺盛、死亡 C. 萎蔫、成熟 D.萎蔫、死亡 5.( )是植物吸水的主要动力。

A.根压 B.蒸腾拉力 C.光合作用 D.呼吸作用

6.植物每制造1千克干物质所消耗水分的量,称为植物的( ) A.需水量 B.干物质量 C.需水临界期 D.最大需水期 四、简答题

1.影响蒸腾作用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影响的?

3

2.降水的种类有哪些?

3.生产中如何通过地面覆盖技术来改善植物生产水分环境?

4.如何使大气中的水汽凝结?

4

模拟训练三

一、名词解释 1.降水强度 2.蒸腾系数 3.雾 4.气孔蒸腾 5.少耕 6.雨淞 二、填空题

1.相对湿度的日变化与温度的日变化 2.大气中水汽发生凝结的条件是 、 。 3.蒸腾作用的强弱的指标有 、 、 。

4.水土保持耕作技术主要有两大类,一是以 为主的耕作法,包括等高耕

种、 、 、 、 水平梨沟等。二是以 为主的耕作法,包括草田带轮作、覆盖耕作、 、 、 、 、 增施有机肥料等。

三、选择题

1.相对湿度大小随温度升高( )。

A.减小 B.增大 C.先增大后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

2.露是因夜间地面和地面上物体表面辐射冷却,使贴近地面或物体表面的空气温度降到( )以下时,在地面或物体表面上所产生的凝结物。

A.零度 B.一定温度 C.露点温度 D.地面温度 3.一般情况下,在一日中,相对湿度最小值出现在( ) A.5-6时 B.8-9时 C.14-15时 D.19-20时

4.微灌技术是一种新型的节水灌溉工程技术,它比地面灌溉省水( ) A.30%~40% B.50%~60% C.60%~70% D.70%~80% 5.下列水分环境调控措施中,属于保墒技术的是( ) A.植物调亏灌溉技术 B.植树种草 C.等高耕作种植 D.地膜覆盖 四、问答题

1.水分对植物生长有什么作用?

5

2.大气中的水汽凝结物有哪些?怎么区分?

3.怎样表示蒸腾作用的强弱?

4.植物生产中调节水分环境的保墒技术主要有哪些?

6

模拟训练四

一、名词解释 1.蒸腾效率

2.植物需水临界期: 3.地下灌溉 4.雪 5.降压吸水 二、填空题

1.植物根系吸水的动力主要有 和 。

2.植物蒸腾作用的方式有 和 两种,一般以 为主。 3.植物生活全过程中,有两个关键需水时期 和 。

4.植物是否需要灌溉可依据气候特点、 、 和 等加以判断。 5.地面覆盖技术主要有 、 、 和 等。 三、选择题

1.饱和水汽压表示( )。

A.空气的潮湿程度 B.空气中水汽所产生的分压力

C.一定温度下,空气中能含水汽的最大限度 D.空气中水汽的含量 2.微灌技术是一种新型的节水灌溉工程技术,它比喷灌省水( ) A 15%~20% B 20%~30% C 30%~40% D 40%~50% 3.云和雾的主要区别是( )。

A.云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比雾大 B.雾与地面接触而云底距地面有一定高度 C.雾与云一样,没区别 D.雾对水平能见度的影响比云大

4.下列水分环境调控措施中,属于节水灌溉技术的是( ) A.微集水面积种植 B.膜上灌技术 C.化学覆盖 D.水平梨沟 5.形成露和霜的有利天气条件是( )。

A.有云的夜晚 B.有风的夜晚 C.晴朗有微风或无风的夜晚 D.地面有效辐射小的夜晚 6.下面属地面水汽凝结物的是( ) A. 露和霜 B.雾凇 C.雨凇 D.雾和云 四、问答题

1.当地目前采用的什么灌溉措施?并分析利弊?

7

2.当地山区常采用哪些水土保持技术来调节水分环境?

3.设施条件下怎样调控土壤水分环境?

4.设施条件下怎样调控湿度环境?

8

单元4 综合测试

一、名词解释

空气湿度; 降水量; 降水强度; 蒸腾作用; 相对湿度; 降水强度; 水汽压; 需水临界期。 二、填空题

1.空气湿度的表示方法主要有:水汽压、 等。

2.水汽凝结物主要有: 、 、雾凇、雨凇、 等。 3.降水按降水物的形态可分为 、 、霰和雹等。 4.植物细胞的吸水有三种方式,即 、 、 。 5.植物根系吸水的动力主要有 和 两种。 6.蒸腾作用的强弱常用 、 、 等指标来表示。 7.植物需水的两个关键时期是 和 。 三、选择填空

1.在晴朗无风或微风的夜晚,温度下降后极易形成水汽凝结物,当露点温度高于0℃就凝结为 ,如果露点低于0℃就凝结为 。

A.雾凇 B.露 C.霜 D.雨凇

2.某地区24h降水量为43.6mm,则此时的降水等级为 。 A.暴雨 B.小雨 C.中雨 D.大雨

3.连续性降水多降自 ,间歇性降水多降自 , 阵性降水多降自 ,毛毛状降水多降自 。

A.层云 B.积雨云 C.层积云 D.雨层云 E.高层云

4.为了达到保墒目的,常在土壤蒸发的 阶段采取松土等方式,减少土壤水分蒸发。 A.第一 B.第二 C.第三 D.第一和第二

5.下列水分环境调控措施中,属于集水蓄水技术的是 ,属于保墒技术的是 ,属于水土保持技术的是 。

A.坑田 B.等高沟埂 C.植树种草 D.表土镇压 E.中耕松土 F.微集水面积种植 G.等高耕作 H.沟垄覆盖 6.盐碱地中,土壤溶液浓度 ,导致植物吸水困难。 A.较高 B.等于 C.较低 D.不一定

7.内陆地区一天中,相对湿度最小值出现在 。

A.8~9时 B.15~16时 C.14~15时 D.20~21时

9

8.在土壤水分调控技术中,常用到 。

A.秸秆覆盖 B.鱼鳞坑集水 C.降水或灌溉后及时中耕 D.以上A、B、C 四、简答题

1.描述当地空气湿度的日变化和年变化规律。

2.产生降水的条件是什么?降水可分为哪些类型?

3.影响植物蒸腾的因素有哪些?如何调节植物的蒸腾作用?

4.水分对植物生在发育有何重要作用?

5.当地有哪些节水灌溉技术应用?有什么优缺点?

6.当地常采取哪些地面覆盖技术?其关键技术是什么?

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xiaozhentang.com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