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 编制说明
1
1.1编制依据 .............................................................................................................................................. 1 1.2编制范围 .............................................................................................................................................. 1 1.3编制原则 .............................................................................................................................................. 1 2、 ........................................................................................................................................................ 工程概况
2
2.1工程概述 .............................................................................................................................................. 2 2.2地形地貌及气象条件 ......................................................................................................................... 3
2.2.1
地形、地貌 ............................................................................................................................ 3
2.2.2气象特征 .................................................................................................................................... 3 2.3工程地质 .............................................................................................................................................. 3
2.3.1
工程地质 ................................................................................................................................ 3
2.3.2水文地质 .................................................................................................................................... 4 2.3.3地震动参数 ................................................................................................................................ 5 2.4 设计标准 .............................................................................................................................................. 5 3钻爆 ................................................................................................................................................................. 5
3.1钻爆设计 .............................................................................................................................................. 5
2 1
目录
3.2钻爆作业 ............................................................................................................................................ 17 3.3隧道光面爆破 .................................................................................................................................... 18 4、安全施工措施........................................................................................................................................... 21
4.1存在的危险源 ................................................................................................................................... 21 4.2、危险源控制措施 ........................................................................................................................... 21 5、 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和管理机构 ............................................................................................................ 23
5.1、 安全生产保证体系 .................................................................................................................... 23 5.2、 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 24 5.3、 安全施工管理制度 ...................................................................................................................... 25 6、 紧急事件应急救援预案 ......................................................................................................................... 27
6.1组织机构 ........................................................................................................................................... 27 6.2应急组织机构图 ............................................................................................................................... 27 6.3应急组织机构职责 ........................................................................................................................... 28 6.4应急预案启动程序 ........................................................................................................................... 30 6.5应急救援原则及注意事项 ............................................................................................................. 31 6.6报警 .................................................................................................................................................... 31 6.7应急反应流程图 ............................................................................................................................... 32 6.8应急救援预案 ................................................................................................................................... 32
2 2
目录
***隧爆破专项方案 1、编制说明 1.1编制依据
(1) 西北铁路客专相关设计图纸;
(2) 《西北铁路客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3) 《***隧道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4) 《***隧道施工阶段风险评估报告》。
(5) 《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TB10304-2009。 (6) 《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TB10304-2009。
(7) 《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国务院令第397号)。 (8) 《铁路瓦斯隧道技术规范》TB10120-2002
(9)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 241号。 (10) 《煤矿安全规程》2011-2第一版。 (11) (12)
1.2编制范围
《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 241号。 《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TB10753-2010。
本施工方案编制范围为: 工。
1.3编制原则
D4K462+014〜D4K467+704***隧道爆破施
遵循“严肃性、标准性、先进性、可行性、连续性、均衡性、节奏性、
1
目录
协调性、经济性”的九性原则。 2、工程概况 2.1工程概述
*** 隧道全长 5690.147m,进口里程 D4K462+014 出 口里程 D4K467+704 隧道位于***〜北区间,双线隧道,线间距 4.6m,设计为-15.8 %。的单面下 坡。本隧 D4K462+01
〜D4K462+576.608位于 R=10000的左偏曲线上、 D4K465+707.08A D4K467+623.402位于R=8000的右偏曲线上,其余地段位 于直线上。
***隧道主要工程数量表
序号 项目 皿级围岩 开挖 单位 m m m 3 数量 2650 2280 760 31384 8965 56748 490 96765 20748 640 2631 1 2 3 W级围岩 V级围岩 C25喷混凝土 4 5 6 m m m m m m 初支及 衬砌 C30喷混凝土 C20混凝土 C25混凝土 3 3 7 3 8 9 10 C30混凝土 3 初支及 衬砌 C35混凝土 3 一级钢筋 二级钢筋 t t 11 2
目录
序号 项目 ①22锚杆 ①25中空锚杆 型钢钢架 ①42小导管 单位 m m t t 数量 242891 230966 1927 577 12 13 14 15 2.2地形地貌及气象条件 221地形、地貌
隧道区属构造侵蚀、风化剥蚀中低山区地貌,山岭呈北东向展布。地 面高程624〜
932m相对高差308m自然山坡坡度25°〜60°,砂岩和砾 岩部分形成陡坎、陡崖。隧道洞身
最大埋深约 220m覆土层较薄,基岩多
裸露,多生长灌木、杂草,植被发育良好,平缓地带多辟为旱地。〜高速 公路位于线路右侧300〜1000m附近,沿线路两侧村庄民房零星分布,隧道 进出口及洞身交通条件较差。
隧道地表为低山丘陵地貌,地表高程
220m
2.2.2气象特征
624~932m隧道洞身最大埋深约
该施工段地处西北平原,雨水丰富年平均降雨量
37.3 C,最低-5.9 C,平均气温18.3 C,四季气候变化明显。 2.3工程地质 2.3.1工程地质
918.2mm气温最高
隧道区上覆第四系全新统坡洪积( Q4dl+pl )粉质黏土 ;坡残积
(Q4dl+el )粉质黏土等;下伏基岩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下段(J2s1 )泥 岩夹砂岩。
遂区位于***北东向褶皱带之东翼于盆地边缘弧形(华夏式)构造带交 界处,龙门山
3
目录
褶皱带褶皱发育,断裂密布,岩层多陡倾,直立或倒转,地 质构造十分复杂;南东侧盆地边缘弧形构造带则表现为舒缓宽敞的褶皱, 断层较少,构造简单。测段属于简单构造,层理产状较稳定,岩层产状 N41~62 E/36~47° SE受区域构造影响,节理裂隙发育,节理多为闭合或 微张型,延伸较远,主要发育两组节理:(1)N48~81° E/52~81° NW(2)
N37~64° W/23~81° NE泥岩风化节理发育,主要发育于地表浅部。 2.3.2 水文地质
地表水
隧区地表水为山间冲沟季节性沟水,沟水受大气降雨补给,流量季节 性变化大,雨季降水集中,地表径流突出,旱季流量小。
地下水
地下水主要为基岩裂隙水。基岩为泥岩夹砂岩,构造节理缝隙发育,
泥岩中多呈充填闭合状,基岩裂缝水总体含量不大。泥岩地下水含量微弱, 砂岩储水条件较好,地下水含量相对丰富,由于泥岩为相对隔水层,砂岩 层地下水局部会形成承压水。浅部含少量风化裂隙潜水。主要受大气降水 补给。
水化学特征
据测段内取水样试验,水质属 HCOCa2+或HCO.SO42- -Ca2+.Na^水, 根据《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 别为化学侵蚀环境、氯盐环境时,水中 性。
233地震动参数
(TB10005-2010),在环境作用类
SO2+、ph、Mg+、侵蚀性Cd Cl-对 混凝土无侵蚀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 “5.12汶地震”后国 家相关部门发布的《
甘肃 山峡部分地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
4
目录
(GB18306-2001 —号修改单)以及《新建铁路至成都客运专线陕省界至段 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估报告》,遂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 0.10g,地震动 反应谱特征周期值为0.4s。
2.4设计标准
隧道设计速度目标值250km/h,线间距4.6m。隧道采用CTR3型复合 双块式无砟轨道,一般地段轨道结构高度为
3钻爆 3.1钻爆设计
515mm
钻爆作业是隧道施工控制工期、保证开挖轮廓的关键。为了充分发挥
围岩的自承能力,减轻对围岩的振动破坏,隧道V级围岩采用微振控制爆 破技术,其它开挖断面周边采用光面爆破,并根据围岩情况及时修正爆破 参数,减少超欠挖,以达到最佳爆破效果,形成整齐圆顺的开挖轮廓线。 钻爆设计按《煤矿安全规程》
2011-2第一版及《铁路瓦斯隧道技术规范
TB10120-2002、J160-2002》执行。
(2) 爆破设计程序
I爆破设计 孔网参数k------------- H确定时差
上半断 —* •掏槽类 A 爆破 ----- « •合理起 —装药结 -1孔外网 f下半断 装药参数 ----------------- 炮孔起爆方 爆破设计程序
(3) 爆破器材选用:瓦斯隧道爆破作业必须采用煤矿许用炸药,有突出
地段安全等级不低于三级的煤矿许用的含水炸药。严禁使用秒或半秒级电
5
目录
雷管,使用煤矿许用毫秒延期电雷管时,最后一段的延期时间不得大于
130ms炸药选用© 25、© 32、© 40三种规格,其中周边眼使用© 25或© 32药卷,掏
槽眼使用© 32或© 40药卷,掘进眼使用© 32药卷。
(4) 炮眼布置
皿级围岩根据现场情况台阶开挖爆破采用斜眼掏槽,V、W级围岩台 阶法开挖采用斜眼掏槽,中、下台阶开挖按露天台阶爆破原则进行设计。 瓦斯隧道钻孔必须采用湿式钻孔,炮眼深度不应小于
0.6m。
瓦斯隧道钻孔工作面附近20m风流中瓦斯浓度必须小于1.5%。
(5) 爆破参数
为减轻爆破时对围岩的扰动,周边眼采用多钻眼少装药等措施,并采 用导爆索串装药结构,孔口堵塞长度不小于
40cm钻爆作业时,根据现场
实际地质条件及时修正爆破参数,以期达到最佳爆破效果。
通过爆破试验确定爆破参数,无试验时参照下表“光面爆破参数表” 光面爆破参数表 岩石种类 极硬岩 硬岩 周边眼间距 50 〜60 40 〜50 。
周边眼最小抵 55 〜75 50〜60 45〜60 相对距 0.8 〜0.95 0.8 〜0.95 0 75 〜0 8 周边眼装药 0.25 〜0.3 0.15 〜0.25 0 07 〜0 12 软岩 ------ 35 〜45 ① 钻眼直径
采用YT— 28风钻钻眼,其直径为①=42mm ② 最小抵抗线W
最小抵抗线的方向和大小根据地形、地质因素综合考虑,稍有不慎将 是产生飞石最直接的源地。隧道施工一般取
6
W=(1.0〜1.5 ) E,在施工过程
目录
中要结合工程实际情况而定。
③ 炮眼间距a和排距b
炮眼间距a和排距b可取相等值,但b略小于a, a= (1.5〜2.0 ) E, b= (0.8 〜1.0 ) a。 ④ 超深
一般取0.1〜0.2m,若岩石松软,取小值;若岩石完整坚硬,取大值。 ⑤ 堵塞长度h 堵塞长度h>40cm。
⑥ 炸药单耗q,取0.7〜1.1kg/m3。
(6) 装药结构及堵塞方式
① 装药结构
瓦斯工区采用电雷管起爆时,严禁反向装药。采用正向连续装药结构 时,雷管以外不得装药卷。
掏槽眼、掘进眼、辅助眼:连续装药结构,如下图所示。
堵塞段 1
装药段
-------------------------------------------------- - ----------------------------------------------------------------------------------------- -------------------------------------- 7 --------------------------------------------------------- jF # / jF jT / jr jT 产 jT jT J r - 毫秒管/ \\ .. - nr - ai
连续装药结构示意图 ② 堵塞方式
所有炮眼的剩余部分应用炮泥封堵,炮泥应用水炮泥和钻土泡泥。周 边眼堵塞长度不小于40cm。
(7) 起爆网络设计
7
目录
爆破网路和连线,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① 必须采用串联连接方式。线路所有连结接头应相互扭紧,明线部分 应包覆绝缘层并悬空。
② 母线与电缆、电线、信号线应分别挂在巷道的两侧,若必须在同一 侧时,母线必须挂在电缆下方,并应保持 0.3m以上间距。
③ 母线应采用具有良好绝缘性和柔软性的铜芯电缆,并随用随挂,严 禁将其固定。母线的长度必须大于规定的爆破安全距离。
④ 必须采用绝缘母线单回路爆破。
⑤ 严禁将瞬发电雷管与毫秒电雷管在同一申联网路中使用。
⑥ 电力起爆必须使用防爆型起爆器作为起爆电源,一个开挖工作面不 得同时使用两台及以上起爆器起爆。
(8) 各级围岩爆破设计图及参数表
①皿级围岩
8
目录
爆破参数表(上台阶)(H=im
炮 炮孔名 称 炮孔 数量 雷管段别 (段) 装 药 眼 直 径 深 度 © 掏槽眼 辅助掏 6 MS 3 32 MS 5、7、 © 8 MS 1 32 2.2 1.85 14.8 装药量 装药结 单孔 合计 构 连续装 药 连续装 2.2 1.85 11.1 © 槽眼 辅助眼 29 9 药 连续装 2 0.95 27.55 32 药 间断装 2 0.57 23.37 © 周边眼 41 MS 11 25 药 连续装 2 0.8 11.2 © 底板眼 14 MS 13 32 药 连续装 2 0.8 © 边角眼 合计
2 MS 13 32 1.6 药 100 89.62 爆破参数表(下台阶)(H=im
炮孔名 称 炮孔 数量 雷管段别 (段) 装 药 炮 眼 装药量 单孔 合计 装药结 构 9
目录
直 径 © 辅助眼 30 MS 1 32 深 度 连续装 2 0.95 28.5 药 间断装 2 0.57 6.84 © 周边眼 12 MS 3~5 25 药 连续装 2 0.8 底板眼 合计
© 14 MS 7 32 11.2 药 56 46.54 爆破参数表(仰拱)(H=im
装药量 炮孔名 称 炮孔 数量 雷管段别 (段) 装 药 直 径 © 辅助眼 8 MS 1 32 2 0.95 7.6 炮 眼 深 度 单孔 合计 装药结 构 连续装 药 间断装 2 0.57 © 周边眼 合计 合计
18 MS 3 25 10.26 药 26 17.86 182 154.02 10
目录
40X50
电16X100勺
11 ,
13X100
100
1
1
11
1
89
3
£
290
1 11
和1
*5
3・
1 1
13
13
*
X 3
3 30
5・0
11
15 7
13 3
13 13
*7 13
*5
95 13
5
\\ \\
7. 13
13
13
13
13 13 15>90
13
45
100
100 — .92 5 5 5 7 7 5 5 5 5 5 5
5 5 5 « 3
7 7 7 3
1
3
3
3
85 ■ —-::3
1
1
1
1
1: 一
1
1
3
3
3
3
皿级围岩炮孔布置图
爆破参数表(上台阶)(H=1.5m)
炮孔 炮孔名称 数量 掏槽眼 辅助掏槽 8
雷管段 别(段) MS 1 装药 炮眼 直径 深度 © 32 1.7 装药量 单孔 合计 装药结 构 连续装 4 1.4 5.6 药 连续装 MS 3~5 © 32 1.7 1.4 11.2 眼 药 11
目录 MS 5、连续装 © 32 1.5 0.7 12.6 辅助眼 18 7、 9 药 间断装 © 25 1.5 0.32 8.96 周边眼 28 MS 11 药 连续装 底板眼 合计
12 MS 13 © 32 1.5 0.45 5.4 药 70 43.76 爆破参数表(中台阶)(H=1.5m)
炮孔 炮孔名称 数量 辅助眼 40 雷管段 别(段) MS 1、3、 5 装药 炮眼 直径 深度 © 32 1.5 装药量 单孔 合计 0.71 28.4 装药结 构 连续装 药 间断装 周边眼 24 MS 7 © 25 1.5 0.43 10.32 药 连续装 底板眼 合计
14 MS 9 © 32 1.5 0.6 8.4 药 78 47.12 爆破参数表(下台阶)(H=1.5m)
炮孔 炮孔名称 数量 辅助眼
雷管段 别(段) MS 1 装药 炮眼 直径 深度 © 32 1.5 装药量 单孔 合计 0.53 7.42 装药结 构 连续装 14 12
目录 药 间断装 周边眼 16 MS 5 © 25 1.5 0.32 5.12 药 连续装 底板眼 合计 14 MS 3 © 32 1.5 0.45 6.3 药 78 18.84 爆破参数表(仰拱)(H=1.5m)
炮孔 炮孔名称 数量 辅助眼 14 雷管段 别(段) MS 1 装药 炮眼 直径 深度 © 32 1.5 装药量 单孔 合计 0.71 9.94 装药结 构 连续装 药 间断装 周边眼 合计 合计
16 MS 3 © 25 1.5 0.43 6.88 药 26 16.82 252 126.54 13
目录
T︱ ^1 T︱ T︱ T︱ T︱ di di 1 T︱ T︱ T︱ T︱ T︱ 0 0 0 0 T︱ T︱ 11^1 J X︱ T︱ T︱ 帀 COT 13 0 13 0 1—0 0 0 i— cxxr 022 08- 0 0
0 炮孔总体布置图
④V级围岩
爆破参数表(上台阶)(H=1.0m) 炮孔 名称 掏槽 4 MS 1 炮孔 数量 雷管段 装药 炮眼深 度 1.2 装药量 单孔 合计 装药结 构 连续装 别(段) 直径 © 32 0.93 3.72 眼 辅助 药 连续装 掏槽 眼 辅助
8 MS3~5 © 32 1.2 0.93 7.44 药 18 MS 5、 © 32 1 0.47 8.46 连续装 14
目录 眼 周边 28 7、9 药 间断装 MS 11 © 25 1 0.21 5.88 眼 底板 12 MS 13 药 连续装 © 32 1 0.3 3.6 眼 药 70 29.1 合计 爆破参数表(中台阶)(H=1.0m) 炮孔 名称 辅助 40 炮孔 数量 雷管段 装药 炮眼深 度 1 装药量 单孔 0.47 装药结 合计 18.8 别(段) 直径 MS 1、 构 连续装 © 32 3、5 眼 周边 24 药 间断装 © 25 1 0.29 6.96 MS 7 眼 底板 14 MS 9 药 连续装 © 32 1 0.4 5.6 眼 药 78 31.36 合计
爆破参数表(下台阶)(H=1.0m) 炮孔 名称 辅助
炮孔 数量 14 雷管段 装药 炮眼深 度 1 装药量 单孔 0.35 装药结 合计 4.9 别(段) 直径 MS 1 构 连续装 © 32 15
目录 眼 周边 16 MS 5 药 间断装 © 25 1 0.21 3.36 眼 底板 14 MS 3 药 连续装 © 32 1 0.3 4.2 眼 药 78 12.46 合计 爆破参数表(仰拱)(H=i.om) 炮孔 名称 辅助 14 MS 1 炮孔 数量 雷管段 装药 炮眼深 度 1 装药量 单孔 0.47 装药结 合计 6.58 别(段) 直径 © 32 构 连续装 药 间断装 眼 周边 16 MS 3 © 25 1 0.29 4.64 眼 药 26 合计 总计
11.22 252 84.14 16
目录
OR 84 932 CON 炮孔总体布置图
3.2钻爆作业
采用人工手持YT-28式风动凿岩机钻孔,人工装药起爆。钻爆作业按照 爆破设计进行钻眼、装药、接线和引爆。如围岩出现变化需要变更爆破设 计时,由总工程师确定。炮孔的装药、堵塞和引爆线路的连接,均由考核 合格的爆炮工负责。
⑴测量
测量是控制开挖轮廓精确度的关键。采用隧道断面激光测量仪进行断
面和炮孔划线。每循环都由测量技术人员在掌子面标出开挖轮廓和炮孔位
⑵定位开眼
钻孔按炮眼布置图正确钻孔。对于掏槽眼和周边眼的钻眼精度要求比
其它眼要高,开眼误差要控制在 3〜5cm以内
17
目录
⑶钻孔
瓦斯隧道钻孔必须采用湿式钻孔,炮眼深度不应小于 钻孔工作面附近20m风流中瓦斯浓度必须小于1.5%。
钻孔时严格按照炮孔布置图正确对孔以确保爆破质量。周边孔外插角
1°〜2°,炮孔相互平行,周边孔在断面轮廓线上开孔,周边孔对孔误差 环向不大于5cm。掏槽孔对孔误差不大于 3cm,其它炮孔开眼误差不大于 10cm在钻眼过程中,
0.6m,瓦斯隧道
应根据岩孔位置及掌子面岩石的凹凸程度调整炮眼 程度,以保证炮眼底在同一平面上。
⑷装药
钻完孔后,用高压风吹孔,经检查合格后装药。装药分片分组负责, 自上而下严格按爆破设计规定的装药量、雷管段号“对号入座” 。爆破网路 连接、检查及起爆,按照爆破设计要求和GB6722-86《爆破安全规程》执行。
⑸堵塞
所有炮眼的剩余部分应用炮泥封堵,炮泥应用水炮泥和钻土泡泥。周 边眼堵塞长度不小于40cm。
⑹瞎炮处理
发现瞎炮,应首先查明原因,如果是孔外的导爆管损坏引起的瞎炮, 则切去损坏部分重新连接导爆管即可,但此时的接头应尽量靠近炮眼,如 因孔内导爆管损坏或其本身存在问题造成瞎炮,则应参照《爆破安全规程》 有关条款处理。
3.3隧道光面爆破
光面爆破是隧道“新奥法”施工的关键技术,爆破效果直接关系到工 程质量的好坏、施工进度的快慢和施工费用的高低。在隧道开挖中,必须 组织工程技术人员现场观察工程地质条件、围岩性质,讨论、初定各项爆 破参数。为获得最佳的光面爆破效果,通过合理的炮眼布置,调整炮眼孔 距、角度、装药方式,进行不同开挖进尺的试验性爆破,不断调整、优化 爆破参数;对周边眼的爆破进行现场
18
目录
试验,根据现场围岩不同确定周边眼 最佳抵抗线。通过多次的试验爆破和参数的调整,最后确定科学合理的光 面爆破设计方案。
⑴工艺控制要点
① 严格控制开挖轮廓线的划线精度
每次全断面爆破前,要精确测定出开挖轮廓线,并根据轮廓线画出各 类炮眼位置。炮眼的布置根据各类围岩不同而相对应的炮眼间距不同,视 现场围岩整体性和软硬程度而定。
② 严格控制钻眼和清孔的质量
根据隧道的开挖断面尺寸,开眼的位置要求不偏离设计炮眼位,周边 眼不得偏离5cm向外角度不大于1〜3°,钻眼过程技术人员必须现场指 导,对不符合要求的坚决不能使用,必须重新钻眼,以确保钻眼的位置和 角度符合爆破设计的要求。炮眼钻好后,用高压气体进行清孔,将炮眼中 的钻碴与小石碴清除干净,以确保装药顺利进行。
③ 严格控制装药质量
合理选用引爆器材,装药时分片分组,由专人负责,严格按设计装药 量装药和装雷管,自上而下,依次进行,注意雷管对号入座,周边眼用导 爆索引爆,导爆索从拱部向两边依次并联在一起,在两底边各与一个毫秒 雷管绑在一起。引爆起爆网络采用复式网络,保证起爆准确性与可靠性, 联结导爆管时,注意不能打结和拉细现象,联结好后,技术人员负责检查, 经检验合格后,尽快撤离人员和机械,最后引爆。
19
目录
⑵施工操作要求
① 优化光面爆破设计是保证隧道质量的基本前提。通过对隧道现场光 面爆破的试验,不断调整爆破设计,使光面爆破设计更符合实际情况,施 工过程中要严格操作规程。
② 周边眼采用导爆索引爆,实现周边眼空气间隔装药,提高围岩自身 的自稳能力。
③ 加强钻眼的现场管理。工程技术人员负责指导监督,保证钻眼的深 度、方向、角度、间距按光面爆破设计的要求实施,特别对周边眼应严格 控制,保证断面不欠挖,尽可能减少超挖。清碴时,准确控制好标高,使 下一循环放样、钻孔准确无误。
④ 对隧道光面爆破进行动态管理。预测掌子面前方的地质变化,根据 不同地段围岩的性质,随时调整光面爆破的各项设计参数,争取最佳的爆 破效果。
⑤ 光面爆破能节约工程成本,加快施工进度,保证施工安全,确保隧道 防水质量,提高经济效益。光面爆破断面严格按设计开挖断面要求控制, 能有效控制开挖断面的欠挖和超挖,减少隧道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混凝土 的用量,节约工程成本;圆滑、平顺的开挖断面,易于铺设防水板,在二 次衬砌施工时,能有效保证防水板的平整度,确保隧道工程的防水质量。
目录
目录
4、安全施工措施 4.1存在的危险源
存在的危险源
序号 1 2 3 4 5
危险源 人工高处清表、开凿作业面 风枪使用 现场火工用品 爆破飞溅物 盲炮处理 潜在的事故 高空坠落 机械伤害 爆炸 物体打击 爆炸 4.2、危险源控制措施
⑴人工高出清表、开凿作业面时环境不良、人员防护不当控制措施
① 作业前专职安全员应对作业人员进行教育培训和风险告知。
21
目录
② 作业人员到达现场后、应先检查地形,并对松动部位进行清理,确保 作业位置稳固,不易滑塌。
③ 作业人员须佩戴安全帽、佩戴安全带方可进入施工现场施工。
④ 安全帽、安全带等劳动防护用品在使用工程中应每天检查一次确保完 好。 ⑤ 多人同时作业时,应在同一平行自上而下进行作业, 禁止上下交叉作 业。 ⑵钻孔作业时操作不当控制措施
注意身体与风枪保持距离,不得定靠在腰部以上,双手紧握把手保持
用力均衡,并保持身体稳定。 ⑶火工用品保管不善控制措施
① 火工用品运抵现场后,应立即开始警戒,搬运爆破器材应轻拿轻放, 不得冲撞炸药包。
② 现场炸药雷管应分开放置,并放在防爆箱内,且设专人看管。
③ 当班爆破领取当班炸药用量,如有少量剩余,应在爆破前带离爆破区。 ⑷盲炮控制措施
① 出现盲炮时应继续保持警戒,并等待 15分钟后,爆破人员前往爆破 区检查,检查前关闭起爆器。
② 爆破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对盲炮进行水湿法或殉爆法进行处理。 ③ 在处理忙炮时严禁对原炮孔进行吹、拔、钻。 ⑸对爆破飞溅物的安全距离不够、人员防护不当控制措施。
① 爆破作业必须具备资质的专业爆破人员实施。 ② 爆破区所有人员必须佩带安全帽。
③ 爆破器材运至现场后,立即开始警戒,警戒线应在爆破点周围
22
300m
目录
严禁无关人员进入爆破区域。
④ 装药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装药。
⑤ 爆破人员起爆前应撤离在安全的掩体后面,并带好安全帽。
5、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和管理机构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及安全生产管理小组,坚持生产必须服从安 全的原则,项目经理对安全生产负第一责任,当生产与安全发生冲突时, 优先考虑安全,切实把安全放在第一位。
建立生产监督检查体系,坚持经常检查与定期检查相结合, 普通检查与 重点检查相结合的安全检查制度,及时发现事故隐患,及时排除,将隐患 消灭在萌芽状态。
5.1、安全生产保证体系
建立强有力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加强安全思想宣传教育和安全技能 培训,注重日常安全生产工作的检查,落实。
安全保证体系图
23
目录
安全责任制 安全教育 安全工作体系
安全控制
安全检查
安全活动经费安全奖罚条例紊统安全教育各部门
防高空坠落不定期检杳一 施工班组
0 作业队安全员 作业班组安全员 奖罚 兑现 土曰 提全意识 现场安 全生产 确保施工全过 程安全目标实现 提高预防 预测能力 消除施 工隐患 5.2、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根据国家及有关安全生产政策、法规、条例、规范和标准,结合本合同 段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制定项目经理部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本合同段 项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见图 5.2-1 :《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框图》。
项目经理 安全总监
项目副经理 项目总工程师
24
目录
T
|班组安全员
| |安全监督岗
图5.2-1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图
5.3、安全施工管理制度
⑴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对于持有爆破证的工人,在上岗前对爆破区地质情况、周围环境、爆 破器材、爆破方案以及防护措施等加以说明。
⑵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爆破方案执行情况、爆破器材使用情况、现场防护情况。 ⑶安全技术交底制度
在施工前,项目部安质部必须对作业队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作业队必 须对施工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⑷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
严格按国家特种作业人员专业性技术考核管理规则的有关规定,认真 做好爆破人员的管理教育、培训等工作。
⑸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25
目录
项目部每个月组织一次安全质量大检查,将检查的结果直接拉入作业 队本月的考核中。
⑹安全管理交班制度
交班制度是对实行轮班作业工序所实行的交接检查制度。上道工 序作业
人员作业完毕自检合格后要对下道工序作业人员进行交接检查,对 上道工序未处理的安全隐患要对下道工序进行详细的交接,严禁安全隐患 未处理直接进入下道工序作业。
⑺安全生产挂牌制度
① 项目部组织管理机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主要内容,要在项目部挂 牌展示。
② 现场危险部位,要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在使用中的机械设备 要悬挂本设备简明扼要的安全操作规程。
③ 项目施工人员要佩戴胸牌。 ⑻班前安全讲话制度
26
目录
① 项目部由项目经理主持每天早晨进行安全讲话。
② 作业对由作业队长主持每天上班前,对其作业人员进行安全讲话。 ③ 施工班组负责人或安全管理人员每天早晨上班前根据单日的生产任 务和作业项目,进行班前安全讲话,对收到的书面安全技术交底向班组员 工进行口头交底,提出针对性的安全要求和注意事项,做到安全警钟长鸣, 提醒员工重视安全,认真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6、紧急事件应急救援预案
本应急预案适用于王家坝隧道施工时发生火灾爆炸,坍塌等事故的应急 处理。
6.1组织机构
爆破施工安全应急领导小组 组长:***电话:*** 成员:***。
隧道施工安全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 ***有限公司***铁路客运专线 段工程指挥部第一项目部安质环保部。
协调联系小组
项目部 组长:*** 电话:***
成员
6.2应急组织机构图
副组长:*** 电话:***
电话:***
目录
6.3应急组织机构职责
⑴隧道施工安全应急领导小组职责
① 负责项目部隧道施工作业中的应急救援组织协调,组织项目部应急 预案和抢险方案的编制、修订工作;
② 落实应急所需的器材、设备和物资,确保应急用品配备齐全,并保 持它们性能完好有效;
③ 督促检查作业队应急预案的编制和应急培训演练工作,确保应急人 员能够熟练掌握和使用各类应急救援设施和器材,熟知各类事故应急救援 处理方法及要求,不断提高项目部整体应急处置能力;
④ 负责向上级应急救援组织领导机构上报和向相关方传递有关信息; ⑤ 组织突发事故现场的处置工作。 ⑵施工作业队应急救援小组职责
① 负责隧道施工作业中的应急救援组织协调,组织作业队队员的应急 培训演练工作,确保应急救援人员能够熟练掌握和使用各类应急救援设施 和器材,熟知各类事故应急救援处理方法及要求;
② 落实应急所需的器材、设备和物资,确保应急用品配备齐全,并保
28
目录
持它们性能完好有效;
③ 负责隧道施工便道施工安全应急领导小组上报和相关方传递有关信 息; ④ 组织突发事故现场的应急救援工作。 ⑶抢险队职责
① 接受应急抢险知识培训,参加应急演练。
② 负责与专业抢险人员配合,做好险区的警戒、撤离、疏散和救护工 作; ③ 负责对外(包括地方应急组织)联系、汇报事故原因、状态等工作, 并带领相关岗位人员对事故现场内的二次险源的切断和现场管线、容器、 设备等进行处理,防止事态扩大;
④ 负责在事故发生至完全解除这一时期,对现场的灾情、人员等情况 进行监视、抢救,发生异常情况及时向领导小组汇报,防止事故扩大化。
⑤ 抢险队成员:
抢险队队长:*** 电话*** 队员:*** ⑷救护队职责
① 负责在事故发生后对人员进行现场救护,转送,配合抢险队做好现 场监护工作。
② 救护队成员:
队长:*** 电话:*** ⑸通讯及后勤保障队职责
成员:***
① 主要负责应急工作的通讯畅通,包括交通车辆、抢救物资的及时供 应以及抢险人员的生活保障。
② 通讯及后勤保障队成员:
29
目录
队长:*** 电话*** 成员:***
6.4应急预案启动程序
⑴在发生事故或险情时,现场主管人员应立即组织相关应急人员到位 进行抢险自救,尽量控制事态的发展,立即向经理部报告,同时向隧道施 工安全应急领导小组报告,必要时还必须及时通知当地政府、交通部门、 消防部门、公安部门、医院协助抢险救灾;
事故现场周围如有居民或其他
无关人员,现场主管要及时派人员通知并组织撤离现场。
⑵隧道施工安全应急领导小组接到突发事故报警信息(电话、电报、 传真等)时要弄清事故发生地点、严重程度、现场处置情况,立即向上级 或相关方汇报;项目部值班人员必须紧密跟踪突发事故现场发展动态,随 时向领导汇报。
⑶隧道施工安全应急领导小组在收到准确的突发事故信息后应立即组 织相关人员进入应急工作状态,并根据现场反馈信息和应急计划对应急抢 险工作进行领导和指挥;应急抢险工作应做到统一协调、统一指挥、统筹 调配,充分调动各方力量。
⑷事故发生现场在收到上级领导准确的部署和指令后,应尽快依据应 急救援预案建立反应迅速、指挥有力,责任明确、措施有效的应急救援队 伍,充分利用本单位和当地救援资源,迅速开展救援工作。
⑸隧道施工安全应急领导小组及时组织协调事故现场所需物资、设备、 器材、运力,为事故现场的救助提供充分的后勤保障。
⑹隧道施工安全应急领导小组在对事故进行充分的调查和分析后研究 制定应急救援方案,并组织相关人员赶赴现场进行救助。
⑺应急救援工作结束后,隧道施工安全应急领导小组应成立事故调查 组赶赴
30
目录
现场调查; 事故调查的内容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 事故经过、伤亡和损失情况;
找出事故的真正原因后,应制定防范措施,
以防事故再次发生或减少下次发生时的损失。
6.5应急救援原则及注意事项
⑴按照“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原则,防止和降低事故危害,确保 人员健康和国家财产不受损害。
⑵抢险过程中急救对象要分轻重缓急,坚持先人员后物资的原则,准 备工作应做到:事前与医院有联系,交通运输有保障,外援救助有渠道。
⑶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正确分析和评价,应急救援措施制定应在现有 条件下充分、恰当。
⑷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成员和抢险队员要经过应急救援培训和演练,经 评价具备应急救援能力。
⑸要一切行动听指挥,服从统一安排。
⑹应急救援设备、器材应保持性能良好,专人负责。
⑺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在指挥抢险的同时,要及时收集情况,掌握事故 动态,随时调整应急救援措施,以防危害继续发生和引起连锁反应。
6.6报警
⑴当发生险情时,立即向经理部报告,现场工作人员在保护好自身安 全的情况下,及时检查事故部位,通知施工作业队长或现场负责人,视情
况严重程度再拨打相关报警电话,请求专业救助,管道报警输油站:***。(火 警报警:119;医疗急救:120;治安报警:110;交通事故报警:122)。
⑵报警内容
31
目录
事故单位名称;事故发生时间、地点;事故的性质;危险程度,有无 人员伤亡;
报警人姓名及联系电话。 ⑶社会援助联系电话 市人民医院***
6.7应急反应流程图
①发现塌方险情,现场人员在抢救的同时,立即报告施工作业队长 通知便道与管道交叉施工安全应急领导小组,视情况严重程度再拨打相关 报警电话,请求专业救助项目部组织抢救;
② 现场所有人员应立即赶赴现场,准备救人;
32
,并
目录
③ 作业人员立即进行刨土、抢救人,并疏散现场无关人员; ④ 医生或卫生员立即做好抢救准备;
⑤ 便道与管道交叉施工安全应急领导小组立即派车准备送伤员; ⑥ 送伤员到就近医院抢救。
⑦ 保护好现场,认真调查分析原因,并根据事故大小,向中铁西北客 运专线指挥部、监理、建设方上报。
⑧ 恢复施工。
⑵火灾、爆炸事件应急救援预案
① 发现火灾爆炸险情,现场人员在抢救的同时,立即向管道线路管理 部门报告切断气源,并通知项目部;
② 经过消防培训的现场人员立即赶赴现场灭火,准备救人; ③ 作业人员立即进行灭火、抢救财产; ④ 联系就近急救医院立即做好抢救准备; ⑤ 项目部办公室立即派车准备送伤员;
⑥ 送伤员到医院救治。对本地不能救治的伤员,立即做转院处理;
⑦ 火灾爆炸险情控制后,现场负责人立即组织员工对污染物进行回收 处理; ⑧ 保护好现场,认真调查分析原因,并根据事故大小,向兰成线施工项 目部、监理、总公司上报。
⑨ 恢复施工
3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