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小侦探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一单元试卷及答案(精编)

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一单元试卷及答案(精编)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一单元试卷及答案(精编)

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眼睑(jiǎn) 怂恿(sōnɡ) 忧郁(yù) 怅然(chànɡ) ....B.虐待(nüè) 蜷伏(quán) 丰腴(yú) 栅栏(zhà) ....C.缀行(chuò) 假寐(mèi) 搏击(bó) 意旨(zhǐ) ....D.哺乳(pǔ) 嗔怪(chēn) 驯养(xùn) 伫立(zhù) ....2、下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嗥鸣 懊诲 亦复如是 顾名思义 B.狂谰 阻抑 一泻万丈 艰难险阻 C.丰饶 田垄 踱来踱去 巾帼英雄 D.奔弛 泛滥 高山之巅 惊涛澎湃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可怜他的父母都在这次地震中命丧黄泉,只留得他孤苦伶仃度日。 ....B.他这次演讲比赛得了第一名,听到这个消息时他高兴得张牙舞爪。 ....C.小明和小强都非常努力地学习,但是一年后他们的考试成绩却大相径庭,一....个名列榜首,一个名落孙山。

D.老李虽然70多岁了,但他依然神采奕奕,风采不减当年。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项是( )

A.一个人如果要开创自己的光明前程,关键就是在于持之以恒的努力和付出才能够实现。

B.近年来,中国出境游的公民素质明显加强,境外受访者多表示中国游客的形象大有改善。

C.广州白云国际机场T2航站楼已经全面启用,这是建设广州国际航空港的一项重大举措。

D.广深港高铁香港段全长26公里,是由香港特区政府出资并委托港铁公司建设

1 / 9

和规划的。

5、对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判断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他们的身后是一片高粱地。他们朴实得就像那片高粱。(比喻) B.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设问) C.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拟人)

D.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排比)

6、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句子,语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文化影响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调节人与世界的关系。在一个文化厚实的社会里, ; ; 。这样,人方能实现从“小我”向“大我”的转变,成为一个有文化、有教养的人。

①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生命 ②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味 ③人懂得尊重别人——他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 A.②①③

B.③①②

C.③②①

D.②③①

7、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1)________________,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逢入京使》) (2)________________,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

(3)《竹里馆》一诗中,作者以自然平淡的笔调,描绘出清新诱人的月夜幽林的意境,以明月的光影,反衬竹林的昏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很多古诗词中都提到了“风”,如李白《春夜洛城闻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借“风”,写尽了笛声的悠扬,勾起了诗人无尽的乡思。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王右军①年减②十岁时,大将军③甚爱之,恒置帐中眠。大将军尝先出,右军犹未起。须臾,钱凤④入,屏⑤人论事,都忘右军在帐中,便言逆节之谋。右军觉,既闻所论,知无活理,乃阳吐污头面被褥,诈孰⑥眠。敦论事造半,方忆右军未起,相与大惊曰:“不得不除之!”及开帐,乃见吐唾从⑦横信其实孰眠于是得

2 / 9

全。

(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王右军:王羲之。②减:不足。③大将军:王敦。④钱凤:人名,字世仪。⑤屏:通“摒”,让手下退出。⑥孰:熟。⑦从:纵。 1.解释加点词语。 ①甚爱之: .②右军犹未起: .③诈孰眠: .④相与大惊: ..

2.文章划线句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共两处)。 乃 见 吐 唾 从 横 信 其 实 孰 眠 于 是 得 全 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白话文。

须臾,钱凤入,屏人论事,都忘右军在帐中。

4.文中大将军和钱凤为什么“不得不除之”?用自己的话回答。 5.结合具体内容,说说王右军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1、细水长流 蓝雪冰儿

①父亲说,以前有个算命先生说过,他是个苦命的娃。也的确,父亲十二岁丧父,不得不辍学到石灰窑工作,一干就是一辈子。

②后来,有人说,老刘命好,三个闺女乖巧孝顺;也有人说,老刘命好,夫妻俩没红过脸,恩爱有加;还有人说,老刘命好,从来不跟人闹意见。父亲乐呵呵地说,细水长流嘛。别人不懂父亲这话是什么意思,摸着脑瓜皮说,老刘可真逗,说你命好,你还不乐意咋的?是啊,别人觉得,细水长流和命好放在一起,这是哪跟哪啊?但我最明白,父亲的意思是说,人不要太计较利益得失,水长流,情才会长在。

③初为人妻,继为人母,我也喜欢把“细水长流”挂在嘴上,当然,我收获的也是幸福和快乐。但是,今年夏天,父亲的“细水长流”刚一出口,就被母亲

3 / 9

一句话给噎回去了。

④这个夏天,老天爷太吝啬了,一场痛快淋漓的大雨也不下,弄得棒子苗干渴得黄了叶子,打了蔫。视地如命的母亲看着很多人家都浇了地,心急如焚。可是,我们家的地和左右两家的紧挨着,根本修不出渠来。再说,那两家都到城里去住了,平时见不到人。

⑤当管理水渠的人告诉母亲可以去浇地时,母亲要父亲别去上班。父亲得令而行,两人不顾炎炎烈日,在棒子地里穿梭,割伤了脸,衣服都湿透了。最终用三个小时,浇了三家的地。中午,我赶回娘家,替父母准备好午饭。母亲向来身体不好,回到家,已经没有了说话的力气,一个劲擦汗;一向强壮的父亲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喘着粗气。我埋怨他们,这么大的岁数了,别把地看得比命还重要,就是旱死了,不就一年没收成吗?母亲一听,跟我急了,庄稼人能眼看着种下的庄稼死在地里啊?我不敢再接话,闷着头把午饭端上桌。母亲便自言自语,三个小时,差点把命搭进去,不知道那两家知不知情。父亲说,干了就啥也别说,细水长流。母亲吼道,水都干了,还流啥?父亲一向害怕母亲,见母亲发脾气了,连一口粗气都不敢出。

⑥傍晚,母亲又跟父亲唠叨开了,按理说,他们没出力,总该给点钱吧!父亲说,也不是人家让咱们浇的,爱出不出吧。这次父亲没敢说出细水长流这句话,但还是那个意思。母亲没有像中午那样发火,但心里还是不高兴。

⑦晚饭后,我跟父亲唠嗑,父亲说,这人啊,愿意活得累呢,就会累;愿意活得轻松呢,就会轻松。我说,是啊,细水长流。父亲笑笑说,可是,你妈有的时候,就是不明白这个理。我说,妈活得比你累。父亲说,所以,我愿意什么事都让着她。再说了,夫妻之间也是一样,不能啥都计较,还是那句话,细水长流。父亲说完,嘿嘿笑了几声,好像在女儿面前掩饰对老伴的体贴。

⑧我再次回到娘家,刚进门母亲就急切地对我说,丫头,还是你爸说得对,真的是细水长流。原来,前几天,左右两户人家赶回来浇地,一看地早就浇了,便把水费给了母亲,还特意拎来了他们从城里带来的新鲜水果,表示感谢。母亲一边给我拿水果,一边说,你也要记住啊,这人啊,可不能太计较。

⑨我瞧了一眼父亲,窗外一缕阳光正好照在他满是皱纹的脸上。

(选文有删改)

4 / 9

1.老刘“命好”体现在哪里?原因是什么? 2.联系全文,简要分析第④段在文中的作用。 3.品味下列加点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

(1)母亲一听,跟我急了,庄稼人能眼看着种下的庄稼死在地里啊? .(2)我再次回到娘家,刚进门母亲就急切地对我说…… ..4.文章结尾写“一缕阳光”正好照在父亲的脸上,有什么深意?

2、描花的日子

①这里一年四季都有让人高兴的事儿。春天花多鸟多蝴蝶多,特别是满海滩的洋槐花,密得像小山。夏天去海里游泳,进河逮鱼。秋天各种果子都熟了,园艺场里看果子的人和我们结了仇,是最有意思的日子。冬天冷死了,滴水成冰,大雪一下三天三夜,所有的路都封了。

②出不了门,一家人要围在一起。

③母亲和外祖母要描花了。她们每年都在这个季节里做这个,这肯定是她们最高兴的时候。我发现父亲也很高兴,他让她们安心描花,余下的事情自己全包揽下来。平时这些事他是不做的,比如喂鸡等。他招呼我带上镐头和铁锹去屋后,费力地刨开冻土,挖出一些黑乎乎的木炭——这是春夏准备好的,只为了这个冬天。

④父亲点好炭盆,又将一张白木桌搬到暖烘烘的炕上。猫在角落里睡了香甜的一觉,开始了没完没了的思考。外面天寒地冻,屋里这么暖和。这本身就是让人高兴、幸福的事。

⑤母亲和外祖母准备做她们最愿做的事:描花。她们从柜子里找出几张雪白的宣纸,又将五颜六色的墨搬出来。我和父亲站在一边,插不上手。过了一会儿,母亲让我研墨。这墨散发出一种奇怪的香气。

⑥外祖母把纸铺在木桌上,纸下还垫了一块旧毯子。她先在上面描出一截弯曲的、粗糙的树枝,然后就笑吟吟地看着母亲。母亲蘸了红颜色的墨,在枯枝上画出一朵朵梅花。父亲说:“好。”

⑦母亲鼓励父亲画画看,父亲就画出了黑色的、长长的叶子,像韭菜或马兰草的叶片。外祖母过来端详了一会儿,说:“不像,不过起手这样也算不错了。”她接过父亲的笔,只几下就画出了一蓬叶子,又在中间用淡墨添上几簇花苞——

5 / 9

我也看出来了,是兰草。我真佩服外祖母。

⑧我也想画,不过不画草和花,那太难了。我画猫。猫脸并不难画,圆脸,两只耳朵,两撇胡子。可是我和父亲一样笨,也画得不像。父亲说:“这可能是女人干的活儿。”

⑨整整一天,母亲和外祖母都在画。她们除了画梅花和兰草,还画了竹子。父亲一边看一边评论,把他认为最好的挑出来。他说:“这是你外祖父在世时教她们的,他不喜欢她俩出门,就说在屋里画画吧。可惜如今太忙了……我每年都备下最好的柳木炭。”

⑩猫一直没有挪窝,它思考了一会儿,便站起来研究这些画了。它在每一张画前都看了看,打了个哈欠。可惜它趁我们不注意的时候踩到了红颜色的墨上,然后又踩到了纸上。父亲赶紧把它抱开,但已经晚了,纸上还是留下了一个个红色的爪印。父亲心疼那张纸,不停地叹气。

⑩外祖母看了一会儿红色爪印,突然拿起笔,在一旁画起了树枝。母亲把爪印稍稍描了描,又添上几朵,一大幅梅花竟然成了!我高兴极了,我和父亲都没想到这一点:有着五瓣的红色猫爪印本来就像梅花嘛!

⑪就这样,猫和母亲、外祖母一起,画了一幅最好的梅花。 1.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2.理解文中划线句子的含义。 3.通读全文,简要概括外祖母的形象。 4.分析本文标题的作用。

5.阅读以下两则材料,结合本文内容,谈谈你对幸福的认识。

材料一:生活是一件件的琐碎之事连缀而成的,这根线上的点点滴滴都是幸福的纽扣。

材料二:据调查,在表示自己生活不幸福的人群中,72%的人将自己的大部分时间花在上网、玩手机上。

四、写作题(40分)

根据要求作文。

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场独特的旅行,旅途中我们播种希望,放飞梦想:我们

6 / 9

享受快乐,也体验忧伤……我们在前进中感知世界的奇妙,也收获生命的成长。 请你以“一段___________的旅程”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2)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3)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4)不少于650字;(5)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7 / 9

参考答案:

一 B C B C D D

马上相逢无纸笔 杨花榆荚无才思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二

1. ①很;非常。②仍然。③假装。④互相。

2. 乃 见 吐 唾 从 横 /信 其 实 孰 眠 /于 是 得 全

3. 一会儿,钱凤进来了。大将军把左右都摒退了,二人商量事情,都忘了王右军还在帐篷里。

4. 他们认为王右军听到了自己商量的机密,为了不泄露,必须把他杀了。 5. 他是一个非常聪明,而且懂得忍辱负重的孩子。在遇到危机的时候,能立刻想到自保的方法,并能承受别人的侮辱,来保存自己。 三 【答案】

1.“命好”是指:①闺女乖巧孝顺,夫妻恩爱;②不跟人闹意见(人缘好)。 原因:老刘①包容,不争长短;②豁达,不计得失。

2.①内容上交待矛盾冲突的起因(或故事发生的背景):天大旱;邻居又不在家。

②结构上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写浇地和母亲不理解父亲等情节作铺垫。 3.①“急”这里有“着急、生气”的意思,表达了母亲对女儿的不满,突出母亲“视地如命”。

②“急切”有“迫不及待”的意思,突出母亲内心的兴奋及对父亲言行的认同。

8 / 9

4.①父亲的内心像阳光一样明亮;②父亲的言行像阳光一样温暖了周围的人;③邻居的回馈、母亲的理解像阳光一样让父亲感到温暖、幸福;④进一步升华了“水长流,情长在”的主题。 【答案】

1. 写了在寒冷的冬天,一家人高兴地坐在炕头描花的事情。 2. “每年”“肯定”“高兴”等词语表现了母亲和外祖母对描花的喜爱、对生活的热爱之情,也体现了她们心灵手巧、富有生活情趣。

3. 外祖母是一个和蔼可亲、宽容厚道、心灵手巧、有生活情趣的人。 4. 是行文的线索;概括了文章主要内容;暗示了一家人和谐、幸福的生活;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5. 文章写一家人在一起描花就是幸福。材料一表明幸福就在平凡生活的细节中。材料二表明不幸福是因为这些人沉浸在无聊的虚拟小世界里,缺少与家人的交流与分享。综上所述,我认为幸福就是一家人在一起的时刻,高兴了彼此分享,痛苦了共同分担。 四

9 /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xiaozhentang.com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