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农业大学课程论文
学 院:生物科学技术学院 班 级:06生物工程(1)班
姓 名:姚城镇 学 号:2002102124
课程论文题目:中国古代文学史中的浪漫主义
课程名称:大学语文
评阅成绩:
评阅意见:
成绩评定教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中国古代文学史中的浪漫主义
学 生:姚城镇
(生物科学技术学院06生工一班 学号:2002102124)
摘 要:中国古代文学史中的浪漫主义起源于屈原的楚辞,浪漫主义贯穿于中国古代文学的各个方面,主要有小说、诗歌、戏剧等,其中在诗歌和戏剧中取得较多的发展,本文主要从这些方面讨论我国古代文学中浪漫主义的起源和发展。
关键词:古代文学 楚辞 浪漫主义 表现 发展
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是浪漫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作为一个伟大的诗人,屈原的出现,不仅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而且他所开创的新诗体——楚辞,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为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后人也因此将《楚辞》与《诗经》并称为“风、骚”。“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楚辞》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
中国古代的诗歌和戏剧具有较多的浪漫主义的特色。诗歌源远流长,宏富,发展变化,绵延不绝,构成了古代文学的主体。屈原而降,才人代出,曹植、阮籍、郭璞、鲍照、李白、李贺、韩愈、白居易、苏轼、陆游、辛弃疾等诗词作家,各以其不同的题材和风格为古代诗歌增添了浪漫主义的光彩。其中屈原和李白更是群山起伏中的两座高峰。屈原“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这就使他由宫廷放逐到了民间,和山水的灵异、人民的疾苦打成一片,并有机会接触、熟悉、吸收和利用楚国丰富的神话和祀神之歌,创作了《九歌》、
《天问》、《离骚》等不朽的作品,象《诗》三百篇开辟了现实主义传统一样,成为中国诗歌的浪漫主义的源头。李白生当盛唐,却也遭时不遇,因而啸傲山水,学道求仙,以其“天上谪仙人”的天才,“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个性,“一生好入名山游”的经历,“清水出芙蓉”的自然,“白发三千丈”的夸张,“仰天大笑出门去”的飘逸,“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奔放,“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的奇想,写下了《古风》、《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等吞吐日月、荡气回肠的诗篇,把浪漫主义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中国戏剧产生较晚,元明始盛。其中元代关汉卿的《窦娥冤》、王实甫的《西厢记》、郑光祖的《倩女离魂》和明代汤显祖的《牡丹亭》,可视为我国古代浪漫主义的杰出代表,而张倩女和杜丽娘分别以“离魂”和“还魂”来寻求爱情的实现,尤其富有浪漫主义的幻想色彩。
结束语
中国古代诗歌和戏剧所以比小说在浪漫主义领域取得较高的成就,是因为中国诗歌较之西方诗歌重抒情而轻叙事,这就比小说更具有主观、感情、想象、灵感的因素。戏剧虽然要扮演故事,并且不象诗歌那样直抒胸臆,但也是借助于悲欢离合的情节以情感人,从而较之一鳞半爪的志怪小说有着更多的“幻设”即虚构和想象的成份。更何况,中国古代戏剧都是用曲亦即诗句写成的,因而同时具有诗的某些特点。但是,这绝不是说,儒家思想对诗歌和戏剧就不起什么作用了。恰恰相反,儒家思想既然无处不在,也就必然渗透到这两个领域,并给以消极的影响,这无论从正面和反面都可以得到印证。
参考文献
[1] 刘禹轩.儒家思想和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浪漫主义[J]. 文史哲,1990,04(01):77~78
[2] 罗惜明.现代自我: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一种分析维度[J].东北大学学报,2009,11(4)
[3] 桑艳霞.简析浪漫主义文学及其创作特点[J]. 新西部,2009,06(04):~9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xiaozhentang.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