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支护方案设计
考虑本工程是在焦化生产和作业面狭窄的条件下施工,开挖面控制较严,不可能采取大开挖的方式施工,地下通廊跨铁路处还需特别保护,深基坑建议采用喷锚支护方案。
(2) 喷锚方案技术参数
开挖深度 11.0~12。0m时,布4层锚,锚长分别为8m、8m、 6m、6m,锚头标高分别为—2.0m、—4.0m、—6.0m、-8.0m。
开挖深度6。0m时,布2层锚,锚长分别为7m、6m,锚头标高分别为-2。0m、-4.0m。
以上锚头标高分别为以自然地面标高为±0。000计。 锚杆直径φ130,倾角15°,锚杆水平间距1。5m。
锚网规格:φ6。5@300双向单层,锚杆加强筋Φ12@1。5m双向布置。
锚网在坡顶平铺宽度不小于2。0m。 喷射砼80mm,砼标号C15。 坡顶及坡脚均设截水沟和集水井. (3) 基坑监测
基坑开挖过程中及基坑运行期间均进行基坑监测。
监测范围:(1)基坑周边重要的监测、电缆沟、水管及厂房柱;
(2)坡面裂缝、坡顶裂缝、坡顶沉降及水平位移观测。
(4) 施工流程
(5) 喷锚施工工艺
成孔编网 喷锚施工 机械设备拆除及清场 施工准备 测量放线 土方开挖 稳安放锚杆注浆焊锚喷射砼 定 开 修基本 编坡稳定 网挖 首次喷射砼 成孔安放锚杆 注浆焊锚二次喷射砼 养护
不稳定①土方开挖及修坡
土方应分层、分块开挖,并优先满足喷锚施工工作面的需要。每层开挖标高分别为-2.5m、—4。5m、-6。5m、—8。5m。开挖时反铲不得碰撞喷锚网、网壁及喷锚锚杆头,开挖时在坡壁应留出厚200mm土方由人工修至规定坡度。
喷砂浆 ②成孔机械采用地质钻机和洛阳铲,机械与人工共同挖掘.成孔过程中要控制好孔位偏差(水平方向≤50mm,垂直方向≤100mm),孔底尺寸偏差(不大于锚杆设计长度的3%),成孔深度、直径不小于设计要求。填土层施工若无法成孔,改用汽锤锤击一根花管入内,代替锚杆钢筋。后序作业工艺无变化。成孔完毕要清理干净孔内土屑。
③锚杆制作及安放
锚杆杆体组装:按设计锚体长度加工锚杆杆体,锚杆杆体内配筋为1φ25,每根钢筋长度误差不大于50mm,锚杆体投放前将其与注浆管绑扎在一起,投放时应对准锚杆孔,轻轻插入,应使其居中.加工好的锚杆杆体、钢筋不允许有泥土、油污、铁锈等脏物附着在表面。
④注浆
锚杆注浆采用纯水泥浆,水泥采用42.5Mpa普通水泥或矿渣水泥, 设计水灰比为0。4~0。5。注浆前应先用高压水进行清孔,然后再从底部向上注浆,待孔口返浆后再拔出注浆管,且孔口适情况补浆。注浆中要求压力达到设计值,且整个锚杆孔中必须充满水泥浆液。
⑤钢筋网施工
钢筋网规格为φ6。5@300×300,采用绑扎,加强筋规格为φ12@1500,采用焊接,同时加强筋与锚头采用焊接。
⑥喷射混凝土
钢筋网挂好后,进行表层砼喷射施工,为了防止喷射砼掉落,表层砼喷射分两层完成,每次喷射厚度为40mm。喷射砼为80mm厚C15细石砼.喷射砼按设计要求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掺入少量速凝剂,砼初
凝后应及时喷水养护。
喷射混凝土施工前视坡面渗水情况埋设导流管,每根导流管长1.5m,略向基坑倾斜,便于排水。
(6) 施工控制要点 (1)锚杆施工
①土方施工队应按设计要求开挖工作面修整边坡到无浮土,经测量符合要求时,开始锚杆施工。
②严格控制孔位偏差,孔底尺寸偏差,成孔深度、直径均不小于设计要求。
③成孔后立即清理干净孔内土屑,并立即放锚杆钢筋,若未及时放入,应检查是否有土屑或已塌孔,以便采取措施保证成孔合格.
④为保证钢筋居中,应隔1~2m设置隔离架1个,必须使之与钢筋绑扎牢固,防止放入孔中的过程中与钢筋产生滑动。
⑤需要钢筋接长时应满足搭接焊35d,或采用对焊形式. ⑥注浆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水灰比,根据试锚情况需要外加剂时,在施工中应严格称量,不能少加更不能多加。
⑦孔口返浆后,拔管过程中应适当补浆。最后孔口宜封孔,适当加压注浆,加压控制在0.3~0。8MPa。并应观察周边土层有无冒浆、起拱现象,出现上述情况,应立即中止注浆.拔出注浆管,孔口棉纱封口。
(2)喷射砼施工
①喷射砼前应检查排水是否通畅。
②钢筋网应在喷射一层后铺设,钢筋保护层不小于20mm.
③喷射作业分段进行,同一分段喷射顺序为自下而上,每次喷射厚度40mm,分二次完成80mm厚C15细石砼。
④喷射砼中加入1%~3%速凝剂,并进行现场调试,以确定合理的使用量.
⑤喷射作业时,料流出口与受喷面垂直,保持0。6~1.0m距离,喷头应按螺旋形(直径300mm)一圈压半圈移动,以保持喷射面平整。
⑥喷射手控制水灰比,保持砼湿润,无流淌、无干斑现象。 ⑦喷射砼终凝后两小时开始喷水养护. ⑧冬季低于5℃无防冻措施禁止施工。 (7)注意事项
①土方开挖必须经监理、基坑设计施工单位审核认可。放线定位要准,坡顶线与坡底线误差小于50mm。
②本基坑工程支护采用喷锚支护,土方开挖必须分层分段进行开挖,禁止超挖;开挖在近基坑边坡处应分段进行,开挖进度应根据喷锚施工速度而定,以确保挖出的边坡段能及时被支护.
③土方开挖时应尽量使坡面平整,留15~20cm土由喷锚人员修坡;挖土时严禁反铲钩拉喷锚网,碰撞锚杆。
④严禁坡顶堆土、行走运土车辆,坑边堆放物质超载不大于5KPa。 ⑤由具监测资质单位对边坡土体、支护结构、邻近建筑物进行沉降、位移监测。
⑥施工期间,现场加强巡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⑦基坑开挖过程中应有明沟截排措施,以免基坑被浸泡,保证喷
锚顺利施工。
(8)施工意外情况的应对措施
①在土层中(特别是填土层)成孔现场较严重的塌孔成孔困难时,可改用直接打入注浆花管,注浆花管长度及倾角同钢筋,再注浆,代替锚杆的功能。
②准备1000条编织袋,出现坑底突涌险情时,用编织袋装满砂或土反压,如险情较大并条件允许可令挖土直接回填,待险情排除后,再继续开挖基坑.
③准备部分止水袋,出现边坡局部涌水,迅速用特种止水材料缩水范围,埋管引流,注浆封堵,原则上要确保砂土不流失。
④若边坡在施工监测中发现变形超过允许要求,甚至坡顶已出现肉眼可见的裂缝等失稳征兆,应立即停止基坑开挖,经计算采用坑底回填及坡顶挖土卸荷等措施,保证基坑及周围建筑物的安全. 二、降水方案
根据地质勘察报告,本工程地下水位一般为0。6~1.6米。本工程结构最低设计标高为—14。7m,且工程位置靠近海边,基坑面积大,因此地基与基础施工时采用环形井点降水方法进行降水施工。本方法挖土运输设备出入道可不封闭,间距可达4m,留在地下水下游方向井点管距坑壁不应小于1.0~1.5m,井点间距一般为0。8~1.6m,集水总管标高宜尽量接近地下水位线,并沿抽水水流方向有0。25%~0。5%的上仰坡度,水泵轴心与总管齐平,井点管的入土深度应根据降水深度及储水层所有位置决定,但必须将滤水管埋入含水层内,并且比挖
基坑低深0。9~1.2m,降水即在基坑开挖之前,用真空(轻型)井点深入含水层内用不断抽水方式使地下水位下降至坑低以下,同时使土体产生固结一边土方开挖,真空泵大约30m布置一台,共用8台真空泵,8台抽水泵即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