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爱的党组织: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历程中,如何实现更科学地发展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科学发展观即是我党针对新时代的发展问题所提出的重要指导性方针,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应该自觉地学习并实践这一重要思想,努力将其体现到日常各活动中去。通过一段时间的自我学习,我对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有了一定的了解,现向党组织做一汇报。
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阶段特征的基础上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科学发展观反映了当代最新的发展理念,顺应了当今世界的发展潮流,揭示了发展的本质和内涵,是指导我们认识发展的根本观点。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在深刻变化的国际环境中推动我国发展的迫切需要,是落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迫切需要。因此,我们一定要贯彻落实好这一重要思想。一方面,我们要坚持解放思想与科学发展相结合:科学发展观是解放思想的产物,学习实践科学发展首要任务 本文来自 范文大全网 http://www.fwdqw.com,转载请保留此标记。 和根本方法也是解放思想。只有把解放思想贯彻始终,坚决冲破阻碍科学发展的思维定势,实现科学发展才有根基和保障。而在另一方面,我们还要坚持理论学习与指导实践相结合:科学发展观为我们观察、分析、解决现阶段中国发展问题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既是指导我们改造客观世界的强大武器,也是指导我们改造主观世界的思想武器。改造客观世界,就是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作、推动社会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就是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自我修养。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大学生,作为一名学生干部,特别是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努力学习,刻苦钻研,认真做好本职工作,是我们的责任,更是一种义务。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则必须要从自身做起。在我看来,入党和荣誉是不能相提并论的。获得了一项荣誉,理应兴奋、激动,然而成为一个入党积极分子,我感受更多的是一份挑在肩膀上沉甸甸的担子,一份责任。这份责任,说小点,是对自己、对家人、对朋友、对老师。说的大点,是对集体、对国家、对人民。此刻,的确是向前迈出了一步,但是路还是很长很长,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这是我所一贯坚持的。我深知自身还有很多的不足,为此,我会立志做到坚持时不忘记转弯,坚持而不过于执着,全面,协调,和谐,科学的发展并提高自己。
尊敬的外国语学院英语第三学生党支部:
时光飞逝,转眼已是汶川地震一周年。当日历一页页撕去,当电视、报刊上的头条新闻让位于原来形形色色的社会百态,当灾区伤亡与失踪人员的统計数字增长放缓,渐渐趨于稳定,社會又慢慢恢复到原来的生活节奏和轨道,只是偶爾被触动还会回想起那些照片、那些画面和那些废墟中的绝望。当我们转身投入自己忙碌的生活,或许已经渐渐淡忘了那個瞬间的沉痛与醒悟,忘记了当时从心底涌出的悲悯和良善,也忘记了那些被灾难剥夺的鲜活生命。
或許对我们而言是普通的短暂一年,而对灾区的人们来说這一年却漫长而又煎熬。失去至亲至爱的痛,无家可归流离失所的痛,血肉之躯伤残的痛,历经灾难内心创伤的痛,种种的痛深刻清晰,挥之不去。正是背负着这些沉重的记忆,灾区人民度過了这特殊的一年。好在,政府及时部署了救灾方針,社会立即给予了最热切的关怀帮助。外來的温暖和关懷几乎與地震同步。一年来,这种温暖和关怀,成为了支撑震区民众精神的另一根坚强支柱。家园的恢复,心理的慰藉,未来生活的安置……可以说,过往的一年,是外来者与本
地民众相互依赖、相互支撑、相互激励的一年。其从对方身上汲取的精神滋养,让他们面容黧黑却精神健硕,重建家园的路因思想汇报此而充满了希望。
那么3年过去了,汶川怎么样了,那里的人们怎么樣了?透过电视,透过镜头,我们看到的是一座生机勃勃的城市:规划中的未来蓝图、整齐排列的崭新楼房、建设中的学校、忙碌的身影、孩子们眼中的期待以及民众透过微笑传递的坚强与释然。宁静却不屈的新生,角角落落、点点滴滴折射出的生命之光,生生不息,温暖到令人感动。颤动过后重新恢复平静的大自然,依然迷人而慷慨。这座城市的上空丝毫没有灾难的阴霾笼罩,尽然有序中我们看到重新崛起的新四川。当然,重建家园的路仍在继續,还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也需要源源不断的帮助和支持,但至少,前方是遥遥在望的光明。
有人说,忘记过去,才能更好地面对明天;也有人说,记住过去,才会知道如何將明天的路走好。
对我们而言,我们记住了很多普通人的生命故事,也記住了很多感人的浴血救援。透过这样一场惨绝人寰的大灾难,我們清晰地看到了黨和国家的身影。无论是灾难甫临时的紧急动员,还是建设灾区时的源源不断的力量输入;无论是十万子弟兵的集体形象,还是國家领导人一笔一划寫下的清晰的“多难兴邦”字样;無论是5.19举国默哀的庄严肃穆,还是各省市的无私援建……党和国家的身影,时时处處呈现在民众眼里。
而对于那些经历灾难,重新振作起来的人们来说,该忘记種种的悲痛与不幸,却该记住悲伤沉淀过后的坚强与美好,然后勇敢而自信地昂首向前,迎接嶄新的明天。
本文来源于 http://www.sixianghbw.com/思想汇报网, 原文地址:http://www.sixianghbw.com/jiji/566.html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xiaozhentang.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