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寿佳囡
来源:《科学导报·学术》2020年第48期
摘 要:种植活动可以让幼儿在种植的过程中提高观察、探索的能力,获得相关的知识经验。种植活动是一个持续性的活动,可以陪养孩子的坚持性、责任心,同时孩子们在种植的过程中也可以体验种植及观察记录的乐趣,体验到劳动的辛苦以及其中的快乐。 关键词:种植活动;坚持;观察
大自然有着“内容及其丰富、生动想象、富有生命力的活教材”。乡镇幼儿园相比较城区幼儿园的一大优势就是乡镇幼儿园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这些自然资源是“活教材”,是潜在的教育资源。乡镇幼儿园应扬长避短,基于自身自然资源的优势,充分挖掘大自然中可以利用的材料开展幼儿种植活动。
种植活动可以让幼儿在种植的过程中提高观察、探索的能力,获得相关的知识经验。种植活动是一个持续性的活动,可以陪养孩子的坚持性、责任心,同时孩子们在种植的过程中也可以体验种植及观察记录的乐趣,体验到劳动的辛苦以及其中的快乐。
我园在“人▪自然”的课程下,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获得了一些经验。去年从课程的角度对我班的种植园地再次进行了规划设计和实践研究。 一、种植活动的资源规划和利用 1、空间规划,合理布局
对幼儿园的空地进行规划,开辟出种植区、观赏区和休闲区。在划分种植园地时,主要遵循以下原则:一是根据植物生长需要,我园的种植园地存在一定的缺陷,有一部分身后有山,阳光常常被遮住,所以这一块区域我们规划为休闲区及观赏区。二是根据幼儿观察和探索需要,将种植区以班级为单位划分。为了帮助幼儿明确自己班的种植区域,各班可以有自己的班牌和制定自己的规则。 2、植物选择,科学种植
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不同需求、能力,让幼儿自主选择本班所要种植的植物。选定植物后,通过各种途径了解该植物的特点。主要的选择依据有:一是从幼儿的兴趣出发,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二是根据幼儿已有的种植经验,结合主题开展活动;三是考虑植物的种植和成熟时间;四是考虑是否适合当地的气候特点。
由于今年的特殊情况,我班组织了一次线上讨论,孩子们都说了一些自己的想法。好多孩子都提到了水果,有想要种番茄、草莓、香蕉、榴莲、芒果等水果,当悦悦说要种榴莲时,小猪说道:“我妈妈说过,我们这边不能种榴莲的,榴莲是热带水果。”于是放到了调查表,希望
孩子们思考一些问题后,再决定。孩子们商量了以少数服从多数的方式决定种植番茄和草莓。相信这是孩子们自己的选择,他们会为自己的这个决定负责到底。 3、寻求支持,保障种植活动的顺利开展
本园身处农村,有很多具有丰富种植经验的家长,我们可以通过宣传种植活动对幼儿的成长价值,让家长主动参与或者指导班级的种植活动,为种植园地的开发和利用出谋划策。还可以请教已经有种植某种植物的班级,使我班这次种植更顺利一些。 二、种植活动的坚持性培养
之前,我们为了丰富我们的自然角,都会请孩子带一些自己种的小植物放到班级的种植区里,但是大部分孩子种植的小植物都是由家长代劳的,孩子们(甚至包括家长)是在被动地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对于这个小植物以后的生长状况并不关心。即使有一些做得很好的家长和孩子,在把种下的小植物带到班级后,由于植物生长是一个过程,孩子也无法坚持一直观察。于是经常出现这样一种场景:虽然每个班级的种植区都是郁郁葱葱,但是孩子們却很少真正的去关注,更多的是我们老师在管理,没有发挥其教育价值。其实在种植活动中,管理环节是幼儿最能感受到植物变化的过程。孩子们会因为植物的一个小小变化,欢呼雀跃。那如何引导幼儿持续性观察呢?
1、关注植物的生长变化,仔细观察记录。
除了基本的材料准备,我们可以帮助孩子用照相和录像的形式记录,为幼儿直观、连续地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为幼儿观察后的讨论提供依据。我们中班幼儿主要可以选择表格记录、符号记录、图画记录、照片记录等,当然也可以用多种方法混合记录。
那如何记录呢?记录什么呢?例如,我们是种植番茄,第一次观察可以组织幼儿说说它的外形特征,然后让孩子们猜想它以后会长成什么样子?最后请孩子们画下小植物现在的样子和猜想的样子,于是有了第一次的观察记录,全班幼儿都饶有兴趣地参与其中。我想如果孩子们能每天坚持记录,就会有不同的收获。 2、参与植物的管理,体验劳动的快乐
正如《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所说的: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从而使孩子更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做一个生活的热爱者。如今的幼儿虽然生活在农村,但蔬菜的生长过程,是十分陌生的。对粮食的来之不易更是无法体会。在种植活动中引导幼儿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幼儿只有亲自实践、亲自观察,通过与番茄生长过程中的密切接触,获得劳动的快乐。
3、坚持观察植物的变化,获得有益的知识经验
种植活动不是一次就可以结束的,要植物长的好,就要坚持每天为植物浇水、施肥、除草、捉虫等活动,除此之外,还要细心观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例如:种植番茄,小苗长出新叶子了,或者苗干枯、死掉了。不管是谁有了新发现,老师都可以做发起人,以小组的活动形式组织孩子进行观察记录,这样不仅利于指导幼儿的观察、绘画,还可以组织幼儿对植物的生长过程进行话题讨论。这些话题包括:番茄和圣女果的苗一样吗?为什么这棵番茄的苗根会烂掉?等等......孩子们在轻松的氛围参与话题讨论,也许孩子们的讨论只是只言片语,缺乏逻辑性,但是孩子们真真正正在思考问题,这是最重要的。 3、重视种植活动成果,分享收获的喜悦
随着季节的变化,同时在孩子们一次次的细心观察照顾下,基地的植物都成熟了,孩子们高兴地拿着工具来收获了,当孩子们抬着满满一篮子番茄回来时别提会有多高兴了。然而分享也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当孩子们亲手摘下的番茄,出现在餐桌上时,孩子们的内心是快乐的、骄傲的、满足的。在品尝的过程中我们可能会发现有的幼儿懂得谦让,懂得一起分享,而且他们还懂得珍惜,知道这个是来之不易,是他们期待、盼望了很长时间,用爱心和坚持浇灌出来的。我们老师千万不要忽略了这一次机会,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体会这种快乐,并把它放大再放大。
种植活动会生成很多有趣的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我们融入一些知识点,让孩子们在玩中学。而在玩中学,这不正是我们一直在努力的方向吗。种植活动作为幼儿接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一种方式,也是我园的自然课程之一。孩子们经历了植物的成长过程,他们学会了观察、学会了探索、学会了坚持,他们和植物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 《小小园丁》 虞永平
[2]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