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教学目标 匆匆 课型 新授课 1.会写“藏、挪”等6个字;会写“确乎、空虚”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4.感受课文的语言美,领悟作者的表达方式。 教学重点 课前准备 课时安排 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1.制作相关的多媒体课件,准备配乐朗读材料。(教师) 2.借助工具书自学生字新词,搜集朱自清的相关资料。(学生)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由学过的知识引入,重点唤起学生对“时间一去不复返”的感知。
一、以旧引1.提问:学习《长歌行》1.背诵《长歌行》,交流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汇报自己的感受。 新,揭示课题2.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光阴似流水,一去不复(用时:5分钟) 并引导质疑:题目“匆返) 匆”是什么意思?在课2.读课题,说理解。 文中指的是什么? 二、整体感1.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认读字词。 2.组织学生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3.了解作者及课文的相关资料 4.引导学生读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1.汇报预习情况。 1.课前检查预习,2.读文,学习生字新 词,督促学生养成预习重点关注预习中出现的问题。 3.交流作者朱自清和课文的相关资料。 的好习惯,要关注学生对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以便于在下一步学习生字4.在小组内读文,采用互新词的过程中有所读、互检等方式,把课文侧重,提高效率。 读通、读顺,并概括课文2.交流资料,调动知,理清层次5.指导朗读,理清课文(用时:22分层次,初步感受课文的钟) 语言美。 6.引导学生学会“抓住重点句段理清文章脉络”的方法。 三、熟读课的主要内容。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5.小组合作学习,感受课与积极性。 文的语言美。 3.给予学生充分的6.自读自悟,理清课文的时间进行交流,在层次。学习理清文章脉络学习的过程中找到的方法。 自信,懂得合作。 1.播放音乐,组织学生 1.配乐朗读课文,体 会、要筛选合适的曲交流作者表达的思想感子,播放音乐的音文,体会情感读文,感受作者表达的(用时:10分思想感情。 2.引导学情。2.把自己最受感动的量也要把握好,声钟) 四、总结回生交流自己的感受。 地方读给老师和同学听。 音要轻些。 1.组织学生谈学习收1.在教师总结的基础上,回顾总结,对所学畅谈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内容有整体的认识 2.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 与把握。 顾,布置作业获。 (用时:3分钟) 2.布置课后作业: 熟读课文,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梳理不懂的问题等。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一、回顾交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1.引导学生边读文边思 1.默读课文,回忆课文的回顾课文内容,唤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主要内容。 2.小组交流,找到问题:“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起记忆,引发思考 流,整体感知么? (用时:6分钟) 2.作者在课文的开头和结尾都提出了同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是什么? 1.引导学生默读课文,把感受最深的或者特别喜欢的句子画出来,作上标注。 2.组织学生进行交流,1. 默读课文,画出句子,1.一定要给学生默 在句子旁标注自己的体读、独立思考的时会。2.同桌进行交流,说间。 出自己的体会与感悟。 引导学生结合具体重点交流以下句子: 的词句,在品读中 二、赏文研体会句子的含义,指导朗读。 教师点拨: 句子1:这是一个排比句,采用对比的手法,写出了时间一去不复返的特点。 句子1:燕子去了,有再谈感受,品味作者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表达的情感。 2.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指导生生交流,鼓有再开的时候。 句子2:但是,聪明的,励学生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切忌师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生一问一答式。 什么一去不复返呢?—3.通过朗读表达自句子2:四个问句,表达—是有人偷了他们吧:那己体会到的情感,了作者对时光逝去而无法挽留的无奈和对已逝日子的留恋。此时作者的心情是惋惜、后悔、茫然、无奈的。 是谁?又藏在何处呢?走进作者的内心世是他们自己逃走了吧:现界,感悟时间的匆在又到了哪里呢? 句子3: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 手匆流逝。 4.在理解句子的基础上,通过反复朗读,句子3:运用了比喻的修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读出自己的感悟,辞方法,把本来无形的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品味语言的内涵。 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 子。我不5.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交流,表读,品味感悟时间变得有形。作者面(用时:24分对逝去的日子,觉得自钟) 己光阴虚度且无所作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达自 己的见解,同为,不禁流汗流泪。 3.读课文,画出深深打动时欣赏他人的表3.根据上面品词析句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交流重点语句,体会作者的情感。 4.指导朗读。 5.鼓励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写下自己独特的感受,并与小组同学分享。 (1)品读叠词和短句的自己的语句,然后把自己现,共同进 步。 体会到的情感通过朗读的方式淋漓尽致地读出来。 4.练习朗读,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情感。 5.自读、感悟、批注、交流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1)读文,体会叠词、短句的妙用,交流感受。 妙用。(2)品读各种修辞(2)画出拟人句、排比句、方法在表达中的作用。 比喻句等,探究表达的效(3)品读文中的精彩句段,感悟语言美,积累语言。 (4)感悟课文的表达方法与内容的关系。 三、拓展阅1.拓展阅读梁实秋的《时间即生命》。 2.组织交流:读了这篇文章,你想到了什么?1.自由朗读《时间即生命》。2.小组交流读文的对比阅读,找到相通之处,增加阅读果。 (3)画出精彩句段,进行品读、交流、背诵。 (4)交流汇报. 感想。 3.自主学习、质量,提升认识,触疑、交流、解决问题。 动更多的思考。 4.体会“匆匆”的真正含读,升华情感你想说些什么? (用时:7分钟) 3.引导学生质疑、交流,义,以及作者表达的思想感受时光的匆匆。 4.引导学生体会“匆匆”的真正含义,以及作者表达的情感。 感情。 四、延伸学组织学生交流关于时间1.交流关于时间的文章、搜集、整理、交流格言、警句、诗词等。 信息,在合作交流2.交流读后感受。 中取长补短,提高学习能力。 习,丰富积累的文章、格言、警句、(用时:3分钟)
教师总结:
诗词等,说出自己的感受。 “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同学们,科学的殿堂美不胜收,只要你们“以勤为径”认真学习,我相信你们一定会给自己一份满意的答卷。“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一个人学习的好坏取决于他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加油吧,孩子们!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