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技术交底记录
编号: 交底主题 交底地点 交底人 参加人员:见签到表 安全技术交底内容: 一、危险源辨识 混凝土搅拌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日期 记录人 危险源清单及控制措施 序号 1 2 3 危险源 危险因素 易发生事故 触电 触电 车辆伤害 控制措施 操作规程 操作规程 施工方案 备注 配电箱接线不符合三级配电两级保护 生产混凝土 非电工进行接线 原材进场与混凝土外运 超载或超速 二、控制措施 1、搅拌机棚要求防雨、遮阳、排水良好,机械安装稳固、水平。 2、搅拌机性能良好,传动机构、工件装置和制动器应坚固可靠,保持正常工作。 3、进料时严禁将头伸入料斗与机械之间,运转中不得用手或工具伸入搅拌机筒内扒料,加料应在运转中进行。 4、料斗升起时,严禁在其下方工作或穿行。 5、出现故障应立即切断电源,将筒内的物料清除干净后进行修理。 6、使用振捣器时应穿胶鞋、湿手不得接触开关,电源线完好、振捣中发现胶模变形应立即停止作业处理。 7、作业后将设备内料、水放尽,清洗保养机械,清理场地、断电关箱上锁。 8、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系好帽带,穿好滑软底鞋。严禁酒后作业,严禁带病作业。 9、本工程基础砼采用商品砼,汽车输送。 10、振捣前,先检查平板振动器和插入式振动棒的接线盒 、漏电保护器是否良好。操1
作人员必须穿绝缘胶鞋、戴绝缘手套。操作时应两人配合,一人手持振动器,一人手持电缆线、接线盒,防止拖拉、踩踏电缆线。 11、振动器的电缆线上不得压重物,施工完毕应先切断电源,然后盘好电缆线。 环保水保措施: 1、施工前做好合理规划,尽可能少的减少植被破坏和环境污染。 2、施工时加强检查和施工现场水土保持、粉尘、噪声、废气的监控工作 。 3、在施工场地内修建排污渠道,将废水排到自挖的蒸发池内,蒸发后的废渣运至监理工程师指定的地点或当地认可的地点。 4、施工时,做好表面排水,使路基上的雨水能顺利排到边沟内。制订有效的预防措施,防止从施工中开挖或冲刷产生的材料在任何河流、水道、灌溉或排水系统中产生淤积;施工中的临时排水系统合理安排,尽量避免水土流失。 5、施工造成植被破坏的面积要严格控制,除了不可避免的工程占地、砍伐以外,不得再发生其他形式的人为破坏。 6、在整个施工期间,对施工场地及施工便道应经常洒水,使尘土飞扬减到最低程度。 7、在运输容易起尘的细料和松散材料时,应在运输期间使用帆布或类似的遮盖物加以覆盖或适当洒水喷湿。 8、拌和站运转有粉尘发生的施工投料器安装防尘设备。 三、应急处置措施 触电应急处置措施 1、现场抢救触电者应做到:迅速、就地、准确、坚持。迅速——争分夺秒使触电者脱离电源;就地——必须在现场附近就地抢救,病人有意识后再就近送医院抢救。从触电时算起,5分钟以内及时抢救,救生率90%左右。10分钟以内抢救,救生率6.15%;准确——人工呼吸的动作必须准确;坚持——只要有百万分之一的希望就要尽百分之百努力抢救。 2、截断电源,关上插座上的开关或拔除插头。如果够不着插座开关,就关上总开关。切勿试图关上事故电器的开关,因为可能正是该开关漏电。 3、若无法关上开关,可站在绝缘物上,如一叠厚报纸、塑料布、木板之类,用扫帚或木2
椅等将伤者拨离电源,或用绳子、裤子或任何干布条绕过伤者腋下或腿部,把伤者拖离电源。切勿用手触及伤者,不要用潮湿的工具或金属物质把伤者拨开,也不要使用潮湿的物件拖动伤者。 4、如果患者呼吸心跳停止,开始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切记不能给触电的人注射强心针。若伤者昏迷,则将其身体放置成卧式。 5、若伤者曾经昏迷、身体遭烧伤,或感到不适,必须打电话叫救护车,或立即送伤者到医院急救。 6、高处作业出现触电事故时,应立即截断电源,把伤人抬到附近平坦的地方,立即对伤人进行急救。 车辆事故应急处置措施 1、施工区域车辆火灾事故应急处置 (1)车辆火灾事故发生后,驾驶员要在发现火情的第一时间用车用灭火器进行灭火处理,将火灾消灭在萌芽状态,并同时报告火灾事故。 (2)车辆火情不能控制时,应立即组织人员灭火,有可能的情况下卸下车上货物。 (3)疏通和警戒事发现场道路,保证救援工作顺利进行,并疏散人群至安全地带。 (4)在灭火过程中,遇有威胁人身安全情况时,应首先确保人身安全,迅速组织脱离危险区域或场所后,再采取合适措施。 (5)为防止车辆爆炸,事故现场人员除自救外,还应向社会专业救援队伍求援,尽快扑灭火情,减少事故损失,特别是特种车辆更要正确处理,以减少损失。 (6)夏季天气炎热,车内温度高,车辆若发生自燃现象,切勿用水进行灭火。 2、施工区域车辆交通事故应急处置 (1)事故发生后,事故第一发现者迅速向应急办公室报告并拨打急救电话,保护事故现场,如在场外发生交通事故,还需通知交警。 (2)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在接到报警后,应立即组织自救队伍,迅速将伤者送往附近医院,3
并派人保护现场。 (3)疏通事发现场道路,保证救援工作顺利进行,疏散人群至安全地带。 (4)做好受伤害人员的安抚、善后工作。 四、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及措施 工地建立安全值班制度,设值班电话并保证24小时轮流值班。 如发生产安全事故立即上报,具体上报程序如下: 现场第一发现人—现场作业队值班领导—工区现场值班领导—工区经理视情况向上级部门报告。 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应急救援组织立即启动如下应急救援程序: 现场发现人:向现场值班人员报告 现场值班人员:控制事态保护现场组织抢救,疏导人员。 现场应急救援小组组长:组织组员进行现场急救,组织车辆保证道路畅通,送往最佳医院。 工区值班人员 :了解事故及伤亡人员情况 工区生产安全应急救援小组:了解事故及伤亡人员各简况及采取的措施,成立生产安全事故临时指挥小组,进行善后处理事故调查,预防事故发生措施的落实。并上报上级部门 交底人签名: 年 月 日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